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把滑板放在斜坡上,发现滑板没有滑下去,是因为( )。A.滑板受到的重力比较大 B.滑板没有受到重力C.滑板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大 D.滑板没有受到摩擦力【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滑板放在斜坡上时,重力会使其产生向下滑动的趋势。若滑板未滑动,是因为斜坡对滑板的摩擦力与重力沿斜坡向下的分力平衡。选项 A 中重力大并非静止主因,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需结合分力分析;B、D 错误,滑板始终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C 正确,当摩擦力足够大时,可抵消下滑力,使滑板保持静止。2.(2024四上·官渡期末)运动后小徐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相比( )。A.增加了 B.减少了C.不会改变 D.无法判断有无变化【答案】A【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肌肉消耗更多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为满足供氧需求,呼吸系统会加快工作频率,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从而吸入更多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平静状态下身体代谢较慢,呼吸次数较少。因此运动后呼吸次数必然增加,选 A。3.(2024四上·官渡期末)关于呼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吸气时,胸腔收缩B.呼吸时吸进的只有氧气,呼出的只有二氧化碳C.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D.肺活量的单位是千克【答案】C【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A 错误,吸气时胸腔扩张,以增大容积吸入空气;B 错误,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含氮气、氧气等,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氧气等,并非单一气体;C 正确,呼吸的本质是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D 错误,肺活量的单位是升或毫升,千克是质量单位。4.(2024四上·官渡期末)运动时露西身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A.胃 B.肺C.心脏 D.肠道【答案】B【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运动时,人体通过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吸气时,肺吸入氧气;呼气时,排出二氧化碳,实现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气体交换的 “中转站”。胃和肠道属于消化系统,负责消化食物;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推动血液流动。因此选 B。5.(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想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应该( )。A.多喝水 B.多吃饭C.多睡觉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答案】D【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与呼吸肌力量和肺功能相关。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能增强呼吸肌收缩能力,扩大胸腔活动范围,提升肺通气量,从而有效提高肺活量。喝水、吃饭、睡觉属于基础生理需求,对增强呼吸肌功能无直接作用。因此选 D。6.(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在滇池绿道旁听到了红嘴鸥的叫声,此时具有收集声音功能的是(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听觉神经【答案】A【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郭(耳廓)位于耳朵外部,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外界声音,通过耳道将声波传递至鼓膜。鼓膜接收声波后振动,经听小骨传导至内耳,再由听觉神经将信号传至大脑形成听觉。选项中,B 鼓膜负责传导振动,C 听小骨起放大和传导作用,D 听觉神经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均不具备收集声音的功能。因此选 A。7.(2024四上·官渡期末)市场里随处能听见商贩的吆喝声,因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 )。A.向前传播 B.向左传播C.向右传播 D.向四面八方传播【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以声波形式传播。在无障碍物限制时,声波会从声源出发向四面八方扩散,而非单一方向(如向前、向左或向右)传播。市场中商贩的吆喝声能被不同位置的人听到,正是因为声波向四周传播。因此选 D。8.(2024四上·官渡期末)市场里形形色色的美食让露西看花了眼,请你帮忙分分类吧(填序号即可)①寻甸牛干巴 ②宣威火腿 ③蒙自石榴④芭蕉花 ⑤烧饵块 ⑥傣味烤鱼(1)动物类 (2)植物类 【答案】①②⑥;③④⑤【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动物类美食以动物原料为主:①寻甸牛干巴由牛肉制成,②宣威火腿是猪肉腌制,⑥傣味烤鱼以鱼类为食材。植物类美食以植物原料为主:③蒙自石榴是水果,④芭蕉花为植物花部,⑤烧饵块由大米(植物种子)制作而成。9.(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想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是否变成红色B.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色C.燃烧食物,是否会闻到焦臭味D.将食物在纸上涂抹,观察是否留下油渍【答案】B【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淀粉遇碘酒(碘液)会变蓝色,这是鉴别淀粉的经典方法。A 中 “变红色” 为干扰项;C 中燃烧闻到焦臭味常用于检验蛋白质;D 中纸上涂抹留油渍是检验脂肪的方法。因此,通过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蓝可判断食物是否含淀粉,选 B。10.(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要补充蛋白质,下列食物中最适合的是( )。A.西红柿 B.烤红薯 C.煮鸡蛋 D.食用油【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类、肉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选项中,C 煮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是补充蛋白质的理想选择。A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B 烤红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D 食用油主要提供脂肪,均非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因此选 C。11.(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吃鲜花饼时口腔中能把食物磨碎的是( )。A.臼齿 B.犬齿 C.门齿 D.唾液【答案】A【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口腔中的牙齿按功能分为三类:门齿(C)用于切断食物,犬齿(B)用于撕裂食物,臼齿(A)表面宽大、有磨面,能将食物磨碎。D 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食物和初步消化淀粉,无磨碎功能。吃鲜花饼时,磨碎食物的主要是臼齿,故选 A。12.(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调皮地在塑料袋里装上一点水,又放了一小块鲜花饼,开始反复揉挤袋子,这个过程可以模拟( )。A.牙齿的工作 B.食道的工作 C.胃的工作 D.小肠的工作【答案】C【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胃通过肌肉收缩和蠕动对食物进行物理消化,同时胃液参与化学消化。小徐揉挤塑料袋(物理挤压)、袋中的水模拟胃液,鲜花饼被磨碎的过程,与胃的工作机制相似。A 牙齿的咀嚼是机械破碎,无 “揉挤 + 液体消化”;B 食道仅运输食物,D 小肠以吸收为主,均不符合。故选 C。13.(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和家人为招待露西,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如图),为了让这份食谱更合理,你建议添加( )。A.丽江腊排骨 B.宣威小炒肉 C.清炒娃娃菜 D.澄江铜锅鱼【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合理饮食需均衡搭配主食、蛋白质、蔬菜等。观察食谱可知,现有菜品中丽江腊排骨、宣威小炒肉、澄江铜锅鱼均以肉类为主,缺乏蔬菜类。C 清炒娃娃菜属于蔬菜,能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平衡食谱中的营养结构。而 A、B、D 仍为肉类,易导致营养不均衡,故选 C。14.(2024四上·官渡期末)针对小徐设计的晚餐食谱你还有什么建议? 。【答案】蛋白质类食物数量过多,适当减少蛋白质类食物。缺少蔬菜,建议增加蔬菜。【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建议:添加清炒时蔬(如芥蓝、菜心)或凉拌野菜(如蒲公英、折耳根)。现有食谱中干巴菌炒饭含主食,砂锅鱼、粉蒸肉等均为高蛋白荤菜,缺乏膳食纤维与维生素。蔬菜可平衡油腻感,补充钾、镁等矿物质,优化营养结构,符合膳食均衡原则。15.(2024四上·官渡期末)晚餐后小徐建议露西可以( )。A.在小区跑步 B.去打羽毛球C.躺在沙发上看书 D.在小区散步【答案】D【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餐后立即剧烈运动(如 A 跑步、B 打羽毛球)易导致胃肠供血不足,引发腹痛或消化不良;C 躺卧看书虽安静,但不利于胃肠蠕动。D 散步属于温和运动,可促进胃肠消化液分泌,帮助食物消化,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是餐后更合理的选择。16.(2024四上·官渡期末)据露西观察,吹奏葫芦丝(如图)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靠( )A.乐器内部的空气在振动 B.乐器外部的空气在振动C.乐器在振动 D.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吹奏葫芦丝时,气流进入乐器内部,引起管内空气柱振动从而发声。乐器本身(如竹管)主要起传导和共鸣作用,并非振动源;外部空气振动是声音传播的结果,而非发声原因。因此,声音的产生核心是乐器内部空气的振动,故选 A。17.(2024四上·官渡期末)七轲(kē)又称“七音竹筒”是基诺族常用的打击乐器(如图)。用相同的力从①~⑦敲击,声音的变化规律是( )A.强→弱 B.弱→强 C.低→高 D.高→低【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打击乐器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相关。从①到⑦,竹筒长度通常逐渐缩短,质量减小,敲击时振动频率加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声音变化规律为从低到高。A、B 描述的强弱与敲击力度有关,而题目中力相同;D 顺序相反。因此选 C。18.(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体验演奏七轲时,发现竹筒④声音偏低,想把声音调高的方法是( )。A.敲击时力度大一些 B.换一根更短的竹筒C.换一根更粗的竹筒 D.换一根更长的竹筒【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音调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竹筒越短,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 B 正确。A 中力度影响声音强弱而非音调;C 中竹筒更粗会增加质量,振动变慢,音调更低;D 中更长的竹筒同样因质量大、振动慢,音调更低。因此选 B。19.(2024四上·官渡期末)象脚鼓是傣族人民擅长的打击乐器(如图),敲鼓时( )。A.力度越大,声音越强 B.力度越大,声音越弱C.力度越小,声音越高 D.力度越小,声音越低【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打击乐器的声音强弱(响度)由敲击力度决定。敲鼓时力度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强,故 A 正确,B 错误。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相关,而力度不影响频率,因此 C、D 中 “力度影响音调” 的表述错误。综上,选 A。20.(2024四上·官渡期末)停止敲鼓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是因为( )。A.鼓有回音 B.空气停止了振动C.人的错觉 D.鼓还在振动【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停止敲鼓后仍有声音,是因为鼓面未立即停止振动,其残余振动继续发声。A 中回音需经障碍物反射,与题意不符;B 中空气振动是声音传播的途径,若鼓面停止振动则空气也不再持续振动;C “错觉” 与物理原理无关。因此核心原因是鼓面仍在振动,选 D。(2024四上·官渡期末)口弦是少数民族中流行的口吹小乐器。演奏时,一端放在口边,另一端配合口中气流用手指轻轻弹动竹片或铜片,就会发出优美动听的曲调。为研究其声音变化规律,露西回来用钢尺进行了实验(图6),并用实验数据绘制了柱形图。图5 图621.根据柱形图(图6),露西研究的问题是(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C.弹拨钢尺的力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D.弹拨钢尺的力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22.从图6中可知实验改变的条件是钢尺伸出的长度,那实验相同的条件有( )。①钢尺宽度 ②弹拨力度的大小 ③钢尺厚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3.分析柱形图,露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声音越高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声音越低C.弹拨钢尺力度越大,发出声音越高D.弹拨钢尺力度越大,发出声音越低【答案】21.A22.D23.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21.柱形图的横轴为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纵轴为 “声音高低(Hz)”,不同长度对应不同频率值。这表明实验变量是钢尺伸出长度,因变量是声音高低,故研究的是二者的关系。B、D 选项的 “声音强弱” 与图中纵轴无关,C 选项的 “弹拨力度” 并非图中变量,所以选 A。22.该实验探究钢尺伸出长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需控制单一变量。除伸出长度外,钢尺的宽度、厚度会影响振动特性,弹拨力度影响声音强弱,均需保持一致。①②③均为需控制的相同条件,故正确答案为 D。23.柱形图显示,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对应声音高低的频率值(Hz)越低。这表明伸出长度与声音高低呈负相关,即伸出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也就越低。图中未涉及弹拨力度与声音的关系,可排除 C、D,故正确答案为 B。24.(2024四上·官渡期末)科技开放日体验校园生活小徐的学校开展校园科技开放日,本次活动设置的项目是“动力小车挑战赛”。小徐和露西一起参加了此次比赛。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提供的材料自行设计、组装小车,并调试小车在规定的赛道(如图)上获取挑战分。(1)露西知道设计制作一般有四个流程,首先需要( )。A.制定方案 B.评估和改进 C.实施方案 D.明确问题(2)小徐制作了橡皮筋小车,其动力是 力;露西制作了气球小车,其动力是 力。(3)小徐把橡皮筋小车放在赛道(如图)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表:橡皮筋缠绕圈数 3圈 6圈 9圈挑战分数区域 4分 6分 8分分析以上数据,你发现( )。A.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速度越快B.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近C.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时间越短D.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小【答案】(1)D(2)弹;反冲(3)A【知识点】拉力【解析】【分析】(1)设计制作的标准流程为 “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和改进”。只有先明确需求(如小车的功能、赛道要求等),才能据此制定可行方案。A、C 属于后续步骤,B 为最后环节,故首先需完成的是 D 选项。(2)橡皮筋的动力源于弹性形变后的恢复力(弹力),气球的动力则是气体喷出时的反冲作用(反冲力),二者均通过能量转化实现小车驱动。(3)从表中信息可知,小徐把橡皮筋小车放在赛道进行了测试,根据结果:橡皮筋缠绕圈数3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4分区域;橡皮筋缠绕圈数6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6分区域;橡皮筋缠绕圈数9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8分区域.由此判断,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1)工程设计制作的流程一般包括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等环节。设计制作的四个流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问题。故D选项正确。(2)橡皮筋缠绕发生形变,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有了充足的动力,小车才能够运动起来。小徐制作的橡皮筋小车,其动力是橡皮筋的弹力;露西制作气球小车,其动力是气球喷出气体时产生的反冲力。(3)从表中信息可知,小徐把橡皮筋小车放在赛道进行了测试,根据结果:橡皮筋缠绕圈数3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4分区域;橡皮筋缠绕圈数6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6分区域;橡皮筋缠绕圈数9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8分区域.由此判断,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25.(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将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多圈后,小车轮胎出现打滑现象,以下改进方法不可行的是( )。A.更换材质增加小车重量 B.在小车上放重物C.增加橡皮筋的圈数 D.换上有花纹的轮胎【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小车轮胎打滑是因摩擦力不足,需增大摩擦。A、B 通过增加重量增大压力,D 通过花纹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均可增大摩擦。C 增加橡皮筋圈数会增大动力,但未改变摩擦力,可能加剧打滑,故不可行的是 C。26.(2024四上·官渡期末)要使气球小车向前运动,露西应将气球的喷嘴朝向( )。A.前方 B.后方 C.左面 D.右面【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根据反冲力原理,气球喷出气体的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将喷嘴朝后方喷气时,气体向后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小车向前运动。A、C、D 方向会使反冲力偏离前进方向,故正确答案为 B。27.(2024四上·官渡期末)下列物体中与气球小车动力相似的是( )。A.磁悬浮列车 B.火箭C.马车 D.汽车【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小车靠气体喷出的反冲力运动。火箭通过燃料燃烧向后喷射气体,利用反冲力升空,与气球小车动力原理一致。磁悬浮列车靠磁场作用悬浮行驶,马车靠马的拉力,汽车靠发动机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均与反冲力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28.(2024四上·官渡期末)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以下物体也具有能量的是( )。①步道上跑步的人 ②市场里的食物 ③正在发声的乐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答案】D【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①跑步的人具有动能;②食物储存着化学能(供人体代谢);③发声的乐器因振动具有机械能。三者均具备能量:运动的物体有动能,食物含化学能,振动的物体具机械能,故①②③均正确,选 D。29.(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在学校的科学长廊了解到很多测量工具。关于弹簧测力计,下面操作有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B.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要高于指针C.测量时指针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D.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应平行于指针【答案】B【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A 需先调零,C 不能超量程,均正确。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相平(D 正确),而 B 中 “视线高于指针” 会因视角偏差导致读数偏大,属于操作错误。故有误的是 B。30.(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了解到力的单位是以某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A.牛顿 B.童第周 C.竺可桢 D.伽利略【答案】A【知识点】力的概念【解析】【分析】力的单位 “牛顿” 以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 牛顿命名,他在经典力学领域贡献卓越。B 童第周是中国生物学家,C 竺可桢是中国气象学家,D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虽为力学发展奠基,但力的单位未以其命名)。故正确答案为 A。1 / 1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把滑板放在斜坡上,发现滑板没有滑下去,是因为( )。A.滑板受到的重力比较大 B.滑板没有受到重力C.滑板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大 D.滑板没有受到摩擦力2.(2024四上·官渡期末)运动后小徐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相比( )。A.增加了 B.减少了C.不会改变 D.无法判断有无变化3.(2024四上·官渡期末)关于呼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吸气时,胸腔收缩B.呼吸时吸进的只有氧气,呼出的只有二氧化碳C.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D.肺活量的单位是千克4.(2024四上·官渡期末)运动时露西身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A.胃 B.肺C.心脏 D.肠道5.(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想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应该( )。A.多喝水 B.多吃饭C.多睡觉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6.(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在滇池绿道旁听到了红嘴鸥的叫声,此时具有收集声音功能的是(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听觉神经7.(2024四上·官渡期末)市场里随处能听见商贩的吆喝声,因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 )。A.向前传播 B.向左传播C.向右传播 D.向四面八方传播8.(2024四上·官渡期末)市场里形形色色的美食让露西看花了眼,请你帮忙分分类吧(填序号即可)①寻甸牛干巴 ②宣威火腿 ③蒙自石榴④芭蕉花 ⑤烧饵块 ⑥傣味烤鱼(1)动物类 (2)植物类 9.(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想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是否变成红色B.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色C.燃烧食物,是否会闻到焦臭味D.将食物在纸上涂抹,观察是否留下油渍10.(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要补充蛋白质,下列食物中最适合的是( )。A.西红柿 B.烤红薯 C.煮鸡蛋 D.食用油11.(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吃鲜花饼时口腔中能把食物磨碎的是( )。A.臼齿 B.犬齿 C.门齿 D.唾液12.(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调皮地在塑料袋里装上一点水,又放了一小块鲜花饼,开始反复揉挤袋子,这个过程可以模拟( )。A.牙齿的工作 B.食道的工作 C.胃的工作 D.小肠的工作13.(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和家人为招待露西,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如图),为了让这份食谱更合理,你建议添加( )。A.丽江腊排骨 B.宣威小炒肉 C.清炒娃娃菜 D.澄江铜锅鱼14.(2024四上·官渡期末)针对小徐设计的晚餐食谱你还有什么建议? 。15.(2024四上·官渡期末)晚餐后小徐建议露西可以( )。A.在小区跑步 B.去打羽毛球C.躺在沙发上看书 D.在小区散步16.(2024四上·官渡期末)据露西观察,吹奏葫芦丝(如图)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靠( )A.乐器内部的空气在振动 B.乐器外部的空气在振动C.乐器在振动 D.无法判断17.(2024四上·官渡期末)七轲(kē)又称“七音竹筒”是基诺族常用的打击乐器(如图)。用相同的力从①~⑦敲击,声音的变化规律是( )A.强→弱 B.弱→强 C.低→高 D.高→低18.(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体验演奏七轲时,发现竹筒④声音偏低,想把声音调高的方法是( )。A.敲击时力度大一些 B.换一根更短的竹筒C.换一根更粗的竹筒 D.换一根更长的竹筒19.(2024四上·官渡期末)象脚鼓是傣族人民擅长的打击乐器(如图),敲鼓时( )。A.力度越大,声音越强 B.力度越大,声音越弱C.力度越小,声音越高 D.力度越小,声音越低20.(2024四上·官渡期末)停止敲鼓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是因为( )。A.鼓有回音 B.空气停止了振动C.人的错觉 D.鼓还在振动(2024四上·官渡期末)口弦是少数民族中流行的口吹小乐器。演奏时,一端放在口边,另一端配合口中气流用手指轻轻弹动竹片或铜片,就会发出优美动听的曲调。为研究其声音变化规律,露西回来用钢尺进行了实验(图6),并用实验数据绘制了柱形图。图5 图621.根据柱形图(图6),露西研究的问题是(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C.弹拨钢尺的力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D.弹拨钢尺的力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22.从图6中可知实验改变的条件是钢尺伸出的长度,那实验相同的条件有( )。①钢尺宽度 ②弹拨力度的大小 ③钢尺厚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3.分析柱形图,露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声音越高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声音越低C.弹拨钢尺力度越大,发出声音越高D.弹拨钢尺力度越大,发出声音越低24.(2024四上·官渡期末)科技开放日体验校园生活小徐的学校开展校园科技开放日,本次活动设置的项目是“动力小车挑战赛”。小徐和露西一起参加了此次比赛。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提供的材料自行设计、组装小车,并调试小车在规定的赛道(如图)上获取挑战分。(1)露西知道设计制作一般有四个流程,首先需要( )。A.制定方案 B.评估和改进 C.实施方案 D.明确问题(2)小徐制作了橡皮筋小车,其动力是 力;露西制作了气球小车,其动力是 力。(3)小徐把橡皮筋小车放在赛道(如图)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表:橡皮筋缠绕圈数 3圈 6圈 9圈挑战分数区域 4分 6分 8分分析以上数据,你发现( )。A.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速度越快B.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近C.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时间越短D.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小25.(2024四上·官渡期末)小徐将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多圈后,小车轮胎出现打滑现象,以下改进方法不可行的是( )。A.更换材质增加小车重量 B.在小车上放重物C.增加橡皮筋的圈数 D.换上有花纹的轮胎26.(2024四上·官渡期末)要使气球小车向前运动,露西应将气球的喷嘴朝向( )。A.前方 B.后方 C.左面 D.右面27.(2024四上·官渡期末)下列物体中与气球小车动力相似的是( )。A.磁悬浮列车 B.火箭C.马车 D.汽车28.(2024四上·官渡期末)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以下物体也具有能量的是( )。①步道上跑步的人 ②市场里的食物 ③正在发声的乐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9.(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在学校的科学长廊了解到很多测量工具。关于弹簧测力计,下面操作有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B.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要高于指针C.测量时指针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D.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应平行于指针30.(2024四上·官渡期末)露西了解到力的单位是以某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A.牛顿 B.童第周 C.竺可桢 D.伽利略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滑板放在斜坡上时,重力会使其产生向下滑动的趋势。若滑板未滑动,是因为斜坡对滑板的摩擦力与重力沿斜坡向下的分力平衡。选项 A 中重力大并非静止主因,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需结合分力分析;B、D 错误,滑板始终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C 正确,当摩擦力足够大时,可抵消下滑力,使滑板保持静止。2.【答案】A【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肌肉消耗更多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为满足供氧需求,呼吸系统会加快工作频率,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从而吸入更多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平静状态下身体代谢较慢,呼吸次数较少。因此运动后呼吸次数必然增加,选 A。3.【答案】C【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A 错误,吸气时胸腔扩张,以增大容积吸入空气;B 错误,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含氮气、氧气等,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氧气等,并非单一气体;C 正确,呼吸的本质是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D 错误,肺活量的单位是升或毫升,千克是质量单位。4.【答案】B【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运动时,人体通过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吸气时,肺吸入氧气;呼气时,排出二氧化碳,实现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气体交换的 “中转站”。胃和肠道属于消化系统,负责消化食物;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推动血液流动。因此选 B。5.【答案】D【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与呼吸肌力量和肺功能相关。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能增强呼吸肌收缩能力,扩大胸腔活动范围,提升肺通气量,从而有效提高肺活量。喝水、吃饭、睡觉属于基础生理需求,对增强呼吸肌功能无直接作用。因此选 D。6.【答案】A【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郭(耳廓)位于耳朵外部,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外界声音,通过耳道将声波传递至鼓膜。鼓膜接收声波后振动,经听小骨传导至内耳,再由听觉神经将信号传至大脑形成听觉。选项中,B 鼓膜负责传导振动,C 听小骨起放大和传导作用,D 听觉神经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均不具备收集声音的功能。因此选 A。7.【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以声波形式传播。在无障碍物限制时,声波会从声源出发向四面八方扩散,而非单一方向(如向前、向左或向右)传播。市场中商贩的吆喝声能被不同位置的人听到,正是因为声波向四周传播。因此选 D。8.【答案】①②⑥;③④⑤【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动物类美食以动物原料为主:①寻甸牛干巴由牛肉制成,②宣威火腿是猪肉腌制,⑥傣味烤鱼以鱼类为食材。植物类美食以植物原料为主:③蒙自石榴是水果,④芭蕉花为植物花部,⑤烧饵块由大米(植物种子)制作而成。9.【答案】B【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淀粉遇碘酒(碘液)会变蓝色,这是鉴别淀粉的经典方法。A 中 “变红色” 为干扰项;C 中燃烧闻到焦臭味常用于检验蛋白质;D 中纸上涂抹留油渍是检验脂肪的方法。因此,通过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蓝可判断食物是否含淀粉,选 B。10.【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类、肉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选项中,C 煮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是补充蛋白质的理想选择。A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B 烤红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D 食用油主要提供脂肪,均非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因此选 C。11.【答案】A【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口腔中的牙齿按功能分为三类:门齿(C)用于切断食物,犬齿(B)用于撕裂食物,臼齿(A)表面宽大、有磨面,能将食物磨碎。D 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食物和初步消化淀粉,无磨碎功能。吃鲜花饼时,磨碎食物的主要是臼齿,故选 A。12.【答案】C【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胃通过肌肉收缩和蠕动对食物进行物理消化,同时胃液参与化学消化。小徐揉挤塑料袋(物理挤压)、袋中的水模拟胃液,鲜花饼被磨碎的过程,与胃的工作机制相似。A 牙齿的咀嚼是机械破碎,无 “揉挤 + 液体消化”;B 食道仅运输食物,D 小肠以吸收为主,均不符合。故选 C。13.【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合理饮食需均衡搭配主食、蛋白质、蔬菜等。观察食谱可知,现有菜品中丽江腊排骨、宣威小炒肉、澄江铜锅鱼均以肉类为主,缺乏蔬菜类。C 清炒娃娃菜属于蔬菜,能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平衡食谱中的营养结构。而 A、B、D 仍为肉类,易导致营养不均衡,故选 C。14.【答案】蛋白质类食物数量过多,适当减少蛋白质类食物。缺少蔬菜,建议增加蔬菜。【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建议:添加清炒时蔬(如芥蓝、菜心)或凉拌野菜(如蒲公英、折耳根)。现有食谱中干巴菌炒饭含主食,砂锅鱼、粉蒸肉等均为高蛋白荤菜,缺乏膳食纤维与维生素。蔬菜可平衡油腻感,补充钾、镁等矿物质,优化营养结构,符合膳食均衡原则。15.【答案】D【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餐后立即剧烈运动(如 A 跑步、B 打羽毛球)易导致胃肠供血不足,引发腹痛或消化不良;C 躺卧看书虽安静,但不利于胃肠蠕动。D 散步属于温和运动,可促进胃肠消化液分泌,帮助食物消化,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是餐后更合理的选择。16.【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吹奏葫芦丝时,气流进入乐器内部,引起管内空气柱振动从而发声。乐器本身(如竹管)主要起传导和共鸣作用,并非振动源;外部空气振动是声音传播的结果,而非发声原因。因此,声音的产生核心是乐器内部空气的振动,故选 A。17.【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打击乐器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相关。从①到⑦,竹筒长度通常逐渐缩短,质量减小,敲击时振动频率加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声音变化规律为从低到高。A、B 描述的强弱与敲击力度有关,而题目中力相同;D 顺序相反。因此选 C。18.【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音调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竹筒越短,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 B 正确。A 中力度影响声音强弱而非音调;C 中竹筒更粗会增加质量,振动变慢,音调更低;D 中更长的竹筒同样因质量大、振动慢,音调更低。因此选 B。19.【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打击乐器的声音强弱(响度)由敲击力度决定。敲鼓时力度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强,故 A 正确,B 错误。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相关,而力度不影响频率,因此 C、D 中 “力度影响音调” 的表述错误。综上,选 A。20.【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停止敲鼓后仍有声音,是因为鼓面未立即停止振动,其残余振动继续发声。A 中回音需经障碍物反射,与题意不符;B 中空气振动是声音传播的途径,若鼓面停止振动则空气也不再持续振动;C “错觉” 与物理原理无关。因此核心原因是鼓面仍在振动,选 D。【答案】21.A22.D23.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21.柱形图的横轴为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纵轴为 “声音高低(Hz)”,不同长度对应不同频率值。这表明实验变量是钢尺伸出长度,因变量是声音高低,故研究的是二者的关系。B、D 选项的 “声音强弱” 与图中纵轴无关,C 选项的 “弹拨力度” 并非图中变量,所以选 A。22.该实验探究钢尺伸出长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需控制单一变量。除伸出长度外,钢尺的宽度、厚度会影响振动特性,弹拨力度影响声音强弱,均需保持一致。①②③均为需控制的相同条件,故正确答案为 D。23.柱形图显示,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对应声音高低的频率值(Hz)越低。这表明伸出长度与声音高低呈负相关,即伸出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也就越低。图中未涉及弹拨力度与声音的关系,可排除 C、D,故正确答案为 B。24.【答案】(1)D(2)弹;反冲(3)A【知识点】拉力【解析】【分析】(1)设计制作的标准流程为 “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和改进”。只有先明确需求(如小车的功能、赛道要求等),才能据此制定可行方案。A、C 属于后续步骤,B 为最后环节,故首先需完成的是 D 选项。(2)橡皮筋的动力源于弹性形变后的恢复力(弹力),气球的动力则是气体喷出时的反冲作用(反冲力),二者均通过能量转化实现小车驱动。(3)从表中信息可知,小徐把橡皮筋小车放在赛道进行了测试,根据结果:橡皮筋缠绕圈数3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4分区域;橡皮筋缠绕圈数6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6分区域;橡皮筋缠绕圈数9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8分区域.由此判断,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1)工程设计制作的流程一般包括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等环节。设计制作的四个流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问题。故D选项正确。(2)橡皮筋缠绕发生形变,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有了充足的动力,小车才能够运动起来。小徐制作的橡皮筋小车,其动力是橡皮筋的弹力;露西制作气球小车,其动力是气球喷出气体时产生的反冲力。(3)从表中信息可知,小徐把橡皮筋小车放在赛道进行了测试,根据结果:橡皮筋缠绕圈数3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4分区域;橡皮筋缠绕圈数6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6分区域;橡皮筋缠绕圈数9圈,小车到达挑战分数8分区域.由此判断,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25.【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小车轮胎打滑是因摩擦力不足,需增大摩擦。A、B 通过增加重量增大压力,D 通过花纹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均可增大摩擦。C 增加橡皮筋圈数会增大动力,但未改变摩擦力,可能加剧打滑,故不可行的是 C。26.【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根据反冲力原理,气球喷出气体的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将喷嘴朝后方喷气时,气体向后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小车向前运动。A、C、D 方向会使反冲力偏离前进方向,故正确答案为 B。27.【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小车靠气体喷出的反冲力运动。火箭通过燃料燃烧向后喷射气体,利用反冲力升空,与气球小车动力原理一致。磁悬浮列车靠磁场作用悬浮行驶,马车靠马的拉力,汽车靠发动机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均与反冲力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28.【答案】D【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①跑步的人具有动能;②食物储存着化学能(供人体代谢);③发声的乐器因振动具有机械能。三者均具备能量:运动的物体有动能,食物含化学能,振动的物体具机械能,故①②③均正确,选 D。29.【答案】B【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A 需先调零,C 不能超量程,均正确。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相平(D 正确),而 B 中 “视线高于指针” 会因视角偏差导致读数偏大,属于操作错误。故有误的是 B。30.【答案】A【知识点】力的概念【解析】【分析】力的单位 “牛顿” 以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 牛顿命名,他在经典力学领域贡献卓越。B 童第周是中国生物学家,C 竺可桢是中国气象学家,D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虽为力学发展奠基,但力的单位未以其命名)。故正确答案为 A。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