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1.2声与听觉1 课件(22页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1.2声与听觉1 课件(22页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鲜花吐芬芳,杨柳抚脸颊;泉水响叮咚,乐曲绕山梁 …...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眼睛感知了万物图景,而耳感知了声音世界。
那么,人的身体中有
哪些感觉器官?它们具有
怎样的感觉功能?它们是
怎样感觉周围环境的呢?
如果失去了感觉,人们的
生活将会怎样?
第2节声与听觉
树叶沙沙,乌鸣啾啾,流水潺潺,琴声瑟瑟....天籍之声给人以享受。那么,各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人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第1课时声音的产生、传播
第2节声与听觉
一、声音的产生
物体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太普遍了。请说说生活中的一些发声现象。
“胜哥”上课发声
弹钢琴发声
1.用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套和一把钢尺,试着使它们发出声音。
2.将手指轻轻放在咽喉处,让手指感受讲话时声带是否在振动。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会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答:声带在振动。
鼻腔:睡眠时打鼾声音,是因为松弛的软腭振动。
心脏:心跳可借助听诊器可听到。
3.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话:声带在振动;
树叶沙沙响:树叶在振动;
琴声瑟瑟:弦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能成声源。
蝉又名知了。蝉是怎样发声的呢?
答:雄蝉近腹的基部有鼓膜,像大鼓,振动膜时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声源的声音是怎样传到人耳的呢?
1.两张课桌紧挨一起。一人用铅笔轻敲桌面,另一人把耳朵紧贴另一张桌面上,能听到敲击声吗?
能听到敲击声
2.将两张课桌拉开一小缝,重复以上实验,这时还能听到敲击声吗?
变微弱了或不能。
结论:
固体能传播声音。
3. 将两个铃铛在水中撞击能听到撞击声吗?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那么,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吗
1.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
声音逐渐减弱最后消失。
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恢复正常。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作介质。
月球上没有空气,航天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彼此说的话,只能通过无线电设施进行交流。
我们在观看科幻电影时,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太空中有飞行器发生了爆炸,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爆炸。这样的场景合理吗
答:在太空中不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因为太空是真空没有空气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在两个纸杯底各钻一个小孔,将一根长棉绳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杯底的小孔,再将绳端绕在一根细木条上, 并将细木条固定在杯底,做成“土电话”。
2.胜哥与小科各拿一个纸杯,相隔适合距离。当胜哥对着杯子讲话时,另一个杯子罩在小科耳朵上。小科能听到胜哥说话的声音吗?
答:能。
1.“胜哥”在钓鱼时,小朋友们在旁边大声喧哗,结果鱼听到人声吓走了,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
A.水不能传播声音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
2.陨石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是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撞击月球不会发生振动
D.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无法传播声音
D
3.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空气抽出:
发现    ;
这说明   。
电铃仍然在振动,但是听不到铃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可以通过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来向外界求救。这主要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这是利用了铁管可以传声的科学原理。
5.有一种叫作“鱼洗”的铜制容器,如图所示,“鱼洗”内盛水,当用手搓动两侧的“耳朵”时,能看到水珠在水面上跳动,同时还能听到“咝咝”的声音。当手停止搓动后仍能观察到这些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这是利用了铁管可以传声的科学原理。
“胜哥课程”版权声明
“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带“胜哥课程”的教学视频仅限本课件使用,如移植其它课件请联系本人,限时免费。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