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B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B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B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 = 4 3 ,则在复平面内 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四棱锥 的高为 2,其底面 水平放置时的斜二测画法直
观图 ′ ′ ′ ′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已知 ′ ′ = ′ ′ = 3,
′ ′ = ′ ′ = 1,则四棱锥 的体积为( )
A. 2 B. 4 C. 3 2 D. 1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空间两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异面
B.与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直线可能是异面直线,也可能是相交直线
C.空间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王明正在筹划班级迎新晚会,想知道该准备多少斤水果,他最希望得到所有学生需要水果数量的( )
A.四分位数 B.中位数 C.众数 D.均值
5 3 1.甲、乙两人组成“星队”参加必修二数学知识竞答.已知甲每次答对的概率为4,乙每次答对的概率为4在
每次答题中,甲和乙答对与否互不影响.两人约定如下:每次由一人答题,若答对,下一次由另一人答题;
若答错,则继续答题.约定甲先答题,则前 4 次中甲恰好答题 3 次的概率为( )
A. 14 B.
1
8 C.
3 9
32 D. 64
6.如图,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1 1 1 1中,点 在线段 1 上运动,则以下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
①直线 1 ⊥平面 1 1
②平面 1

与平面 的夹角大小为2
③三棱锥 1 1 的体积为定值

④异面直线 与 1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4 ,

2 ]
⑤三棱锥 1 1外接球表面积是 3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7.圆锥 中,轴截面为正三角形, 、 为底面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点 为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第 1页,共 9页
A. 1 B. 1 C. 2 D. 33 2 2 2
8.函数 = 与 = lg|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6
二、多选题:本题共 3小题,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向量 = (1,2), = (1, 1),则( )
A. + 2 = (3,1) B. | | = 5
C. cos < , >= 10 1 110 D. 在 方向上的投影向量坐标是( 2 , 2 )
10.设样本空间 = {1,2,3,4}含有等可能的样本点,记事件 = {1,2},事件 = {1,3},事件 = {3,4},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件 与事件 相互独立 B.事件 与事件 相互独立
C.事件 与事件 互斥 D.事件 与事件 互斥
11 .已知锐角△ 三个内角 , , 的对应边分别为 , , ,且∠ = 3, =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的取值范围为( , ) B. 6 2
1的最小值为 4
C. 的值可能为 3 D. △ 的面积最大值为 2 3
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2.已知复数 满足 2 = ( )2,| | ≤ 1,则| 2 3 |的最小值是______.
13.在一次招聘面试中,小明要依次回答甲、乙、丙三个问题,已知他答对这三个问题的概率分别为 0.9,0.5,
0.4,各题回答正确与否相互独立,则小明能够连续答对至少 2 个问题的概率为______.
14.已知一个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 3,6,侧棱长为 2,则该三棱台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记△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已知 = 7, = 8, = 17.
(1)求 ;
(2)若 为 的中点,求 的长.
16.(本小题 15 分)
1992 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 11 月 9 日定为“119 消防宣传日”.通过消防宣传日的设立,旨在提
醒全民关注消防安全,学习消防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某高中学校为增强学生的
消防安全意识,组织本校高一、高二共 800 名学生参加“消防安全,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现从每个年
第 2页,共 9页
级分别随机抽取 10 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如下:
高一:90 85 82 85 97 83 88 95 90 85
高二:83 90 97 88 95 85 95 85 80 82
(1)请根据以上 20 个数据,估计此次参赛学生成绩的第 60 百分位数、众数和平均数;
(2)若规定 95 分及以上为一等奖,从一等奖的学生中任选 2 人作为宣讲代表,则这 2 人中至少有 1 人来自
高一年级的概率是多少?
17.(本小题 15 分)
如图,圆锥的顶点为 ,底面圆心为 , 为直径, , 在圆上, ⊥ , = = 2, = 3.
(1)求证: ⊥ ;
(2)求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18.(本小题 17 分)
记△ 的内角 3( ) 3 2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且 = + .
(1)求 ;
(2)若 = 3 4 , = 3.
( )求 的最大值;
( )求 的最小值.
19.(本小题 17 分)
如图所示正四棱锥 , = = = = 2, = 2, 为侧棱 上的点,且 = 3 .
(1)求证: ⊥ ;
(2)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3) 侧棱 上是否存在一点 ,使得 //平面 ,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第 3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 2
13.0.47
14.112
15.(1) 1由于 = 7 < 0,
可得 = 1 cos2 = 4 3 7 ,且 ∈ ( 2 , ),

=

= 3 = 3由正弦定理可得 3 6 ,
又 = 7, = 8,
7×4 3
可得 = 7 = 38 2 ,
又 ∈ (0, 2 ),
所以 = 3;
(2)由余弦定理可得 64 = 49 + 2 2 × 7 × ( 17 ),
整理得到 2 + 2 15 = 0,
解得 = 3 或 = 5(舍),
又 为 的中点,
所以 = 12 (
+ ),
第 4页,共 9页
2 1 2两边平方,可得 = ( + 2
2
4 +
) = 14 [9 + 2 × 3 × 7 × (
1
7 ) + 49] = 13,
可得| | = 13,
所以 的长为 13.
16.解:(1)把 20 个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 80,82,82,83,83,85,85,85,85,85,88,88,90,90,
90,95,95,95,97,97,
由 20 × 60% = 12,
60 88+90得估计此次参赛学生成绩的第 百分位数为 2 = 89,
估计此次参赛学生成绩的众数为 85,

平均数为 = 120 (80 + 82 × 2 + 83 × 2 + 85 × 5 + 88 × 2 + 90 × 3 + 95 × 3 + 97 × 2) = 88.
(2)成绩在 95 分及以上的有 5 人,来自高一年级的有 2 人,记为 1,2,
来自高二年级的有 3 人,记为 , , ,
从 5 人中任选 2 人的样本空间为:
= {12,1 , 1 , 1 , 2 , 2 , 2 , , , },共 10 个样本点,
设事件 表示“这 2 人中至少有 1 人来自高一年级”,
则 = {12,1 , 1 , 1 , 2 , 2 , 2 },共 7 个样本点,
∴这 2 人中至少有 1 人来自高一年级的概率是:
( ) = 710.
17.(1)证明:连接 、 ,且 延长线交 于点 ,
因为 ⊥ ,则由圆的结构性质可知 = = 3,
又因为 为直径, = = 2, = 3,
所以 2 ⊥ , = 2 2 = 22 3 = 1,
1
所以由2 × × =
1
2 ×
1
2 × ,
第 5页,共 9页
1
即2 × 1 × 3 =
1 × 12 2 × 2 = 3,
所以△ 是正三角形,设 与 交点为 ,
2
则 = 12 =
3,
2 = =
2 2 1 = 3 ( 3 )22 1 =
1 1
2 = 2

所以 为正△ 的重心,所以 为正△ 的中线,故 CE⊥ ,
又由圆锥的结构性质可知 垂直于底面,
即 ⊥平面 , 平面 ,
所以 ⊥ ,由 ∩ =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又 平面 ,
所以 ⊥ .
(2)设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与平面 所成角为 ,
则 与平面 所成角正弦值为 = ,
由题意可得 = = 2 + 2 = 22 + 12 = 5,
所以由(1)得: = 1 2
2
△ 2 × (
)2 1 1 2 19,2 = 2 × 1 × 5 ( 2 ) = 4
△ =
1
2 × =
1 × 1 × 3 = 3,2 2
所以 1 1 19 19 1 1 3 3 = 3 △ = 3 × 4 × = 12 , = 3 △ = 3 × 2 × 2 = ,3
又 = ,
所以 19 3 4 57,
12 = 3 = 19
4 57
所以 与平面 所成角正弦值为 = 19 = 4 285.5 95
18.(1) 3( ) 3 2 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可得 = + ,
所以 2 + 2 2 = 23 ,
2 2 2 2
可得 = + = 3 12 2 = 3;
(2)( )因 = 3 4 ,
所以 = + = + 3 4 = +
3 ( 4
) = 1 4
+ 3 4 ,
又 = 3, = | || |cos∠ = 13 ,
2
= ( 1 + 3则 )2
2
= 1
2
+ 9
2
4 4 16 16
+ 3 8

第 6页,共 9页
3 = 1 2 + 9 2 1 2 216 16 + 8 + 9 + 2 = 48,
可得 48 = 2 + 9 2 + 2 ≥ 2 2 9 2 + 2 = 8 ,
可得 ≤ 6,当且仅当 2 = 9 2,即 = 3 时取等号.
故 的最大值为 6;
( ) 设 = ,则 = ,其中 > 0.
又 2 + 9 2 + 2 = 48,
则 2 2 + 9 2 + 2 2 = 48 2 = 48 2+2 +9,
由(1) 2 2可得 2 + 2 2 = 2 2 23 , + 3 = ,
2
可得 2 + 2 2 23 =
2,
2 2
则 2 = 2( 2 + 1 23 ) =

3 (3
2 2 + 3) = 16 3 2 +3 2+2 +9,
3 2 2 +3 +3
注意到 16 2+2 +9 = 48 128 2+2 +9,
+3
对于 2+2 +9,令 + 3 = ,其中 > 3,则 = 3,
+3 = 1 1 3+1则 2+2 +9 ( 3)2+2( 3)+9 = 12 ≤ = 8 , + 4 2 12 4
12
当且仅当 = ,即 = 2 3 = 2 3 3 时取等号,
则 2 = 48 128 +3 2+2 +9 ≥ 48 128 ×
3+1
8 = 32 16 3,
则 ≥ 32 16 3 = 42 4 2 3 = 2 6 2 2

,当且仅当 = 2 3 3 时取等号,
所以 的最小值为 2 6 2 2.
19.(1)证明:设 ∩ = ,连接 ,
因为四棱锥 是正四棱锥,
所以 ⊥面 ,
又 面 ,所以 ⊥ ,
在正方形 中, ⊥ ,
因为 ∩ = , 、 面 ,所以 ⊥面 ,
因为 面 ,所以 ⊥ .
第 7页,共 9页
(2)解:由(1)知 , , 两两垂直,
故以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正方形 的边长为 2,
所以 = = = = 1 = 1 22 2 +
2 = 1, = 2 2 = 3,
所以 (0,0, 3), (1,0,0), (0,1,0), (0, 1,0), ( 1,0,0),
所以 = (0,2,0), = (0,1, 3), = (1,0, 3),
因为 = 3 1 1 1 3,所以 = 4
= 4 ( 1,0, 3) = ( 4 , 0, 4 ),
所以 = + = ( 14 , 0,
3
4 ) + (1,1,0) = (
3 3
4 , 1, 4 ),
2 = 0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 , ),则 = 0
,即 3 3 ,
= 0 4 + 4 = 0
令 = 1,则 = 0, = 3,所以 = (1,0, 3),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 , ) ,则 = 0 3 = 0,即 ,
= 0 3 = 0
令 = 1,则 = = 3,所以 = ( 3, 3, 1),
cos < >= 3+ 3 21所以 , | | | =| 7×2 = 7 ,
= 1 cos2 , = 2 7设面 与平面 所成角为 ,则 7 ,
所以面 2 7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7 .
(3)解:假设 上存在点 满足题意,不妨设 = = (0,1, 3), ∈ [0,1],
则 = + = ( 1, 1,0) + (0,1, 3) = ( 1, 1 + , 3 ),
由(2)知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1,0, 3),
// 1因为 平面 ,所以 = 0,即 1 + 0 + 3 = 0,解得 = 3,
第 8页,共 9页
= 1所以 3 ,

故 = 2.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