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培优】第4节 速度的测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章节考点培优】第4节 速度的测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人教版(2024)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速度的测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甲、乙两车运动的图像,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B.3s时,两车相距6m
C.甲车的速度为4m/s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南运动
2.有三个物体在运动,甲在30min内前进了1.75km,乙在1h内前进了3780m,丙在10s内前进了10m,那么甲、乙、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
A. B.
C. D.
3.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此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从S点向E点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在这段过程中,由照片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B.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C.甲球与乙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1
D.甲球与乙球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3
5.甲、乙两车同时向东运动,甲车从A地出发,乙车在甲车东边40m远处出发,甲车的v﹣t图像和乙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
A.乙车做加速运动
B.乙车的速度为15m/s
C.甲车追上乙车时,乙车运动了40m
D.甲车在4s后追上乙车
6.北京路沂河大桥改造工程是我市今年重大工程之一,截至2月27日,质量为2.5万吨的南幅老桥桥面由560个液压千斤顶顶升到位(如图)。桥面被以5mm/min的速度共顶升3.1m,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南幅老桥桥面重2.5×105N
B.1h内桥面可被连续顶升3m
C.千斤顶共对桥面做功7.75×108J
D.千斤顶应用了流体压强的特点
7.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1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  )
A.36km/h B.108 km/h C.144 km/h D.180km/h
8.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  )
A.2.5m/s B.0.4m/s C.5m/s D.40m/s
9.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6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40km B.80km C.120km D.160km
二、填空题
10.5月8日,我国“福建舰”航母完成首次航行试验。该舰在试验中最大航速超过30节(1节约1.852km/h)。航母航行中受到的阻力与航速平方的关系如图,匀速航行时航速变为原来的2倍时,阻力是原来的   倍,驱动功率变为原来的   倍,续航里程(最大燃料储备下连续航行的路程)是原来的   倍。
11.小美居住的小区单元楼加装了电梯,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小美乘坐电梯匀速下楼时,相对电梯,小美是   的,小美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小美乘坐电梯从7楼下降到1楼用时0.2min,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下降的平均速度为   km/h。
1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沿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经过6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差为    m。
13.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   。
14.在抗击疫情中,多地防疫站经常用洒水车在路面上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某洒水车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3分钟前进了900m,该车的速度是   m/s;洒水车以   为参照物洒水车是运动的。
15.如图所示是成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   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km/h=   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   s通过隧道。
16.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1×104kW,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0.7m2,每秒钟可以排出泥浆的体积为1.4m3,则泥泵排出泥浆的速度为   m/s,泥泵对泥浆的推力为   N。已知泥泵每10s做的总功为1.2×108J,则泥泵工作的效率为   。
17.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一滴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这滴水运动到1位置时,运动的时间为   。这滴水由2位置运动到1位置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18.2022年8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军演时,我方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其正前方4.1km处有一艘不明潜艇驶来。已知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后,经过5.4s听到回声,海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
(1)在此情况下,我们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   (填“信息”“能量”)来发现不明潜艇的;
(2)不明潜艇的行驶速度   ?(保留一位小数)
(3)我潜艇收到回声时与不明潜艇的距离   ?
(4)我潜艇收到回声后马上向不停驶来的不明潜艇发射鱼雷,鱼雷的速度为360km/h,问多久后可以命中不明潜艇   ?(保留一位小数)
19.基础问答与计算
(1)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   的,相对于太阳是   的。
(2)乌龟与兔子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沿直线向前运动,如图所示,为龟兔赛跑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完成以下问题。
①乌龟全程做   直线运动。
②乌龟的速度大小为   m/s,合   km/h。
③0至15分钟内,乌龟的速度   兔子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兔子在15分钟至50分钟内处于   状态。
⑤0至60分钟内,兔子的平均速度为   km/h。
三、作图题
20.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记录如下表,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物体的s—t图像。
时间/秒 5 10 15 20
路程/米 10 20 30 40
21.如图所示,这是一物体在0~12s运动的v﹣t图像,请在图中画出其运动的s-t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
22.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时,丽凤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B是AC的中点,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和   ;
(3)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4)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AB段的时间大于BC段的时间,小车的运动速度   (选填“越来越快”“越来越慢”或“不变”);图2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5)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计时器,如果小车前端经过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
(6)善于观察的青莲同学还发现公路旁每隔一段距离就立着一个标记公里数的里程碑,她想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步骤如下:①从某一地点出发,并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②到达某一个里程碑,记下里程碑上的数值、计时器上的时刻;③到达另一个里程碑,记下里程碑上的数值、计时器上的时刻。则自行车在这两个里程碑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
23.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
(2)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不宜过   (选填“大”或“小”);
(3)如图,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   cm,如果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   m/s;
(4)如果测得时间,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全程在做   (“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2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每隔10s所处的位置。
(1)由图可知,0﹣40s甲车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    ;
(2)已知甲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丙所示,求甲车前20s的平均速度。
(3)已知乙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0s。
①乙车的速度相当于    km/h;
②请在图丁做出乙车运动的v﹣t图像   。
③求这段时间内乙车经过的路程   。
五、计算题
25.如图,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一人夺得500米、1000米、3000米接力三块金牌,在500米短道速滑中,以43秒的成绩蝉联冬奥冠军,三破冬奥会纪录,为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实现三连冠!王濛和冰刀的总质量是60kg(g取10N/kg).求:
(1)王濛和冰刀的总重力是多少?
(2)王濛在500米短道速滑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保留整数)
26.2023年8月31日,南宁北站开通运营,开启武鸣通高铁的新纪元。下表是某次高铁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1)该高铁列车从南宁东站到荔波站需要多少时间 两地间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
(2)途中通过一隧道时,小明观察到车厢上显示的速度是 300km/h, 通过隧道用了整整3分钟。求该隧道的长度是多少m
27.如图:一座铁路桥长300m,一个行人从西桥头上桥以的速度匀速沿桥向东行走后,发现一辆正以迎面匀速直线驶来的火车,此时火车距东桥头930m,求:
(1)行人行走的距离;
(2)若火车长240m,火车通过桥需要多长时间;
(3)若人奔跑的最大速度为,发现火车后,人应如何奔跑才能安全离开铁路桥。
28.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一种环保混合动力实验汽车。该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车内蓄电池输出能量;当高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能量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出能量,同时又可以向蓄电池充电;当车辆需要全力加速时,内燃机、蓄电池可以同时向车轮输出能量。为了保护蓄电池,当电池使用到剩下最大容量的停止供电。该车行驶时所受阻力和车速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汽车的某些参数如表所示。
电机 输出最大功率
电池 输出电压
最大容量
整车 质量
(1)某次测试中,该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观察仪表盘,发现这段时间内燃机消耗汽油,蓄电池储存的能量由最大值的增大至,求: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本次测试汽车的能量利用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另一次测试中,只用蓄电池提供动力且输出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该车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以的速度最多可行驶多少?
六、综合题
29.我国有些地方修筑了“音乐公路”。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就会奏出一段悦耳的乐曲。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路面上凹槽的分布较密,汽车行进时振动很快,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据乐曲的音调高低来设计,假设某音乐公路规定行驶速度是54km/h,设定乐曲为《歌唱祖国》,第一个音符“sol”(5)的频率为392Hz。通过阅读以上资料可知:
(1)音符“sol”(5)的频率为392Hz,说明1s汽车振动   次,音符“la”(6)的频率应   392Hz;
(2)汽车行驶速度54km/h=   m/s;
(3)当汽车发出音符“sol”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结果。)
七、简答题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蝙蝠与测速仪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耳朵堵住,它就会丧失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从而揭开了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索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生反射。蝙蝠根据接受到反射回来声音的方向和时间间隔,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这种利用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有反射现象的原理探测物体方位和距离的方式叫回声定位。
科学家受到蝙蝠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超声波测速仪它向行驶的车辆发射频率(一般为30kHz~100kHz)的超声波信号,当车辆向它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增大;当车辆远离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减小。
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信号,并能接收到被测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测速仪就可以测算出被测汽车的速度。
(1)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人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回来超声波的器官是   。
A、眼睛     B、耳朵    C、鼻腔     D、嘴巴
(4)当车辆靠近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   (大于/等于/小于)测速仪的发射频率。
(5)如果测速仪发射一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180m处刚好有一辆汽车迎面行驶过来,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是1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m/s。(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31.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2.D
3.C
4.D
【解答】AB.由图可知,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基本相同,所以甲球运动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乙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短,所以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故AB错误;
CD.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即摄影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由图知,甲球运动了6个间隔时间,乙球运动了为4个间隔时间,所以照片中甲球与乙球的运动时间之比:t甲∶t乙=6∶4=3∶2,
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甲球与乙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若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的,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的,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相同的,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摄影时间间隔是相同的,根据时间间隔个数可求甲乙小球运动的时间之比,根据可求甲乙小球运动是速度之比。
5.C
6.C
7.B
【解答】小汽车的速度是110km/h=30m/s,超车时间5s行驶的距离是150m,大客车的车长约为10m,根据题意5s内大客车行驶了150m-10m=140m,大客车的速度为:v=s/t=140m/5s=28m/s=100.8km/h,B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计算出超车时小车行驶的距离,估测出大客车的长度行驶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计算客车的速度 .
8.A
【解答】由v=得v==2.5m/s.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v=求解后判断。
9.C
10.4;8;2
11.静止;减小;5.4
12.大于;2.4
13.2∶1
14.5;地面
【解答】某洒水车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3分钟前进了900m,该车的速度是
洒水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洒水车是运动的。
【分析】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求得该车的速度。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15.0.585;1;35.1(35或35.0)
【解答】由图像可知隧道长585m即0.585km, ,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 通过隧道。
故答案为:0.585;1; 35.1(35或35.0) .
【分析】结合交通指示牌的含义,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即可.
16.2;;
17.0.3s;2.5m/s
18.信息;18.5m/s;4000m;33.8s
19.静止;运动;匀速;0.5;1.8;小于;静止;1.35
20.
21.
22.(1)
(2)秒表
(3)减小
(4)越来越快;C
(5)小
(6)
23.;大;40.0;0.25;小于;变速直线运动
24.(1)变速;每隔1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
(2)由图丙可知,甲车20s内通过的路程为450m=22.5m/s
(3)①乙车的速度:30m/s=30×5.6km/h=108km/h;;②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此时速度为30m/s;③根据速度公式得,这段时间内乙车经过的路程:s'=v't'=30m/s×40s=1200m
【解答】 (1)从图中可知甲车在0到40s的时间内,每隔1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故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丙可知,甲车20s内通过的路程为450m,由则甲的平均速度:
(3)①乙车的速度:30m/s=30×3.6km/h=108km/h;
②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此时速度为30m/s,如图所示:
③根据速度公式得,这段时间内乙车经过的路程:
s'=v't'=30m/s×40s=1200m。
故答案为:(1)变速;每隔1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
(2)甲车前20s的平均速度为22.5m/s;
(3)①108;②见解答;③这段时间内乙车经过的路程为1200m。
【分析】 (1)从图中可知乙车在0到40s的时间内,每隔1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据此分析乙车的运动情况;
(2)由图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甲车前20s的平均速度;
(3)①1m/s=3.6km/h;
②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③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s=vt可求出路程。
25.(1)解:王濛和冰刀的总重力:
(2)解: )
【分析】(1)利用重力计算公式G=mg求得重力;
(2)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求得平均速度.
26.(1)解:根据列车时刻表可知,从南宁东站到荔波站需要的时间:
t=9:30-8:00=1.5h;
两地间的平均速度:
(2)解:计算隧道长:
【分析】(1)由列车的出发时间和到站时间差,计算需要的时间;根据,两地间的平均速度:
(2)根据速s=vt,计算通过隧道长度。
27.(1)180m
(2)18s
(3)向桥东头奔跑能安全离开铁路桥
28.(1)解: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由图乙可知,当车的速度为时汽车受到的阻力:,
由于车匀速行驶,车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车的牵引力,
由可知,车内行驶的路程:,
车所做的机械功:,
蓄电池增加的电能:,
车获得的有用功:,
本次测试汽车的能量利用率:
答: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本次测试汽车的能量利用率为
(2)解:根据题意可知,电池一次能提供的电能:,
根据题意可知,车获得的机械能:,
由图乙可知,当车速为时,车此时受到的阻力,
由于车匀速行驶,车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车的牵引力,
由可知,该车行驶的路程:。
答:该车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以的速度最多可行驶。
【分析】(1)根据Q=mq,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s=vt,计算路程,根据W=Fs,计算做功多少;根据转化而得的能量,计算消耗的能量;根据,计算能量转化效率;
(2)根据二力平衡,结合没出来,计算牵引力;根据,计算路程。
29.(1)392;大于
(2)15
(3)0.04m
30.C;不能;B;大于;20
【解答】(1)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是实际操作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选C。
(2)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蝙蝠的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人耳不能听到;
(3)蝙蝠能听到超声波,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耳朵,B符合题意;
(4)根据短文,当车辆向它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增大;
(5)根据声音反射现象,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计算声音通过的路程为
s1=v声t1=340m/s×1s=340m,
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180m-0.5×340m=10m,
计算汽车的速度为。
【分析】(1)进行科学探究时,实际操作,是进行实验过程;
(2)超过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人耳不能听到,蝙蝠能听到超声波;
(3)蝙蝠利用耳朵接受到超声波;
(4)物体间距越小,汽车接收到超声波的频率越高;
(5)根据声速和时间,利用s=vt,计算路程;结合总路程和声音的路程,计算汽车的路程,利用,计算速度。
31.由于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7分钟所通过的路程.60km/h大于40km/h,所以被罚款
【解答】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一小时通过的路程为60公里,而不是指路程,理解速度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故答案为:由于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7分钟所通过的路程.60km/h大于40km/h,所以被罚款.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的理解,理解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一小时通过的路程为60公里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