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请你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做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七年级组织开展“品湖湘文化,展无限魅力”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湖湘文化,历史悠久。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湖湘文化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方。而一代代湖湘儿女从家出发,心怀天下,爱家乡爱国家,______(彰显 凸显)出极具湖湘特色的家国情怀。湘楚大地,人杰地灵。红色精神照湖南—韶山冲走出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人民开天辟地缔造新中国;以毛泽东、彭德怀等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志士,为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xūn。忠肝义胆看湖南—“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志士仁人______(前赴后继 围追堵截),在救亡图强的民族史诗中写下潇湘绝唱。人才荟萃传湖南—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良田沃野种希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择一事终一生,在农业科学领域______(伫立 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摘编自《人民日报》)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彰显 前赴后继 伫立 B. 彰显 前赴后继 树立C. 凸显 前赴后继 树立 D. 凸显 围追堵截 伫立3.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华文化中”后增加“湖湘文化”。 B. 将“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调换位置。C. 把“博大精深”后的“、底蕴深厚”去掉。 D. 把“重要地方”改成“重要地位”。湖湘文化,守正创新。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部分省份2024年元旦旅游成绩表省份 接待游客(万人次) 比2023年同期 收入/消费比(亿元) 比2023年同期湖南 2102.14 65.5% 207.54 79.5%河南 1613.7 233% 78.7 28.9%广东 1447.9 78.1% 89 99.1%江苏 142166 122.6% 171.78 126.9%材料二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2024年1月17日发布了一组数据,如表。2023年1-12月份重点监测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情况统计表名称 监测单位个数 组织活动次数(次) 服务人次(万人次)1-本月累计 同比(%) 1-本月累计 同比(%)全省 188 57366 85.18 11365.38 89.55博物馆 42 8648 98.99 2413.93 82.88图书馆 91 12855 79.69 5028.63 53.89文化馆 55 35863 84.11 3922.81 17854材料三湖湘文化成为湖南旅游的一张名片。湖南目前已经沉淀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文学、影视和动漫演艺、艺术等作品,湖南传媒综艺节目积淀了大量可开发的场景,湖湘名人群体群星闪耀,湖湘大地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熠熠生辉。湖南旅游发展,运用人工智能、VR/MR/AR等视频科技和声光电科技、材料科技等,将多年积淀的红色文化、时尚文化和历史文化故事化开发融入自然山水、城市历史和乡村生活空间,转化为研学、研习、休闲、游戏、角色表演等各种沉浸式、智能化、场景化、参与式的“第二人生”文化主题型旅游产品体系,并以马拉松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激活新形势、新常态下的山水游和乡村游。(摘自《梁媛:讲好湖湘文化故事,构建主题文化旅游新市场》,有删改)4. 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湖南2024年元旦旅游成绩最为突出,接待游客人次增长量和收入/消费增长量均位列第一。B. 2023年图书馆组织活动次数和服务人次最多,文化馆组织活动次数同比增幅与服务人次同比增幅最高。C. 各种沉浸式、智能化、场景化、参与式的文化主题型旅游或许将成为文化旅游新市场。D. 2023年湖南省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在服务人次方面,都有80%以上的增长。5. 如何更好的推送湖湘文化?请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两条建议。6. 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斯是陋室,________”告诫我们要保持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2)《望岳》中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3)《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元宇宙:推动审美革命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①元宇宙作为当今科技界、产业界、艺术界,乃至投资界的热门话题,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生活、改变世界。一般认为,“元宇宙”这一概念最早源于1992年美国科幻小说《雪崩》,作者斯蒂芬森创造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并和现实社会紧密相联的三维数字空间,在那里的人类通过数字分身生活。如今,人们对于元宇宙的概念有一些大致相同的定义:元宇宙是基于5G以上互联网技术,将VR/AR等新型3D虚拟现实显示技术、区块链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整合而产生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②那么,元宇宙将怎样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呢?首先,人们将从时空改变中重构自己的审美心理。就时间而言,在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综合情境中,人们沉浸于VR或AR呈现出来的虚拟世界,对自身和周遭事物的关注度明显下降,直觉成为了把握时间的基本方式。就空间而言,元宇宙中VR和AR的出现,让这种“身体在别处”的现实与虚拟区隔趋于消逝。栖居于元宇宙世界中的人,可以通过数字分身一边在北京故宫欣赏清乾隆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的精美,也可以瞬间移步到意大利西斯廷大教堂去欣赏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天顶油画,还可以即刻换位到埃及去观赏夕阳下沙漠中的金字塔。③其次,人类的感官体验也将在元宇宙的高度沉浸感中得到多维度的延伸,进而创生一种全新的审美图景。一方面,诸如VR手套、VR眼镜等新型虚拟现实设备,能够让用户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虚实融生景象,并在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维度上实现审美感受的延伸与拓展;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升级及虚拟数字人和仿真机器人的应用,将会让用户进入到一个个真假难辨的“高沉浸式环境”,并在其中实现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感官一体化的混合式体验,形成对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同时它还将打破现实的地理疆界、语言隔阂,并最终实现全人类共享的元宇宙审美景观。④再次,人类的身份认同感、生命意识将在元宇宙中被重新赋义,审美境界将会大为改观。例如,元宇宙可以重塑历史古迹和逝去的先辈们的虚拟影像,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赋予人物与先人一致的语音和行为风格,实现后代与先辈的同时空交互,让家族记忆、民族记忆、文明的记忆重新成为鲜活可体验的经历。如此一来,人类将不仅可以在元宇宙中深度体验康德和席勒所倡导的审美游戏境界,而且还可以进入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那种超越现实的自由而和谐的审美理想境界。⑤那么,元宇宙是否真的会因为科技创新带来的审美革命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呢?答案也远没有这么乐观,这里至少涉及如下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受制于技术难题,当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元宇宙应用的沉浸式体验技术要求。二是受制于科技道德,某些别有用心的科技公司,甚至可能让元宇宙成为压迫人们的战争预演场域。不过,我们仍应看到元宇宙带来的审美革命意义及其之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价值。7. 关于元宇宙,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元宇宙目前是众多领域的热门话题,正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B. 元宇宙是斯蒂芬森建造的和现实社会紧密相联的三维数字空间。C. 元宇宙是整合了许多种先进技术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D. 元宇宙的流行会让人们的审美方式相较于以前发生较大的改变。8. 关于元宇宙推动审美革命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元宇宙中的人可以通过数字分身于短时间内在相隔很远的不同地方游览。B. 带上新型虚拟现实设备,身处元宇宙中,用户能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虚实融生景象。C. 元宇宙可以让人们跨越时空与先辈的虚拟影像进行交互,拥有更深刻的精神体验。D. 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元宇宙带来的审美革命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9. 请从科技公司的角度,说说他们怎样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边关的树张佳①那天,彭文磊发来微信,六号点种的树居然发芽了。图片里,几株枯枝立在土黄色的山谷中,其中一株露出几颗嫩芽。此刻,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已经入夏,暑意渐浓。②彭文磊是新疆阿克苏温宿边境管理大队的一名戍边民警,他说的“六号点”是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位于夏特古道深处、中天山木扎尔特冰川脚下。③4月初,我去那里采访,八零后彭文磊,带着几名来自安徽、山东、云南等地的九零后民警守在警务站。那时,山外草木蔓发,春意盎然,山中却依然萧瑟,看不到丁点绿色。民警们尚未换掉冬衣。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这儿都是荒芜苍凉。每年直到5月,冰雪才消融结束,9月,严冬又如期而至。这群年轻人给我讲述了他们的戍边生活。除此之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树。为了能让戍边环境有些绿意,民警们每年都会在警务站种树。不过由于持续低温,加上土层下都是砂砾,种下的树还没有撑过冬天的。即便这样,大家仍然坚持。这次,他们又从山下运来土,种下十八棵树苗。在警务站门口,我看到两排树苗,如瘦骨嶙峋的孩子般的树苗,在寒风中晃悠着干瘦的胳膊和脑袋,瑟瑟地挺立着。在这荒凉的古道深处,这些树能成活吗?见我疑惑,彭文磊他们笑着对我说:只要种下去,就会有希望。④在新疆边境,戍边人对于种树几乎有着一种“执念”。2022年初,我去喀什边境管理支队卡拉苏边境警务站采访。警务站位于海拔七千五百多米的慕士塔格峰脚下。那里高寒缺氧,水的盐碱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多倍,生命力顽强的高原红柳也无法在这里生存。一年四季,民警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慕士塔格峰的雪白和戈壁的土黄。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种树的尝试也从未停止。每年开春,民警孙中川和战友们都会挖开坚硬的盐碱戈壁,铺上从山下拉来的土壤和羊粪,试着在上面栽树、撒草种。2021年,种下的十几棵树好不容易有两棵发了芽,但很快就枯萎了,草种则一颗都没有发芽。他们总结经验,准备再次尝试。⑤恶劣的环境不但让植物无法生存,也给戍边民警的身体带来伤害。警务站的每个人都嘴唇乌紫,皮肤皴裂,头发脱落,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不过没有人退缩,大家的想法是:边境总要有人来守,不管树能不能成活,他们都会在这里扎下根,坚持下去。⑥当然也有成功的。在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霍尔果斯边检站的民警们,经过几代人接续努力,硬是在原本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种上了沙枣、白杨和硬叶榆,还开辟出一片菜地。⑦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位于帕米尔高原深处,几乎与世隔绝。2023年,上级为大同边境派出所建起一座玻璃阳光暖房。从此,民警们总会利用休假的机会从家乡带回特色植物种在阳光暖房里。今年4月,民警李光禧辗转五千多千米,从家乡背回三棵砂糖橘树三棵菠萝蜜树和两棵荔枝树。回到派出所已是凌晨两点多,他顾不上劳累,跟战友们连夜把树种在阳光暖房里。⑧我不禁想起初到边境工作时,听到的一则关于高原戍边的故事。早年间,一名高原戍边人在山上连续执勤数月,不知山下已经换了季节,下山后,抱着路边枝繁叶茂的杨树久久不愿松手。我初听时并不在意,直到自己实地走过边境,才理解了戍边人对树的情感。对于守卫在边关的民警来说,树是一种信念的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0. 请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主人公是以彭文磊、孙中川、李光禧为代表的扎根环境恶劣的边境的戍边民警。B. 第③段中画横线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山中春季景象萧瑟,突出戍边民警生活环境的艰苦。C. 第⑤段中画横线句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旨在引出对戍边民警战胜恶劣环境、成功种树的叙写。D. 第⑧段中的高原戍边人抱着杨树不松手,是因为树对他来说是信念的寄托、精神的象征。1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12. 第④段中说“在新疆边境,戍边人对于种树有着一种‘执念’”,其实对所有戍边人来说,种树都是一种“执念”。这“执念”体现在哪里?请结合第③—⑦段的内容简要概括。13. 文章题为《边关的树》,作者写的仅仅是树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三)古诗文阅读(18分)14.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金陵晚望①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②,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③,一片伤心画不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释】①此诗作于晚唐时期,当时战乱频繁、唐王朝危机四伏。金陵:南朝六代建都之地,今南京。②晚翠:傍晚苍翠的景色。③丹青手:指画师。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浮云”,但写法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①,故称瑞②耳。体兼彩③,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丙】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④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自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注释】①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②瑞:吉,善。③兼彩:兼有各种颜色。④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15.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濯去泥土”中的“濯”与“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濯”意思相同,都表示“洗”。B. “而名之不可”中的“名”是“说出”的意思,与成语“不可名状”中的“名”意思相同。C. “香远益清”“久而益可喜也”与《孙权劝学》中“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都是“有益处”的意思。D. “及”有“追上、赶上,至、到,和”等义项““既非昌阳之所能及”中的“及是“追上、赶上”的意思。16. 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短文【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去:①离开 ②除去,去掉 ③距离 槁: 1. gǎo ①干枯 ②箭杆 ③敲击 2. gāo 同“篙”,撑船的竹竿 3. kào 犒劳17. 短文【甲】【乙】【丙】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18. 短文【甲】中周敦颐自比莲花,而短文【乙】中的“兰”和短文【丙】中的“石菖蒲”也都有美好的品质。如果让你从中再选一种来比喻周敦颐,你会选择哪一个?请说明理由。(四)名著阅读 (8分)1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________(人名)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_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________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20. “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会遭遇哪些复杂而艰难的现实?为了实现美好的梦想或远大的理想,他们是怎样奋斗的?从中你感受到哪些精神力量?请选择以下一位人物,谈谈你的阅读心得。①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祥子(《骆驼祥子》)三、写作(5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总有一些温暖的回忆,如冬日里一缕阳光,让人在寒冷中感受到爱和力量,在暗夜找到前行的勇气。看到《山海经》,鲁迅便会想起长妈妈带给他的温暖和感动;看到紫藤萝,宗璞睹物释怀,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和永恒……请你以“想起______时很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相关信息;(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2025年上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请你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做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七年级组织开展“品湖湘文化,展无限魅力”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3题答案】【答案】1. pì 勋 2. B 3. D【4~5题答案】【答案】4. C 5. 示例:(1)科技赋能,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文化旅游新模式;(2)开展多元化的公益文化活动,鼓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场所开展相关活动。【6题答案】【答案】 ①. 惟吾德馨 ②. 岱宗夫如何 ③. 齐鲁青未了 ④.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⑤. 何人不起故园情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7~9题答案】【答案】7. B 8. D9. 科技公司要攻克技术难题,恪守科技道德。(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10~13题答案】【答案】10. C 11.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苗比作瘦骨嶙峋的孩子,把树枝、树梢比作胳膊和脑袋,同时赋予树苗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苗干瘦、生命力不旺盛的状态,表现出边地环境的恶劣,侧面体现了戍边民警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的可贵精神品质。12. (1)虽然环境恶劣,但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的民警每年都会在警务站种树;(2)喀什卡拉苏边境警务站的民警每年开春都会挖开坚硬的盐碱戈壁,铺上从山下拉来的土壤和羊粪,试着在上面栽树、撒草种;(3)霍尔果斯边检站的几代民警接续努力,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种上了沙枣、自杨和硬叶榆,还开辟出一片菜地;(4)大同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利用休假的机会从家乡带回特色植物种在阳光暖房里。13. 文章表面写树,写边境种树的不易、树木扎根的艰难,其实写的是人,写面对恶劣条件时依旧顽强乐观的戍边民警,写戍边民警为国成边扎根边疆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三)古诗文阅读(18分)【14题答案】【答案】《金陵晚望》中,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身的忧愁与对时局的忧虑融入对“浮云”的描绘之中,进而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孤寂、忧愁的氛围《登飞来峰》中,诗人运用了比喻(双关、象征)的修辞手法,以“浮云”喻指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阻碍变法革新的顽固派势力。【15~18题答案】【答案】15. C 16. 然而除去了它根部的泥土,(它)就会干枯而死。17. 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短文甲用“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等方面的特点来寄托自己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品格。短文乙以兰为喻,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赞扬了兰花的高洁,表达了作者的高雅志趣。短文丙借赞扬石菖蒲忍寒苦、安淡泊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的追求。18. 示例一:选择兰花。兰花通常被视为高洁、淡泊名利的象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形象紧密相连。兰花生长在幽谷中,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这与周敦颐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品格有相似之处。示例二:选择石菖蒲。石菖蒲具有“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自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的特质,它无需肥沃土壤,仅凭清水便能在石间扎根生长,苍劲坚韧,这与周敦颐洁身自好、坚守本心的品格有相似之处。(四)名著阅读 (8分)【19题答案】【答案】 ①.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②. 朱赫来 ③. 钢铁般的意志【20题答案】【答案】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在双腿瘫痪、双目失明的状态下,却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为解放事业奋斗,通过文学创作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其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激励人心,彰显无畏困境、追求真理与进步的力量。示例二:《骆驼祥子》中,祥子于农村破产后梦想在城市买车自立,却屡遭挫折:车被抢、钱被敲诈、婚姻不幸。尽管遭遇了重重困难,祥子仍依靠个人的辛勤劳动努力化解与抗争。虽然祥子最终沉沦了,但他曾经展现出的面对困境仍坚持梦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三、写作(50分)【21题答案】【答案】例文:想起那把旧雨伞时很温暖教室窗外的雨下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我盯着抽屉里那把折叠伞发呆,蓝白格子的伞面已经褪色,伞骨处还缠着一圈透明胶带——这是班长小林送我的那把。去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放学时突然下起暴雨。我站在教学楼门口,看着同学们陆续被家长接走,急得直跺脚。书包侧袋里的作业本要是淋湿了,明天准要被老师批评。正搓着衣角发愁时,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这把伞借你吧。”回头看见小林举着伞站在雨里,校服裤脚已经湿了大半。他手里拿着两把伞,把格子伞往我怀里塞:“我家离得近,跑几步就到了。”我刚想说“那你怎么办”,他已经撑开另一把破了角的黑伞,冲进雨幕里,背影很快被白茫茫的水汽吞没。那把格子伞意外地大,我抱着书包走在雨里,伞面刚好能遮住全身。走到巷口时,忽然发现伞柄处贴着一张便利贴,上面是小林歪歪扭扭的字:“伞骨有点松,收的时候慢点转。”那天晚上,我把伞仔细擦干净,才发现第三根伞骨有处细微的裂痕,应该是早就坏了。第二天还伞时,小林正趴在座位上补作业。他头发梢还带着潮气,袖口卷着,露出手腕上被雨水泡皱的皮肤。“谢谢你啊,”我把伞递过去,“伞骨坏了,我赔你一把新的吧?”他头也没抬,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爸会修。”后来我才听说,他那天冒雨跑回家,发了高烧,却还坚持完成了作业。现在那把格子伞还在我的抽屉里。上周运动会,小林在男子800米决赛中摔了一跤,膝盖磕出了血,却咬着牙跑到了终点。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时,我看着他被搀扶着走出跑道的背影,忽然想起那把缠着胶带的雨伞——原来真正的温暖,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给予,而是哪怕自己淋着雨,也要把晴朗分给别人的心意。雨渐渐小了,我把格子伞撑开,蓝白相间的伞面在教室里投下细碎的光影。想起小林每次咧嘴笑时露出的虎牙,心里像被晒过的棉被,暖烘烘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