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成人每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约为克.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O点,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B. ,C. ,D. ,3.“石阡苔茶”是贵州十大名茶之一,在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后,某茶叶经销商对甲、乙、丙、丁四种包装的苔茶售价、利润均相同在一段时间内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最终决定增加乙种包装苔茶的进货数量,影响经销商决策的统计量是( )包装 甲 乙 丙 丁销售量盒 15 22 18 10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方差4.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B. 与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C. 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坐标为D. 当或时,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于点E,且::1,则为( )A.B.C.D.6.某中学评选先进班集体,从“学习”“卫生”“经律”“活动参与”四个方面考核打分,各项满分均为100分,且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八年级2班这四项得分依次为80分、90分、84分、70分,则该班的综合得分为( )A. 分 B. 分 C. 84分 D. 86分7.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m的值是( )A. 或 B. 0或3 C. 或3 D. 或08.春节前,某加工厂接到面粉加工任务,要求5天内加工完220吨面粉.加工厂安排甲、乙两组工人共同完成加工任务.乙组加工时,中途停工一段时间维修设备,然后提高加工效率继续加工,直到与甲队同时完成加工任务为止.设甲、乙两组各自加工面粉数量吨与甲组加工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乙组中途休息了1天 B. 甲组每天加工面粉20吨C. 加工3天后完成总任务的一半 D. 4天后甲乙两组加工面粉数量相等9.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为常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B,连接OA,OB,则的面积为( )A. 5tB.C.D. 510.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F在边BC上,且,点E沿BD从点B运动到点设点E到边BC的距离为x,,y随x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2中函数图象的最低点的坐标为( )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请你写出一个最简分式,使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分式的值不可能为0;②当时,分式有意义.这个分式可以是______.1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平行,且将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经过点,则______.13.为了解“睡眠管理”落实情况,某校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时间均保留整数,并将样本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其中有两个数据被遮盖.在关于睡眠时间的统计量中,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的是______填“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14.如图,在 ABCD中,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AD于点F,分别以点F,B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G,作射线AG交BC于点E,连结若,,则AE的长为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等边三角形,点,点,以PB为边在PB右侧作正方形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9分解分式方程:;先化简,再求值:,其中17.本小题9分从文本生成到语音识别,从绘画到编程,AI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变革.为了解甲、乙两款AI软件的使用效果,数学兴趣小组从甲、乙两款软件使用者中各随机抽取20名,记录使用者对两款软件的相关评价满分10分,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信息处理速度得分条形统计图信息识别准确度得分折线统计图信息处理速度和信息识别准确度得分统计表项目统计量AI软件 信息处理速度得分 信息识别准确度得分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 方差甲 7 n乙 m 7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表格中______,______,______填“>”“=”或“<”若某市共有10万人使用甲款AI软件,请你估计对甲款软件信息识别准确度打分超过7分的人数.综合上表中的统计量,你认为哪款AI软件使用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列出两条即可18.本小题9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B、C在x轴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交AB于点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的面积.19.本小题9分如图,在 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某数学学习小组要在AC上找两点E,F,使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现总结出甲、乙两种方案如表:甲方案 乙方案分别取AO,CO的中点E,F 作于点E,于点F请回答下列问题:对以上方案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A.甲方案可行,乙方案不可行;B.甲方案不可行,乙方案可行;C.甲乙两方案均可行;D.甲乙两方案均不可行;选择其中一种你认为正确的方案进行证明,若以上两种方案均不可行,也可以自行设计一种方案进行说明;我选的是方案:______;证明:在的基础上,若,,则 ABCD的面积为______.20.本小题10分研究表明植物具有固碳能力,所谓固碳能力,就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的能力.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垂柳每天固碳81克所需的种植面料是杨树每天固碳克所需种植面积的3倍,而杨树每天单位面积固碳量比垂柳多克.求垂柳、杨树每天单位面积固碳量.某园林打算种植这两种树木共600平方米,且种植垂柳的面积不少于种植杨树的面积的一半.如何种植才能使每天的总固碳量最多?最多为多少克?21.本小题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与x轴交于点求点A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点B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且纵坐标是1,连接AB,CB,求的面积.22.本小题10分如图,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设BD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BE,①判断四边形B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若,,求四边形BEDF的周长.23.本小题10分数学课上,小组同学对含角的菱形进行了探究.【背景】在菱形ABCD中,,作,AP,AQ分别交直线BC,CD于点P,【感知】如图1,若点P是边BC的中点,小智经过探索发现了线段AP与AQ之间的数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这个数量关系为______.【探究】点P为BC上任意一点时,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选择图2或图3回答,并说明理由.【应用】取出如图2所示的菱形纸片ABCD,若,,请直接写出线段DQ的长.答案和解析1.C 2.C 3.C 4.D 5.C 6.B 7.A 8.D 9.C 10.A 11.答案不唯一 12. 13.中位数 14.16 15. 16.解:去分母,得,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得,系数化为1,得,检验:当时,,则为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原式,当时,原式17.解:乙款总共随机抽取20名,其中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信息处理速度得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第10,11位的得分是7分和8分,,由条形统计图可知,,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的信息识别准确度得分波动程度更小,则,故答案为:,9,<;用10万乘甲款软件信息识别准确度打分超过7分的人数所占比可得:万人答:对甲款软件信息识别准确度打分超过7分的人数约为万.我认为甲款AI软件使用效果更好.理由如下:甲款AI软件信息识别准确度得分的平均数高于乙,而且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甲款AI软件信息识别准确度更高且更稳定.甲款AI软件使用效果更好.答案不唯一,选择乙也正确,理由合理即可18.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把代入得,, 19.解:甲乙两方案均可行,正确,故答案为:C;甲方案,证明如下: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是对角线AC的中点,,、F分别是AO、CO的中点,,,,在和中,,≌,,,,,,,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乙方案,证明如下:于点E,于点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由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20.解:设垂柳每天单位面积固碳量为x克,则杨树每天单位面积固碳量为克,由题意得:,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垂柳每天单位面积固碳量为克,杨树每天单位面积固碳量为克;设种植垂柳的面积为m平方米,则种植杨树的面积为平方米,由题意得:,解得:,设种植这两种树木每天的总固碳量为w克,由题意得:,,随m的增大而减小,当时,w有最大值,此时,,答:种植垂柳200平方米,种植杨树400平方米,才能使每天的总固碳量最多,最多为240克.21.解: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点B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且纵坐标是1,,作轴,交直线AC于点D,则D点的纵坐标为1,代入得,,解得,,, 22.解:如图,直线MN就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①四边形BEDF是菱形,理由如下:如图,由作图可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在和中,≌,,,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又四边形BEDF是菱形,②四边形ABCD是矩形,,,,由①可设,则,,,即,解得,四边形BEDF的周长为: 23.解:线段AP与AQ之间的数量关系为理由:连接AC,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为等边三角形,,,,点P是边BC的中点,,,,在和中,,≌,故答案为:;点P为BC上任意一点时,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连接AC,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为等边三角形,,,,,,在和中,,≌,点P为BC上任意一点时,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线段DQ的长为3或理由:连接AC,过点A作于点E,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为等边三角形,,,,,①当点E在点P的右侧时,如上图,,,由知:≌,,,②当点E在点P的左侧时,如图,,,由知:≌,,,线段DQ的长为3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