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一框 判断的概述(1)判断及其基本特征(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要求:浏览课本P30—32,找出下列问题并作出标识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使用判断的原因2.什么是判断?3.判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形式(判断与语句的关系)2.判断的类型有哪些?学习导航判断及其基本特征01 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什么地方?给我们什么启示?《笑林广记﹒ 殊禀部》载:“铺司递紧急公文,官恐其迟,拨一马骑之, 其人赶马而行。人问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马 ”答日:“六只脚走,岂不快如四只。”【探究与分享】送信人认为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判断显然是错误的,不恰当的。因为跑得快慢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这是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假判断。启示: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定。什么是判断?判断有何基本特征?判断的表达与基本类型有哪些?1.使用判断的原因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使开始也无力进行。——牛顿2.判断的含义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肯定)的思维形式。就是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即对认识对象的性质或属性、关系有所肯定或否定。下列语句都属于判断句吗?(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2)你真是太漂亮了。(3)你觉得这次考试怎么样?(4)逻辑学真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啊!(5)小明啊!(6)你觉得这次考的怎么样?是肯定判断是肯定判断不是判断,是疑问句是感叹 判断不是判断,仅是感叹不是判断,是疑问句 小李、小张、小赵三人所说的都是判断吗?为什么?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探究与分享】小李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小张的话表达了一种肯定;小赵的话表达了一种否定;因此,小张和小赵的话是判断,小李的话不是判断。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2)判断有真假之分一是肯定,二是否定。方式注意:如果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真判断,假判断。①断定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②断定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3.判断的基本特征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2)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4.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社会实践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判断一定是真判断×下列语句都属于判断句吗?(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2)泰山不是一座文化名山。(3)你觉得这次考试怎么样?(4)逻辑学真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啊!(5)啊,我的天啊!(6)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7)人是谁创造的呢?肯定判断否定判断不是判断,是疑问句是感叹 肯定判断不是判断,仅是感叹反问句,是判断不是判断,是疑问句小试牛刀哲学认识论、形式逻辑和日常生活三个领域断定判断真假的标准哲学认识论“这朵花是红的”若花的属性确实是红的,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达到了一致性,“这朵花是红的”就是真判断。形式逻辑假设“这朵花是红的”这个判断是真的,则“这朵花不是红的”就是假的。形式逻辑关注的侧重点只在于判断的形式,以及判断形式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现在是上午8点整”其一,这是一个判断,理由在于对当下时间有所断定;其二,这个判断究竟是真还是假,要看说话者所指的时间在什么时区等其他因素。侧重于思维的内容侧重于思维的形式侧重于具体的语境【相关链接】1、判断是我们对事物进行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揭示了某一思维对象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据此分析,下面语句是判断的是( )①难道钟南山院士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②钟南山院士是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③南山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④钟南山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课堂检测】2、《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文:“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开始收藏。由此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形式②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实践的反映③人们依据社会实践作出的判断都是真判断④判断必须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断定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B【课堂检测】3、认识论判断认识的真假和形式逻辑中研究判断的真假之间( )①没有关系,毫不相干 ②相互联系,有一定关系 ③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需要实践的检验 ④符合实际的判断也一定经得起实践的检验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D【课堂检测】判断的表达与类型02 上述表达是否明确或准确,为什么?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这是新学生宿舍。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探究与分享】“新”的含义不明确。因为这句话既可以表达“新学生”,也可以表达“新宿舍”这个语句的概念搭配不当,阳光和海水是不能被呼吸的。这个语句表达的条件判断是错误的,吸烟容易引发肺癌,但二者之间是可能条件,不是必然的条件关系。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语句例: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2)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直接表达判断。(补充)(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物质载体)。例:蝙蝠到底属于鸟还是属于哺乳动物?今天是阴天还是晴天呢?(3)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知识拓展】(1)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判断都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对于同一个判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3)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在不同语境里,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而判断就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所以,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全面理解判断和语句的关系例: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没有一个人是不会死的。人总是要死的。凡人皆有一死。人统统要死的。难道有人不死吗?都表示同一个判断“人是要死的”。例:他走了。——可以表示为“他离开这里了”或“他死了”这样两个判断。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语境或语句的歧义造成的。例: “双休”好不好? 啊,“双休”!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2.判断的类型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是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简单判断①含义:②类型:性质判断关系判断①含义:②类型:本身包括其他判断的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类型 含义 举例性质判断 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雪是白色的关系判断 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张三和李四是同学联言判断 断定事物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小明不但是班长,而且是团支书选言判断 断定对象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 面对困难要么迎头而上,要么退缩不前假言判断 断定一个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就去爬山。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拓展延伸】 上述判断有什么特征,相互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分析以下四个判断:◆他是中学校长。◆张华认识雷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探究与分享】他是中学校长。 张华认识雷锋。这两个判断拆解后是概念,它们是不包含其它判断的判断。是简单判断。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这两个判断拆解后仍然是判断,它们是包含其它判断的判断。是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表达: 语句判断含义【课堂小结】假言判断类型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判断有真假之分基本特征如同概念与语词有密切联系一样,判断与语句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判断的表达,要借助于语句。判断和语句的关系表现为( )①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②同一个判断用相同语句表达③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④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表现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解析】①②③④:判断和语句虽然是思维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关系,但二者之间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语句表达判断,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判断都通过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③④正确,①②错误。【课堂检测】“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习近平主席的这些话语掷地有声。由此我们可作的简单判断是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携手合作关系②国与国之间已经形成了“拉手”和“拆墙”关系③中国与他国之间既坚持“拉手”“拆墙”,又坚持信任协商④中国坚持发展与他国之间合作共赢的关系A.① 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B【课堂检测】谢 谢 欣 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