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机械运动 5课时(课件 18+13+8+15+15张ppt+6个视频+2份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节 机械运动 5课时(课件 18+13+8+15+15张ppt+6个视频+2份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空间位置不断发生着改变。
物理学中,把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有运动的物体存在,当然也有静止物体存在。
你能举出是静止物体的3个例子吗?
(1)课堂里的讲台
(3)学校操场中的国旗杆
(2)学校的教学楼
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似乎是一件
轻而易举的事。
事情果真那么简单吗?
请判断下面片段中拍摄者所在的列车是否运动的?
为什么前后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
因为选择的标准不同。
参照物
二、参照物
被选为标准的物体。
(假设不动的物体)
①学生相对于树木
(房屋)有没有位
置变化?
没有变化
2.学生感觉什么运动?
飞驶的火车
学生是如何判断出自己是静止的,火车是运动的呢?
相对于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就认为它是运动的;
1、物体运动
2、物体静止
相对于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设想你正乘坐观光电梯上楼,
地面上的人认为你是随电梯
向上运动,但电梯里的其他
人却认为你是站在电梯里静
止不动。这是为什么呢?
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情况也会不同。
地面上的人认为:
电梯里的人
地面为参照物
位置改变
是运动的
电梯里的其他人认为:
电梯里的人
电梯为参照物
位置不变
是静止的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高铁上的学生相对于地面?
高铁上的学生相对于高铁?
大雁相对于飞行器上的飞行员?
大雁相对于地面?
请你说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
两岸走”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如何选取参照物?
一般的说,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
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可以任意选取,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
平时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一般都不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4、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
有利于问题的研究。
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
另一架是 的。
以云层为参照物,
两架都是 的。
空 中加油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应用
运动
静止
图3-4 在风洞中,高速气流通过静止的飞行器,
与飞行器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效果相近。
在实验室里可以测试飞
机飞行状态下各种数据
你知道地球同步卫星是如何工作的吗?
地球同步卫星,如果以地球作为参照物,
它是 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
它是 的,可见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是  的。
静止
运动
相对
接力赛跑时,为了既不使第一个运动员脚步过
分放慢,又能使第二个运动员将接力棒顺利地
进行传接,传接的两个运动员应当以相近的快
慢跑步,以尽量保持相对静止。
接力赛跑时,
为什么准备
接力的运动
员要先跑动
起来?
下图中,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形状
我拍到对面高铁向右运动,请问我乘坐的高铁甲和对面高铁乙的运动情况可能有哪几种?(在草稿纸上用圆点分别表示甲、乙高铁,用箭头表示运动方向,箭头长短表示运动快慢,画出各种可能情况)(共13张PPT)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如何去比较两辆四驱车,哪一辆运动得更快?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一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
所用时间短的运动较快,
反之运动较慢。
⑵、比较同一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
反之运动较慢。
1、百米比赛中,裁判员是如何判定运动员
跑步快慢的
2、观看百米比赛的观众,是如何判定运动员
跑步快慢的
比所用的时间。
(在相同时间下)
(在相同路程下)
比跑过的路程。
比谁跑在前面。
某同学先后两次参加赛跑,如何比较这两次赛跑的快慢?
科学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常采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
思考:如何做到时间相同?
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
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
2.速度的物理意义:
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计算公式:
速度
v
s
t
路程
时间
=
=
s 为t 时间内的路程,v 为这段路程中的速度,
t 为走完 s 所需的时间,三者存在对应关系。
我的四驱车5秒钟开出去30米,请问它的速度为多少?
速度的单位该怎么写呢?
4、单位:
国际主单位:
米/秒
单位符号:
读作 “ 米每 秒 ”
( “ 每 秒 30米” 错误读法)
常用单位:
单位符号:
“1米/秒”的意义:
物体在1秒内通过路程为1米。
千米/时
一辆汽车在城区道路上行驶的速度是 30 m/s
读作
“ 30米每 秒 ”
m∕s
km ∕ h
读作 “千米每 时”
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1米 ∕秒 = ____ 千米∕时
1米∕秒 和 1千米∕时 相比哪个更快呢?
3.6
1米 ∕秒
1千米∕时
>
= 3.6千米∕时
1 m/s =
1m
1s
= 3.6 km/h
=
h
1
3600
km
1
1000
1米∕秒 比 1千米∕时 更快。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___米/秒
2.5米/秒 = ___千米/时
15
9
练一练
城市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 30千米 / 时;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可达 20米 / 秒。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还有其它的比较方法吗?
5、不同物体运动的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近似值)
1.4米/秒
6、速度的测量
汽车上的速度计
表中速度的单位?
“ 千米∕时 ”
(1)速度计
(2)电子测速仪
你能看懂上面的意思吗?
你知道目前我国高铁实际运行的速度吗?
你知道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行的速度吗?
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现在运行的大部分高铁降至时速250公里左右,
现在有的线路(极少)时速高达300公里。
道路上的限速牌
【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
思考:如何设计一张实验数据记录表?
要探究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进行实验?把你的设计思路写下来
实验原理:
误差分析(共8张PPT)
机械运动 第3课时
6、速度的测量
汽车上的速度计
表中速度的单位?
“ 千米∕时 ”
(1)速度计
(2)电子测速仪
你能看懂上面的意思吗?
你知道目前我国高铁实际运行的速度吗?
你知道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行的速度吗?
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现在运行的大部分高铁降至时速250公里左右,
现在有的线路(极少)时速高达300公里。
道路上的限速牌
【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
思考:如何设计一张实验数据记录表?
要探究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进行实验?把你的设计思路写下来
实验原理:
误差分析
我们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日常生活中,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几乎不变,轨迹近似为直线,通常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快慢
是否保持不变
【形成性练习】
请判断下列运动是匀速还是变速?
人随电动扶梯的运动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飞机起飞滑行的运动可看做变速直线运动
苹果下落的运动可看做变速直线运动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地考察每一时刻的运动,可以测量某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得比值,得知物体这段时间的运动快慢。(共15张PPT)
机械运动 第4课时
我们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日常生活中,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几乎不变,轨迹近似为直线,通常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快慢
是否保持不变
【形成性练习】
请判断下列运动是匀速还是变速?
人随电动扶梯的运动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飞机起飞滑行的运动可看做变速直线运动
苹果下落的运动可看做变速直线运动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地考察每一时刻的运动,可以测量某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得比值,得知物体这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速度公式的应用
(一)、 公式变形
v
s
t
=
v
s
t
=
v
s
t
=
我们知道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的任意
两个量,就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第三个量。
速度公式
路程计算公式
时间计算公式
2006年 7月 12日,我国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 110米栏的比赛中。
【例 1】2006年 7月 12日,我国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
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 110米栏的比赛中,以 12秒
88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了尘封13年之久的 12秒 91
的世界纪录。试求刘翔当时赛跑的速度。
解:
由题意可知,
根据速度公式,
v
s
t
=
=
110米
12.88秒
=
8.54米 / 秒
答:刘翔赛跑的速度为 8.54米 / 秒。
路程 s =
110米,
时间 t =
12.88秒。
(1)根据题意找出已知条件
步骤
1、审题
2、解题
(2)找出求和已知之间的关系
解: (1)列出已知(单位换算)
(2)写出公式
(3)代入数据(带单位)
(4)计算结果(附单位)
(5)简明答案
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先公式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字,然后进行计算。
(二)、 解题过程
2、某人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在0.5小时
内行驶 12.6千米,则在这段时间内自行车的
速度是 _____米 / 秒。
【练习】
1、某同学在某段公路匀速骑着自行车,该同学在3分钟内骑过了900 米路程,则该同学骑车的速度多大?
v
s
t
=
=
900米
180秒
=
5米 / 秒
解:
答:该同学骑车的速度为 5米 / 秒。
7
【例 2】一列车长 150米,以 108千米 / 时的速
度通过一座 450米长的铁路桥,列车过桥大约
需要多少时间?
问题比较复杂,可以画示意图,明确运动过程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解:
在这个过程中,列车通过的路程
s =
列车的速度 v = 108千米 / 时
v
s
t
=
=
600米
30米 / 秒
=
20秒
答: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 20 秒。
450米 + 150米
= 600米
= 30米 / 秒
【练习】
3、沪杭高速铁路的长度为202千米。若以250
千米 / 时的速度行驶,途中不停靠,则坐高速
列车从上海到杭州需要多少分钟?
v
s
t
=
=
解:
202千米
250千米 / 时
=
0.808小时
=
48.5分钟
答:坐高速列车从上海到杭州需要48.5分钟。
4、据天气预报,强热带风暴的中心距定海160
km处,正以20km/h的速度沿直线向我区接近。
预计多少时间后强热带风暴的中心将到达我区?
8h
【例 3】为了交通安全,城市许多马路都画有斑
马线供行人横穿马路时行走。在斑马线的两侧
装有红绿灯。某人过斑马线前看到绿灯亮的时
间还剩6秒,斑马线区域的马路宽度为15米,
如果他步行的速度为2米/秒,则他在绿灯亮剩
下的时间内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
解:
根据题意,此人在6秒钟内通过的路程为:
v
s
t
=
=
2米 / 秒 ×6秒
=
12米
因为 s 小于 15米,所以,在剩下的 6秒内,
他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答:该人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练习】
5、科学家用超声波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已知
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米 / 秒,如
果在海面处发出超声波4秒钟后收到从海底反射
回来的超声波,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v
s
t/2
=
解:
=
1500米 / 秒
×
4秒
/2
=
3000米
答:该处海洋的深度是3000米 。
6. 某人站在一座山崖的前面大喊一声,经3秒后,
该人听到了自己喊声的回声。如果声音的传播速
度为340米/秒,则该人离山崖的距离为多?
510米
骑车的人在15秒内运动了200米
跑步的人在25秒内运动了200米
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大
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100
200
0
5
路程/米
时间/秒
骑车者
跑步者
300
25
35
15
如图是一骑自行车的人
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根据图线能够获得的合
理信息有: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共15张PPT)
机械运动 第5课时
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
【思考】除了我们所学的机械运动外,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形式的运动?
生命运动
电磁运动
粒子运动
……
【思考】这些运动的产生需要依赖什么?
能量,简称“能”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能也有多种形式。
三、能量的形式
1、机械能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奔跑的豹
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流淌的河水
运行的天体
天空飞翔的鸟
骑行中的人和自行车
2、化学能
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的能量是化学能。
人的食物
牛吃草
汽车加油
木材燃料化学能
3、电能
电能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能量。
电力机车利用电能
利用电能照明
各种家用电器
各种电动工具
4、声能
声音具有能量,称为声能。
人耳能听到声音,超过一
定强度的声音会使人耳产
生痛感,使听力受到损伤。
强度很大的声音(如爆炸
声)还能将玻璃震碎。
5、热能
也叫物体内能。
与温度有关。
炽热的钢水具有内能
寒冷的冰雪也具有内能
机械能 内能
化学能 内能
6、电磁辐射能
电磁辐射具有能量。
我们每天看到的光就是一种电磁能。
除了可见光外,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X 射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
(光能)
雷电交加的场面非常壮观,那么,雷电具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雷电具有声能、
电能、电磁能等。
有一种手摇手电筒,使用时只要将它来回摇晃几下,手电筒的小灯泡就能发光。来回摇晃手电筒时,手电筒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具有机械能。
你知道还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7、太阳辐射能
地球上的能源主
要来自于太阳能。
8、核能
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核能。
核爆炸释放核能
核电站利用核能
9、潮汐能
潮汐能发电站
10、地热能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
温泉
你能说出哪些形式的能量?
机械能、
化学能、
电能、
热能、
声能、
电磁能、
潮汐能、
太阳能、
核能、
地热能
列举日常生活中需要能量的5种活动。
走路、
跑步、
上下楼梯、
唱歌、
学习
不但物体的机械运动需要能,植物、动物、人进行生命活动也需要能。
例如,人在读书学习时需要能,在睡觉休息时也要消耗能,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能。速度专项练习
比例问题
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物体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所通过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 )
A、1:1; B、2:1; C、4:1; D、1:2
测距离问题
向月球发射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月球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平均速度
甲、乙两车站相距45km,汽车用3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1/3路程,通过剩余的爬山公路却用了1.5h,求(1)汽车在爬山公路上运动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象或v—t图象,则在0—3s这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是( )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乙、丙速度相等,大于甲的速度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20分钟。汽车在前10分钟内以20m/s的速度行驶,在后10分钟以30m/s的速度行驶。此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50m/s; B、24m/s; C、25m/s; D、28m/s;
火车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全程的—半路程,再以 30米 /秒的速度行驶剩余的一半路程。则火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25米 /秒; B、24米 /秒; C、20米 /秒; D、30米 /秒。
4. 速度图像题
在如图1所示的各图中,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像是( )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11-52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的前面0.6m处 (B)甲在乙的前面1.2m处
(C)乙在甲的前面0.6m处 (D)乙在甲的前面1.2m处
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
A. B. C. D.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
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速度计算题练习
班级: 姓名:
1、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右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0分钟走了5.4公里,休息10分钟后,又以240米/分的速度匀速运动了20分钟,求:
前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3、星期日,爸爸开车带小森去图书城购买科普读物,回来后小森向爸爸请教了有关车的一些问题,并做了记录,内容如表所示。请你根据小森记录的内容计算:
(1)若小森去图书城单程时间为20min,则小森家离图书城的路程大约多少千米(2)往返路途中,用掉汽油多少升 需花费汽油费多少元
平均车速 30km/h
等速耗油 9 L/ 100km
油价 4.80元/升
4、甲、乙两同学在平直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5:4              B、4:3
    C、5:3              D、15:16
5.A、B两物运动速度之比VA:VB=2:3,当它们通过路程SA=2SB时所用时间之比tA:tB是 ()
   A.3:1 B.3:4 C.4:3 D.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