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邵阳市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暑假学习综合测试试卷【考试范围:第1章--6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若甲乙透镜的焦距分别为、,且S点距甲、乙两透镜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于B.甲透镜的折光能力比乙透镜的强C.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D.甲为凸透镜,乙为凸透镜2.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 )A.可听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不是声波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名中学生重约为50N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5~42℃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D.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4.湖南衡阳县石市镇被誉为“根雕艺术之乡”,石市竹木根雕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代,清朝时期达到鼎盛。如图所示是雕刻大师创作作品的场景,雕刻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作品的形状 B.作品的质量 C.作品的体积 D.作品的密度5.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9℃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6VC.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 300gD.人体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6.下列说法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8℃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C.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D.新沂市冬天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7.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来,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30° B.反射角是60°C.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 D.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9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9.下列估测数据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A.人散步时的速度约为1m/sB.一个普通成年人身体的体积约为60dm3C.家用台式电脑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1AD.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10.将一枚完好的鸡蛋放入盐水中出现如图所示最终状态,若缓慢向杯中加盐或加水两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缓慢向杯中加水会使盐水的密度变大B.缓慢向杯中加盐可以使鸡蛋悬浮C.向杯中加盐或加水杯底所受压强不变D.向杯中加盐,鸡蛋所受浮力不变11.如图甲所示,一个实心圆柱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下一定深度开始竖直向上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假设水面不动)。如图乙所示的是绳子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结合图像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的重力为B.浸没在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C.金属块的密度为D.圆柱体的高度是12.如图所示,质量为80g,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薄壁平底圆柱形容器(忽略容器厚度),放置在水平面上,容器中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480g,另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60cm3的正方体物块置于容器右侧,(g取10N/k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为0.96×103kg/m3B.将物块放入容器之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C.将物块放入容器之中后,当物块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ND.将物块放入容器之中后,当物块静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64Pa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3.郝闻与物理科代表并肩走在学校运动场上,他们俩之间是相对 的;郝闻在一次1500m长跑测试中,用时6minl5s,则他在该次测试中的平均速度为 m/s。14.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家的贡献。在物理学中,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是 。建立了相对论的科学家是 。15.如图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笔向盛有水的水槽发射一束激光照射到水面上的O点,光线经过折射在水槽底部形成一个光斑,此时折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打开水槽底部的水龙头缓慢放水,能观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 (填“左”或“右”)移动。16.如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图乙和图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作图每问2分,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7(1).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眼暗从A点看到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光路图. (2).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图甲),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图乙)。请在丙图中作出人眼处看到发光点A的成像光路图。18.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100g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之后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c水=4.2×103J/(kg·℃)](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理由是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热量;(4)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19.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某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至 处,此时发现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母,使天平平衡;(2)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按图乙所示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g;(3)将烧杯中的酱油倒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 cm3;(4)用天平测出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 kg/m3;(5)另一实验小组同学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经过讨论后,他们想出利用实验台上的天平、烧杯、水等物品也可以测量酱油密度,请把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在空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出、并擦干烧杯, 的总质量m3;④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所测的物理量和表示)20.小明设计如下实验测量饮料的密度。(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8.2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饮料,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将烧杯中的饮料全部倒入量筒中,饮料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可计算出饮料的密度为 kg/m3,该测量值偏 ;(2)小明进一步思考后又想出了一种测饮料密度的方法,他利用大小两个圆柱形桶依次完成了图丙所示的ABC三步实验,其中BC两次小桶中饮料和水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则饮料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图丙中测量的h1、h2、h3及ρ水表示)。四、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共18分。21.如图所示是一台火灾现场侦察、灭火的消防机器人,其质量为600kg,以3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沿直线匀速前进了1min,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重的0.02倍。求:(1)消防机器人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2)消防机器人所受的重力;(3)消防机器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22.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柱体甲和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乙高为0.2m,重为0.4N,内盛有深度为0.15m的液体;已知:S甲=3×10-3m2,S乙=4×10-3m2。现沿竖直方向在甲中切去底面积为S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置于容器乙的液体中,切去部分会自然沉底,并静止在容器底部。截取甲的部分放入乙中静止后,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面积S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容器乙的壁厚忽略不计,求:(1)截取甲之前,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2)乙中液体的密度;(3)甲的密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2.【答案】C【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频率是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翅膀每秒振动5~6次,频率为5~6Hz,而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超过20000Hz是超声波,人不能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3.【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长度的估测;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4.【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基本属性【解析】【解答】由题意知,雕刻过程中,端溪石的质量和体积会变小,形状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相同状态,密度相同,所以密度不变。故答案为:D。【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质量的多少,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相同。5.【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时间的估测;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6.【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7.【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8.【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三态;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解析】【解答】AB. 雾和雨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珠,故A、B错误;B.雨的形成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C.雪和霜,都是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9.【答案】D【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10.【答案】D【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盐水中加水,水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使盐水的密度变小,故A错误;BD.如图,鸡蛋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向杯中加盐,盐水密度变大,鸡蛋仍然漂浮,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则浮力不变,B错误,D正确;C.图中容器为柱形容器,杯底所受压力等于杯中物体的总重力。根据,往杯中加盐或加水时,杯底所受的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增大,故C错误。故选D。【分析】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当液体密度变大时,物体仍漂浮,浮力不变;柱形容器中,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中物质的重力,根据,判断压强的变化。11.【答案】C【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解:A: 由图乙可知,AB段拉力不变,物体重力不变,由称重法知浮力不变,物体完全在水下,BC段拉力变大,所以浮力变小,物体逐渐露出水面,CD段拉力不变,表明物体完全露出水面。CD段物体完全露出水面,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金属块的重力为30N,AB段拉力不变,物体完全在水下,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是F浮=G-F拉=30N-20N=10N,故A错误;B:AB段拉力不变,物体完全在水下,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是F浮=G-F拉=30N-20N=10N,故B错误;C.金属块的质量 浸没时,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故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故C正确;D:BC端物体逐渐露出水面,高度 ,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分析】(1)分析绳子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当金属块从水中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未露出液面,此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的浮力不变,绳子的拉力也不变,即为图中的AB段,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没有浸入水中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则可求出金属块重;(2)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据此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知道金属块的重力,利用重力公式求金属块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金属块的密度;(4)BC段物体逐渐露出水面,根据速度公式算出圆柱体的高度。12.【答案】D【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13.【答案】静止;4【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析】【解答】郝闻与物理科代表并肩走,郝闻相对物理课代表位置没有变化,物理课代表相对郝闻位置也没有变化,因此他们俩是相对静止。已知:s=1500m,t=6min15s=375s,平均速度:故答案为: 静止;4【分析】考查相对静止概念,平均速度计算。14.【答案】牛顿;爱因斯坦【知识点】物理常识15.【答案】小于;右;【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16.【答案】凸透镜;小;实【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解答】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像变小,像距变小,物距变大。【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17(1).【答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2).【答案】【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18.【答案】-14;大于;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加;4.2×103;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比热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19.【答案】(1)左端零刻度线;左(2)72.2(3)40(4)1.125×103(5)在空烧杯中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20.【答案】71.2;1.1×103;大;体积;【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21.【答案】(1)解:消防机器人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s=vt=3m/s×60s=180m;答:消防机器人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80m。(2)解:消防机器人所受的重力:G=mg=600kg×10N/kg=6×103N;答:消防机器人所受的重力为6×103N;(3)解:因为消防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消防机器人的牵引力:F=f=0.02G=0.02×6×103N=120N,消防机器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答:消防机器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360W。【知识点】功率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公式s=vt代入计算即可;(2)根据重力公式G=mg代入计算即可;(3)根据功率的推导公式代入计算即可。22【答案】(1)解:因为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由图丙知道,截取甲之前,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p1=1000Pa,截取甲之前,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F压=p1S乙=1000Pa×4×10-3m2=4N答:截取甲之前,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为4N;(2)解:截取甲之前乙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G总=F压=4N乙中液体的重力G液= G总-G容=4N-0.4N=3.6N乙中液体的密度答: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6×103kg/m3;(3)解:因为切去部分会自然沉底,且当S=20cm2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1800Pa,由丙图可知,此时乙容器恰好装满,则切去的甲物体的体积为柱体甲的高度切去的甲物体的重力为切去的甲物体的质量为甲物体的密度为答:甲的密度为1.6×103kg/m3。【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2)根据物体的重力计算质量,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3)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根据重力计算质量,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