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单元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传统民居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结合亚洲四地传统民居景观组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迥异,可以反映出亚洲( )
A.河流短小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形起伏大 D.土壤肥沃
2.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
A.防地震 B.防风沙 C.防严寒 D.通风散热
3.重庆的传统民居吊脚楼与图中四地传统民居功能比较相似的是( )
A.窑洞 B.木屋 C.平顶屋 D.高脚屋
下图示意世界上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各大洲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 )
A.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B.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
C.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 D.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
5.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亚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分布在较低海拔地区
B.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为1~2km
C.北美洲0~1km海拔区的人口密度为30人/km
D.欧洲1~2km海拔区人口密度在四大洲中最低
下左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
A.城市景观 B.牧场景观 C.荒漠景观 D.农村景观
7.图示区域( )
A.道路纵横交错B.房屋低矮稀疏 C.车辆川流不息 D.学校医院众多
8.这里的人们大多从事( )
A.耕作业 B.采矿业 C.工业 D.服务业
上右图为巴塔克式传统居民景观图。房屋下层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栏,中层是竹竿拼接的生活区,上层是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传统民居出现在( )
A.澳大利亚 B.印度尼西亚 C.加拿大 D.阿联酋
10.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稀少
C.全年寒冷干燥 D.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读“2024年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的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图中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印度 B.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C.尼日利亚人口处于负增长阶段 D.俄罗斯正处于其人口总量最大时
12.俄罗斯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和措施,正确的是( )
A.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B.劳动力数量多,实行控制人口的生育政策
C.人口基数大,延迟退休年龄,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D.人口增长过快,大力发展工业,增加就业岗位
摩洛哥马拉喀什被称为“红色城市”,其老城区的房屋采用当地红黏土混合稻草、石灰夯筑,自然形成红褐色。图为马拉喀什位置与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马拉喀什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4.当地将红黏土混合稻草、石灰夯筑,主要是因为( )
①终年温和多雨 ②气候较干旱 ③泥土资源丰富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示意世界各大洲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000-2022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 )
A.出生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
C.出生率×死亡率 D.出生率÷死亡率
16.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17.人口呈负增长的大洲或地区是( )
A.欧洲 B.拉丁美洲 C.北美 D.大洋洲
中外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融,促民心相通,受到各国民众广泛欢迎。下左图示意世界主要语言及部分孔子学院(堂)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B.地球表面陆地连续而广阔
C.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D.地球上的海洋都彼此相通
19.孔子学院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包括( )
①朗诵唐诗②制作寿司③书写春联④欣赏京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孔子学院的教师与学生用汉语及当地语言交流。澳大利亚孔子学院的教师需要掌握的当地语言是( )
A.汉语 B.阿拉伯语 C.英语 D.西班牙语
二、填空题
1.读上右图“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和“各海拔高度带人口分布占比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各海拔高度带人口分布占比图”。据图分析,从地形类型上来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区。然而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中,A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却人口稀少,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
(2)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洲的东部和南部、 洲西部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3)B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和平方舟”号是世界上第一艘超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自服役以来,到访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到访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下图为“‘和平方舟’号到访的国家和地区分布示意图”。
(1)“和平方舟”号到访的国家,按五带划分,主要位于 带。
(2)“和平方舟”号目前没有到访的大洲是 洲。
(3)“和平方舟”号访问肯尼亚时,途经的A是 洋;在当地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现其居民多是 种人。
(4)若“和平方舟”号准备从亚洲前往南美洲东侧的国家执行任务,途中经的B为 运河。
三、连线题(把下列人种和分布地区用线连结起来。)
四、判断题
1.印度的印度河平原及部分沿海地区人口极其稠密。( )
2.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稠密。( )
3.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和。( )
4.欧洲、北美洲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
5.一个地区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五、解答题
1.读某同学确定的环球网上模拟旅游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 洋、B 运河、C 洋、D 洲、E 运河、F 洋,最后回到无锡。
(2)模拟旅游路线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填相同、相反、无法确定),甲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 语言交流,大多信仰 教,D大洲的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为“ ”。
(3)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北纬30°是一条神奇的纬线,沿线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下图示意北纬30°经过地区示意图。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都位于北纬30°附近,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有人说未来珠穆朗玛峰还会继续升高,请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说明理由是 。
(2)被北纬30°穿过的A (地形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许多地方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原因是 。
(3)北纬30°各地在节日、礼仪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传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谈谈你的观点。(至少答两点)
3.【地理实践融五育】暑假期间,玲玲全家想去图示海南省景区游玩。玲玲利用自己所学地图知识,为旅行进行了设计。
(1)为了更好地避暑,玲玲建议选择山区道路沿线的聚落作为住宿地点,因为随海拔升高,气温将会降低,邻近道路,交通便利。图中甲、乙、丙三地中 地符合玲玲说的住宿地点。
(2)下列关于玲玲在景区看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坡地上看见种植当地特色果树椰子树
B.A—B线所在的地形部位是山脊
C.丙聚落位于甲聚落的东北方向
D.想要体会“会当凌绝顶”的感受,到达“绝顶”的海拔是1050米
(3)玲玲为爷爷、奶奶设计了登山线路①“休闲步道”,而为自己设计了登山线路② “挑战步道”。请任选一条线路,替玲玲说明理由: 。
(4)甲、乙、丙三处聚落,以丙处规模最大,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任答1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A D B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D B C A D D C
二、1.(1) 平原 气候过于湿热 (2) 亚 欧 (3)气候过于干旱
2.(1)热 (2)南极 (3) 印度 黑色 (4)巴拿马
三、①——C;②——A;③——D;④——B
四、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五、1.(1) 印度 苏伊士 大西 南美 巴拿马 太平
(2) 相反 阿拉伯语 伊斯兰 南南合作
(3)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
2.(1) 9280.86米 珠穆朗玛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相互靠拢挤压,故未来珠穆朗玛峰还会继续升高
(2) 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
(3)尊重与理解、包容与接纳、保护与传承等。
3.(1)甲
(2)A
(3)线路①“休闲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轻松,适合体力较弱的老人。
线路②“挑战步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富有挑战性,适合体力好、寻求刺激的人。
(4)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