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卷
1.(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昼夜交替现象是由(  )引起的。
A.地球公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自转 D.太阳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部分为白昼,未被照亮的部分为黑夜。而地球始终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进行自转, 当某个地区转到朝向太阳时,就是白天;当它背对太阳时,就是黑夜。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不断交替的现象。因此,应选C选项。
2.(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煤炭 D.水能
【答案】C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 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会越来越少的能源。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可燃冰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选项中的太阳能、B选项中的风能和D选项中水能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储量不会因人类的合理利用而显著减少,属于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煤炭的形成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一旦被开采使用,短期内无法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3.(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A.动物 B.微生物 C.植物 D.阳光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始于能量的输入。植物(生产者)自身不能凭空产生能量,必须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所需的养料,才能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植物的能量,其根本来源是阳光,没有阳光,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失去了起点。因此,因选D选项。
4.(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铁钉生锈的条件是(  )
A.仅需空气 B.仅需水分 C.空气和水分 D.真空环境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钉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空气(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真空环境下没有空气,铁钉无法生锈。因此,应选C选项。
5.(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是(  )
A.地球—太阳—月球 B.太阳—地球—月球
C.月球—太阳—地球 D.地球—月球—太阳
【答案】B
【知识点】月食
【解析】【分析】月食是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使得月球部分或全部变暗甚至变黑的现象。因此,应选B选项。
6.(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下列简单机械费力但省距离的是(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镊子 D.斜面
【答案】C
【知识点】斜面;杠杆;滑轮
【解析】【分析】A选项中的动滑轮属于省力机械,忽略额外阻力,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仅能改变力的方向,距离不变,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镊子的支点在一端,动力点靠近支点,阻力点距离支点较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符合题意;
D选项中的斜面属于省力机械,坡度越小越省力,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7.(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  )
A.慢 B.快 C.相同 D.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因此,应选B选项。
8.(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镜子成像 B.彩虹形成 C.皮影戏 D.树荫下光斑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如空气)斜着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如水、玻璃等)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A选项中的镜子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彩虹形成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皮影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D选项中的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9.(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口腔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A选项中的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蠕动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但吸收能力较弱,仅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等,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小肠的长度较长内壁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同时有多种消化液,能将食物彻底分解各类营养物质,接着小肠绒毛能高效吸收这些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无机盐等,基本不参与消化,也不吸收主要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中的口腔,通过牙齿咀嚼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但仅能完成消化的起始步骤,几乎不吸收营养,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10.(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安全用电的标志是(  )
A.红色闪电符号 B.绿色树叶符号
C.黄色三角形 D.蓝色水滴符号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生活中,与电相关的安全标志通常用闪电符号表示,且红色常作为警示色,用于提醒 “注意触电危险”“禁止靠近带电体” 等安全用电规范,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绿色树叶多与环保相关;C选项中的黄色三角形是警告标志的通用形状,不是特指用电;D选项中的蓝色水滴符号常与水或防水相关,均不符合安全用电标志的特征。因此,应选A选项。
11.(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地球公转一周需要   ,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   。
【答案】一年;不变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年(约 365 天),是形成四季更替的重要原因。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保持倾斜状态,且倾斜方向不变,这种 “倾斜方向不变” 的特点,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因此,第1空应填“一年”;第2空应填“不变”。
12.(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和   有关。
【答案】电流大小;线圈匝数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河线圈匝数两个因素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越小,磁性越弱。在电流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因此,第 1 空填 “电流大小”,第 2 空填 “线圈匝数”(顺序可换)。
13.(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水的三种状态变化中,液态→气态叫   ,固态→液态叫   。
【答案】蒸发;熔化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如湿衣服晾干等现象属于蒸发。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块融化等现象属于熔化。因此,第 1 空填 “蒸发”,第 2 空填 “熔化”。
14.(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食物链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答案】太阳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显示出能量流动的方向。而所有能量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自身的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他生物则通过捕食植物或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因此能量最终的来源是太阳。因此,此空应填“太阳”。
15.(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臂 =    ×阻力臂。
【答案】动力;阻力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因此,第 1 空填 “动力”,第 2 空填 “阻力”。
16.(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并非都是有害的,许多微生物对人类和自然界有益,例如酵母菌可用于发酵制作面包、馒头;乳酸菌能帮助制作酸奶、泡菜等。只有部分微生物,例如导致疾病的细菌、病毒等,会对生物造成危害。因此,此题错误。
17.(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所有金属都能导电。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电性是金属的重要共同特性之一。无论是生活中常见的铁、铜、铝,还是其他金属,比如金、银等,都具有导电的能力,只是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例如铜、银的导电性能比铁更好。因此,此题正确。
18.(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5天。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不断变化,导致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形状也随之变化,这就是月相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具有周期性。从一个月相出现到下一次出现相同月相的时间间隔就是月相变化的周期,约为 29.5 天,这一周期也被称为 “朔望月”。因此,此题正确。
19.(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绝缘体永远不会导电。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这不意味着绝缘体 “永远不会导电”。例如: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但如果木头受潮、沾水,再用湿木头接触插座,可能引发触电,沾了水的木头就变成了导体,可以导电。因此,此题错误。
20.(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物体沉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直到漂浮在水面上;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即停在水中任何位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直至沉底。因此,此题正确。
21.(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轮轴是变形的杠杆。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较大的 “轮” 和一个较小的 “轴” 组成,且轮和轴固定在一起绕着同一个中心点转动。通过杠杆“三要素”进行判断,轮轴的轮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轴相当于杠杆的阻力臂,轮和轴的中心点就是杠杆的支点。当在轮上施加力(此力为动力)时,轴上会产生克服阻力的力,其工作原理符合杠杆特点。因此,轮轴可以被看作是 “变形的杠杆”,此题正确。
22.(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化学变化一定产生新物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物质。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只要发生化学变化,就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则不产生新物质,仅改变物质的状态或形状等外在特征。因此,此题正确。
24.(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光年是时间单位。(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光年走过的距离,光年的距离单位。
25.(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方法。通过分类,可将可回收物分离出来,进行再加工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能将有害垃圾单独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有助于实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标。因此,此题正确。
26.(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将左边科学现象与右边对应原理连线。
杠杆原理 发电机发电
光的反射 古代生物遗体沉积
热胀冷缩 铁轨留缝隙
电磁感应 跷跷板
化石形成 潜望镜
【答案】杠杆原理 → 跷跷板
光的反射 → 潜望镜
热胀冷缩 → 铁轨留缝隙
电磁感应 → 发电机发电
化石形成 → 古代生物遗体沉积
【知识点】电动机;杠杆;光的反射;固体的热胀冷缩;化石
【解析】【分析】(1)杠杆原理是指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跷跷板属于等臂杠杆的应用,应将“杠杆原理”和“跷跷板”相连;
(2)潜望镜通过两块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的是光在传播中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的原理。因此,应将“光的反射”和“潜望镜”相连;
(3)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铁轨留缝隙是为避免温度变化时因热胀冷缩导致变形或断裂,体现了热胀冷缩原理。因此,应将“热胀冷缩”和“铁轨留缝隙”相连;
(4)发电机通过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电流,该过程是基于“电磁感应” 现象(即磁生电现象),也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因此,应将“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发电”相连;
(5)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被沉积物覆盖,经过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的,与古代生物遗体沉积过程直接相关。因此,应将“化石形成”和“古代生物遗体沉积 ”。
27.(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实验设计:
实验1:线圈匝数50匝,电池1节 → 吸引大头针10枚
实验2:线圈匝数100匝,电池1节 → 吸引大头针18枚
实验3:线圈匝数100匝,电池2节 → 吸引大头针25枚
问题:
(1) 实验1和2对比,说明磁性强度与   有关。
(2) 实验2和3对比,说明磁性强度与   有关。
(3) 电磁起重机利用此原理工作时,可通过   或   增强磁性。
【答案】(1)线圈匝数
(2)电流大小
(3)增加线圈匝数;增大电流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越小,磁性越弱。在电流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
(1)实验 1 与 2 对比,电池数量相同,则电流大小相同,唯一改变的条件是是线圈匝数,由实验1的50 匝增加到实验2的100 匝),且线圈匝数越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说明磁性越强。因此,此空应填“线圈匝数”;
(2)实验 2 与 3 对比,线圈匝数相同,唯一改变的是电池数量,即改变了电流的大小,从实验2的1 节增加到实验3的2 节,电流大小会增大,且随着电流变大,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说明磁性越强。因此,此空应填“电流大小”;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通过改变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来调节:线圈匝数越多、电流越大,则电磁铁磁性越强。因此,电磁起重机可通过增加线圈匝数或增大电流实现。第1空填“增加线圈匝数”,第2空填“增大电流”(顺序可换)。
28.(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研究小组将10条金鱼均分放入两缸:
A缸:清洁河水
B缸:含洗衣粉废水
24小时后观察:
| 鱼缸 | 存活鱼数 | 活动状态 |
|------ |---------- |----------|
| A缸 | 5条 | 活跃 |
| B缸 | 2条 | 迟缓 |
问题:
(1) B缸金鱼存活率低说明   。
(2)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为减少此类污染,建议生活中   。
【答案】(1)污染水危害生物生存
(2)水质
(3)使用无磷洗衣粉
【知识点】对比实验;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质污染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
(1)实验中,A 缸里为清洁河水,金鱼全部存活且活跃;B 缸里为含洗衣粉废水,金鱼存活率仅为40%且活动迟缓,两者对比说明污染水会危害生物的生存。因此,此空应填“污染水危害生物生存”;
(2)对比实验中,变量是指唯一改变的条件。在实验中,两缸金鱼的数量相同,唯一的差异是 A 缸为清洁河水,B 缸为含洗衣粉的废水,即水质是唯一改变的条件。因此,此空应填“水质”;
(3)生活中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水质污染的来源之一,洗衣粉废水中的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因此,为减少洗衣粉对水质的污染,生活中可使用无磷洗衣粉,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水体生态,此空应填“使用无磷洗衣粉”。
1 / 1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卷
1.(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昼夜交替现象是由(  )引起的。
A.地球公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自转 D.太阳运动
2.(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煤炭 D.水能
3.(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A.动物 B.微生物 C.植物 D.阳光
4.(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铁钉生锈的条件是(  )
A.仅需空气 B.仅需水分 C.空气和水分 D.真空环境
5.(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是(  )
A.地球—太阳—月球 B.太阳—地球—月球
C.月球—太阳—地球 D.地球—月球—太阳
6.(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下列简单机械费力但省距离的是(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镊子 D.斜面
7.(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  )
A.慢 B.快 C.相同 D.无法比较
8.(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镜子成像 B.彩虹形成 C.皮影戏 D.树荫下光斑
9.(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口腔
10.(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安全用电的标志是(  )
A.红色闪电符号 B.绿色树叶符号
C.黄色三角形 D.蓝色水滴符号
11.(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地球公转一周需要   ,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   。
12.(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和   有关。
13.(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水的三种状态变化中,液态→气态叫   ,固态→液态叫   。
14.(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食物链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15.(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臂 =    ×阻力臂。
16.(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  )
17.(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所有金属都能导电。 (  )
18.(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5天。 (  )
19.(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绝缘体永远不会导电。 (  )
20.(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物体沉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
21.(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轮轴是变形的杠杆。 (  )
22.(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23.(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化学变化一定产生新物质。 (  )
24.(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光年是时间单位。(  )
25.(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  )
26.(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将左边科学现象与右边对应原理连线。
杠杆原理 发电机发电
光的反射 古代生物遗体沉积
热胀冷缩 铁轨留缝隙
电磁感应 跷跷板
化石形成 潜望镜
27.(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实验设计:
实验1:线圈匝数50匝,电池1节 → 吸引大头针10枚
实验2:线圈匝数100匝,电池1节 → 吸引大头针18枚
实验3:线圈匝数100匝,电池2节 → 吸引大头针25枚
问题:
(1) 实验1和2对比,说明磁性强度与   有关。
(2) 实验2和3对比,说明磁性强度与   有关。
(3) 电磁起重机利用此原理工作时,可通过   或   增强磁性。
28.(2025六下·宁乡市期末)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研究小组将10条金鱼均分放入两缸:
A缸:清洁河水
B缸:含洗衣粉废水
24小时后观察:
| 鱼缸 | 存活鱼数 | 活动状态 |
|------ |---------- |----------|
| A缸 | 5条 | 活跃 |
| B缸 | 2条 | 迟缓 |
问题:
(1) B缸金鱼存活率低说明   。
(2)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为减少此类污染,建议生活中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部分为白昼,未被照亮的部分为黑夜。而地球始终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进行自转, 当某个地区转到朝向太阳时,就是白天;当它背对太阳时,就是黑夜。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不断交替的现象。因此,应选C选项。
2.【答案】C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 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会越来越少的能源。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可燃冰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选项中的太阳能、B选项中的风能和D选项中水能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储量不会因人类的合理利用而显著减少,属于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煤炭的形成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一旦被开采使用,短期内无法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3.【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始于能量的输入。植物(生产者)自身不能凭空产生能量,必须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所需的养料,才能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植物的能量,其根本来源是阳光,没有阳光,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失去了起点。因此,因选D选项。
4.【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钉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空气(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真空环境下没有空气,铁钉无法生锈。因此,应选C选项。
5.【答案】B
【知识点】月食
【解析】【分析】月食是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使得月球部分或全部变暗甚至变黑的现象。因此,应选B选项。
6.【答案】C
【知识点】斜面;杠杆;滑轮
【解析】【分析】A选项中的动滑轮属于省力机械,忽略额外阻力,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仅能改变力的方向,距离不变,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镊子的支点在一端,动力点靠近支点,阻力点距离支点较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符合题意;
D选项中的斜面属于省力机械,坡度越小越省力,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7.【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因此,应选B选项。
8.【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如空气)斜着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如水、玻璃等)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A选项中的镜子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彩虹形成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皮影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D选项中的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9.【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A选项中的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蠕动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但吸收能力较弱,仅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等,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小肠的长度较长内壁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同时有多种消化液,能将食物彻底分解各类营养物质,接着小肠绒毛能高效吸收这些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无机盐等,基本不参与消化,也不吸收主要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中的口腔,通过牙齿咀嚼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但仅能完成消化的起始步骤,几乎不吸收营养,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10.【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生活中,与电相关的安全标志通常用闪电符号表示,且红色常作为警示色,用于提醒 “注意触电危险”“禁止靠近带电体” 等安全用电规范,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绿色树叶多与环保相关;C选项中的黄色三角形是警告标志的通用形状,不是特指用电;D选项中的蓝色水滴符号常与水或防水相关,均不符合安全用电标志的特征。因此,应选A选项。
11.【答案】一年;不变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年(约 365 天),是形成四季更替的重要原因。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保持倾斜状态,且倾斜方向不变,这种 “倾斜方向不变” 的特点,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因此,第1空应填“一年”;第2空应填“不变”。
12.【答案】电流大小;线圈匝数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河线圈匝数两个因素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越小,磁性越弱。在电流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因此,第 1 空填 “电流大小”,第 2 空填 “线圈匝数”(顺序可换)。
13.【答案】蒸发;熔化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如湿衣服晾干等现象属于蒸发。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块融化等现象属于熔化。因此,第 1 空填 “蒸发”,第 2 空填 “熔化”。
14.【答案】太阳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显示出能量流动的方向。而所有能量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自身的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他生物则通过捕食植物或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因此能量最终的来源是太阳。因此,此空应填“太阳”。
15.【答案】动力;阻力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因此,第 1 空填 “动力”,第 2 空填 “阻力”。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并非都是有害的,许多微生物对人类和自然界有益,例如酵母菌可用于发酵制作面包、馒头;乳酸菌能帮助制作酸奶、泡菜等。只有部分微生物,例如导致疾病的细菌、病毒等,会对生物造成危害。因此,此题错误。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电性是金属的重要共同特性之一。无论是生活中常见的铁、铜、铝,还是其他金属,比如金、银等,都具有导电的能力,只是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例如铜、银的导电性能比铁更好。因此,此题正确。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不断变化,导致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形状也随之变化,这就是月相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具有周期性。从一个月相出现到下一次出现相同月相的时间间隔就是月相变化的周期,约为 29.5 天,这一周期也被称为 “朔望月”。因此,此题正确。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这不意味着绝缘体 “永远不会导电”。例如: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但如果木头受潮、沾水,再用湿木头接触插座,可能引发触电,沾了水的木头就变成了导体,可以导电。因此,此题错误。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直到漂浮在水面上;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即停在水中任何位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直至沉底。因此,此题正确。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较大的 “轮” 和一个较小的 “轴” 组成,且轮和轴固定在一起绕着同一个中心点转动。通过杠杆“三要素”进行判断,轮轴的轮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轴相当于杠杆的阻力臂,轮和轴的中心点就是杠杆的支点。当在轮上施加力(此力为动力)时,轴上会产生克服阻力的力,其工作原理符合杠杆特点。因此,轮轴可以被看作是 “变形的杠杆”,此题正确。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物质。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只要发生化学变化,就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则不产生新物质,仅改变物质的状态或形状等外在特征。因此,此题正确。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光年走过的距离,光年的距离单位。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方法。通过分类,可将可回收物分离出来,进行再加工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能将有害垃圾单独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有助于实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标。因此,此题正确。
26.【答案】杠杆原理 → 跷跷板
光的反射 → 潜望镜
热胀冷缩 → 铁轨留缝隙
电磁感应 → 发电机发电
化石形成 → 古代生物遗体沉积
【知识点】电动机;杠杆;光的反射;固体的热胀冷缩;化石
【解析】【分析】(1)杠杆原理是指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跷跷板属于等臂杠杆的应用,应将“杠杆原理”和“跷跷板”相连;
(2)潜望镜通过两块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的是光在传播中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的原理。因此,应将“光的反射”和“潜望镜”相连;
(3)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铁轨留缝隙是为避免温度变化时因热胀冷缩导致变形或断裂,体现了热胀冷缩原理。因此,应将“热胀冷缩”和“铁轨留缝隙”相连;
(4)发电机通过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电流,该过程是基于“电磁感应” 现象(即磁生电现象),也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因此,应将“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发电”相连;
(5)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被沉积物覆盖,经过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的,与古代生物遗体沉积过程直接相关。因此,应将“化石形成”和“古代生物遗体沉积 ”。
27.【答案】(1)线圈匝数
(2)电流大小
(3)增加线圈匝数;增大电流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越小,磁性越弱。在电流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
(1)实验 1 与 2 对比,电池数量相同,则电流大小相同,唯一改变的条件是是线圈匝数,由实验1的50 匝增加到实验2的100 匝),且线圈匝数越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说明磁性越强。因此,此空应填“线圈匝数”;
(2)实验 2 与 3 对比,线圈匝数相同,唯一改变的是电池数量,即改变了电流的大小,从实验2的1 节增加到实验3的2 节,电流大小会增大,且随着电流变大,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说明磁性越强。因此,此空应填“电流大小”;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通过改变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来调节:线圈匝数越多、电流越大,则电磁铁磁性越强。因此,电磁起重机可通过增加线圈匝数或增大电流实现。第1空填“增加线圈匝数”,第2空填“增大电流”(顺序可换)。
28.【答案】(1)污染水危害生物生存
(2)水质
(3)使用无磷洗衣粉
【知识点】对比实验;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质污染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
(1)实验中,A 缸里为清洁河水,金鱼全部存活且活跃;B 缸里为含洗衣粉废水,金鱼存活率仅为40%且活动迟缓,两者对比说明污染水会危害生物的生存。因此,此空应填“污染水危害生物生存”;
(2)对比实验中,变量是指唯一改变的条件。在实验中,两缸金鱼的数量相同,唯一的差异是 A 缸为清洁河水,B 缸为含洗衣粉的废水,即水质是唯一改变的条件。因此,此空应填“水质”;
(3)生活中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水质污染的来源之一,洗衣粉废水中的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因此,为减少洗衣粉对水质的污染,生活中可使用无磷洗衣粉,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水体生态,此空应填“使用无磷洗衣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