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试卷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单质是( )A.CO B.C C.CO2 D.O22.下图是的捕集与转化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流程中FeO可以循环使用B.反应I中生成的固体均为黑色C.反应II中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的条件不同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观: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B.转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C.守恒观:氢气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水D.结构观:构成氧气和液氧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4.下列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涉及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冷凝为固体用于人工降雨 B.作为温室大棚中助力蔬菜生长的气肥C.压缩冷凝为液态用于灭火 D.作为电弧法焊接金属的防氧化保护气5.科学家除在环境领域对二氧化碳的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外,碳单质在科技创新中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B.C60充分燃烧后可转化为二氧化碳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D.从石墨上剥离出的单层石墨烯属于化合物6.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有关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推动注射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且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B.可以测出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C.检验是否收集满D.回收反应后剩余的碳酸钙7.科学家成功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实验室不可用同一套装置制取甲和乙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22∶3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8.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二、非选择题9.实验室里提供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药品是 ;仪器⑦的名称是 。(2)若另外补充一种仪器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收集到的一瓶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10.选择氧气、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释放的是_______;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3)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将_______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5)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6)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的景象,为产生这种景象可以使用固态_______;吸烟对人体有害,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害物质,其中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11.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c.仅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ge.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a.分子的质量 b.分子间的距离c.分子的种类 d.分子的体积(3)现有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①金刚石、②C60、③CO、④CO2、⑤CaCO3、⑥Ca(OH)2、⑦CH。其中,属于碳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是 ,属于碳的化合物的是 。1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我国书法和绘画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在宣纸制作中,有一道工序是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该操作与实验中的 相似。(2)《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水墨画,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3)竹子不仅可以用于制作毛笔笔杆,还可以加工成竹炭,用于除去冰箱、衣柜、汽车等内部循环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竹炭的 性。13.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在软塑料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然后向瓶内用注射器注入水,盖紧瓶盖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14.如图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1) 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段时间,再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中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3) 实验中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1)反应器1中,一定的环境及较低温度下,CaCO3可与H2反应生成CaO、CO和H2O,则生成的CO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2)随着温度升高,反应器1中还会生成CO2,且生成CO、CO2的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时 ,抑制CO2生成的效果最好。(3)反应器2中,一定条件下,CO与H2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CH3OH),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在900℃以上分解CaCO3也可以制备CaO,相比之下,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制备氧化钙的优点有 (写一条即可)。参考答案1.B2.C3.A4.BCD5.B6.C7.B8.C9.⑦②⑧① 石灰石和稀盐酸 锥形瓶 试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充满氧气,反之,则没有充满氧气10. (1)氧气 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 2CO+O22CO2(4)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 CO2+H2OH2CO3(5)一氧化碳 CO+CuOCu+CO2(6)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11.(1)cd(2)b(3)①② ③④ ③④⑤⑥12.(1)过滤(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3)吸附13.软塑料瓶变瘪了; 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4.(1) 排净管内空气,防止爆炸(2) 黑色粉末变红15.(1)1:1(2)750(3)(4)减少CO2的排放(或节约能源、缓解温室效应)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