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培优】第2节 声音的特性-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章节考点培优】第2节 声音的特性-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人教版(2024)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西安分会场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在几分钟的节目里,白鹤飞舞,《山河诗长安》古今交融、虚实结合,融汇了戏曲、舞龙表演等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响度能分辨出男、女配音演员的声音
B.现场的观众不需要任何介质就能听到戏腔
C.演员弹琵琶时,手按弦的不同位置是通过改变振动的频率来改变音调的
D.西安分会场与央视主会场之间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2.小明购买了一台“能说会唱”的小度,它能根据主人的语音实现开关机、调音量、选歌曲等。小度(  )
A.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B.是根据音色来辨别主人的
C.发出的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D.发声的频率越高,音量越大
3.2023年春晚上,一曲《百鸟归巢》以黄昏意象构筑,洞箫模拟鸟啼声,群鸦投林,以吐音表现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让流行音乐与文化遗产邂逅碰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洞箫时洞箫器壁振动发出声音
B.模拟鸟啼声是模拟鸟叫声的响度
C.洞箫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中
D.观众在乐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波具有能量
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5.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不仅能传达具体的意思,还丰富了语言表达。下列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的描述,其中描述声音响度小的是(  )
A.低声细语 B.引吭高歌 C.悦耳动听 D.曲高和寡
6.贵州省有很多喀斯特地貌溶洞,从中发现大量唯一真正能飞的哺乳动物——蝙蝠。蝙蝠是通过超声波定位来捕获食物,从人们身边飞过几乎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较低,响度较小
B.倒车雷达原理与蝙蝠的回声定位相同
C.蝙蝠是通过超声波定位来捕获食物,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模拟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可以用来探测月球到地球之间距离
7.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时火箭向下方的水面喷火,水面上方出现的大量白雾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飞船上有的部件是用比铝还轻的新型复合材料制成的,“比铝还轻”指的是这种材料质量小
C.神舟十六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它们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航天员将与地面上的科学家天地联合,进行科学实验,他们之间通话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8.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隔音墙,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图乙:声呐是利用次声波发现障碍物的
C.图丙:城市中的噪声测试仪,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
D.图丁:通过长管就能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说明水能传声
9.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几个探究性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真空不能传声时,玻璃罩内完全抽成了真空
B. 利用如图的音叉和水可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 如图可以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D. 当尺子伸出桌面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是次声波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高脚酒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脚酒杯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中边缘摩擦(手指不要脱离杯口),使其发出声音。当高脚酒杯中的水量增加时,发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1.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   ;指音调的是   .(填序号)
12.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实验过音叉程中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实验中用更大的力击打音叉,听到的声音响度更大,观察到乒乓球弹开的距离更远,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13.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个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   减弱噪声。
14.如图所示,小玲用钢尺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她首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而产生的。接着增加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并使钢尺的振动幅度相同,观察到第二次钢尺的振动比第一次慢。在实验过程中,小玲用仪器获得了振动时声音的波形图。前后两次实验的波形图依次应该是   和   。(选填编号)观察实验过程及波形图可知: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15.如图,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的是第   个玻璃瓶;向瓶口吹气也会发出声音,这是由于   振动产生的声音。
1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   ;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能看到屏幕上图像是由发出   三色光的小格子按不同比例发出的光混合形成的,手机的听筒中能分辨出对方是自己好朋友的声音是根据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7.如图所示,(甲)、(乙)、(丙)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三种动物叫声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高的是图    ,响度最低的是图    ;蓝鲸的质量是已知海洋动物质量最大的,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响亮而低沉,图    (选填“甲”或“乙”)最有可能是蓝鲸发出的。
1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
19.图1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观察到的情景,a、b、c以及小明所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同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a和小明所在汽车的运动图像如图2所示。
(1)由图2可知a车速度比小明所在汽车的速度   。一段时间后小明从车内后视镜(视为平面镜)观察到的情景可能是图3中的   。a车在后视镜中所成像的大小随着两车间距离的增加如何变化?   
(2)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倒车时,超声波从雷达发出到反射回来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变   。超声波与可听声相比,频率更   。
三、作图题
20.(1)把振动频率为250 Hz 的钢尺的声波信号输入示波器后,显示的波形如图1甲所示.把同种材料结构、振动频率为500 Hz的钢尺的声波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请在图1乙中画出波形图.
(2)如图2所示的刻度是北方常用寒暑表中的一部分,当环境温度为一12℃,请用铅笔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3甲所示,请在图3乙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的大致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
21.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琴弦的粗细、   和松紧程度相同,改变   ;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的关系?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4)他们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22.在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东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A:声音响度可能跟频率的大小有关;
猜想B:声音响度可能跟振幅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   ;
(2)用小锤施加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   ;用小锤施加较大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   。由此现象可验证小东的猜想   (选填“A”或“B”)是成立的;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被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①声波可以在   中传播;②声波能传递   。
23.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敲击时,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则发出声音的   (选填乐音的三要素之一)将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_(能/不能);理由:   。
(4)如果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0.5cm和2cm的金属管来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则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   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
五、计算题
2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   声波。
(2)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25.行人过比较宽的马路(如图)时不能光凭“勇敢”,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汽车看见有老人过马路时,一定不要突然按喇叭,有些司机为了专治不躲路的人,居然把设置好的狗叫声当作喇叭声。小明每天上学都要经过红绿灯,若该马路的宽度为15m,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为20s,求:
(1)按喇叭能提醒行人躲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行人听到“狗叫声”以为是真的狗叫,喇叭声模仿的主要是狗发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市区内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   处减少噪声;
(2)小明的速度至少多大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3)若老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5m/s,则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至少要设置为多少才能使老人安全通过马路?
26.如图甲所示是某深海潜水器的简单构造图,其总体积为,潜水器和乘员的总质量为,高压气罐内气体的压强为。某次任务时潜水器向载水舱中灌入海水后,以恒定速度下潜,在即将到达目标位置时抛掉2块压载铁减速,最终在10909m深坐底,完成任务后再抛掉2块压载铁上浮。如图乙是下潜过程中潜水器的动力与下潜速度的关系图像。(海水密度约为,g取)
(1)潜水器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下潜至最大下潜深度所用的时间是   ;(全程视为匀速下潜)
(2)下潜至10000m时,的观察窗受到的压力是   N;
(3)潜水器通过声呐完成环境探测以及与水上的信息交流,声呐使用的是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
(4)可调压载水舱中的水需要利用高压气罐中的压缩气体才能排出。潜水器在最大深度时,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排水的方式实现上浮。
27.海岭又称海底山脉,一般在海面以下。如图所示是对某海岭进行勘测,勘探船停在该海岭底部的A处正上方并向海底发出声呐,4s后收到回波信号。之后勘探船从A处沿直线行驶到达海岭最高点B处正上方,用时2h。到达B处正上方停下后,该船再次向海底发出声呐,经1.8s后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呐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A、B两处水平相距10km。求:
(1)勘探船从A处上方行驶到B处上方的平均速度?
(2)A处比B处水深多少米?
六、综合题
28.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如图甲所示。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1)”、“re(2)”、“mi(3)”三个音阶,则do(1)这个音阶与   图位置对应。
七、简答题
29.凌晨,挖掘机发出很大的声音,吵醒了正在熟睡中的小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挖掘机发出很大的声音中的“大”指的是什么?
(2)请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减小挖掘机噪音对小宁影响的方法。
30.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超声波加湿器(如图)在干燥的冬季比较常用,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白雾”, 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此外利用声呐装置还可以测绘海底的地形.
(1)一般情况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2)超声波能够引起“剧烈的振动”,是因为超声波频率高,具有较高的   .水破碎成“白雾”的过程是否属于物态变化    (选填“是”或“否”)
(3)宇航员无法利用声呐测绘月球表面的地形,是由于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某潜艇的声呐从向鱼群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2s,则鱼群距潜艇的距离约为   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C
【解答】A.男性声音音调较低,女性声音音调较高,依据音调能分辨出男、女配音演员的声音,故A错误;
B.现场的观众是通过空气听到戏腔的,故B错误;
C.演员弹琵琶时,手按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弦的长短或粗细,从而通过改变弦振动的频率来改变音调,故C正确;
D.西安分会场与央视主会场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D.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判断。
2.B
【解答】A.从环保的角度,小度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休息和工作,就属于噪声,不一定是乐音,A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发声体的结构、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会不一样,所以小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辨别是否是主人的声音,B符合题意;
C.小度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真空是不能传声的,C不符合题意;
D.音调的影响因素是频率,发声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与音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声音有不同的品质与特色,即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
3.C
4.B
【解答】A.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波具有能量C.“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比如物体发出的是超声波和超声波,我们就听不到。
故选B。
5.A
6.B
【解答】A.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故A错误;
B. 倒车雷达原理与蝙蝠的回声定位相同,均属于超声波定位,故B正确;
C. 蝙蝠是通过超声波定位来捕获食物,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故C错误;
D.真空不能传声,不能用超声波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
3、声音能传递能量的实例:能量震碎玻璃,使得火焰动摇等。
7.C
8.D
【解答】A.图甲: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隔音墙,目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图乙: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测量海底深度等,故B错误;
C.图丙:监测噪声设备上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dB(分贝),故C错误;
D.图丁:通过长管就能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说明水能传声,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判断;
B.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判断;
C.根据声强的单位判断;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9.A
【解答】A.玻璃罩内不可能完全抽成了真空,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水花飞溅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硬纸板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可以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产生的是次声波,听不到声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硬纸板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人耳朵无法感觉20Hz以下的次声波。
10.升高
【解答】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升高.
【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1.②④;①③
【解答】解: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调太高,是指要发出声音的频率高,即音调高;
②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③他是唱高音的,“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④请勿高声喧哗,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所以,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②④,“高”字指音调的是①③;
故答案为:②④;①③.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2.振动;空气;振幅
13.振动;空气;音色;声源处
【解答】说话时的声音是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分辨不同的老师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色来分辨。关机或者把手机调成振动,这是在声音产生的源头处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根据不同发声体的音色辨别发声体;阻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14.振动;C;A;慢;低
15.8;瓶内空气柱
16.色散;红绿蓝;音色
17.丙;甲;乙
【解答】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根据图像,音调最高的是丙;响度和振幅有关,甲图的振幅最小,响度最小;声音响亮指响度大,声音低沉指音调低,根据三幅图,响度大音调较低的是乙图。
【分析】音调和频率有关;响度和振幅有关。
18.AB或AC;AD或DF;80、1.02或100、1.02
【解答】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
故答案为:AB或AC;(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
故答案为:AD或DF;(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的数据相同,即80、1.02或100、1.02.
【分析】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实验探充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
19.小;乙;不变;小;高
20.(1)
(2)
(3)
【解答】(1)频率为500Hz是250Hz的2倍,即相同时间内波峰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如下图所示:
(2)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12℃在-10℃下面第二个小格处,如下图所示:
(3)根据甲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跑过的路程大于乙跑过的路程,如下图所示:
【分析】(1)在波形图上,波峰的疏密程度表示频率大小,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数值标注液面的位置;
(3)根据图甲确定相同时间内甲和乙路程大小,据此完成作图即可。
21.(1)材料;长度;ad
(2)粗细
(3)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4)ac
【解答】(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琴弦的粗细、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改变长度,故应选择琴弦ad。(2)琴弦a和b的材料、长度和松紧度相同,粗细不同,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3)琴弦c和d的粗细和松紧度相同,但材料和长度都不同,若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是不科学的,该同学探究过程中没有控制琴弦材料相同。(4)琴弦ac的长度、粗细和松紧度都相同,材料不同,故可以选择琴弦ac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分析】(1)探究音调和物体长度关系时,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物体进行实验;(2)当材料和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可以探究音调和横截面积的关系;(3)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4)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可以探究音调高低和材料的关系。
22.振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小;大;B;空气;能量
【解答】(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用小锤施加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小;用小锤施加较大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大;由此可知,响度的大小与振动幅度有关,由此现象可验证小东的猜想B是成立的;
(3) 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被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 ①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②声波能传递能量。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
(2)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3.(1)振动;响度
(2)3
(3)不能;管子的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
(4)2
【解答】(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振动产生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用大力时振幅大,响度就大,因此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响度将不同。(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接不同、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关系,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20.5 cm和 2 cm的金属管,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金属管的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故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2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
【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探究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
(4)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直径相同,长度不同.
24.(1)超
(2)解: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s=vt/2=1500m/s 0.6s/2=450m
【解答】(1)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分析】(1)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2)回声测距:s= vt.
25.(1)信息;音色;声源
(2)解:速度至少为
(3)解:由 得到
【解答】(1)按喇叭能提醒行人躲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行人听到“狗叫声”以为是真的狗叫,喇叭声模仿的主要是狗发声的音色。市区内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少噪声。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市区内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少噪声;
(2)根据公式,可求出速度;
(3)根据公式,可求出时间。
26.;;;超声波;不能
27.(1)解: 勘探船从A处上方行驶到B处上方的平均速度:;
答:勘探船从A处上方行驶到B处上方的平均速度为5km/h;
(2)解: 由可知s1=v声t1=1500m/s×4s=6000m;
A处海水的深度:;
由可得s2=v声t2=1500m/s×1.8s=2700m;
B处海水的深度:;
A处比B处水深:Δs=sA﹣sB=3000m﹣1350m=1650m。
答:A处比B处水深1650米。
【分析】会应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计算。会利用回声测距原理计算深度、距离等,其中s表示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v表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t表示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共用的时间。
28.(1)空气;音调
(2)B
【解答】(1)吹哨子时,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当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2)当用嘴向容器内吹气时,容器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do(1)”、“re(2)”、“mi(3)”三个音阶对应的容器分别是:B、C、A。
【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改变发声体的长度,音调不同;
(2)发声体越长,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9.(1)响度很大
(2)使用双层玻璃
30.340m/s;能量;否;月球表面是真空的;1500
【解答】(1)一般情况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2)超声波能够引起“剧烈的振动”,是因为超声波频率高,具有较高的能量.水破碎成“白雾”是液态的,这个过程不是物态变化;
(3)①宇航员无法利用声呐测绘月球表面的地形,是由于月球表面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
②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某潜艇的声呐从向鱼群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2s,则鱼群距潜艇的距离为:S1500m/s1500m.
【分析】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超声波具有能量;注意分析“白雾”是否发生状态变化即可;
(3)①声音的传播介质;
②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