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2023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彗星的主要成分是水冰,还有一些甲烷冰和氨冰。即使是不那么巨大的彗星碎片,也会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产生庞大的火球和骇人的冲击波,它们能焚毁树木,夷平森林,却未必会留下多大的撞击坑,因为水冰会在大气层中汽化。通常由岩石和金属构成的小行星撞击行星表面时,由于其质量较大,能够形成撞击坑。当然如果彗星的速度够快,撞击时有时也能够形成陨石坑。彗星总是能引起恐惧、敬畏和妄想。古人把彗星认作灾难的预兆、天道的先声,相信它们预示了君主的陨落、王朝的覆灭。至于彗星的形状,巴比伦人觉得它们像“胡子”,希腊人将划过夜空的彗星形容为“飘散的长发”。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是近似于正圆的椭圆,且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为什么行星公转的轨道接近圆形且共面运转?这是因为如果行星公转轨道扁长又不共面,就会和别的星球轨道交错,它们迟早会撞在一起。很多行星可能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因此毁灭,只有轨道接近圆形的行星,公转轨道在一个平面,才几乎不会相撞。是大自然选择了今天的行星轨道。由于缺乏空气和水体,很多行星表面的侵蚀速度极慢,直至现代还留存着当时遭受小行星撞击的痕迹。我们的太阳如今正值壮年,星系环境稳定,但在它诞生初期,层出不穷的灾难才是主旋律。太阳系的最外层,比诸行星更遥远的黑暗中,数以万亿计的彗星组成了广阔的环状云层。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越过冥王星轨道。但从太阳系演化经过的恒星偶尔会在星云中产生引力扰动,导致一大批彗星沿着高度扁平的轨道向着太阳俯冲。到了木星和火星轨道中间的某个地方,彗星开始被加热、蒸发,脱离下的尘埃和碎冰被太阳风裹挟着吹向与太阳相反的方向,形成彗尾。假如木星直径被看作一米,那彗星就要比尘埃还小,但发育成熟的彗星,彗尾长能横跨两条行星轨道。每一颗能被观察到的彗星都会激起地球众生的迷信热潮。但现代的地球人最终明白了那东西并不在他们的大气层里,而是飞驰于行星之间。他们计算了彗星的轨道,研究了彗星的结构,也许不久的将来,还会发射小小的航天器去探索那来自群星间的访客。彗星撞上行星只是个时间问题。彗星已同地球等其它行星相撞过许多次。碎片越小,数量越多,由此可以想见小型撞击的次数远多于大型撞击。但类似哈雷彗星这种彗核宽达20千米的大家伙,虽然每76年左右会回归地球附近一次,但可能每10亿年才会和地球来一次亲密接触。 小型冰质天体撞在行星上可能不会留下特别明显的痕迹。但如果它们的体积更大,或者质地为岩石,那就会撞出半球形的碗状陷坑,我们称之为“陨坑”。如果陨坑不被腐蚀风化,也没有遭泥石流填埋,能存在几十亿年。 我们能在太阳系各处找到陨坑,包括离太阳最近的金星、云层覆盖的水星、火星。这些行星和我们的星球同属一家。因为和地球多少有些相似,我们管它们叫“类地行星”。它们和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类木行星主要由氢、氦和水组成,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有由硅酸盐岩石构成的坚固地表、岩质硬核的中心,还有大气层,虽然其中一些大气层近似真空,另一些则压力超过地球90倍。就像露营者围坐在火堆旁,类地行星绕行太阳,感受着它的光与热。它们的年龄约莫46亿年,一些类地行星由于地质活动停滞,无板块运动或火山喷发,岩浆无法填充陨坑,沉积岩也难以覆盖,因此十多亿年前的小型陨坑也能得到相对完好的保存。它们也见证了太阳系诞生初期充满撞击的灾变时代。(摘编自卡尔 萨根《宇宙》)材料二: 近日,太阳系的“稀客”——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正进入最佳观测期,吸引了全世界天文爱好者的目光。作为一颗长周期彗星,它公转的周期约为6万年,被称为“稀客”再不为过了。彗星是由太阳系形成初期的物质演化而来,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其亮度会增加,并产生长长的“彗尾”。但彗星和行星一样也是“非光源天体”,它的光芒也源自阳光反射。17世纪的天文学家开普勒说彗星划过天空“就像鱼儿畅游海中”,但它们会被阳光驱散,所以彗尾永远背离太阳方向。彗星绕太阳公转,其公转轨道非常扁圆,且与地球公转平面的轨道夹角较大。公转轨道周长决定了人们看到彗星的周期时间。周期在200年以内的被称为短周期彗星,长于200年的则为长周期彗星。紫金山 — 阿特拉斯彗星的周期长达6万年,是典型的长周期彗星。彗核是彗星的主体部分,通常是一个直径在几百米至二十千米的球体。在太阳系形成早期,大量的气体、尘埃和冰物质散布在原始星云中。随着太阳的形成,周围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开始聚集。在远离太阳的区域,温度极低,水、甲烷等气体可以凝结成冰,这些冰物质与尘埃颗粒相互吸附、结合,逐渐形成较小的天体,称为“彗核的胚胎”。这些彗核胚胎不断通过引力吸引周围的物质,使自身质量和体积逐渐增大。靠近太阳时,彗星运转速度变快,彗核表面冰体和尘埃被太阳辐射作用加热,尘埃粒子与升华的气体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形成彗尾。彗尾本身不会进入地球大气层,但彗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一些较小的碎片,这些碎片在太空中继续运动,当它们进入地球引力范围时,就有可能被地球吸引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流星现象。例如,当地球穿过坦普尔—塔特尔彗星留下的尘埃带时,这些尘埃颗粒进入地球大气层,就会形成壮观的狮子座流星雨。彗核所含物质十分丰富,除水冰外,还包含了相当比例的有机物。通过罗塞塔号探测到的彗核照片和望远镜观测表明,彗星是由水、二氧化碳、氨、甲烷、尘埃与石质组成的混合物,含有氰化物、乙炔与其他有机物分子。彗星,有时迷人,有时危险。但是,它却不再那么神秘,摆脱了智人时期的懵懂,以科学为利刃的我们能够一步步靠近它、观察它、认识它。如果紫金山 — 阿特拉斯彗星真的有记忆,它会发现,地球确实不一样了——那群茸毛饮血的灵长类动物拥有了科学思考和实践的能力。(摘编自张慧卿、熊离中《彗星:地球怎么和上次来不一样了》)1.下列对“彗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希腊人认为彗星像长发,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大气层中的彗尾。B.彗尾的方向始终背离太阳的方向。C.有些彗尾很长,其长度甚至能横跨两条行星轨道。D.太阳辐射和太阳风是形成彗尾的重要原因。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受彗核质量影响,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和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都很长,并且不容易和太阳系中的星体发生碰撞。B. 公转轨道扁长且不共面的行星与其它行星相撞的概率会更大,这些行星相撞之后留下的星际碎片,就变成了彗星。C. 地球是“非光源天体”,它本身并不能够发光,从太空中所看到的地球“光芒”主要是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D. 材料一和材料二画线句中的引号均表示特殊含义,这既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也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彗星的特点。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彗星是一颗表面温度不恒定的星体。B.彗星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它们围绕太阳运转。C.彗星的公转速度并不是匀速的。D.彗星与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不共面。4.科学家常用“脏雪球”来形容“彗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4分)一些类地行星遭受其他星体撞击形成陨坑,并且陨坑能长久保存的原因遭受撞击的原因 ①形成陨坑,并且陨坑能长久保存的原因 一些类地行星特质 地表由硅酸盐岩石等成分构成,非常坚硬缺乏空气和水体,表面侵蚀速度极慢②其他星体特质 ③(二)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自藏侯发山 乾隆九年(1744年),大灾之年。巩义市当时还称为巩县,巩县的地方野史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牛羊骡马,宰杀几尽,鸡犬为之一空。麦秸乃牲畜所食。杆料本烧火所需,竟有捣做面食之者。凡草木之类不甚苦者之无不食,更不待问矣!啼饥号寒之状,实有不可胜述,亦不忍备述者。野史虽有夸大其词之嫌,但并非无中生有。翻阅正史,巩县当年确实有灾情,先是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后是水灾,“洛河涨,冲城涵洞,城内水深四五尺,街悲行舟,城门衙署皆倾坏,人民多逃亡者”。 时任巩县知县邱轩昂急了,真急了。想想也是,那情形就像家里的房子倒了,院墙塌了,家人也跑了,当家长的能不急?搁谁谁急。 邱轩昂想到了康百万。康家呢,虽说上千顷的庄稼也受了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船破了还有几颗钉呢,日子过得比官府滋润多了。再者说,遇到这样的灾荒年,康家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多多少少都会搭一些。见了康百万,邱轩昂顾不得哭穷,直奔主题:“康掌柜,你看县城都成啥样子了?你就忍心?” 康百万意味深长地说:“邱大人,那些百姓呢?” 邱轩昂为难地说:“老百姓没有吃的,甚至流离失所,连住的都成问题,再摊派,那是往死路上逼他们。” 康百万知道邱轩昂误会了,摆了摆手,说:“邱大人,老朽是说,邱大人好坏还拿着国家的俸禄,日子还没走到绝路上。” 邱轩昂不觉脸一红,说:“康掌柜,你也知道,遭灾的不是巩县一个地方,全国大部分地方都遭灾了,僧多粥少,朝廷也顾不过来,只能是免的漕米。” 漕米即税粮。 康百万喟然长叹一声。 邱轩昂忽然想到了什么,忙说:“康掌柜,往年这时候,康家都要设粥棚,今年怎么没一点动静?这点灾情对康家应该……” 康百万打断邱轩昂的话:“邱大人,这灾情对康家打击不小,上千顷的地,绝收是什么概念?耗粮窟窿大,康家也有康家为难的地方。”邱轩昂一抬头,看到墙壁上挂着的一幅书法作品,开玩笑地说:“康掌柜,有好东西也得与大家分享,不能‘金屋藏娇’啊。” 顺着邱轩昂的目光,康百万也笑了,那幅作品只有两个字“自藏”。 “康掌柜,你这是心不苦?” 邱轩昂试探性地问道。 “邱大人,我就忍心老朽为难的地方,若设粥棚,您那边就照顾不上;若捐银缎两修复县城,老百姓这边怕是兼顾不上。” 是啊,这次灾情也忒严重了,不同于以往。邱轩昂半天没有言语。 康百万说:“邱大人,我琢磨了几天,有个两全其美的想法,您看合适不。” “我就知道康掌柜是孙猴子,啥事都难不倒。您说说看。” 邱轩昂急不可耐。 康百万说:“我捐粮食修铬,您再组织灾民修复县衙、城门……” “一举两得!康掌柜,此计甚妙。” 没等康百万说完,邱轩昂就兴奋起来,“只是亏了康家,这样一来,老百姓把功劳算到邱某头上,受之有愧啊。” 康百万眨巴了两下眼睛,说:“邱大人,老朽积的是福报,积的是福报。” 就这样,康百万把家里储藏的粮食都拉到了县衙。有饭吃,不给工钱,那些灾民也都蜂拥而至。用了整整三个来月的时间,县衙修缮一新,那些残垣断壁包括城门也都给修复好了。此时,秋庄稼丰收,灾民算是彻底度过了当年的饥荒。至此,老百姓都感念邱轩昂的好,感念朝廷的好。 康小勇不解地问康百万:“爹,这次咱家的家底都掏空了,邱知县却落了个好名声。” 康百万指了指墙壁上的 “自藏”,说:“孩子,说说这幅作品。” 小勇说:“该幅作品体势劲媚,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字体清秀,字里行间横溢着……” 康百万打断小勇的话,说:“这藏最早出自周易第五十五卦,‘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自藏最个人处于一种自我保护和隐匿的状态。汉代贾谊在《惜誓》里边讲道‘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圣人深藏不露,以保全自己。” 看到小勇一脸懵懂的样子,康百万继续说道:“从字面上讲,‘自’指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重、自尊、自谦、自强不息等;‘藏’指隐蔽、收藏,隐藏、储藏等。两个字合起来就意义深远了,有锋芒不露、洁身自好的意思。” 小勇说:“爹,孩儿明白了,就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还有更俗的说法,就是‘枪打出头鸟,露头的椽子先烂’。明朝的巨富沈万三帮朱元璋修缮了南京城墙,解决了其战争遗留的经费紧张、国库空虚的问题。他又提出出资犒劳军队,这使朱元璋感到了威胁,认为他是故意展示财富,有谋反之心,结果被流放致死。” 康家之所以富裕十三代达四百年之久,除了秉承“留余”家风,与康家的“自藏”也有很大的关系。 补记:《巩县志》载,乾隆九年(1744年)夏六月,饥,知县邱轩昂以工代赈,修县城。(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邱轩昂身为巩县的知县,面对灾情心急如焚,这体现出他作为父母官的责任感,但他在赈灾上缺乏有效办法,只好多次向康百万求助。B. 康百万开始并未直接回应邱轩昂的要求,而是先强调百姓之苦,再以“瓶粗窟窿大”婉拒直接施舍,最后才提出“以工代赈”的方案。C. 康百万引用《周易》中的句子解释“自藏”,认为康家在赈灾过程中参与官府事务会招致灾祸,这其实是为其没有出面救灾找理由。D. 文章虽以赈灾为行文线索,但叙述重点并不是展现赈灾的成果,而是借赈灾之事来批判那些只图名声之人,强调做善事不应追求虚名。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以康百万与邱轩昂的对话展开情节,这种对话式的叙事方式,使情节推进自然,也利于展现人物的内心想法和性格特点。B. 邱轩昂说“有好东西也得与大家分享,不能‘金屋藏娇’”,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要康百万分享作品,实则是想让他出力救灾。C. 沈万三被流放的结局,与康家富裕达四百年之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自藏”理念的重要性,让文章内容更具说服力。D. 小说采用倒叙手法,从乾隆九年灾荒写起,再回溯康百万救灾的过程,使“自藏”理念的呈现更具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8. 康小勇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4分)9.小说以野史和正史中的记载开篇,以县志内容结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妙处。(6分)(三)阅读 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 许远者,右相献宗曾孙。初客河西,章仇兼琼辟署剑南府,欲以子妻之,固辞。兼琼怒,以事劾贬高要尉,更赦还。会禄山反,或荐远于玄宗,召拜睢阳太守。远与巡同年生而长,故巡呼为兄。 大历中,巡子去疾上书曰:“孽胡南侵父巡与睢阳太守远各守一面城陷贼所入自远守。尹子琦分郡部曲各一方,远及将校三十余皆降贼名尽,而远与麾下无伤。巡临命叹曰:‘嗟乎,人有可恨者!’贼曰:‘公恨我乎?’答曰:‘恨远心不可得,误国家事,若死有知,当不赦于地下。’故远心向背,梁、宋人皆知之。使国威丧衄,巡功业堕败,请追夺官爵。”诏下尚书省,使去疾、与许岘及百官议。皆以去疾证状最明者,城陷而远独生也。且远本守睢阳,凡屠城以生致主将为功,则远后巡死不足惑。若曰后死者与贼,其先巡死者谓巡当叛,可乎?当此时去疾尚幼,事未详知。且艰难以来,忠烈未有先二人者,事载简书,若日星不可妄轻重。议乃罢。元和时,韩愈读李翰所为巡传,以为阙远事非是。其言曰:“二人者,守死成名先后异耳。二家子弟材下,不能通知其父志,使世疑远畏死而服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地,抗不降乎?且见援不至而犹守,虽其愚亦知必无全,然远之不畏死甚明。”又言:“城陷自所守,此与儿童之见无异。且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今从而尤之,亦不达于理矣。”愈于褒贬尤慎,故著之。(选自《新唐书 卷一百九十二 忠义中》)材料二: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注】①巡:指张巡;②尹子琦:安禄山手下将领;③部曲:军队,这里指张巡与许远所率领的军队。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3分) 孽胡南侵A父巡B与睢阳C太守D远各守一面E城F陷G贼所入H自远守。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固,坚决,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中的“固”意思不同。B.见,表被动,与“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中的“见”意思相同。C.为,写作,与“余既为此志”(《项脊轩志》)中的“为”意思相同。D.异,不同,与成语“见异思迁”“党同伐异”中的“异”用法均不同。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章仇兼琼为了表达对许敬宗的尊重,将许远征召到剑南府任职,并且还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他,但是遭到了许远的拒绝。B.许远在睢阳城陷时活了下来的事实以及张巡临死之前指责许远的话,都是张去疾上书请求夺去许远官职和爵位的原因。C.韩愈以拉扯绳子,绳子必从某个地方断开这一事例,来说明不能仅因城池从许远所守之处被攻陷,就指责他投降敌人。D.韩愈认为许远的才能或许不及张巡,但他能授权于张巡并且毫无疑忌之心,最终还与张巡一同守城,这是值得肯定的。13.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兼琼怒,以事劾贬高要尉,更赦还。(4分)(2)元和时,韩愈读李翰所为巡传,以为阙远事非是。(4分)14.材料一朝廷百官为什么不认可张去疾的提议?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3分) (四)阅读 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途中遇雪寄希深①梅尧臣(宋)方为郡邑吏②,日与故人违。极目千山碧,驰心一鸟飞。岸傍村杳杳,波上雪霏霏。欲寄洛阳信,溯流③行客稀。寄远杜牧(唐)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注】①希深:谢绛,字希深,梅尧臣妻兄,时任河南府通判;②郡邑吏: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秋,梅尧臣由河南县主簿调任河阳县主簿;③沂流:逆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尧臣在去河阳赴任的途中,看见了雪花飘落的景象,写下这首诗寄给谢绛。B.梅诗第三联运用叠词“杳杳”“霏霏”,写出了村庄昏暗、雪花纷飞的景色。C.杜诗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苍茫悠远又孤寂清冷的夜景图。D.梅诗中的“雪”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杜诗中的“雪”象征诗人的高洁品质。16.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情感内容和表达上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五)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华临摹了一幅国画,画面上山峰之高和绝壁之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李华说他临摹的国画再现的是《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画面。(2)古代文人常以“影”表达孤独之感,比如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借“影”表达了自己的孤独。(3)《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上,言行不受拘束,狂放不羁。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存在什么问题: 《标准中文》的读者是为英语国家的中文爱好者编写的一套中文学习读本。 其实表达某个意思,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甲):或以读者为陈述对象,说明本书的读者是谁;或以《标准中文》为陈述对象,说明这是本什么书。有时即想用这个句式,又想用那个句式,结果却是“举旗不定”,最后把两种句式杂柔在一起,(乙)。这种句子中的结构混乱,是语言运用上的一种常见错误。这句话以读者为陈述对象可改为:“《标准中文》的读者是英语国家的中文爱好者。”或者(丙):“《标准中文》是为英语国家的中文爱好者编写的一套中文学习读本。”18.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分)19.请运用材料中的两种方法对下面的句子进行修改。(4分) 学校通知,要求老师今天下班时间提早到16时50分停止办公。20.材料最后一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修改。(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今年忽然得了空当,归家时正逢牡丹花欲开之际。紫红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像是被朝霞染透的云絮。露水还未收尽,晨光斜斜地打在花心上,恍惚间竟分不清是花影的摇曳,还是记忆泛起的涟漪。风乍起,整株牡丹都在簌簌摇动。牡丹花瓣掠过父亲染霜的鬓角,落在当年爷爷手植的芍药丛中。忽然懂得牡丹花为何能在王城公园外活过百年——原来这花最知人世冷暖,将离愁别绪都酿成花蜜,等着远行候鸟的归来。 日光漫上檐角时,我摘下了今年第一朵牡丹。丝绸般的花瓣在掌心舒展,恍惚间还是爷爷教我“锄禾日当午”的光景。此刻厨房里的嘈杂声渐止,母亲唤我吃饭的尾音拖得很长,惊起梁间新来的燕子。原来有些牡丹不必开在洛阳,有些春天,也永远留在庭院的西北角。21.下列词语的构词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花影 B.日光 C.花瓣 D.庭院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仿照画线句,从下列对象中任选一个,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逻辑严密,表达流畅。(3分) ①树 ②河 ③山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火的形态很猛烈,所以被烧伤的人很少;水的形态虽柔弱,但溺水的人却很多。 这句话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中2023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1.A(“因为他们看到了大气层中的彗尾”错) 2.C(A“受彗核质量影响,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和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都很长”错;B“这些行星相撞之后留下的星际碎片,就变成了彗星”错;“均表示特殊含义”错。) 3.B(“彗星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错)4.①构成物质相似:两者都混合杂质,彗核混合了尘埃、岩石颗粒及有机物,脏雪球则黏附泥土等杂质;两者主要由“冰”构成,彗星主要成分是水冰、甲烷冰和氨冰,雪球由水凝结而成;②外在形态相似:彗核通常为直径几百米至二十千米的球体,接近雪球的球形结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5.①星体运行轨道之间彼此存在交错的现象;②地质活动停滞,无板块运动或火山喷发;③为岩石或金属质地,或者撞击的速度快。(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6.B(A“他在赈灾上缺乏有效办法,只好多次向康百万求助”错;C“认为康家在赈灾过程中参与官府事务会招致灾祸”“为其没有出面救灾找寻理由”错;D“借赈灾之事来批判那些只图名声之人”错。)7.D(“小说采用倒叙手法”错)8. ①推动情节发展:康小勇对父亲行为不解,主动发问,引出后文康百万对自藏理念的解释;②衬托主要人物:以康小勇的懵懂反应,衬托康百万的睿智,突出表现康百万的远见卓识;③深化文章主旨:康小勇象征康家自藏智慧的传承,深化了作品对处世智慧和家族兴衰的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得4分)9. ①强化真实性:野史虽有夸大但并非虚构,正史记载巩县灾情,进一步增强故事可信度,结尾引用县志,使故事更具真实性。②增强历史感:正史与野史记载了巩县灾情,县志内容总结了邱轩昂以工代赈的行为,交代了故事结局,增强了小说历史感。③更具逻辑性:结尾引用县志的内容与开篇正史和野史的灾情记载形成照应,首尾呼应,使小说内容具有整体性。④凸显主旨:野史与正史记载灾情,结尾县志仅记“邱轩昂以工代赈”,未提康百万,暗合正文康百万的“自藏”智慧。(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共6分)10.A E G(每处1分,断四处及以上得0分,共3分)11.B(“见,表被动”错)12.A(“为了表达对许敬宗的尊重”错)13.(1)章仇兼琼非常生气,借事由弹劾(许远),将他贬为高要尉,后遇到大赦才得以返回。(画线处各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共4分)(2)元和年间,韩愈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认为其中缺少许远的事迹是不对的。(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4分)14. ①以许远在张巡之后死亡来推断许远背叛,不合逻辑;②当时张去疾年幼,对事件详情缺乏了解;③他们的功绩被史书明确记载,不容随意诋毁。(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15.D(“梅诗中的‘雪’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错;“杜诗中的‘雪’象征诗人的高洁品质”错)16.①情感内容上:均抒发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思念难寄的失落与无奈。 ②表达方式上:均运用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的矛盾来表现无奈之情,梅诗“欲寄信”但现实“行客稀”,杜诗“寄相思于明月”但现实“雨霏霏”。(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17.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3)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每句1分,与原文不符该句不得分,共6分)18. 甲:选用不同的句式 乙: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丙:以《标准中文》为陈述对象(每句两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19. ①学校通知,要求老师今天下班时间提早到16时50分。②学校通知,要求老师今天16时50分停止办公。(改对1种得两分,共4分)20. ①“即想”修改为“既想” ②“举旗不定”修改为“举棋不定” ③“杂柔”修改为“杂糅”(每找到1处得一分,修改正确得1分,共4分)21. D22. 参考示例:原来这树最懂岁月沧桑,将流逝的时光都织成年轮,守望着漂泊游子的归来。(语意完整1分,逻辑严密1分,表达流畅1分,共3分) 23.参照考试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材料一许远,是右相许敬宗的曾孙。起初他客居河西,章仇兼琼征召他到剑南节度使府任职,想把女儿嫁给他,许远坚决推辞。章仇兼琼大怒,借事由弹劾他,将他贬为高要县尉,后遇大赦才得以返回。恰逢安禄山反叛,有人向玄宗推荐许远,玄宗召见并任命他为睢阳太守。许远与张巡同年出生但年纪更大,所以张巡称他为兄长。大历年间,张巡的儿子张去疾上书说:“逆胡南侵时,父亲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各守一方。城池陷落时,贼军是从许远防守的区域攻入的。尹子琦将睢阳郡的军队分守各处,张巡及三十多位将领都被残忍杀害,而许远与他的部下却未受伤害。张巡临刑前感叹说:‘唉,真有可恨的人!’贼军问:‘您恨我们吗?’张巡回答:‘恨不能得知许远的心思,他耽误了国家大事,若死后有灵,定不会在地下赦免他。’所以许远的心思是正是邪,梁、宋一带的人都知道。他使国家威严受损,张巡的功业失败,请追夺许远的官爵。” 皇帝下诏令尚书省,让张去疾、许岘(许远的儿子)及百官商议。众人都认为张去疾最明确的证据,是城陷后许远独自存活。况且许远原本驻守睢阳,大凡敌军屠城时以生擒守将为功,那么许远在张巡之后死去,这一点本就不足以使人疑惑。如果说后死者就是亲附贼军,那么先于张巡死去的人,难道能说张巡应当反叛吗?当时张去疾尚且年幼,对事情并未详细知晓。况且自国家危难以来,忠烈之人没有能超过这二人的,他们的事迹记载于史册,如同日月星辰不可随意评说轻重。商议于是作罢。元和年间,韩愈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认为其中缺失许远的事迹是不对的。他说:“这二人,以死守节成就功名,只是死的先后不同罢了。两家子弟才能低下,不能通晓父亲的志向,使世人怀疑许远怕死而屈服于贼军。如果许远真的怕死,何苦坚守尺寸之地,抵抗而不投降呢?况且看到援军不到却仍坚守,即使是愚人也知道必死无疑,可见许远不怕死是很明显的。” 又说:“认为城陷是因为许远所守的区域,这与儿童的见识无异。况且人将要死时,其脏腑必定有先受病的地方;拉绳子而断开,断开必定有一个位置。如今据此责怪许远,也是不通情理的。” 韩愈对于褒贬非常谨慎,所以著文阐明此事。材料二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韩愈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旧书,得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自负,这篇传写得颇为详细周密。然而仍遗憾有缺失的地方:没有为许远立传。许远虽然才能似乎不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原本职位在张巡之上,却把指挥权交给张巡而自己居于其下,没有丝毫怀疑猜忌,最终与张巡一同死守,成就功名。城破后被俘,只是与张巡死的先后不同罢了。两家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全面了解两位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就怀疑许远怕死而向贼军请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