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地 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伏流大厅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地貌形态。九洞天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境内,自西向东的伏流(地表河流经过地下的潜伏段)侵蚀出庞大的洞穴系统。图1为九洞天某处伏流大厅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形成伏流大厅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2.伏流大厅内主要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峰林 B.洞穴C.石笋 D.残丘3.该地区地表水难以储存的主要原因是A.汇流速度快 B.太阳辐射强C.土层厚度小 D.下渗速率高“疯狗浪”是一种长波浪,由各种不同方向的小波浪汇集而成,遇到礁石或岸壁即突然强力撞袭而卷起猛浪,发生突然且能量巨大。M海域(位置见图2)是“疯狗浪”的高发海域。据此完成4~5题。4. M海域“疯狗浪”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高纬气候寒冷 B.海底地形凸起C.海水深度较大 D.距离陆地较近5. M海域“疯狗浪”加剧的日期最可能是农历A.五月初七 B.六月二十二 C.八月初一 D.九月二十三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即“藏东南”)地势西高东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导致滑坡灾害频繁发生。2025年6月1日,昌都市丁青县木塔乡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事件,造成3人遇难,7人失联。图3示意2009年至今藏东南滑坡点分布,据此完成6~8题。6.藏东南滑坡点的主要分布特征是A.沿河谷分布 B.沿公路对称分布C.南部多北部少 D.呈散点状分布7.推测此次丁青县发生滑坡的主要诱因是A.植被覆盖度低 B.地层结构松散C.地势起伏较大 D.连续性强降雨8.分析此次滑坡对丁青县造成的影响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移动通信技术葡萄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喜温、喜光、耐旱、忌涝。宁夏贺兰山东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适宜发展酿酒葡萄种植,是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但酿酒葡萄也面临安全越冬等问题。图4示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分布。据此完成9~11题。9.贺兰山东麓种植酿酒葡萄的地理位置优势主要体现在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 B.纬度位置高,病虫害少C.山脉天然屏障,阻挡风沙 D.黄河常泛滥,土壤肥沃10.为保障酿酒葡萄安全越冬,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是A.覆土埋藤 B.铺设地膜C.延迟播种 D.提前催熟11.该地葡萄园在地表铺设砾石最主要的目的是A.改善土壤结构 B.调节水盐运动C.减小地面风速 D.增大昼夜温差地铁开通带来的人流汇聚效应,会影响城市内部服务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图5示意广州市地铁与服务业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12.广州市服务业的集聚中心在A.地铁站周边 B.市政府周边 C.城市几何中心 D.火车站周边13.受广州市地铁开通影响较大的服务业类型最可能是A.金融保险 B.科学研究C.批发零售 D.技术服务14.为均衡广州市中心附近服务业在街区内的分布,则同一街区内应A.合理规划地铁站点 B.增大地铁线路密度C.增加地铁发车频次 D.集中设置地铁站点2024 年某日赵华同学在浙江省杭州市旅游,并用手机查询了当日的天气数据(见图6)。据此完成15~16题。15.该日最可能是A.3月 10 日 B.6月 12 日C.9月13日 D.12月 15 日16.赵华同学查询天气数据时,杭州市物体的日影朝向A.西北 B.东南C.西南 D.东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岳阳国家基本气象站(简称“岳阳站”)位于东洞庭湖湖滨,附近岸线大致呈南北向延伸,东侧为岳阳市主城区,湖陆风明显。图7示意2004—2021年岳阳站逐时平均风速与U值变化。(1)判断岳阳站吹湖风的大致时段,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2)指出影响岳阳站湖风风速的主要因素。(6分)(3)说出岳阳站冬、夏季陆风平均时长相比全年陆风平均时长的长短,并分析原因。(8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千米,人口263万,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规划定位为“我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图8示意天津滨海新区部分功能区分布概况。(1)说出中心商务区的建筑和人口密度特征。(4分)(2)说明临港产业区选址的合理性。(6分)(3)推测化工区发展轻纺工业的主要原料,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自户籍制度放宽以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异质性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普通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演变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如:高技能劳动力的平均迁移距离较普通劳动力长),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表1示意2010—2015年我国排名前10的异质性劳动力迁移率与地区经济差异。表1排名 高技能劳动力 普通劳动力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率/% 经济差异/万元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率/% 经济差异/万元1 江西 广东 2.6 2.29 广西 广东 3.30 2.332 河北 北京 2.5 4.36 湖南 广东 2.73 1.973 湖南 广东 2.4 1.97 贵州 浙江 2.04 3.774 安徽 上海 2.3 5.38 安徽 江苏 1.75 3.195 湖北 广东 2.0 1.62 江西 广东 1.54 2.296 广西 广东 2.0 2.33 湖北 广东 1.48 1.627 宁夏 陕西 1.59 0.03 安徽 浙江 1.45 3.028 安徽 江苏 1.58 3.19 江西 浙江 1.38 2.979 黑龙江 北京 1.38 4.49 安徽 上海 1.37 5.3810 海南 广东 1.24 2.03 贵州 广东 1.35 3.09注:迁移率为2010—2015 年两地区迁移规模占迁出地高技能/普通劳动力规模的比例;经济差异为2010年迁入地与迁出地人均GDP 的差值。(1)简述我国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在迁移中的相同点。(6分)(2)简析高技能劳动力的平均迁移距离较长的原因。(4分)简述人口外流给江西、安徽等地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D 4.B 5.B 6.A 7.D 8.B 9.C 10.A 11.D 12.A 13.C 14.A 15.B 16.A二、非选择题17.(1)时段:大致为8:00—20:00。判断依据:此时段U值为正值,盛行西风,即风从湖吹向陆,为湖风。(2)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小;湖面与陆地的温差;地形状况;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等。(3)冬季陆风平均时长比全年长,夏季陆风平均时长比全年短。原因:冬季昼短夜长,陆地降温快,陆风持续时间长;夏季昼长夜短,陆地升温快,陆风持续时间短。18.(1)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白天人口密度大,夜晚人口密度小)。(2)临近海洋,海运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位于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周边有物流区等配套设施,协作条件好。(3)主要原料为化工产品。理由:化工区可利用自身生产的化工产品作为轻纺工业的原料,减少运输成本,形成产业集聚效应。19.(1)均以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为主;迁入地多为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出地多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2)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范围更广,对就业环境和发展机会要求更高,更倾向于向经济发达、产业层次高的地区迁移,这些地区往往距离迁出地较远;高技能劳动力迁移受地域限制较小,更容易实现长距离迁移。(3)导致劳动力流失,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可能造成人才短缺,不利于产业升级;老龄化程度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突出,影响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