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
生物学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要准备充足的能量以满足工作的需要,他们始终不能缺少的营养物质是( )
A.稻谷类食物或馒头等 B.奶和奶制品
C.肉类 D.高脂肪食品
2.人体呼吸时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么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三者的变化是( )
A.增多、增多、减少 B.减少、增多、不变
C.减少、减少、不变 D.减少、减少、增多
3.下列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的分析不科学的是( )
A.可以通过测量花生种子燃烧时水温的变化来计算其中的能量
B.测量水温的温度计要接触锥形瓶的底部
C.实验要设置重复组
D.测定的花生种子必须完全燃烧
4.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不属于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作用的是( )
A.干燥 B.湿润 C.清洁 D.温暖
5.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 )
A.肺通气 B.组织换气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6.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
A.氧的浓度太高 B.温度太高
C.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 D.病毒和细菌太多
7.人体细胞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B.②和③两个过程都发生了气体交换
C.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D.完成③过程后,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8.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会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下列结构中,不参与排泄的是( )
A.肾小囊 B.汗腺 C.肺泡 D.肛门
9.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肾脏病患者如果发展至重症需透析或进行肾脏移植。下列有关泌尿系统的保健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尿意要及时排尿 B.经常憋尿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
C.冬天可以少喝水,少排尿,有利于健康 D.慢性肾病病情进展缓慢,可以不用医治
10.如图为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表中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三份样本的检验结果(单位:g/100 mL)。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样本A、B、C分别是( )
组别 葡萄糖 大分子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水
样本A 0.10 0 0.72 0.03 99
样本B 0.10 7.00 0.72 0.03 90
样本C 0 0 1.50 2.00 95
A.血浆、原尿、尿液 B.原尿、血浆、尿液
C.尿液、血浆、原尿 D.血浆、尿液、原尿
12.当血液流经肾脏后,会减少的成分有( )
A.尿素 B.氧气 C.尿素和氧气 D.二氧化碳
13.人体细胞代谢产生尿素、尿酸等废物。大部分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但尿酸含量过高在肾小管处会形成结晶,引起上皮细胞坏死,在关节处沉积会引起痛风。据此可以推测( )
A.患者的滤过作用下降 B.患者的尿量会明显增加
C.痛风可能具有传染性 D.尿酸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14.洁肤用品的广告词中都会谈及人体的皮肤经常与病菌接触。皮肤经常与病菌接触而人体不会感染疾病,是因为皮肤具有屏障作用,能阻挡病菌侵入人体的皮肤结构是(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组织
15.当外界环境温度过冷或过热时,人体都能感受到。接受外界冷热刺激的是皮肤结构中的(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组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16题每空1分,其余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如图分别是模拟人体膈肌的运动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1中,序号②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 。
(2)图1中,乙模拟的是人体在 (选填“吸气”或“呼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处于 (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从图2可以看出,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 ,它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4)图2中箭头A、B表示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A表示的物质是 (选填“二氧化碳”或“氧气”)。
17.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曲线BC段表示 (选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 (选填“ab”或“bc”)过程,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 状态。
(2)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图甲坐标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
(3)图丙中[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18.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①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中,①应为 。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5)表中温度上升值是测定重复了3次后取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6)实验所测得的数值往往小于其真实数值,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至少写出两条)。
19.如图1是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人体肾单位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填字母),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C] (填名称)。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图2中在a处,发生的是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
的 作用,以及在[b] (填名称)处发生的 作用。
(3)某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等物质,若病因来自图2中某部位,则病变的部位有可能是 (选填“a”或“b”)。
20.模型建构是学习生物学的有效策略,它能使抽象变直观。某同学在学习尿液的形成过程时,利用常见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了相关模型,并绘制成草图如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模型模拟了 (填结构名称),它是肾脏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草图的a、b、c三种液体中, (填字母)可以表示尿液。健康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3)草图右侧的标注中存在1处明显错误,请指出并进行改正: (填序号)处有错误,应改正为: 。
(4)有同学对该模型提出了改进建议:“在代表肾小球的细软管壁上扎一些小孔”,
这一建议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
2.(B)
3.(B)
4.(A)
5.(A)
6.(C)
7.(D)
8.(D)
9.(A)
10.(D)
11.(B)
12.(C)
13.(B)
14.(A)
15.(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16题每空1分,其余题每空2分,共30分。)
16.(1)肺。(2)吸气。收缩。(3)肺泡。(4)二氧化碳。
17. (1)呼气,bc,舒张。(2)C,等于。(3)呼吸运动实现的。
18.(2)食物的种类。(3)50。(4)核桃仁。
(5)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
(6)热量的散失、燃烧不充分(合理即可)。
19(1)A,[C]膀胱(填名称)。(2)滤过,肾小管 重吸收。(3)a。
20.(1)肾单位。(2)b。葡萄糖。(3)②,肾小囊里的原尿与血液成分不同。
(4)合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