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火药制备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化学工艺,原理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K+的结构示意图:B.K2S的电子式:C.CO2的结构式为:O=C=OD.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2.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葡萄糖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B.1mol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C.盐酸中含有的HCl分子数目为D.常温常压下,与等体积的反应得到的分子数目为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OC.NH4Cl的电子式D.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4.工业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H<0,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合成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2和3 mol H2中键能总和比2 mol NH3所含键能大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 0C.升高温度,v(正)和v(逆)都增大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3∶2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X、Y、Z、W、R是其中的五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X2->Y+B.沸点:H2W>H2XC.R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W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态ZR3的方法制备金属Z6.湖北蕲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次提到前胡,其有效成分之一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烃B.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C.能使酸性溶液变色D.该物质最多消耗7. 乙烯、醋酸和氧气在钯()催化下高效合成醋酸乙烯酯()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为B.②中生成的过程中,有σ键断裂与形成C.生成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D.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提高反应速率8.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表中位置如图所示。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的质子数的两倍多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X>Y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C.W单质具有漂白性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点、沸点最高9. 化合物M是从红树林真菌代谢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B.最多能消耗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D.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但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1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常压下,W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X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Y的简单氢化物遇浓盐酸会产生“白烟”,W和Z位于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Y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D.W、X两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11.一种光催化重整聚乳酸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分子中含有杂化原子数目为B.乳酸比丙酮酸多个中子C.生成丙酮酸,需要消耗个D.丙酮酸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分子数为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2S和34S互为同位素B.C70和纳米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C.CH2ClCH2Cl和CH3CHCl2互为同分异构体D.C3H6和C4H8一定互为同系物13.有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硫酸铜:①铜与浓硫酸反应②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再与稀硫酸反应③常温下向装有稀硫酸和铜片的烧杯中不断通入空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③的离子方程式为2Cu+O2+4H+=2Cu2++2H2OB.三种方法制取等量产品消耗的硫酸一样多C.从能耗、环保角度考虑,③为最佳方案D.上述各反应过程中硫酸都体现了酸性14.一种天然保幼激素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B.存在4个键C.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D.水解时会生成甲醇15.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但不具备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陈述I 陈述IIA 酸性强弱: 烷基为吸电子基团,使羟基极性减弱,酸性减弱B 非金属性:O>S 沸点C 离子半径大小: 熔点:D 某冠醚与能形成超分子,与则不能 该冠醚可与形成稳定的离子键A.A B.B C.C D.D16.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的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比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强酸 B.非金属性:C.原子半径: D.中,的化合价为+2价17.江西的钽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主要用于制造高温合金和电子元件。以某钽矿渣(主要含、、及油脂等)为原料制备万能材料的流程如图。已知:①焙烧时,、转化成、;②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增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焙烧”可选择陶瓷容器B.通入足量空气的目的之一是除去油脂C.固体1可用于制造红色颜料D.“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等1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滴加几滴碘水 溶液变蓝 淀粉溶液未水解B 将通入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不溶于水C 将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 酸性溶液褪色 乙醇不一定被氧化D 豆浆中加入少量石膏 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A.A B.B C.C D.D19.卤素间形成的化合物如“BrCl、IBr、ICl”等称为卤素互化物,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则下列关于卤素互化物性质的描述及发生的相关反应正确的是A.ICl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B.BrCl与反应时,BrCl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IBr和Fe反应方程式为D.的氧化性强于BrCl20.120℃将10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后,固体质量增加大于10g,该物质可能是( )A. B. C. D.二、综合题2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现在形成的周期表经过了众多化学家的艰辛努力,历经142年,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人体必需的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情况如下:(1)碳、氢、氧、氮是人体内的主要元素。碳有多种同位素,其中考古时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是 。是一种绿色氧化剂,电子式为 。(2)第三周期半径最小的简单离子为 。(3)钙元素和磷元素促进了我们骨骼发育与牙齿的正常生长。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羟基磷灰石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Ca与Mg在元素周期表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同时也有递变性,试写出Ca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硒(Se)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功效。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原子序数为 。(5)由元素C和O形成的三核直线形分子的结构式为 。(6)用电子式表示元素Na和S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含有三个原子核)的形成过程: 。(7)能比较元素S和Cl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事实是 (填字母)。a.的酸性比HCl的酸性弱b.单质与化合比单质S与化合容易,且HCl的稳定性比的强c.向的水溶液中通入少量可置换出单质S22.烃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大类。(1)I.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该烷烃: 。(2)若该烷烃是由单烯烃加氢得到的,则原烯烃的结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3)若该烷烃是由单炔烃加氢得到的,则原炔烃的结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4)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5)Ⅱ.如图是一种分子形状酷似一条小狗的有机化合物,某化学家将其取名为“doggycene”。该物质分子式为 。(6)0.5mol该物质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最多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7)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是苯的同系物 B.能发生加成反应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常温下为气态2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2)反应后,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是 。装置C中溶液的紫色褪去,表现了SO2的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SO2能与品红溶液的反应的性质。装置F的作用是 ,倒扣漏斗的作用是 。24.某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并做出评价。实验室提供的试剂:溶液、溶液、新制的氯水(1)完善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甲: 乙: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结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 (2)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是____(填字母)。A.非常合理 B.部分合理 C.完全不合理(3)上一题(2)中若选A,则此项不用再作答,若选B或C,则完成实验还需要的试剂是 ,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25.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烃,它的产量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1)写出A的结构简式 。(2)①写出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为 。②若用希夫试剂检验该反应是否发生,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A.紫色变为蓝色 B.无色变为蓝色C.紫色变为红色 D.无色变为紫色(3)B能与D在浓硫酸催化下生成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乙酸乙酯)。①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②B与D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宜选用的装置是 (填“甲”“乙”或“丙”)。④试管B中的溶液是饱和 溶液。试管B中的溶液的作用不包括 (选填编号)。A.中和乙酸 B.溶解乙醇 C.中和硫酸 D.减少产物溶解⑤实验完毕后,将B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乙酸乙酯在 。⑥下图为乙酸分子和化学键可能断键位置的示意图。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生成CH3COOC2H5,乙酸断键的位置是 。(选填编号)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B3.【答案】C4.【答案】C5.【答案】A6.【答案】C7.【答案】C8.【答案】D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B16.【答案】C17.【答案】A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B21.【答案】(1);(2)Al3+(3)盐;(4)第四周期第ⅥA族;34(5)O=C=O(6)(7)bc22.【答案】(1)3,4-二甲基己烷(2)4(3)1(4)4(5)C26H26(6)4.5(7)B23.【答案】(1)圆底烧瓶(2)溶液的黄绿色褪去(或溶液褪色);还原性;2H2S+SO2=3S↓+2H2O;吸收多余的SO2;防止倒吸24.【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B(3)溴水;25.【答案】(1)CH2=CH2(2);氧化反应;D(3)羧基;;丙;碳酸钠;C;上层;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