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培优】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章节考点培优】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人教版(2024)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作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
A.1min B.4s C.2s D.0.5s
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C.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0.5A
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200g
3.“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B.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36V
C.广安五月的平均气温约为50℃
D.广安中考体考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
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歌乐山山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B.正常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D.中考专用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103mm
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人步行速度1cm/s
B.教室的高度6 m
C.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120m/s
D.课桌的高度80cm
6.每周升期仪式上,同学们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中感到无比自豪。关于升期仪式中的一些数据,下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质量约为10g
B.升旗时完整播放国歌的时长约为600s
C.升旗时,国旗上升的速度约为10m/s
D.八年级护旗手小刚所受重力约为530N
7.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  )
A.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 B.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
C.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 D.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
8.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
B.你答题所用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
C.教室中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110V
D.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9.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
A.常用的医用口罩的质量是30g
B.常用的医用口罩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为1800N
C.家用电冰箱工作时的电流为3A
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8.86km
二、填空题
10.(1)如图所示,木块长为    cm;
(2)速度计的示数是    km/h;
(3)体温计的示数是    ℃;
(4)反射角是    度;
(5)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6)托盘天平的读数是    g;
(7)电能表的读数是    kW h。
11.写出以下两种仪器的读数。
(1)图(a)中物体的直径是   cm;
(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   s;
12.为了能较准确的测量出小球的直径,请用作辅助线的方式在如图画出测量方法    ,并读出小球直径为    cm.
1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毫米,用它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厘米,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   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如图所示中实验器材的名称是   ,如图是用它打印的一条纸带,a、f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秒。
14.
(1)填上合适的单位:某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的颗粒物.
(2)如图甲小球的直径   ,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   .
15.某种型号的隐形飞机其表面反射面积为0.01m2,相当于边长为   cm的正方形,其飞行速度为700m/s=   km/h.
16.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   、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航天员应选质量较   (大、小、任意)的,身高165   (填单位)
17.小明同学学习了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就用手中的刻度尺来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18.(1)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cm;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若使用如图丙所示的电流表直接测电流,若指针最后如图丁所示,则实际的电流值为   A。
(2)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随后另一小组记录了某种物质的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熔化过程用了   min,内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1)如图A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
(2)如图B所示,汽车速度表表明汽车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km/h,合   m/s;
(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下图是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寒暑表示数为   ,体温计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接连测量病人甲、乙的体温,中途都没有甩体温计,测得甲、乙的体温分别为、,有关两人的真实体温,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是
B.甲的体温一定低于
C.乙的体温一定是
D.乙的体温可能低于
三、计算题
20.某人测一物体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6.23cm,6.52cm,6.20cm,6.2cm,6.19cm,指出错误数据,算出物体长度应为多少?
21.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如图,已知自行车的车轮周长为163.28cm,若这位同学沿着平直公路从家到学校,车轮转了1200转。请问:
(1)测量周长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多少?
22.小张从玩具中拆下一捆粗铜线,想要知道其长度,于是将粗铜线在铅笔上紧密排绕了n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出线管的长度L0;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将粗铜线浸没到量筒的水中,读出水和粗铜线的总体积V2,求:
(1)粗铜线的横截面积;
(2)粗铜线的长度L。
23.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刻度尺、停表、蚊香,还要   和    。
(2)测量方法和步骤:
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   ,用刻度尺测出   ;
②点燃这小段蚊香,并计时,测出这段蚊香   ;
③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   。
四、作图题
24.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要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
(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做出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
(4)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5)如图所示,小君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d是   cm。
(6)如图所示,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五、实验探究题
25.
(1)如图1,物块的长度为   ;电压表的读数为   ;家庭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其示数是   。
(2)如图2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小桢同学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在装有适量热水的烧杯中加热,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   选““或““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读出如图乙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
图2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从中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在图丙所示中,段与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26.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在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对物理量进行测量:
(1)如图,图甲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2)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我们称之为周期。小红用电子秒表测量某个单摆摆动5个周期的总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此时读数为   s,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为   s;
(3)如图丙所示是某种测量仪器的一部分,仔细观察可知:该仪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   ,其量程为   ,此时的读数为   。
27.通过阅读伽利略发现单摆等时性的故事,激发了小明的探究热情,他用一端系一个螺母的细线做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观察到螺母摆动过程中,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小明提出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做出猜想如下: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猜想C:可能跟螺母的质量m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铁架台细线和螺母,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秒表、量角器和   。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数据如下表:
序号 绳子长度L/cm 螺母的质量m/g 螺母摆动的角度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00 10 3 2.0
2 140 10 3 2.4
3 140 10 5 2.4
4 100 15 3 2.0
①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法。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当螺母质量和摆动角度一定时,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   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   。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   有关。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
(4)实验中发现,螺母摆动到   (选填“A”、“B”或“短”)位置时速度最快。
(5)实验中发现,螺母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
六、简答题
28.小明新居的客厅有一扇窗,看上去窗的高度h似乎比宽度a长,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试设计一个比较h与a长短的方法。(简述所用的器材和操作方法)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D
【解答】 课桌高度大约高70cm,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大概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即约1s.
故选D。
【分析】对一些不太熟悉的物理量估算,可以根据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物理量对比进行估算。
2.B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为37℃,中考考场内的温度应该不高于37℃.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物理课本的长度比铅笔的长度大一些,在26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教室中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通过的电流大约I==≈0.18A.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橡皮的质量比此数据小得多.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B.
【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
3.D
【解答】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0.8m。A 错误 不符合题意
B: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3.7V 。B错误 不符合
C:广安五月的平均气温约为22℃。C错误 不符合题意
D:广安中考体考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D正确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由长度的基本常识可判断。
B:由常见的基本电压可爱判断。
C:由我国不同地区常见的温度可判断。
D:中学生常用的实心球就是2kg。
4.C
【解答】解:
A、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一个标准大气压约1.0×105Pa,歌乐山海拔较高,山顶气压一定小于标准大气压,不可能是1.5×105Pa.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按照国家标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180m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5.D
【解答】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110c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不能超过120km/h=120× m/s≈33.3m/s.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6.D
7.C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估计,课桌的高度略低于1m,根据量程能一次测完全长的要求,需要排除B和D,而毫米钢卷尺比厘米皮卷尺要精确,所以选择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
故选C.
8.B
9.B
10.3.40;80;38.3;30;2.4;27.8;2168.5
11.(1)1.70
(2)218
12.;3.10
【解答】解:测量方法如图所示:
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10cm,小球的直径为3.10cm.
故答案为:见上图;3.10.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3.1;2.5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打点计时器;0.1
【解答】由图可知,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是0.1cm,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
由图可知,物体左侧对准刻度线6cm处,右侧位于刻度线8.5cm与8.6cm之间,可估读为8.55cm左右,则物体的长度为
在测量过程中,估读的数据并不准确,与实际值之间存在差异,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由图可知,该实验器材是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所打出的相邻的两点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图中a、f两个计数点间有5个这样的时间间隔,则a、f两个计数点间总的时间间隔是
【分析】刻度尺上最小的长度是分度值;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时间。
14.(1)cm;μm
(2)1.22cm~1.28cm;337.5s
【解答】(1)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7m=167cm;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2)如图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左端对齐2.00cm,右端对齐3.20cm至3.30cm的中间,故估读为3.22cm~3.28cm,小球的直径为3.22cm~3.28cm减去左边对齐的2.00cm,为1.22cm~1.28cm;秒表的读数为小表盘读数加上大表盘读数,小表盘读数为5min,且指针过半,因此大表盘读数要读第二圈,为37.5s,故秒表的读数为300s+37.5s=337.5s。
【分析】(1)根据物体的长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2)根据三角板的直角对应的刻度值测量长度;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位置,测量时间。
15.10;2520
【解答】解:
①∵S=a2∴正方形的边长为a= = =0.1m=10cm;②∵1m/s=3.6km/h,∴700m/s=700×3.6km/h=2520km/h.故答案为:10;2520.
【分析】①已知面积,利用a= 可以得到边长;②1m/s=3.6km/h.
16.小;小;cm
【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可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因为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克有效载荷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所以质量越小,耗费的动力越小,所以航天员的质量尽可能小一些,身高与一般成年人差不多,在165cm左右.
故答案为:小;小;cm.
【分析】①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质量越小,说明有效载荷越小,耗费的动力越少;②根据对常见物体质量和长度的了解填上合适的单位.
17.1mm;2.50
18.1.90;63.2;2.3;-4;8;变大
19.337.5s(5min37.5s);90;25;热胀冷缩;;可以;C
20.解:(1)观察5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6.52cm和6.2cm与其余三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的.
(2)物体的长度应为:L=≈6.21cm.
答:6.52cm和6.2cm是错误的,物体长度应为6.21cm.
【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掉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
21.(1)解:刻度尺在读数时,需要估读一位,即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对于163.28cm中,估读数值“8”的上一位“2”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该刻度尺分分度值是1mm。
答:测量周长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解:这位同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程
答:这位同学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1959.36m。
【分析】 (1)结合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分析。
(2)先利用自行车外胎的周长求车轮行驶的距离,然后利用“路程=每圈的周长×圈数”即可求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长度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22.(1);(2)
23.(1)细棉线;火柴(或打火机)
(2)拉直棉线;两标记间的距离s;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v=s/t
【解答】(1) 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刻度尺、停表、蚊香,由于蚊香是弯曲的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还在用细棉线帮助测量燃烧蚊香的长度,还要有点燃蚊香的工具:火柴;
(2)步骤: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s;
②用火柴点燃蚊香,并计时,测出这段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
③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蚊香燃烧速度:。
故答案为:(1)细棉线; 火柴(或打火机) ;(2) ① 拉直棉线;两标记间的距离s;② 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③。
【分析】(1)测量长度需要用刻度尺及细棉线,且用特殊方法测量蚊香的长度;测量时间需要用秒表,做的关于蚊香的实验,就应该有蚊香,而且要点燃蚊香就要火柴;
(2)先用刻度尺与细棉线测出一小段蚊香的长度s,再用秒表测出燃烧这段需要的时间t,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蚊香燃烧的速度。
24.(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4)解:如图所示:
(5)1;1.06-1.10
(6)解:如图所示:
【解答】(1)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进入水中的光线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如图 ;
(2)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的光线相当于过凸透镜的主光轴,再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 ;
(3)作光源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再连接像和所经过的点,为反射光线,如图 ;
(4)光线过凹透镜的光心,沿直线传播,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距,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 ;
(5)根据图像,刻度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为1mm,物体长度为3.10cm-2.00cm=1.10cm;
(6)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折射过焦点,光线过光心,沿直线传播,如图 。
【分析】(1)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发生折射时,空气中的角度比其它介质中角度大;
(2)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折射平行于主光轴,光线和主光轴平行,折射过焦点,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反射光线所经过的点和光源的像在同一直线上;
(4)光线过凹透镜的光心,沿直线传播,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5)刻度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是分度值,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值测量长度;
(6)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折射过焦点,光线过光心,沿直线传播。
25.(1)2.45;2.4;318.6
(2)a;-4;10;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解答】(1)如图1,根据物块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为4.45cm-2.00cm=2.45cm;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结合指针位置,读数为2.4V;家庭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其示数是318.6kW·h;
(2)在探究冰熔化特点的时,
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在装有适量热水的烧杯中加热,a中装有冰,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a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图2乙,结果液柱位置,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4℃;
图2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15min-5min=10min。在图丙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CD段的倾斜程度小,是因为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分析】(1)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压;利用电能表窗口示数,测量消耗的电能;
(2)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测量温度;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
26.B;2.40;7.5;1.5;温度;-20℃~40℃;25℃
27.天平;控制变量法;细线长度L;螺母摆动的角度无关;摆长;短;B;测出摆动n次所用的时间t,然后用得出单摆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
28.解:小明可选择一个标准(如细线、长棍)来比较窗的高度h和宽度a之间的长短.
【分析】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比较,是一道开放题,方法很多,答案并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