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使用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B.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C.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
D.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2. 下列对“资源枯竭”一词的理解,最贴合课文语境的是( )
A. 资源被人类过度开采而用尽
B. 资源分布不均难以利用
C. 资源因自然原因逐渐消失
D. 资源被其他生物占用
3. 课文中“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一句的作用是( )
A. 总结全文 B. 引出下文 C. 点明中心 D. 制造悬念
4. 下列对“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中“破碎”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指地球表面出现裂痕
B. 比喻地球生态环境的脆弱
C. 形容地球容易发生地震
D. 暗示地球资源即将耗尽
5. 下列对课文语言风格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平实朴素,侧重叙事 B. 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C. 严谨准确,逻辑性强 D. 幽默风趣,充满讽刺
6. 下列对课文中“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一句的理解,最全面的是( )
A. 仅指保护地球的自然景观
B. 强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C. 呼吁人类停止一切开发活动
D. 暗示地球已无法承受人类活动
二、基础知识积累(填空题)
1. 文学常识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其核心观点是__________。
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 近义词辨析
滥用与乱用:人类__________化学品导致环境污染,__________资源加剧生态危机。
贡献与奉献:地球为人类__________了丰富资源,我们应__________自己的力量保护它。
3. 解释词语
节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枯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选段一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1. 分析“至少”一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2. 结合上下文,说说“指望”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选段二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3. 选段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哪些特点?

4. 分析“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这一时间表述的作用。

四、课外阅读
《地球颂》
选段一
“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地球越来越浓的爱。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所包围,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它们都是十分不讨人喜欢的星球。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与地球类似、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选段二
“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大气层里各种气体的含量也恰到好处:氧气供人类和动物呼吸,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它像一层盔甲,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
选段三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
1. 文中“地球得天独厚的‘理想外衣’”指什么?有何作用?

2. 分析文中画线句“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3. 作者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请结合全文概括。

4. 文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五、写作
以“假如我是环保小卫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想象作文。
要求:① 结合课文中的环保理念;② 体现具体行动方案;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B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选择题)
1. B 2. A 3. C 4. B 5. C 6. B
二、基础知识积累(填空题)
1. 文学常识
地球;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
地球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
2. 近义词辨析
滥用;乱用
贡献;奉献
3. 解释词语
节制:有计划地控制,不使过度。
枯竭:(水源)干涸;(资源)用尽。
三、课内阅读
1. “至少”表示范围限制,强调目前已知范围内无替代星球,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指人类不切实际地依赖移居其他星球,暗含对这种想法的否定。
3. ① 形成时间漫长;② 储量有限;③ 不可再生。
4. 用具体时间突出矿产资源形成的不易,强调其珍贵性,警示人类应珍惜资源。
四、课外阅读(示例答案)
1. 指地球的大气层;作用是调节温度、抵挡辐射,为人类创造适宜生存的环境。
2. 拟人,赋予地球人格化特征,强调其稳定性与持久性,表达对地球的赞美。
3. ① 气温适宜;② 大气层美妙;③ 四季交替;④ 自转速度合适。
4. 例如将地球与金星、火星对比,突出地球的独特性,强调其适合人类居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