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7.3 复数的三角表示对应若z=0,则0的辐角是任意的;若z≠0,则z的辐角有无数个值,它们相差k·2π(k∈Z);规定:在0≤θ<2π内的辐角θ的值称为辐角的主值,记作arg z;(z=0对应的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计算r和θ如:z=﹣1+i的辐角θ=______________;复数的三角形式和代数形式的互化方法:①画向量,找r和θ②用定义,算r和θ复数的三角形式和代数形式的互化方法:①画向量,找r和θ②用定义,算r和θ复数的三角形式和代数形式的互化方法:①直接运算得a,b②看图找对应点坐标得a,b复数的三角表示式:复数的三角表示式:复数乘法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推广:P91棣莫弗定理复数的模补充习题和知识点复数的模的运算性质取模法解决复数问题取模法解决复数问题知识框架知识网络本章学习目标(1)通过方程的解,认识复数引入的表现,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2)理解复数的分类,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3)了解复平面的概念,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4)掌握复数的模、共轭复数的概念,会求复数的模和一个复数的共轭复数;(5)能熟练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了解加减法的几何意义;知识梳理——1.数系扩充自然数集N整数集Z引入负数(负号)引入分数(分数线)有理数集Q引入无理数(根号)实数集R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引入虚数i复数集复数知识梳理——2.复数的相关概念(1)复数集C={a+bi|a,b∈R}(2)复数z=a+bi(a,b∈R)(3)虚数单位i:规定i2=﹣1;i的幂有周期性,周期为4.知识梳理——2.复数的相关概念(4)复数相等:作用:将复数问题转化为实数问题.注:①若两个复数能比较大小,则它们必为实数.②一般对两个不全是实数的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不能比较大小.如:3与1+2i不能比较大小;2+3i与1+2i不能比较大小.知识梳理——2.复数的相关概念(5)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z=a+bi复平面内的点Z(a,b)一一对应平面向量OZ=(a,b)一一对应→①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复平面;x轴叫实轴,y轴叫虚轴.②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b=0);③虚轴上的点(除原点外)都表示纯虚数(a=0,b≠0);知识梳理——2.复数的相关概念(6)复数的模:(7)共轭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复数叫做共轭复数.知识梳理——2.复数的相关概念(8)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集内的解知识梳理——3.复数的四则运算(1)复数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减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则z1+z2= ,z1-z2= ___.(a+c)+(b+d)i(a-c)+(b-d)i对任意z1,z2,z3∈C,有加法交换律:z1+z2=z2+z1,加法结合律:(z1+z2)+z3=z1+(z2+z3)(2)复数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意义:对应向量相加/减复数差的模=对应向量差的模=两点距离知识梳理——3.复数的四则运算(3)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类似于多项式的乘法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则z1z2=(a+bi)(c+di)=ac+bci+adi+bdi2=(ac-bd)+(ad+bc)i对于任意z1,z2,z3∈C,有①乘法交换律:z1·z2=z2·z1②乘法结合律:(z1·z2)·z3=z1·(z2·z3)③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z1(z2+z3)=z1z2+z1z3(4)复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分母实数化(上下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方法与易错归纳(1)对于复数z=a+bi,只有当a,b∈R时,a才是z的实部,b才是z的虚部,且注意虚部不是bi,而是b.(2)不要将复数与虚数的概念混淆,实数也是复数,实数和虚数是复数的两大构成部分.(3)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条件:设复数z=a+bi(a,b∈R),则①z为实数 b=0;②z为虚数 b≠0;③z为纯虚数 a=0,b≠0;④z=0 a=0且b=0.(4)|z-z0|(z,z0∈C)的几何意义是z, z0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Z, Z0的距离.方法与易错归纳(5)解决复数问题的主要思想方法有:①转化思想:利用复数相等将复数问题实数化;②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解决;③整体化思想:利用复数的特征整体处理,分清实部和虚部.(6)常见结论:复平面内,z1,z2对应的点分别为A,B,z1+z2对应的点为C,O为坐标原点,则四边形OACB为平行四边形.①若|z1+z2|=|z1-z2|,则四边形OACB为矩形;②若|z1|=|z2|,则四边形OACB为菱形;③若|z1|=|z2|且|z1+z2|=|z1-z2|,则四边形OACB为正方形.方法与易错归纳(7)复数模的最值问题解法①|z-z0|表示复数z,z0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在应用时,要把绝对值内变为两复数差的形式.②|z-z0|=r表示z在以z0对应的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③涉及复数模的最值问题,可从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复数表达形式入手进行分析判断,然后通过几何方法进行求解.(8)复数范围内z2≥0不一定成立,|z|2≠z2.(9)复数与平面向量联系时,必须是以原点为始点的向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