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B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B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B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5 2 是关于 的方程 2 + = 0( , ∈ )的一个根,则 的值为( )
A. 10 B. 6 C. 6 D. 10
2.收集到一组数据:10,20,30,70,80,90,100,110,则该组数据的第 75 百分位数是( )
A. 85 B. 90 C. 95 D. 100
3.复数 = 1 (其中 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 )
A. 1 B. C. 1 D.
4.在平行四边形 中, 是边 靠近 的三等分点, 与 交于点 ,设 = , = ,则 =( )
A. 1 + 1 4 2 B.
2
3 +
1
3
C. 3 + 1 1 1 4 4 D. 6 + 2
5.已知 、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 为一个平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 // , ,则 // B.若 // , // ,则 //
C.若 ⊥ , ⊥ ,则 // D.若 // , ⊥ ,则 ⊥
6.某景区准备在两座山峰的山顶之间建设索道,需要预先测量这两个山顶之间的距离.设两座山峰的山顶分
别为 , ,它们对应的山脚位置分别为 1, 1,在山脚附近的一块平地上找到一点 ( , 1, 1所在的平面
与山体垂直),使得△ 1 1 是以 1

1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现从 处测得到 , 两点的仰角分别是3

和6,若 到 1的距离为 1 千米,则两个峰顶的直线距离为( )
A. 303 千米
B. 213 千米
C. 4 33 千米
D. 53千米
7.已知 为虚数单位,复数 满足( + 2 ) = 1 + ,则| | =( )
A. 2 B. 2 C. 1 D. 22
8.在三棱锥 中,底面△ 为斜边 = 2 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顶点 在底面 上的射影为
的中点.若 = 2, 为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则 + 的最小值为( )
A. 6 + 2 B. 2 3 C. 2( 3 + 1) D. 2( 3 1)
第 1页,共 8页
二、多选题:本题共 3小题,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2024 年 10 月央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下调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而采取
的一种货币政策.下表为某银行近年来的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时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利率% 1.55 1.50 1.75 1.75 1.55 1.85 1.65
关于表中的 7 个存款利率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极差为 0.35 B.平均数小于 1.65
C.中位数为 1.65 D. 20%分位数为 1.50
10.已知向量 , 满足| | = 1,| | = 1,| + | = 3,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1与 夹角为6 B.
= 2
C. | | = 1 D. 与 夹角为3
11.已知圆锥 的底面半径为 1,母线 长为 4,底面圆周上有一动点 ,则( )
A. 15 圆锥的体积为 3
B.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大小为2
C.圆锥截面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15
D.若 ∈ ,且 = 1,则从点 出发绕圆锥侧面一周到达点 的最短长度为 4 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2.某学校师生共有 3600 人,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240 的样本,已知样本中教师人数为 30
人,则该校学生人数为______.
13.在△ 中, , 分别是边 , 的中点,已知 = 5, = 13, = 4,
则△ 的面积为______.
14.已知 ⊥平面 , ⊥ ,∠ = 30°, ⊥ 于 , ⊥ 于 ,
在 上,且满足 // ,则四面体 与 的外接球的体积比的
取值范围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2 分)
已知复数 = 1 2 .
(Ⅰ)求| |;
第 2页,共 8页
(Ⅱ) 若 1 = 3+4 ,求 1;
(Ⅲ)若| 2| = 5,且 2是纯虚数,求 2.
16.(本小题 12 分)
已知 = (sin( + 6 ), 1), = (2 3, 2),且 与
共线.
(1)求 cos( 6 )的值;
(2)若 ∈ ( 5 2 , 2 ),求 的值.
17.(本小题 12 分)
某学校为提高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举办了“我知红楼“知识竞赛,现从所有答卷卷面成绩中随机抽
取 100 份作为样本,将样本数据(满分 100 分,成绩均为不低于 40 分的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
,[90,100],并作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的值;
(2)求样本数据的第 62 百分位数;
(3)若落在[50,60)中的样本数据平均数是 52,方差是 6;落在[60,70)中的样本数据平均数是 64,方差是 3,

求这两组数据的总平均数 和方差 2.
18.(本小题 12 分)
已知向量 = ( , ), = ( 3 , ),设函数 ( ) = 12, ∈ .
(1)求 ( )的最小正周期;
(2)求 ( )的单调递增区间;
(3)设 ∈ (0, ) ,且 tan( 6 ) =
1
2,5 ( ) = 6 ( ),求 的值.
第 3页,共 8页
19.(本小题 12 分)
如图,已知三棱柱 1 1 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 1 1 是矩形, , 分别为 , 1 1的中点,
为 上一点,过 1 1和 的平面交 于 ,交 于 .
(1)求证: 1 1// ;
(2)求证: ⊥ 1 1;
(3) 4 3设 1与平面 1 1所成角为 30°,且 = 3 , 1 = 2, = 3.求四棱锥 1 1 的体积.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3150
13.12
14.( 8 3 , 64 39 9 )
15.解:(Ⅰ) ∵复数 = 1 2 ,
∴ | | = 12 + ( 2)2 = 5;
(Ⅱ) ∵复数 = 1 2 ,
∴ = = 1 2 = (1 2 )(3 4 ) = 3 4 6 +8
2 5 10
1 3+4 3+4 (3+4 )(3 4 ) 32 (4 )2 = 25 =
1 2
5 5 ;
(Ⅲ)设 2 = + ,
∵ | | = 2 + 22 = 5,
∴ 2 + 2 = 5①,
又∵ 2 = (1 2 )( + ) = ( + 2 ) + ( 2 ) ,
∴ + 2 = 0, 2 ≠ 0②,
= 2 = 2
由①②联立,解得 = 1或 = 1. ,
∴ 2 = 2 或 2 = 2 + .
16.(1) = (sin( + 6 ), 1), = (2 3, 2),且 与 共线,
得 2 ( + 6 ) + 2 3 = 0,则 3 + 3 3 = 0,
第 5页,共 8页
2 3sin( + 3 ) = 3,sin( +

3 ) =
3
2 ,
则 cos( 6 ) = cos[
( + )] = sin( + 2 3 3 ) =
3
2 .
(2)由(1) 3 知 sin( + 3 ) = 2 , ∈ ( 2 ,
5 ) + ∈ ( 5 2 ,则 3 6 ,
17
6 ),
故 + 3 =
7 8 7
3或 3, = 2 或 3.
17.解:(1)根据题意可知,(0.005 + 0.010 + 0.020 + + 0.025 + 0.010) × 10 = 1,解得 = 0.030;
(2)因为(0.005 + 0.010 + 0.020) × 10 = 0.35,(0.005 + 0.010 + 0.020 + 0.030) × 10 = 0.65,
所以样本数据的第 62 百分位数在[70,80)内,可得 70 + 0.62 0.350.3 × 10 = 79,
所以样本数据的第 62 百分位数为 79 分;
(3)样本数据落在[50,60)的个数为 0.1 × 100 = 10,落在[60,70)的个数为 0.2 × 100 = 20,

= 10 2010+20 × 52 + 10+20 × 64 = 60,
总方差 2 = 10 2 20 210+20 [6 + (52 60) ] + 10+20 [3 + (64 60) ] = 36.
18.(1)已知向量 = ( , ), = ( 3 , ),设函数 ( ) = 12, ∈ ,
则 ( ) = 3 + cos2 1 = 32 2 (2 ) +
1
2 (2
2 1)
= 32 2 +
1
2 2 = sin(2 +

6 ),
= 2 2 由 | | = 2 = ,
得 ( )的最小正周期为 .
(2)由(1)知 ( ) = sin(2 + 6 ),

令 2 + 2 ≤ 2 + 6 ≤ 2 + 2 , ∈ ,
即 3 + ≤ ≤ 6 + , ∈ ,
所以 ( )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3 + , 6 + ], ∈ .
(3) ( ) = sin(2 + ) = cos( 由题意 6 3 2 )
1 tan2(
)
= 2( 6 ) =
6
1+tan2( 6 )

又 tan( 16 ) = 2,
第 6页,共 8页
3
所以 ( ) = 5,
又 5 ( ) = 6 ( ),
则 ( ) = 12,
即 sin(2 + 16 ) = 2,
又 ∈ (0, ),
即 2 + 6 ∈ (
, 13 6 6 ),
所以 2 + 6 =
5
6,
即 = 3,
故 的值为3.
19.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 1 1 是矩形,
所以 1 1// ,
又因为 1 1 平面 , 平面 ,
所以 1 1//平面 ,又因为 1 1 平面 1 1 ,
平面 1 1 ∩平面 = ,
所以 1 1// ;
(2)证明:在等边 中,因为 为 的中点,
所以 ⊥ ,
因为侧面 1 1为矩形,所以 ⊥ 1.
因为 // 1 ,所以 ⊥ ,
又因为 ∩ = , , 平面 1,
所以 ⊥平面 1,
因为 平面 1,
所以 ⊥ ,
又因为 // 1 1,
所以 ⊥ 1 1.
(3)过 作 的垂线,垂足为 ,
由(1)(2)可知 // , ⊥平面 1,
第 7页,共 8页
所以 ⊥平面 1,
又因为 平面 1,
所以 ⊥ ,
又因为 ⊥ , ∩ = ,且 , 平面 1 1,
所以 ⊥平面 1 1,
又 // 1 ,
则∠ 就是 1与平面 1 1所成的角,
所以∠ = 30°,
因为 = 3, = 2,
所以在△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2 = 2 + 2 2 30° = 3 + 4 2 × 3 × 2 × 32 = 1,
所以 = 1,易知 = 2,即 为 的中点,
因为 2 + 2 = 2,所以 ⊥ ,
又 ⊥ 且 ∩ = ,且 , 平面 1 1,
所以 ⊥平面 1 1 ,
因为四边形 1 1 为梯形且 = 3,
1 2 3 4 3
所以 1 1 = 2 × ( 3 + 3 ) × 3 = 3,
因为 //平面 1 1 ,
1 1
所以 1 1 = 1 1 = 3 1 1 = 3 × 3 × 1 = 1.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