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青岛版第二单元 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摘南瓜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丽丽和心心谁摘的多?”和“丽丽和乐乐谁摘的多?”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中体会到当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不同,可以通过看十位上的数的大小来比较;当两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不同时,可以通过比较个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教材通过“以及“比较妈妈、平平和爸爸三人摘南瓜的个数,”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中体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来描述数量之间多与少的关系。在情境活动中感受数的大小,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目标:1.在情境活动中感受数的大小,能够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应用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去摘南瓜。他们谁摘得多呢 观察情境图,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展示课件情境图) 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丽丽:摘了42个。 生2:心心:摘了35个。 生3:乐乐:摘了48个。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生1:丽丽和心心谁摘得多? 生2:丽丽和乐乐谁摘得多?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观察过程中找出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环节二 探究新知 1.丽丽和心心谁摘得多? 师:丽丽和心心谁摘的多呢? 丽丽 42个 心心 35个 师:要想知道丽丽和心心谁摘的多,就要比较42和35这两个数的大小,谁对应的数大,谁摘的就多。 师:一起来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借助小棒比一比。 方法二:根据数位顺序比较。 师:对比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大家根据数的顺序比较、数位的意义比较可知,42>35,所以丽丽摘的多。 2.丽丽和乐乐谁摘的多? 师:丽丽 42个 乐乐 48个 师:要想知道乐乐和乐乐谁摘的多,就要比较42和48这两个数的大小,谁对应的数大,谁摘的就多。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对不对吧。 师:借助小棒比一比 师:根据数的顺序比较. 总结:大家根据数的顺序比较、根据数位的意义比较可知,42<48,所以乐乐摘的多。 3.谁摘的多?谁摘的少? 师:妈妈摘了34个南瓜,平平摘了21个,爸爸摘了67个,谁摘的多?谁摘的少? 师: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师:比较三人摘南瓜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想一想:怎样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35,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1:可以先比较十位上的数,42里面有4个十,35里面有3个十,所以42比35大。 生1:42在35的右边,所以42比35大。 生1:十位不相同的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生2:根据数的顺序来判断,先数谁谁就小,后数谁谁就大。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生:42和48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生:48在42的右边,所以48比42大。 生:三个人相比,67>34>21,爸爸摘的最多,平平摘的最少。 生1:爸爸摘的比平平多得多,平平摘的比爸爸少得多。 生2:妈妈比平平摘的多一些,平平比妈妈摘的少一些。 生1:两个数相差较大,用“多得多”或 “少得多”来描述。 生2:两个数相差较小,用“多一些”或“少一些”来描述。 生1: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则数大。十位数相同,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大,则数大。 生2: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来描述数量之间多与少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两数十位上的数不同时可以通过比较十位上数字的大小来比较两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两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个位上数的大小来比较两数的大小。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初步建立数感。环节三 巩固练习 1.圈出每组中较大的数。 2.在○里填上>或<。 23○29 56○46 35○53 100○99 90○96 62○68 9○21 39○36 想一想,填一填。 (1)( )号车厢西瓜个数最多,有( )个西瓜; ( )号车厢西瓜个数最少,有( )个西瓜。 (2)4号车厢的西瓜个数分别比1号和( )号的多, 但比( )号的少。 (3)将四个车厢按西瓜个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 )<( )<( )<( ) 4.心心可能跳了多少下?在合适的答案下画“√”。珍珍可能跳了多少下?在合适的答案下画“○”。 9374582生1:31、54、79 学生思考后独立完成。 生: 学生观察图片,独自完成。 生1:3、100 2、79 生2:2、3 生3:2<1<4<3 学生观察图片,独自完成。 生1:心心跳的比乐乐多得多,所以心心跳了82下。 生2:珍珍跳的比乐乐少一些,所以珍珍跳了37下。 生3: 9374582○√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熟练地比较两数的大小。 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生1:比较时我们应该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哪个大,这个数就大。 生2:如果十位上相同,我们就比较个位,个位上哪个大这个数就大。 课堂小结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环节五 拓展延伸 古时候,原始人靠打猎为生,他们是如何数猎物的呢 就是用“随身计数器”——手指。一个、二个、三个……每只猎物对应着一个手指。等到10个手指用完,怎么办呢 先把数过的十只猎物放成一堆,拿一根绳子,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表示“手指这么多的猎物”(即十只猎物)。再从头数起,又数了十只猎物,堆成第二堆,再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一个结、二个结、三个结……很快就数到手指一样多的结了,于是换第二根绳子继续数下去…… 生:一个结=10只 一根绳=10个结=100只 这就是我们祖先早期计数的方法之一。 结合实际生活的数学应用题目,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环节六 课后活动 丽丽说我今年7岁了,哥哥比我大一些,姐姐比我大得多,你知道他们三个谁最大吗?与同伴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 姐姐的最大 更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1 / 9(共22张PPT)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二单元 丰收了 ——100以内数的认识情境导入观察这幅图片,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丽丽摘了42个。心心摘了35个。乐乐摘了48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情境导入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丽丽和心心谁摘的多?丽丽和乐乐谁摘的多?探究新知42 35○丽丽和心心谁摘的多?要想知道丽丽和心心谁摘的多,就要比较42和35这两个数的大小,谁对应的数大,谁摘的就多。探究新知42 35○借助小棒比一比借助小棒比一比可以先比较十位上的数。42里面有4个十,35里面有3个十,所以42比35大。>丽丽和心心谁摘的多?探究新知42 35○根据数的顺序比较根据数的顺序比较>01020304050354242在35的右边,所以42比35大。丽丽和心心谁摘的多?丽丽摘的多。探究新知对比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呢?十位不相同的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根据数的顺序来判断,先数谁谁就小,后数谁谁就大。探究新知42 48○要想知道丽丽和乐乐谁摘的多,就要比较42和48这两个数的大小,谁对应的数大,谁摘的就多。丽丽和乐乐谁摘的多?探究新知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8>242和48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42 48○<借助小棒比一比借助小棒比一比丽丽和乐乐谁摘的多?探究新知42 48○根据数的顺序比较根据数的顺序比较<01020304050484248在42的右边,所以48比42大。丽丽和乐乐谁摘的多?乐乐摘的多。探究新知三个人相比,爸爸摘的最多,平平摘的最少。67>34>21妈妈摘了34个南瓜,平平摘了21个,爸爸摘了67个,谁摘的多?谁摘的少?探究新知可编辑/拉伸爸爸摘的比平平多得多,平平摘的比爸爸少得多。可编辑/拉伸妈妈比平平摘的多一些,平平比妈妈摘的少一些。妈妈摘了34个南瓜,平平摘了21个,爸爸摘了67个,谁摘的多?谁摘的少?探究新知比较三人摘南瓜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两数相差大小数比大数“少得多”大数比小数“多得多”两数相差小小数比大数“少一些”大数比小数“多一些”探究新知想一想:怎样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数大。十位上的数大,则数大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来描述数量之间多与少的关系。巩固练习27 3154 4576 791.圈出每组中较大的数。巩固练习23○29 56○46 35○53 100○9990○96 62○68 9○21 39○36<><><<<>2.在○里填上>或<。巩固练习(1)( )号车厢西瓜个数最多,有( )个西瓜;( )号车厢西瓜个数最少,有( )个西瓜。(2)4号车厢的西瓜个数分别比1号和( )号的多,但比( )号的少。3100279233.想一想,填一填。巩固练习(3)将四个车厢按西瓜个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 )<( )<( )21433.想一想,填一填。巩固练习4.心心可能跳了多少下?在合适的答案下画“√”。珍珍可能跳了多少下?在合适的答案下画“○”。9 37 45 82○√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先比较十位上的数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十位上数大,则数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数大拓展延伸古人计数即:一个结=10只一根绳=10个结=100只这就是我们祖先早期计数的方法之一。古时候,原始人靠打猎为生,他们是如何数猎物的呢 就是用“随身计数器”——手指。一个、二个、三个……每只猎物对应着一个手指。等到10个手指用完,怎么办呢 先把数过的十只猎物放成一堆,拿一根绳子,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表示“手指这么多的猎物”(即十只猎物)。再从头数起,又数了十只猎物,堆成第二堆,再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一个结、二个结、三个结……很快就数到手指一样多的结了,于是换第二根绳子继续数下去课后活动丽丽说我今年7岁了,哥哥比我大一些,姐姐比我大得多,你知道他们三个谁最大吗?与同伴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件.pptx 第二单元《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