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色花》泰戈尔基础信息授课类型 第几课时 总课时新授课 1 1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金色花》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现代诗歌,作者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本诗通过一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场景,表达了纯真的母子亲情。诗歌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的佳作。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并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够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和对诗歌的兴趣。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童年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对亲情有着深刻的体验但表达方式可能不够成熟。他们已具备初步的诗歌阅读能力,但对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深层含义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学生喜欢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但对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可能缺乏敏感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二、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美学习运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中金色花的象征意义分析诗歌中孩子与母亲互动的场景描写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中表现的母子亲情欣赏诗歌语言的精炼和优美尝试创作简单的诗句表达亲情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泰戈尔及其诗歌创作特点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亲情的共通性培养感恩亲情、珍视亲情的情感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金色花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孩子与母亲互动的三个场景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我”变成金色花这一想象的艺术效果体会诗歌中含蓄而深沉的母爱表达把握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和意象的丰富内涵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导入环节 1. 播放温馨的母子互动视频2. 提问:“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和妈妈玩过捉迷藏?”3. 介绍泰戈尔及其创作背景 1. 观看视频,感受亲情氛围2. 分享与母亲相处的温馨记忆3. 记录泰戈尔的生平要点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建立与诗歌内容的情感联系,为理解诗歌做铺垫 8分钟初读感知 1. 范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2. 指导学生划分诗歌节奏3. 讲解重点词语:匿笑、沐浴、祷告 1. 听读并标注停顿和重音2. 练习朗读,体会节奏3. 理解并积累重点词语 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韵律特点,扫除语言障碍 10分钟精读赏析 1.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场景: - 悄悄开放花瓣 - 散发香气 - 投下花影2. 讨论金色花的象征意义3. 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 1. 找出描写场景的诗句2. 小组讨论金色花的含义3. 绘制情感变化曲线图 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情感表达的层次 15分钟拓展延伸 1. 展示泰戈尔其他亲情诗歌2. 组织”我想变成…“句式仿写活动3. 分享交流创作成果 1. 阅读比较不同诗歌2. 进行句式仿写练习3. 朗读分享自己的小诗 拓展文学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10分钟总结升华 1. 总结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2. 布置分层作业3. 播放《金色花》朗诵视频作结 1. 回顾诗歌学习要点2. 记录作业要求3. 欣赏朗诵,加深感悟 巩固学习成果,升华情感体验,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7分钟五、板书设计《金色花》泰戈尔孩子 → 金色花│├─ 场景一:开放花瓣(调皮)├─ 场景二:散发香气(温馨)└─ 场景三:投下花影(依恋)主题:纯真母爱特色:想象奇特 语言优美 情感真挚六、作业设计书面作业基础题:抄写诗歌并批注你最喜欢的诗句,说明理由(100字左右)提高题:以”如果我能变”为题,仿照《金色花》的写法创作一首8行左右的小诗拓展题:查阅资料,了解泰戈尔的《新月集》,摘抄其中一首描写亲情的诗歌并写50字读后感口头作业有感情地朗诵《金色花》给家人听,并录制音频采访父母:询问他们记忆中与你最温馨的互动场景,与同学分享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音乐创设亲情氛围,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朗读指导法:通过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感受诗歌韵律和情感小组讨论法:围绕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深度理解读写结合法:通过仿写练习,将阅读体验转化为表达能力这些方法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注重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的结合,通过多感官参与促进对诗歌的全面理解。八、教学素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泰戈尔简介、《金色花》朗诵视频、母子互动视频)泰戈尔《新月集》节选打印资料背景音乐(轻柔的钢琴曲)仿写练习纸学习用品语文课本及笔记本彩色笔(用于批注和绘制情感曲线)录音设备(用于完成口头作业)九、教学反思优势教学目标明确,紧扣诗歌鉴赏的核心要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创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朗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情感不足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可以增加个别辅导环节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精读环节讨论时间可以适当压缩对学生创作的点评不够深入,下次可以设计更详细的评价标准改进建议:可以提前准备分层学习任务单,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严格控制各环节时间分配;制定具体的创作评价量表,包括想象力、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