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二则《礼记》儒家经典知多少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四书》《五经》书诗礼易春秋第一课时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重点)2.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学习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难点)3.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素养)学习目标作品简介知识备查《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包含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知识备查《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所选课文主要谈了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论语背景资料预习检查嘉肴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弗学 教学相长yáoqiánɡyuèxiàofúzhǎnɡ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整体感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指美味的菜。味美。最好的道理。即使。所以。困惑。自我反思。自我勉励。强,勉励。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表示猜测。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译: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相长谈谈你对“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理解。实践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精读细研精读细研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为什么开头却从“佳肴”开始写起?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论证方法叫作“类比论证”。作者是如何论述“教学相长”这一观点的?逐层论证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精读细研精读细研“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师生共同讨论:说说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见解一:“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学与教相互促进。合作探究见解二:“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合作探究文中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课文,找出这样句子分析体会。合作探究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合作探究《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学”同“敩”,教导。通假字合作探究古今异义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合作探究一词多义学学学半( )学学半( )动词,向别人学习“学”同“敩”,教导其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副词,表示推测代词,它的合作探究文言句式判断句弗食,不知其旨也。倒装句其此之谓乎!“……,……也”表判断。宾语前置,应为“其谓之此乎!”课堂小结概括主题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堂小结学后感悟感悟一:《虽有嘉肴》启发我们应重视实践,学到的道理应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感悟二:《虽有嘉肴》告诉我们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将努力以此指导我的人生。写作特色 逻辑严密。先是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写作特色 对偶严谨。《虽有嘉肴》共五句话,前三句均为对偶句式。这类句式不仅从形式上看起来比较整齐,也有增强表意效果的功能。第一句以“嘉肴”与“至道”对举,是一组类比,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二者的相似性。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从两个角度入手,论述教与学的关系,双管齐下,更为合理、全面、严谨。板书设计虽有嘉肴类比引入逐层论证引用作结——学学半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课下作业美轮美奂语出《礼记 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心讥其奢也。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观看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