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全真模拟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美丽宁夏欢迎您!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区A级景区接待游客大约408万人次,将数据40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2.已知的倒数是它本身,则是( )
A. B. C. D.
3.在,,,,,中,负数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4.如图,数轴上的点分别对应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5的倒数是( ).
A.4 B. C. D.6
6.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则的值为( )
A. B. C. D.2
7.将整式去括号后得( )
A. B. C. D.
8.如果单项式与是同类项,那么( )
A.0 B.1 C.2 D.3
9.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等于2,则 的值是( )
A.或3 B.1或3 C.1或 D.或
10.如下图杨辉三角给出了(,2,3,4…)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的系数规律.例如,此三角形中第3行的3个数1,2,1恰好对应着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第4行的4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依此规律,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是( )
1 ………………………………… 1
…………………………… 1 1
……………………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A.6 B.10 C.15 D.20
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四个相邻的整数对应数轴上的点,数对应数轴上的点,则的最小值为 .
12.计算:
13.有理数m、n对应点在数轴上的位置,若图所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填写序号).
① ;②;③;④;⑤.
14.若关于x的多项式:与的和是一个二次三项式,则 .
15.若与的和是单项式,则 .
16.把有理数代入得到,称为第一次操作,再将作为的值代入得到,称为第二次操作,…,若,经过第2023次操作后得到的结果是 .
第II卷
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全真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
解答题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7.计算:
18.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19.如图是一个不完整的数轴,已知下列各数:.,3.5,,.
(1)将各数表示在数轴上;
(2)将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
20.若|a|=7,|b|=3,
(1)若ab>0,求a+b的值.
(2)若|a+b|=a+b,求的值.
21.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从家出发,上午营运都是在东西走向的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上午行车路程(单位:千米)如下:.﹣2,+5,﹣1,+10,﹣15,﹣3.
(1)将最后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家多远?此时在家的东边还是西边?
(2)若出租车起步价为8元,起步路程为3千米(即乘车路程不超过3千米都为8元),若乘车路程超过3千米,则超过部分每千米加收1.2元.问司机小李今天上午共收入多少元?
(3)若汽车耗油量为0.1升/千米,小李从家出发到最后回到家里,这天小李共耗油多少升?
22.某同学做道数学题,已知两个多项式A、B,,试求.这位同学把误看成,结果求出的答案为
(1)请你替这位同学求出的正确答案;
(2)当x的取任意数值,的值是一个定值时,求y的值.
23.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1)判断正负,用“”或“”填空: 0, 0, 0.
(2)化简:.
24.探究规律,完成相关题目:
小明说:“我定义了一种新的运算,叫※(加乘)运算.”
然后他写出了一些按照※(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的算式:
;;
;;
;;;.
小亮看了这些算式后说:“我知道你定义的※(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了.”
聪明的你也明白了吗?
(1)观察以上式子,类比计算:
① , ;
(2)计算:;(括号的作用与它在有理数运算中的作用一致,写出必要的运算步骤)
(3)若.计算:的值.
25.点A,B在同一条直线上,点C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如果,那么我们把点C叫做点A关于点B的伴随点.
(1)如图,在数轴上,点E表示的数是,点E关于原点O的伴随点F表示的数是______;
(2)在(1)的条件下,点G表示的数是m,若点F关于点G的伴随点是点E,求m的值;
(3)如图,数轴上的三个点P,Q,R分别表示的数是,1,4.有一动点M从点Q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同时,另一动点N从点R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当动点N运动至点P处时,两动点M,N同时停止运动.设动点M,N的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若P,M,N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是另一个点关于第三个点的伴随点,请直接写出t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B B A D A D
二、填空题
11.【解】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表示数轴上点到点的距离,表示数轴上点到点的距离,表示数轴上点到点的距离,表示数轴上点到点的距离.
所以表示点到A,B,C,D四个点的距离之和.
因为a,b,c,d是四个相邻的整数,当点在线段上(包括端点B,C)时,距离之和最小.
不妨设(为整数),当在与之间时,
所以的最小值为4.
故答案为:4.
12.【解】解:由题知,原式

故答案为:.
13.【解】解:由数轴可得:,,
∵,,
∴,故①符合题意;
∵,
∴,故②不符合题意;
∵,
∴,,
又∵,
∴,故③符合题意;
∵,
∴,故④不符合题意;
∵,,
∴,故⑤符合题意;
综上,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⑤,
故答案为:①③⑤.
14.【解】
情况一:通过“系数为”消去三次项,
因为和是二次三项式,
所以三次项必须不存在,即三次项系数;同时,为保证最高次数是,
所以的次数得是或,即或.
把,代入,得.
把 , 代入,得 .
情况二:通过“同类项抵消”消去三次项
若,则和式中为,此时要消去三次项,
∴,即.
∵和为三项式,
∴一次项系数(即),此时和式为,是二次三项式.
把,代入,得.
综上,或.
故答案为:4或2.
15.【解】解:∵与的和是单项式,
∴与是同类项,
∴,,
∴,,

故答案为:.
16.【解】解:第1次操作:,
第2次操作:,
第3次操作:,
第4次操作:,
第5次操作:,
第6次操作:,
……
从第3次操作开始,以两个数不断循环出现,
∵,
∴经过第2023次操作后得到的结果是.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7.【解】解:原式
18.【解】解:原式=(5a2+2a+1)﹣4(3﹣8a+2a2)+(3a2﹣a)
=5a2+2a+1﹣12+32a﹣8a2+3a2﹣a
=33a﹣11,
当a=时,原式=33a﹣11=33×﹣11=0;
19.【解】(1)解:,.
将各数表示在数轴上:
(2)解:由数轴可得,.
20.【解】(1)解:∵|a|=7,|b|=3,
∴a=±7,b=±3,
∵ab>0,
∴当a=7,b=3时,a+b=7+3=10;
当a=7,b=3时,a+b=7+(3)=10,
∴a+b的值为±10;
(2)解:∵|a|=7,|b|=3,
∴a=±7,b=±3,
∵|a+b|=a+b,
∴a=7时,b=±3,
∴=7(3)=10或ab=73=4,
∴的值为4或10.
21.【解】解:(1),

(千米);
答:将最后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出发地6千米,此时在出发地的西边;
(2)由题意得,每次行车里程的收入分别为8元,10.4元,8元,16.4元,22.4元,8元,
(元,
答:司机小李今天上午共收入73.2元;
(3)依题意得:(千米),
(升.
答:这天上午小李共耗油4.2升.
22.【解】(1)解:∵B=3x2y-2xy+x+2,A-B=6x2y+4xy-2x-1,
∴A+B=(A-B)+2B
=6x2y+4xy-2x-1+2(3x2y-2xy+x+2)
=6x2y+4xy-2x-1+6x2y-4xy+2x+4
=12x2y+3;
(2)A-3B=A+B-4B
=12x2y+3-4(3x2y-2xy+x+2)
=12x2y+3-12x2y+8xy-4x-8
=8xy-4x-5
=(8y-4)x-5,
∵当x取任意数值,A-3B的值是一个定值,
∴8y-4=0,
∴y=.
23.【解】(1)解:由图可知,且,
所以,;
故答案为:;
(2)解:
24.【解】(1)解:①
=,
故答案为:.

=,
故答案为:.
(2)解:
=

(3)∵,
∴,
∴,


25.【解】(1)根据题意:
∵,
∴,
∴点F表示的数是2.
故答案为:2;
(2)根据题意:,点G在点E、F之间,
∵,
∴,
解得:.
(3)t秒后,N点的位置为:,M点的位置为:,
点P表示的数是,
①当时,点M在点P、N之间,
则,
若点P关于点M的伴随点是点N,有:,
则,解得(舍去);
若点N关于点M的伴随点是点P,有:,
则,
解得;
②当时,点在P点M、N之间,
,,
若点N关于点P的伴随点是点M,有:,
则,
解得;
若点M关于点P的伴随点是点N,有:,
则,
解得;
综上:或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