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班级: 姓名: 学号:大自然是一幅无边无际的瑰丽画卷。让我们乘一叶小舟,听风看云,闻花香观夜空,开启一场动人的大自然之旅吧!活动一:探寻自然之美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4分)水势浩荡的kuān kuò( ) 江面, 波浪翻gǔn( ), cháo shuǐ( )漫天卷地般涌来,声音如同山崩地裂;铺满éluǎn( )石的乡间小路,捧出成熟shuǐ dào( ) 来 zhāo dài( ) 客人的zhuāng jia( )地, 如宝石般的pú tao( ),还有那田间tiào yuè( )的秋虫……大自然多么令人沉醉!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字词。(9分)2.语段中形容声音很大的四字词语是 ,类似的词语还有 、 。(3分)3.读到“漫天卷地”一词,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 。(2分)二、选择题。(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屹立(yì) 霎时(chà) B.麦穗(suì) 闪烁(shuò)C.归巢(cáo) 霸占(bà) D.怀抱(huái) 半明半昧(wèi)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 剧说 B.吨时 逐渐 C.修补 风浴 D.传说 依旧3.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战场上,冲锋号 ,志愿军战士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A.锣鼓喧天 B.响彻云霄 C.人声鼎沸 D.声如洪钟4.读句子,想象画面,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联系听雷声的生活经验,想象潮来时的声音。)B.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由“霸占”一词联想到天气晴朗、白云满天的景象。)C.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读句子,我能想象到夕阳下鸟儿捕鱼时敏捷的身影。)D.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读句子,我能感受到星光闪烁的美好画面。)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1.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照样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3.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两个来描写天气的变化。霎时 忽然顿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1.观潮盛况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月下散步 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 ,看看 ,看看 。3.夕照深林 诗人王维的《鹿柴》描绘了鹿柴附近山深林密的幽静景色。读“空山不见人, ”两句,我仿佛听到宁静的山林中人们说话的声音;读“ ,复照青苔上”两句,我仿佛看到夕阳返照进深林里,又照到了青苔上。活动二:守护自然之美五、四(3)班举办了“我们与环境”主题活动,请你参与。(5分)1.下面是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拍到的照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反映的问题。(2分)2.针对以上问题,请你提出保护环境小建议,贴在社区便民信息栏里,提醒大家注意。(3分)活动三:分享自然美景六、课内外对比阅读。(16分)【选文(一)】 走月亮(节选)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 ),我和阿妈走月亮!A.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 ),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选文(二)】 抓住背篓里的月亮(节选)那个云雾迷蒙的清晨,老外婆牵着我的手上山找笋。我兴奋极了,山里的泥土是那样松软,空气里弥漫着植物的清香。渐渐地,我走得有些吃力了,老外婆便卸下背篓,让我坐进去。老外婆背着背篓,每走一步,手里的木棍都要深深地插进泥土里。我有些心疼,用小手轻轻擦去她后颈沁出的汗珠。拔笋时,她小心翼翼地把我从背篓里抱出来。当老外婆用锄头挖出一棵棵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将笋装进背篓。下山时,我争着背背篓,老外婆笑着,让我和她一人提一边,说:“要小心哟,这背篓可不轻,能装下一轮轮月亮……”B.天色渐暗,月亮开始冒头,我们一老一少,提起背篓,踏上乡间小路的石板。哟,月亮竟真的跑进我们的背篓里了。月光皎洁,犹如一条闪亮的银河,照在了我和老外婆身上。月光洒在小路上,小路铺上了银色的地毯;月光洒在树枝上,树木披上了银色的缎带;月光洒在小溪里,小溪穿上了银白的纱衣。我抬起笑脸去瞧老外婆,她笑得更深了。小路旁树影摇曳,老屋里透出点点灯光,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这样的画面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那片林子的晨雾还没有散尽吧 小路上,一老一少的脚印也还在吧 那轮明月也应该还记得,它偷偷地钻进我们祖孙的背篓吧 1.在选文(一)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语气词。(填序号)(2分)①哟 ②哦 ③啊 ④吧2.阅读选文(二),根据要求补充图示。(4分)(1)运用“人物+事件”的方法梳理祖孙间动人的往事,填在上面的方框内。(2分)(2)关注“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填在下面的方框内。(2分)3.结合两篇选文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选文(一)中的“抱”字生动地描绘了“水塘映月”的画面,给人温馨之感。B.选文(一)结尾的省略号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联想到那个迷人的月夜。C.选文(二)中“迷蒙”一词,让人仿佛看见了清晨时云雾笼罩群山的美妙景象。D.选文(二)结尾运用了三个连续的问句,表达了作者的疑问与不解。4.读了两篇选文,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5.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借月抒情。读了这两篇选文后,最不可能联想到的诗句是(2分)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篇选文中画“”的句子都描写了月景,请你仿照示例句A,想象画面,补充句 B。(2分)七、阅读材料,完成练习。(14分)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间【材料一】龙一鸣一家要去桂林游玩,下面是游玩前龙一鸣搜集的资料。【材料二】在桂林市中心,独秀峰巍然耸立,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被誉为“南天一柱”山之东藏有颜延之读书岩,其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这位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意思是独秀峰胜过群山,它高耸于城郭间。独秀峰因此得名。晨曦辉映或晚霞映照之时,山峰如披上紫袍金衣,因而又得名“紫金山”【材料三】桂林的主要景点可概括为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漓江的特点可概括为清、奇、巧、变四个字。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使山水之景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泛舟于漓江之上,可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渔翁闲钓等。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空气,一切都那么富有诗情画意。1.根据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2分)(1)《印象·刘三姐》是桂林著名的演出。 ( )(2)独秀峰的名字来源于其高耸于群山之间的美景。 ( )2.乘船游漓江时,你会欣赏到怎样的画面 请从“奇峰倒影、碧水青山、渔翁闲钓”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描述你心中的画面。(2分)3.请你结合材料,为龙一鸣完善桂林两日游的计划表。(5分)时间 景点 自然风景的特点 活动第一日 漓江第二日4.旅游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请你给出游的龙一鸣提一些建议吧!(2分)5.桂林景区要推出一套明信片作宣传,你觉得下面哪一项统一印在这套明信片上最合适 结合材料内容,说说你选择的理由。(3分)A.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 B.一方山水一城景,千年文化韵桂林。C.风吹青霭起,碧波绕峰行。 D.文明之花处处开,和谐桂林人人爱。我觉得()最合适,因为 。活动四:记录自然美景八、习作。(30分)班级开展“跟着文字去旅行”交流活动。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地方,用文字记录下来,带着我们来一场笔尖上的旅行吧!注意写清楚这个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题目自拟,400字左右。第一单元学业质量测评一、1.宽阔 滚 潮水 鹅卵 水稻 招待 庄稼 葡萄 跳跃2.山崩地裂示例: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3.示例:大潮滚滚而来,铺天盖地, 席卷了整个江面二、1.B 2.D 3.B 4.C三、1.删去“从”。2.示例:在这片树林里,我听见树叶唰唰唰的声音,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听见动物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听见小朋友欢乐的笑声.3.示例:天空中乌云密布,四周顿时黑了下来。忽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一会儿工夫,地面上的水就没过了脚踝。四、1.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2.小水塘 水塘里的月亮 我采过野花的地方3.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五、1.示例:②不爱护草坪 ③不清理宠物粪便2.(示例)①垃圾分类: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垃圾,不乱丢垃圾。②爱护草坪:不践踏草坪,爱护小区内的一草一木。③文明养宠:遛狗时请随身携带清理工具,及时清理宠物粪便。六、1.③ ① ③ ②2.示例:(1)老外婆牵着“我”的手上山找笋 老外婆挖出一棵棵笋(2)有些心疼 喜悦、幸福3. D4.拟人 怀念 “我”对老外婆的想念5. B6.示例:皎洁的月光洒在乡间小路的石板上,洒在背篓里,照亮了祖孙回家的路。七、1.(1) (2)×2.示例:选“碧水青山”。江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仿佛一条绿丝带缠绕在青山之间。好一幅美妙的山水画!3.(示例)景点:独秀峰自然风景的特点:清、奇、巧、变陡峭高峻,气势雄伟活动:乘舟游江 爬山4.示例:不乱扔垃圾;尽量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等。5.示例:B这句宣传语既强调了桂林的自然之美,又表现了桂林的历史文化底蕴之深,更能吸引游客八、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