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作者是著名诗人臧克家。文章记叙了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事迹:闻先生作为学者,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潜心于学术;作为民主战士则“说了就做”,投身于民主运动。作者从两方面表现闻一多的崇高品格,赞扬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本课将继续学习精读课文,继续培养学生在了解文本大意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文本仔细品味,抓住关键语句或段落,品析其含义和表达妙处的能力。
【教学目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读写并学会运用“梳头”“迭起”“目不窥园”等17个词语。摘录积累文中精彩的或令你感动的词句。(语言运用、文化自信)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精读课文,勾划关键词句,梳理作者分别写了哪些事来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领悟其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关注文章关于闻一多形象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中的作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素材,梳理闻一多在不同身份时“说”和“做”的异同特点,深入感受其品格和精神。
勾画精彩语句,揣摩其深刻含义,体味其表达效果。
3、关注文中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围绕中心选择、剪裁材料的写作手法,学习使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文章诗歌一样的语言,揣摩其表达效果,学习其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播放《最后一次演讲》视频,导入新课的同时作为背景介绍,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让学生直观感受闻一多作为民主战士时的敢说敢做,感受其大无畏的爱国精神;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反动派穷凶极恶、十恶不赦的行径,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
二、预习检测
1、资料链接。
(1)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他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他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2、朗读并正确书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3、在课文中勾画词语所在的句子,朗读学习正确使用词语。选择3-5个词语说一段话(要求:意思完整、逻辑清晰),学习正确使用词语。
4、快速默读课文,批注初读感悟与疑问。
三、精读鉴赏
1、精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写作《唐诗杂论》
1-7段:学者。做了再说, 写作《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 写作《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8-18段:民主战士。说了就做, 群众大会演说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 参加示威游行
2、精读1-7段,勾画文章描写闻一多形象时的细节描写,细读揣摩其表达效果,做好批注。
明确:外貌细节,“头发凌乱”
环境细节,“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深宵灯火”“漂白了四壁”
语言细节,“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3、精读1-7段,勾画文章描写闻一多形象时的四字词语,细读揣摩其表达效果,试着用下面的句式来谈理解。
明确: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零乱不堪、众物腾怨
密密麻麻、群蚁排衙
(词语),意思是 。从这个词语我看到了闻一多先生 的特点(或精神精神品质),感受到了他“要给我们衰微的名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拳拳爱国心。
总结:这就是作为学者时的闻一多“说”和“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精读8-18段,勾画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朗读品味其深刻的意蕴。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明确: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民主战士时“说”的范围越来越广,声音越来越大,他所“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大。
(2)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明确: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民主战士时“‘说’了就‘做’”的特点。“以生命为代价”,写出了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时毫不退缩,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这是为争取民主,发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写的是闻一多为了民主革命具体做的事情,而且是影响巨大、危险的事情,强调了闻一多先生为了民主革命不只是喊口号,而是在做实在的事,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4)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明确:表达了闻先生对李先生的赞美与崇敬之情,同时号召大家向李先生学习为争取民主而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
(5)他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明确:闻先生参加示威游行,走在最前面,在与反动势力斗争的过程中,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中,他冲锋在前,从不退缩。闻先生在用生命践行他的“言”和“行”,让我们肃然起敬。
反复朗读19-20段,引导学生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体会其作用。
明确:内容上,总结了闻先生前期潜心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革命人生经历,赞美他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优秀品质,点明了文章中心。
结构上,总结全文,与开头呼应,突出闻一多始终不变的是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赞美了他贯穿始终的对祖国和人民赤诚的爱。
总结:闻一多作为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特点——“说了就做”。
四、审美思辨
1、朗读文中结构整齐的句子,体会文章精致凝练、富有诗意的语言特点。
2、比较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在“说”和“做”方面的异同点。
闻一多“说”和“做” 相同点 不同点
学者 不管是作为学者还是作为民主战士,他既会“说”也会“做”。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民主战士 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
总结:闻一多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使命。无论从文化的角度或者革命的角度,他始终在做力所能及的事业救国救民,从不放弃,从不低头。
3、小组合作:探究围绕中心,如何选择、剪裁材料的写作方法。
五、作业提升
1、抄写课后词语,选择5个词语做片段练习。(必做)
2、小练笔: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写1-2件事表现他的特点,200左右。(必做)
3课外朗读闻一多的诗歌《七子之歌》《死水》《火柴》等,进一步感受闻一多的精神追求。(选做)
六、板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专心致志 口的巨人
爱国爱民
民主战士:说了就做 英勇无畏 行的高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