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8 我的白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8 我的白鸽 教案

资源简介

18 我的白鸽陈忠实
◇教材分析◇
  陈忠实先生的创作有着浓厚的关中文化背景,叙述风格以质朴、客观见长,习惯将主观的思想倾向蕴含在对人物情节朴素、客观的刻画中。《我的白鸽》节选自《告别白鸽》,文章中除了有着对关中乡土文化的执着坚守,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更有对白鸽的珍视。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通过阅读和品味文中的语言,理解文中传达的生命体验。
3.培养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阅读和品味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
2.难点:培养对生命、对自由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是独特而美好的存在,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尊重。生命是一首歌,每个个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唱出属于自己的旋律,彼此关注,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陈忠实去体验他从白鸽成长历程中获得的心灵感悟。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鹿原》等。1997年,凭借《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喙(huì)   惬(qiè)意   豁(huò)朗
蜕(tuì)变 邋遢(lāta) 翱(áo)翔
骊(lí)山 蜿蜒(wānyán)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惬意:满意,称心。
排解:宽慰,消解。
洞达豁朗:形容能看透人的心思。
蜕变: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气性:气质性情。
邋遢:肮脏,不整洁。
亭亭玉立: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这里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这里指即将不再存在。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摘录关键词句,简要概括作者的养鸽经历。
明确:向往白鸽,得到白鸽→喂养白鸽,“我”获得信任→白鸽产卵,孵出小鸽,“我”用心喂养→小鸽长大,“我”拍掌激励,白鸽飞翔
2.再读文章,结合“我”的养鸽经历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
明确:
文章内容 作者的情感
向往白鸽,得到白鸽 听老舅介绍自己养的鸽子时,心生向往;老舅捉来一对老白鸽,“我”欣喜、感激
喂养白鸽,“我”获得信任 “我”认真喂养老白鸽,成为亲密伙伴,感到惊喜
白鸽产卵,孵出小鸽,“我”用心喂养 发现老白鸽产卵、孵蛋,“我”感到喜悦、好奇;小鸽孵出,“我”写作间隙来查看,心中期盼;等待幼鸽成长的过程,“我”更加沉静
小鸽长大,“我”拍掌激励,白鸽飞翔 幼鸽终于长成美丽的白鸽,“我”被深深震颤;小白鸽学会飞翔,“我”自豪、陶醉
  步骤二:细读课文,思考探究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白鸽的特点。
明确:(1)①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
②我回去后想了,干脆让白鸽把蛋下到你这里,在你这里孵出小鸽,它就认你这儿为家咧。
分析:老舅的话点明鸽子习性——依恋故巢。
(2)①至于饲养技术,老舅不屑地说:“只要每天早晨给它撒一把苞谷粒儿……”
分析:老舅的话说明了白鸽易于喂养的特点。
(3)①两只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每一只鸽子的每一次归巢,都使纸箱里欢闹起来,可以推想,父亲或母亲为它们捕捉回来了美味佳肴。
②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
分析:老白鸽轮番为后代捕食,自己却消瘦邋遢,表现了老白鸽爱护后代的特点。
(4)①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它俩紧紧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等待母亲或父亲归来哺食。
分析:细致描绘初生小鸽丑陋的形象特点。
(5)①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
②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
分析:细致描绘了幼鸽长成后漂亮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幼鸽的纯洁、本真之美。
2.文中描摹纸箱中的幼鸽前后一丑一美的两种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起初,幼鸽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它们蜕变和成长。后来,幼鸽的本真之美教“我”心灵震颤,甚至畏怯。表现了“我”敬畏生命、欣赏美、追求美。
3.结合课文旁批“欢闹的白鸽,成了作者写作生活的良友,无形中影响着作者的心绪”,梳理、研读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分析白鸽带给作者的影响。
明确:(1)白鸽的到来对于“在远离城市的乡下故园里住着读书写作”的“我”来说,缓解了自己单调、寂寞的写作生活,给家族老屋带来了生机与灵气。
(2)老白鸽哺育小白鸽的温情与欢乐能帮助“我”“心绪归于清澈和平静”“情绪由亢奋渐渐归于冷静和清醒”,并且“自觉调整到最佳写作心态”。
(3)看到初生形态丑陋的小鸽,“我”既期待它们蜕变和成长,也在等待中获得了沉静的力量和创作的灵感,将白鸽哺育幼鸽的动人情感“渗透到对作品人物的气性的把握和描述着的文字之中”。
(4)看到一身纯白、胆怯而羞涩的幼鸽,“我”被这种纯净圣洁的本真之美打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力量。
4.怎样理解这篇文章中的白鸽形象?
明确:文中的白鸽可以理解为“美”的象征。①“生命之美”。老白鸽对环境从生疏到熟悉、对“我”从警惕到信任的过程,白鸽一家热闹而又生机勃勃的生活,幼鸽的蜕变与成长,特别是幼鸽长成后令人心灵震撼的美,都是生命之美的一种体现。②“自然之美”。白鸽的生活、繁衍、成长,都是自然的生命进程,因为白鸽正是自然这一整体的一部分。③作者的“理想之美”。作者对美的憧憬和向往,是关乎自身的,是对于自身艺术创作,对于自我生命的一种主体要求,还是对于身边环境,对于世界的一种期待。正是在白鸽的导引下,作者仿佛踏进了美的天地,得以窥见其中的神奇与美好,因此白鸽也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5.如何理解“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明确:既指“我”眼中自由飞翔的两代白鸽,又指像白鸽一样迷人、令我陶醉的家园;既表达了对生命成长的赞叹,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也寄予了“我”对生命(或对生活)美好的祝愿。
四、课堂小结
成长,是一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生命与生命相遇,常常会创造出美好的故事。两目相处,四鸽齐飞,人生与鸟性的美好深深地感染我们。同学们,走在成长路上的你们又是否想过,如何能一步一步坚强起来,不慌不忙,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成长过程带来的欢乐?
五、布置作业
请你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美好瞬间,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谈谈从中获得的感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板书设计
我的白鸽
向往白鸽,得到白鸽——向往、欣喜、感激
喂养白鸽,“我”获得信任——惊喜
白鸽产卵,孵出小鸽,“我”用心喂养——喜悦、好奇、期盼、沉静
小鸽长大,“我”拍掌激励,白鸽飞翔——震颤、自豪、陶醉
感悟:对生命成长的赞叹、自由安宁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祝愿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介绍写作背景,然后通过学生默读、细读等方式,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再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形象的把握,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时间限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很到位。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