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高邮市宝应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有研究数据统计,世界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随年份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逐渐增加,世界耕地总面积逐渐减少B.大量使用农药,提高粮食亩产量,弥补耕地总面积不足C.开发高效氮肥,促进农作物高产,弥补耕地总面积不足D.研发新的耕种技术,提高现有生产水平,弥补耕地总面积不足2.有一种脱氮硫杆菌能够利用土壤中的硫化物来分解硝酸盐,其主要化学反应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2-的结构示意图为 B.H2O为共价晶体C.N2的电子式为 D.KOH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3.以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S等)为原料制备。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B.用装置乙将废铁屑转化为C.用装置丙吸收气体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4.人类生活与有机物密不可分,生活中的三种食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生油中含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为蛋白质B.鸡蛋清中富含的营养物质由C、H、О三种元素组成C.米饭咀嚼后感觉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发生了水解D.蛋白质、油脂、糖类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H2和NH3具有重要用途。通过电解水可以制备H2.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氢氧燃料电池可为汽车供电。H2能通过反应合成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NH3能处理NO生成无污染气体。NH3在候氏制碱法中也有重要应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制H2和O2时用铁作阳极B.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C.合成氨反应使用催化剂能减小该反应的焓变D.反应2H2(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一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H2燃烧:B.碱性条件下,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NH3处理NO的反应:D.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NH3、CO2的反应:7.NO2受日光照射,光解产生原子氧(),原子氧与氧气结合生成臭氧(),原子氧与臭氧将经类物质转化成醛、酮等刺激性很强的物质,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对大气造成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臭氧将烃类物质转化成醛,烃类发生还原反应B.CH3CH2CHO和CH3C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上述过程会对大气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D.若在臭氧层排放大量NO可能造成“臭氧层空洞”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A.硫酸工业:SSO3H2SO4(ag)B.硝酸工业:NH3NOHNO3(aa)C.硫铵制备:NH3·H2O(aq)(NH4)2SO3(aq)(NH4)2SO4(aq)D.FeCl3制备:FeFeCl2(aq)FeCl3(aq)9.柠檬汁的pH约为2.3,将柠檬反复揉搓后,与镁条、铜片、发光二极管、导线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装置(两图中所用材料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柠檬经反复揉搓后不利于电解质的迁移 B.利用图-1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一段时间后,图-1中铜片的质量变小 D.图-2装置比图-1装置中的发光二极管更亮10.用图-1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测得具支锥形瓶中压强和溶解氧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2.0时,压强增大仅是因为产生了H2B.pH=2.0时,正极只发生析氢腐蚀,电极方程式为:C.pH=4.0时,同时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D.整个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均为:11.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控制其他条件相同,下列选择的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选择的试剂 实验目的A 表面积相同的镁条、铁片,1mol·L-1盐酸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1mol·L-1盐酸 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3%H2O2+MnO2,8%H2O2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3%H2O2,8%H2O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A B.B C.C D.D12.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很多,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均是取代反应 B.反应②、③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C.H2C=CH2与C4H10互为同系物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三种无色液体可用NaOH溶液鉴别13.铁的合金具有广泛用途。为研究铁合金对一定浓度О3去除制药废水中有机物R的影响,取九份等量的废水,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进行实验:①向废水中加入铁合金;②向废水中通入O3;③向废水中加入铁合金并通入O3;④向废水中加入铁合金和少量NaHCO3固体并通入O3;⑤在实验③条件下,将铁合金重复使用,测第五次R的去除率。测得0~60min内五个实验废水中R的去除率(去除率=1―×100%)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说明铁合金对R的去除能力极弱B.实验②、⑤说明铁合金重复使用五次仍对R的去除有效C.实验①、②、④说明废水中含NaHCO3能加快R的去除D.铁合金对O3去除R有催化作用二、填空题14.铁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用途。(1)铁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用于生成红细胞。某品牌补血剂的说明书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若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会引发 (填“贫血”或“甲亢”)。②补血剂成分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的作用是 。③“开瓶后需要放冰箱冷藏,于一个月内饮用完”,以防止Fe2+发生变质。检验Fe2+是否发生变质的操作是 [可选用的试剂有:新制氯水、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④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后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使其发生变质,可用液封法。下列是三种液态物质的溶解氧含量如下表,其中液封效果最好的是 (填“字母”)。选项 A B C物质 自来水 植物油 饱和蔗糖溶液溶解氧含量(mg/L) 4.92 3.82 0.48(2)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以FeSO4·7H2O为原料,经溶解、氧化、水解聚合等步骤,可制备聚合硫酸铁。①将一定量的FeSO4·7H2O溶于稀硫酸,在70℃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红棕色黏稠液体。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 。然后稠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水解聚合生成聚合硫酸铁。②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用5.000×10-2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0.00mL。计算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上述实验中若不除去过量的Sn2+,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三、解答题15.乙烯是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目前约75%的石油化工产品来源于乙烯,乙烯的产量已成为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1)乙烯的制备。①一定条件下,用乙醇制乙烯的反应为:。该反应可能的一种途径是:;。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1与K2、K3的代数关系式为 。②CO2催化电解制乙烯。将CO2通入附着催化剂的多孔石墨电极,以稀硫酸为电解液,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为了使电解池能持续稳定工作,需要定时向阳极区加入一种物质,该物质为化学式为 。③重油裂解制乙烯。下图反映了石油馏分在当今社会的供应和需求状况。利用图中涉及的石油馏分,提出一个改善供求关系的措施: 。重油在高温下裂解生成乙烯和乙烷等气态经。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各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A.乙烯是不饱和烃,乙烷是饱和烃B.乙烯分子为“平面形”结构,乙烷分子为立体结构C.乙烯能从石油化工中获取,乙烷则不能D.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乙烯的应用。乙烯是制备聚乙烯的化工原料。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的路线如下图所示。①图中乙烯转化为乙醇的反应类型为 。②图中“CH3CH2OH→CH3CH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从原料转化效率的视角判断,更优的合成线路为 (填“线路I”或“线路II”)。④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16.O3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可用于脱除烟气中NO。(1)O3的制取和性质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高纯水制取O3,阳极生成O3的电极反应式为 。将阳极产生的100mL气体通入足量KI的酸性溶液中,Ⅰ被氧化为I2,再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生成的玉,计算出O3的浓度。算得的O3浓度与仪器测定值相比明显偏大,原因是 。②O3分解生成O2可用一定量气体中O3质量变为起始时的所需时间(t))来衡量О3分解的快慢,不同温度下,t的值见下表。在40℃恒容密闭容器中,0~100min,0.2mol·L-1O3分解为O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温度(T)℃ 20 40 60 80时间(t)/min 185 100 60 35(2)O3脱除NO将含有一定浓度NO的烟气和O3[n(NO):n(O3)=1:1]以一定流速通入0.04mol·L-1Na2CO3吸收液中,不同温度下,NO脱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NO与O3反应生成NO2和O2,NO2再进行反应后被吸收。若生成23gNO2放出QkJ热量,NO与O3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物和产物均为气态)。②NO脱除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是 。③吸收液中Na2CO3与NO2反应,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l:1的两种含氮酸盐和一种温室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2CO3溶液的浓度会影响NO脱除,相同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O3时,NO脱除率随Na2CO3溶液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当吸收液中Na2CO3浓度大于0.04mol/L时,NO脱除率基本不变,原因是 。17.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制氢技术和氢能源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水煤气法制氢。将一定量的C和H2O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主要发生反应如下:主反应C(s)+H2O(g)=CO(g)+H2(g) ΔH=131.7kJ/mol;副反应CO(g)+H2O(g)=CO2(g)+H2(g) ΔH=-43.6kJ/mol。向容器中加入适量的CaO有利于H2的生成。①已知:CaO(s)+CO2(g)=CaCO3(s) ΔH=-178.3kJ/mol,则C(s)+CaO(s)+2H2O(g)=CaCO3(s)+2H2(g) ΔH= kJ/mol。适量的CaO有利于H2生成的原因,除了能吸收CO2使平衡正向移动外,还有 。②当加入CaO的量过大时,H2的产量会降低,原因是 。(2)电解水制氢。有研究认为,碱性条件下电解水的过程中,气泡在电极上产生和脱离对电解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某电极上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或“减小”)。②相同条件下,若电极表面的气泡难以脱离,则不利于电解氢气的产生。原因是 。③在上述实验条件和20kHz、100%振幅超声波下,气泡直径分布的百分数如下图所示。超声波振动能够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是 。(3)甲酸(HCOOH)分解制氢。常温下,甲酸是一种液态物质,在依配合物离子(Ir-L+)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氢的一种机理如下图所示。①在图中补全步骤Ⅰ过程中X的结构简式 。②甲酸催化分解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C B C A D D C题号 11 12 13答案 C B C14.(1) 贫血 作还原剂或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取少量补血剂于试管中,滴加2~3滴KSCN溶液 B(2) 偏大15.(1) 或 H2O 将重油裂化生成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 AB(2) 加成反应 线路Ⅰ16.(1) 阳极产生的O3中混有O2,O2也能和KI的酸性溶液反应生成I2 0.001或1×10-3(2) NO(g)+O3(g)=NO2(g)+O2(g) ΔH=-2QkJ·mol-1 温度升高,O3分解速率加快;温度升高,NO和O3溶解量减少,NO与O3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逆向移动,不利于NO吸收 一定量的O3氧化NO生成NO2的量是一定的,当碳酸钠溶液浓度达到能完全吸收NO2时,NO脱除率不再发生变化17.(1) -90.2 主反应为吸热反应,CaO与CO2反应放热,为主反应提供热量 CaO会吸收H2O(或与H2O反应),使反应物减少或CaO会吸收H2O,使反应逆向移动(2) 增大 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不利于H2O与电极接触 减小电极表面气泡的直径使气泡的覆盖面积减小,振动使电极表面气泡易于脱离(3) HCOOHCO2↑+H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