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同盟学校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同盟学校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同盟学校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如图所示,一个茶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茶壶的重力
B. 桌面对茶壶的支持力是由于茶壶发生形变产生的
C. 茶壶产生的弹力就是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 茶壶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签字笔的长度约15mm B.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10N
C. 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 65℃ D.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300g
3.小华水平用力轻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此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4.如图所示,将筷子穿入土豆中,使土豆和筷子一起向下运动,当筷子的下端用力撞击桌面后,下列选项中的情况会出现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7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700N
B. 升降机以1.5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700N
C. 升降机以4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700N
D. 升降机以3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700N
6.如图所示为人骨关节的示意图,关节由关节囊包裹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 推书柜时,先将书移出
B. 车子陷在泥里,在轮胎下面垫石子
C. 搬运重物时在下方垫圆滚木
D. 磁悬浮列车启动时要悬浮起来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7.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记载了脚踏碓(碓:duì,是一种给稻谷去壳的工具,用脚续踏木杠的一端,另一端的碓头就会连续起落)舂米(将稻米去壳)的情景。如图所示,碓的头部较尖是为了(  )
A. 增大压力
B. 减小受力面积
C. 增大压强
D. 减小压强
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 气压计 C. 抽水机 D. 船闸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9.如图所示是网球拍击打网球的瞬间,球拍的网线被球压弯的同时,网球也被压扁,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10.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如图甲所示,铅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总是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如果铅锤的质量是500g,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铅垂线如图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向______(选填“东”或“西”)倾斜的。
11.如图所示,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是______。
12.如图,桌子的边缘有一个斜面。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小球将沿______条路线运动: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______条路线运动。(选填“a”、“b”、“c”或“d”)
13.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甲液体密度______乙液体密度,甲液体底部受到液体压力______乙液体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甲容器对桌面压强______乙容器对桌面压强(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14.如图甲,饮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是通过______来增大摩擦的;如图乙,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通过______来增大压强的。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5.如图所示,投向篮筐的篮球在空中飞行,请作出此时篮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
16.如图所示,用拉力F拉着小车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体A对小车的压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1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2)对比图甲、乙、丙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而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运动状态变化的越______。
(3)推理:如果摩擦力很小,小到没有,则运动状态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改变,即小车将______。进一步推理,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______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8.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指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的左、右两侧液面应该______。
(2)可以选用甲和______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且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
19.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用砝码、海绵和小桌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从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中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甲、丙两图的实验,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的关系;小明提出,比较乙、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得到甲、丙实验对比的结论。小明的说法______(选填“有”或“没有”)道理;理由: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和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的大小关系为p丁______p丙(选填“>”“<”或“=”)。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20.如图所示,自平衡电动车是一种节能、环保、便携的代步工具,某款自平衡电动车主要技术参数如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质量为55kg的小芳同学骑车从A地到B地,路程为1500m,骑车用时5min(设小芳骑车时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N/kg)
最高时速 18km/h
上坡角度 15°
续航里程 25km
最大负载 120kg
电池容量 36V 9A h
充电时间 2h
外观尺寸 464×167×466mm
车体自重 15kg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小芳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芳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车匀速行驶中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1倍,则小芳骑车时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
21.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水桶提着质量为15kg的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水桶的底面积为400cm2,桶中水深为0.35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人提水时的拉力;
(2)人手受到的压强;
(3)水对桶底的压强。
1.【答案】
【解析】解:ACD、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弹力)施力物体是茶壶,受力物体是桌面,是茶壶发生形变产生的,茶壶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壶;压力本质上是弹力,与重力性质不同,故茶壶对地面的压力不能说就是茶壶受到的重力,故AD错误、C正确;
B、桌面对茶壶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
故选:C。
(1)对于压力和重力,根据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和力的性质进行区别;
(2)压力是由于物体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此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压力与重力的区别等知识点;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永远不会是重力;哪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压力,该物体就发生了弹性形变。
2.【答案】
【解析】解:A、签字笔的长度约15cm=150mm,故A不符合实际;
B、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1N,故B不符合实际;
C、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 40℃,故C不符合实际;
D、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300g,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数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3.【答案】
【解析】解:小华水平用力轻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推底部和瓶盖,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2)力的三要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4.【答案】
【解析】解:图中将筷子穿入土豆中,使土豆和筷子一起向下运动,当筷子的下端用力撞击桌面后,筷子停止运动,而土豆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所以土豆在筷子上的位置会向下移,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本题考查了利用惯性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属基础题,难度不大。
5.【答案】
【解析】解:人在升降机内无论是匀速上升还是静止、匀速下降,都是平衡状态,支持力与重力的大小始终相等,且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始终等于700N。
故选:C。
人在升降机内匀速上升或下降都是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支持力、重力),两个力始终相等。
要把握住平衡状态与二力平衡的条件联系,注意其受力情况与匀速运动的速度无关。
6.【答案】
【解析】解:关节腔内的滑液使骨与骨的接触面分离,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了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A.推书柜时,先将书移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车子陷在泥里,在轮胎下面垫石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搬运重物时在下方垫圆滚木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是通过分离接触面来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7.【答案】
【解析】解:碓头部较细,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本题考查了增大压强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8.【答案】
【解析】解: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构成连通器,故A符合题意;
B、气压计是测量大气压的仪器,一端封闭,不是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与连通器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连通器的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多个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时,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记住连通器定义,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管、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
9.【答案】
【解析】网球拍击打网球的瞬间,网球被压扁,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球拍的网线被球压弯,说明球拍网线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球拍网线施加了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题结合打网球考查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这种题目是中考的热点。
10.【答案】
【解析】解:
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原理。
铅锤受到的重力是G=mg=0.5kg×10N/kg=5N。
由图可知重垂线上端与墙紧靠,下端垂线的位置在墙的西侧,故墙向西倾斜。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5N;西。
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竖直向下的;根据G=mg计算铅锤的重力;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
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重力的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重力的方向特点。
11.【答案】
【解析】解:用20N的水平力把重5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的平衡力是地球对物体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方向是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5;竖直向上。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找准平衡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和应用。首先,我们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其次,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12.【答案】
【解析】解:
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末端O点时,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由于重力作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物体的运动轨迹会向下偏折,故b正确;
如果小球从O点飞出后,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沿此时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线路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1)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末端O点时,由于惯性继续运动,由于重力作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轨迹。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任何力时,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力和运动的关系,关键要分析出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及失去力时的运动情况。
13.【答案】
【解析】解:两种液体质量相同,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可得,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
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根据公式p=ρgh可得,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又因为两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pS可得,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之和。已知容器质量和底面积相同,液体的质量相等,则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大小都相等,压力相等,受力面积也相等。由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等于。
(1)根据图判断出甲、乙液体体积的关系,由判断出两液体密度的关系;容器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判断出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关系,由力F=pS判断出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的关系;
(2)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且容器内液体质量相同,根据G=mg判断出两容器与液体的总重力的大小,进而判断出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关系,由判断出两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固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14.【答案】
【解析】解:(1)饮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针头对肌肉的压强。
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受力面积。
(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本题考查了增大摩擦的方法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15.【答案】
【解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篮球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本题考查了重力示意图的画法,属于基础性题目。
16.【答案】
【解析】(1)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从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
(2)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确定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本题关键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17.【答案】
【解析】(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由控制变量法,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即相同的运动状态。
(2)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通过的距离最长,对比图甲、乙、丙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而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运动状态变化的越慢。
(3)推理:如果摩擦力很小,小到没有,则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小车将匀速直线运动。进一步推理,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小车;(2)小;慢;(3)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1)本实验研究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由控制变量法,要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通过的距离最长,结合实验现象分析;
(3)根据(2)推理回答;进一步推理,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
本题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和推理法的运用。
18.【答案】
【解析】(1)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是运用了转换法;
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几下,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
将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中的两个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相等,所以两个液面应保持相平;
(2)要探究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应使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可以选用甲和乙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且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3)丙和丁两图中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4)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向各个方向,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液体压强相同,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1)高度差;不漏气;相平;(2)乙;无关;(4)相等。
(1)要注意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本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不容易观察到,因此用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若按压橡皮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要探究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应使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
(3)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4)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本题是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要熟练,并了解压强计的原理。
19.【答案】
【解析】(1)甲、乙、丙实验中,由转换法,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从图甲、乙知,甲中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所示的实验中可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甲、丙两图的实验中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提出,比较乙、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得到甲、丙实验对比的结论。小明的说法没有道理;理由: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和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的大小,根据p=,因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关系为p丁=p丙。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压力;
(3)受力面积;没有;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4)=。
(1)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2)(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回答;‘
(4)根据p=分析。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0.【答案】
【解析】(1)小芳骑车的路程为s=1500m,骑车用时t=5min=300s,
则小芳骑车的速度:
v===5m/s;
(2)小芳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m人+m车)g=(55kg+15kg)×10N/kg=700N,
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100cm2=1×10-2m2,
则小芳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p===7×104Pa;
(3)因为单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牵引力为:
F牵=f=0.1G总=0.1×700N=70N,
答:(1)小芳骑车的速度是5m/s;
(2)小芳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7×104Pa;
(3)小芳骑车时受到的牵引力为70N。
(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小芳骑行的速度;
(2)已知该车质量和小芳质量,可以得到总质量,利用G=mg得到总重力;地面受到电动车的压力等于总重力;已知压力和接触面积,利用公式p=得到小芳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3)根据阻力与总重力的关系求出阻力,然后利用力的平衡得出牵引力,
此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速度、重力、压强的计算公式或变形公式的应用以及平衡力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地面受到电动车的压力等于总重力。
21.【答案】
【解析】(1)根据G=mg求出总重力,人提桶时向上的拉力等于桶和水的总重力;
(2)桶对手的压力等于总重力,又知手的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人手受到的压强。
(3)已知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重力公式的压强定义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