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人教版(2024)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他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5,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3:1 B.2:15 C.6:5 D.3:22.如图所示,用10N的拉力F拉动绳端,使物体在5s内水平向左匀速滑动1.5m,物体与地而间的摩擦力为18N。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拉力F做的功为15J B.拉力F的功率为6WC.绳末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运动时间比为1:4,路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比为( )A.3:4 B.4:3 C.12:1 D.1:124.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5.国庆放假期间,奇奇同学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途中发现前方远处有座陡峭的山崖。她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后听到了回声,此时奇奇距山崖大约( )(此时声速为340m/s)A.680m B.340m C.170m D.34m6.如图是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闪光灯每隔10s闪亮一次,底片记录相应时刻车辆位置的照片。根据照片可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前2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小B.在0~4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甲、乙两车都行驶800m时,甲车需要的时间多D.甲、乙两车都行驶3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多7.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赛段 一 二 三 四时间/s 24.2 27.11 27.25 26.60A.一 B.二 C.三 D.四8.某校进行的百米赛跑。当第1名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第2名的运动员离终点还有10m;当第2名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第3名的运动员离终点还有10m。假设三名运动员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当第1名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第3名的运动员离终点还有( )A.18m B.19m C.20m D.21m9.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相距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C前5s的平均速度为2.8m/sB.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1m/sC.开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D.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47m二、填空题10.如图所示,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路面上凹槽的分布比较密,汽车行进时振动很 (选填“快”或“慢”),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据乐曲的音调高低来设计。假设某音乐公路规定的行驶速度是54km/h,设定乐曲为《歌唱祖国》,第一个音符“sol”的频率为392Hz,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 m。11.如图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较 方法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相同 比较时间的方法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12.如图所示,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无人机上的药箱相对于无人机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无人机以5m/s的速度在农田上方持续地喷洒农药时,喷洒宽度为2.5m,每分钟喷洒的农药量为2kg,药箱中一次可装40kg的农药,则该无人机喷洒作业一次可喷洒的最大面积为 m2。13.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物体在OA段的速度为v1,物体在BC段的速度为v2.(1)请你根据图象分析,v1 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此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14.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其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为 。15.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6s后受到经回波,已知声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利用此种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1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 ;乙是 17.按要求填空:(1)长春南湖大桥长约160m,一辆小轿车(车长忽略不计)以36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需 s。过了南湖大桥,司机又行驶在快速路上,司机发现桥面两侧设有隔音墙,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当前示数为 ℃;(3)国庆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 的,卡车是 的。小明爸爸说小车也在运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4)一艘轮船正在利用声呐系统探测鱼群位置。轮船声呐系统能够发出人耳不能听到的 波。18. 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具有全向隐身性能的战机已多次成功试飞。(1)新一代战机在转弯飞行的过程中,战机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加油机为战机加油时,两机保持相同速度匀速水平飞行,则重力势能减小的是 (选填“加油机”或“战机”),战机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新一代战机具有全向隐身性能,是指战机对 (选填“肉眼”或“雷达”)隐身。战机自身携带的探测装置可以产生电磁波,电磁波是通过迅速变化的 (选填“电阻”或“电流”)产生的。若探测装置的电功率为110kW,某次试飞消耗的电能为55度,则该探测装置工作的时间为 min。(3)图中一系列圆为该战机在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过程中,经过不同位置时产生的声波在某时刻所到达的位置,可判断该战机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飞行。已知圆A的半径为1100m,圆B的半径为500m,AB两圆圆心间的距离为1080m,则该战机的飞行速度为声速的 倍。19.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x轴 (选填“向左”或“向右”)。(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3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m/s。三、计算题20.下表所示为G3641次高铁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停靠站序 站台 进站时间 发车时间 停留时间1 北京朝阳 11:32 11:32 --2 怀柔南 11:54 11:56 23 承德南 12:31 12:35 44 辽宁朝阳 13:28 13:31 35 阜新 14:02 14:04 2(1)G3641次高铁列车正常运行时,从北京朝阳站到阜新站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小时?(2)小兴查得北京朝阳站到阜新站的铁路里程为700km,求G3641次高铁列车正常运行时,从北京朝阳站到阜新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21.2009年9月28日上午7时44分,伴随一声长鸣的汽笛,搭载1200多名旅客的D3102次“和谐号”动车稳步启动,快速驶离福州火车站,开往上海,如图。温福(温州-福州)铁路的正式通车,标志着福建交通进入了“高铁时代”。 下表是D3102次列车时刻表的部分内容。(1)列车全程是匀速直线运动吗?(2)小明乘坐这趟列车从福州出发,到雁荡山站下车,请你根据列车的运行时间和路程,算出这段区间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2.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列举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米/秒)空气(0℃) 331 冰 3230空气(15℃) 340 铜 3750煤油(25℃) 1324 铝 5000水(常温) 1500 铁 5200(2)在长884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秒,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23.如图所示,动滑轮重4N,所吊重物B重20N,物体A重240N,此时物体B恰好在20s内匀速下降了2m,不计绳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求:(1)物体B下降的速度是多大?(2)水平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多大?(3)要使物体B恰好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要对物体A施加水平向右拉力F的功率为多大?四、作图题24.按要求作图。(1)根据图1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作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音调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2)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3)如表所示,是水沸腾实验数据记录,请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25.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请在v-t图像中画出两木块运动情况。五、实验探究题26.小明发现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花生油往出倒时下流速度非常慢,猜想液体的粘性大小与温度可能有关。于是将放在三个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花生油同时滴入三个规格相同、倾斜度相同的试管口使其自然流入试管底部,并在下表中记录油滴流入试管底部所用时间:油的温度/℃ 8 15 27油滴流入试管底部所用时间/s 12 9 7(1)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明是通过比较 来反映液体粘性的大小。(2)实验中小明没有将试管竖直放置,而是采用倾斜一定角度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红发现小明的实验方案有缺陷,他应控制油滴的 不变。(4)完善方案后,小明在妈妈的帮助下又用蜂蜜等几种不同液体做了相同的实验,得出类似的现象和数据,根据他探究的现象和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是: 。27.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 秒钟拍摄1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的放大图。(1)纸锥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 s;纸锥从A运动到D的时间是 s;(2)纸锥从A运动到D速度变化情况是 ,判断的依据是 。(3)从E到F过程中,纸锥运动的路程是 cm,速度是 。2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高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s—t图象如乙所示,由图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 s;(2)根据图乙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3)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 m。六、综合题29.国庆“十 一”长假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爸爸用了18min通过了到上桥这段18km长的限速路段,(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爸爸超速了吗?(2)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七、简答题30.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请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里找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并写出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1.B【解答】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 分别列出甲、乙所用时间的表达式,再根据速度比与路程比,计算所用时间的比值 .2.B【解答】A.如图,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n为2,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拉力F做的总功为A不符合题意;B.拉力F的功率为B符合题意;C.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为C不符合题意;D.物体向左匀速滑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到的向左的拉力F'等于地面对它的摩擦力18N;则F′做的有用功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根据功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功率大小;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根据物体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3.C【解答】已知 , ,根据 得,它们的速度之比:.故答案为:C。【分析】结合题意,利用v=计算即可.4.C5.B6.B7.A【解答】由于每个赛段的路程相同,根据时间数据,第一赛段时间最短,说明速度最快,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在路程相同时,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大。8.B【解答】∵第一名到达终点时,第二名距终点还有10米所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速度之比为 ——①;第二名到达终点时,第三名距终点还有10米所以.∴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速度之比为 ---------②由①②得 根据时间一定时,路程比等于速度比可知,当第1名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第三名通过的路程是81m,所以第3名的运动员离终点还有100m-81m=19m.故答案为:B【分析】求出当第1名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第2名的运动员离终点还有10m可得1名的运动员的速度与第2名的运动员之比,然后根据三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距离差分析解答即可.9.D10.快;0.03811.路程;路程【解答】观众比较快慢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来比较快慢的,裁判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快慢的。故答案为:路程;路程;【分析】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12.静止;1500013.大于;2.5【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sOA=15m,tOA=3s,sBC=30m﹣15m=15m,tBC=12s﹣7s=5s,则v1===5m/s,v2===3m/s,所以,v1大于v2;(2)由图象可知,全程的长度s=30m,时间t=12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2.5m/s.故答案为:大于;2.5.【分析】(1)由图象可知,物体在OA段和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大小,然后比较;(2)读出全程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14.4.8km/h,小红远足活动中每小时行驶路程为4.8km15.459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16.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解答】解:由图甲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图乙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故答案为 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二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17.(1)16;传播过程中(2)液体的热胀冷缩;50(3)静止;运动;地面;相对(4)超声18.(1)不平衡;加油机;增大(2)雷达;电流;30(3)左;1.8【解答】(1)转弯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所以受力不平衡,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质量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战机的质量增加,速度不变,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增加。(2)战机隐身是指雷达无法监测,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变化导致磁场发生变化,磁场发生变化又会产生变化的电场,进而形成电磁波。该装置工作的时间t=。(3)相同时间内,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所以产生的声波半径越大,所以飞机向左飞行,飞机在A点时产生声波,飞到B点,飞机飞行的距离为1080m,此时声波在B点传播,当B声波为500m时,A声波为1100m,所以声音的传播距离为1100m-500m=600m,根据速度公式分析可知,相同时间下,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该战机的飞行速度为声速的【分析】1、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2、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功率的计算:公式为W=Pt。4、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19.(1)向左(2)320.(1)2.5h;(2)21.(1)解: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判断,列车在各站会停车上下旅客,路线也不是直线,所以全程不是匀速直线运动(2)解:t=2h,s=378km,由v= 可得:v= =189km/h【分析】(1)利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进行判断;(2)利用v=求得平均速度,注意时间与路程的对应.22.(1)解:声速跟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大,液体比气体大。(2)解:解:依题意得∨=5200米/秒答: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速度为5200米/秒,查表可知该金属管是铁管。【分析】(1) 声速跟温度、介质种类有关 .(2)先利用v=,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再结合时间差计算声音在金属管内的传播速度,对应数据表找出金属管的材料即可.23.(1);(2)12N;(3)9.6W24.(1)(2)(3)25.26.(1)油滴流入试管底部所用时间(2)减慢油滴的流动速度,便于观察和记录(3)质量(4)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其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答】(1)由题可知,通过油滴流入试管底部所用时间比较液体粘性的大小,用了转换法。(2)若将试管竖直放置,则试管中蜂蜜会由于重力下降速度很快,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采用倾斜一定角度放置,减慢油滴的流动速度,便于观察和记录。(3)因为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要控制无关变量,即应控制油滴的质量不变。(4)由表格可知,温度越高,油滴流入试管底部所用时间越短,粘性越弱,所以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其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1)通过液体流动的时间,可以探究粘性大小;(2)减慢液体流动速度,便于观察和记录现象;(3)保持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便于比较速度大小;(4)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其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7.(1);(2)逐渐变大;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3);【解答】解:(1)相机进行拍照时,间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每秒曝光2次,由图可知纸锥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0.5s,纸锥从A运动到D的时间是1.5s;(2)由图可知从A到D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纸锥在加速下落;(3)EF阶段的距离为s=80.0cm 60.0cm=20.0cm=0.2m;所以纸锥在下落过程中EF阶段的速度为:v= =0.4m/s.故答案为:(1)0.5;1.5;(2)逐渐变大;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3)20.0;0.4.【分析】(1)根据“每隔 0.5 秒钟拍摄1次”分析得出答案;(2)由图像提供的信息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3)先根据刻度尺的单位和最小分度值读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再根据v=求解。28.0.5;0.6;1.6【解答】由图乙可知ABCD四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5s,因此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由图乙可知BC段的路程为s=0.4m-0.1m=0.3m,由速度公式得到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由图乙知OB段小球的平均速度为:CD段小球平均速度为:又由vBC=0.6m/s,因此得小车的速度每0.5s增加0.4m/s,故到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到内小球的运动路程为:所以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s总=。故答案为:0.5;0.6;1.6。【分析】(1)由图乙判断出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2)根据图象乙判断出BC段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算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3)根据图象和速度公式计算OB、CD段小球的平均速度,找出平均速度变化的规律,确定到内小球的平均速度,根据速度公式算出小球在到内通过的路程,再算出该小球2s内通过的路程。29.(1)解:“上桥18km”表示距离上桥还有18km,“40”表示最高速度不超过40km/h.小明的爸爸开车的速度为v= = =60km/h>40km/h,所以超速(2)解:警示语:请不要超速行驶;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等【分析】(1)已知行驶的时间和距离,利用v= 得到车速,将车速与限速牌上的数值比较,得到是否超速.(2)与交通安全相关的警示语从超载、超速或酒驾等角度分析.30.解:(1) “彩云间”,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2)听到“猿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3)轻舟已过万重山,物体位置的变化是做机械运动。(4)千里江陵一日还,指运动速度快。【解答】(1) “彩云间”,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2)听到“猿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3)轻舟已过万重山,物体位置的变化是做机械运动;(4)千里江陵一日还,指运动速度快。【分析】首先要明白诗句的含义,然后联系物理知识进行回答.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