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绚丽的“彩虹”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绚丽的“彩虹”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18课 绚丽的“彩虹”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海面。
B. 工程师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
C. 沉管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
D. 港珠澳大桥是三地的纽带。
2. 下列对“心灵手巧”一词的理解,最贴合课文语境的是( )
A. 形容女性擅长手工 B. 指工程师技术精湛 C. 形容自然景观美丽 D. 指工程设计复杂
3. 课文中“前所未有”一词强调的是( )
A. 工程难度之大 B. 建设速度之快 C. 参与人数之多 D. 资金投入之巨
4. 下列对“振沉开始!——”中破折号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表示声音延长 B. 表示解释说明 C. 表示话题转换 D. 表示意思递进
5. 下列对课文语言风格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平实朴素,侧重叙事 B. 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C. 严谨准确,逻辑性强 D. 幽默风趣,充满讽刺
6. 下列对课文中“彩虹”象征意义的理解,最全面的是( )
A. 仅指大桥的外观色彩 B. 隐喻三地经济的繁荣
C. 象征人类智慧与自然的和谐 D. 代表工程建设的圆满成功
二、基础知识积累
1.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何建明的创作特点是__________,其作品常以__________为题材。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从“”走向“”。
2. 近义词辨析
攻克与克服:工程团队__________了沉管对接难题,__________了施工中的重重困难。
精密与精确:__________的仪器确保了__________的测量数据。
3. 解释词语
独创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融会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选段一
“年轻的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他们来到基地后迅速投入了为大钢圆筒铸造钢铁‘翅膀’的紧张工作。”
1. 分析“钢铁‘翅膀’”这一比喻的含义。

2. 结合上下文,说说“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一细节的作用。

选段二
“最后的方案是:采用8台振沉器,合力而作。试验地放在天津。领队的孟凡利带领团队在试验时一下列出100个难题,这些难题都得在试验场上解决,否则一个18层楼高的大钢圆筒放到海洋深处,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
3. 选段体现了工程建设的哪些特点?

4. 分析“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一句的表达效果。

四、课外阅读
读《中国高铁: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
选段一
“近年来,中国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时速达到了世界领先的300到350公里。2024年12月,全球最快高铁动车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试验时速450公里,运营时速400公里。”
选段二
“高铁很快,快得你记不清邻座人的样子;火车很慢,慢到你可以听一个人讲完他的一生。高铁是朝九晚五的奔波,而火车是人间烟火的相逢。”
选段三
“中国高铁的‘中国标准’涵盖轨道设计、列车制造、信号系统等方面,例如CR450动车组采用更先进的制动系统,制动距离更短,运行更稳定。”
1. 文中提到高铁建设中的“中国标准”具体指什么?

2. 分析文中画线句“高铁列车如银色闪电般掠过原野”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3. 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手法突出高铁优势的?请举一例说明。

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科技改变生活”的理解。

五、写作
以“假如我是桥梁设计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想象作文。
要求:① 结合课文中的工程理念;② 体现环保与科技的结合;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第18课 绚丽的“彩虹” 同步练习B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选择题)
1. A 2. B 3. A 4. A 5. C 6. C
二、基础知识积累(填空题)
1. 文学常识
以真实事件为基础,反映时代精神;重大工程(或“国家发展成就”)
跟跑;领跑
2. 近义词辨析
攻克;克服
精密;精确
3. 解释词语
独创技术:指自主研发、具有创新性且未被其他国家掌握的技术。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三、课内阅读
1. 将止水结构比作“钢铁翅膀”,既形象说明其形状,又暗示其对工程安全的重要支撑作用。
2. 突出工程师团队的年轻化,强调中国科技人才的储备与传承,体现青年一代的担当。
3. ① 技术复杂性;② 团队协作性;③ 试验严谨性;④ 工程风险性。
4. 用夸张手法强调试验失败的严重后果,侧面烘托工程师们面临的巨大压力与责任感。
四、课外阅读(示例答案)
1. 指中国自主制定的高铁技术标准体系,包括轨道设计、列车制造、信号系统等方面。
2. 比喻,将高铁比作“银色闪电”,生动表现其速度之快,增强画面感与感染力。
3. 例如将高铁与传统铁路对比,突出高铁在速度、舒适性、环保等方面的优势。
4. 科技通过创新提升生活质量(如高铁缩短出行时间),推动社会发展(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现人类智慧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