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是本次研学策划案中活动背景的相关资料,请你根据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早期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黄河驰骋于中原大地,连绵的山脉呵护着丰饶的土地。你可以在泰山上观赏令人震hàn_________(憾/撼)的云海日出,在大峡谷领略秀丽的峡谷风光,在董口俯瞰黄河大堤……勤劳聪慧的山东人民创造了xuàn_________(绚/询)丽多彩、特色浓郁的中原文化。姓氏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黄河文化、茶文化等异彩纷呈,交织成延续千年的璀璨文脉。
1.文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二个字形怎么写?请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A.chěng kàn mài 撼 B.chéng kàn mài 询
C.chěng gǎn mo 憾 D.chéng gǎn mò 绚
2.下列关于山东文化的表述,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山东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早期的华夏文明。
B.材料中提及的“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均属于山东特色文化范畴。
C.泰山云海日出、大峡谷风光、董口黄河大堤均体现山东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
D.中原文化能不能创造,取决于山东人民的勤劳聪慧。
3.下列山东名人按生活年代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孔子: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至圣先师”,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②李清照: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
③诸葛亮:山东临沂人,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④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⑤蒲松龄:山东淄博人,著名文学家,著有《聊斋志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⑤④③
二、名句名篇默写
4.研学是旅行与文化的碰撞,下面是本次策划案中涉及到的名句,请你用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5)当我们想要表达一种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高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时,就会想到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
三、语言表达
5.下面是宣传鄄城的一幅海报,这幅海报设计得好不好?请简要阐述你的看法。
6.你的同桌小语请假未在校,请你给她打个电话,结合下面两则材料的内容给她一些关于研学活动的温馨提示。
【材料一】
“行走河南。读慢中原”研学活动通知单
集合时间 6月29日上午8时 集合地点 学校东门口
注意事项:1.请带好所需物品,按时到学校集合,统一行动; 2.无论是路途中还是在景点都必须紧跟带队老师。
【材料二】
研学团参观过的地方,经常会有垃圾留下,偶尔水源中也会被留下垃圾:研学团队中也有同学只是简单地参观浏览,没有深入的思考,不和团队中的人进行研讨……
《研学“乱象”谈》
7.“行走鄄城·读懂孙膑”研学活动结束后,小语想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你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你要写鄄城,
就不能只写淳朴的鄄城人,
你要写花坛里绽放着四季的芬芳,
要写 ,


要写郑营的发制品,
要写大埝的大馒头,
要写左营的绿豆丸;
写人杰地灵的土地,
孕育出千年古县!
四、名著阅读
8.走到孙膑展馆,你想把名著中哪一个人物介绍给他?请结合人物的共同点作答。
A.《骆驼祥子》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月
[唐]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当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9.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因相隔两地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所以见月顿生伤别之情。
B.颔联先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诗人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从人的离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不知道好友是不是也在江边赏月,借此晴彼阴的景象表达对朋友的担忧。
C.尾联中以“今朝”“方”表明懊悔寄诗之迟,暗示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同悔”又表明双方的思念之情是一样的真挚。
D.这首诗歌虽是白居易所写,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
10.本诗与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映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都借“月”表达思念之情,一个是双面思念,一个是单向的离愁别绪。请结合诗句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修竹赋(节选)
赵孟俯
①猗猗①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孤生太山之阿,千亩渭川之曲。来清飙②于远岑③。娱佳人于空谷。观夫临曲槛,俯清池。色浸云漠,影动涟漪。苍云夏集,绿雾朝霏。萧萧雨沐,袅袅风披。露鹤长啸,秋蝉独嘶。金石间作,笙竽杂吹。
②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扫石上之阴听林间之折。意参太古,声沉寥泬④,耳目为之开涤⑤。神情以之怡悦。
【注释】①猗(yī)猗:美好盛大的样子:②飙:泛指风;③岑:小而高的山。泛指山峰。④寥泬(jué):空虚幽静。⑤开涤:洗涤一新。
11.下列对文段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宜乎众矣”的“宜”是“应当”的意思:“操挺特以高世”中的“操”是“操守”的意思。
B.“不蔓不枝”与“不卉不蔓”的“蔓”,都是“蔓延或旁生枝节”的意思。
C.周敦颐,宋代哲学家,《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
D.“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是西汉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对比菊、牡丹的特点,突出莲“君子”的美好形象。
B.【乙】文“叶深翠羽,干森碧玉”运用比喻,生动描绘竹子叶如翠羽、干似碧玉的姿态。
C.【甲】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体现莲的高洁庄重,【乙】文“操挺特以高世”体现竹的挺拔超群。
D.两文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甲】以“莲”喻君子,【乙】以“竹”喻隐士,表达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1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
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扫石上之阴听林间之折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耳目为之开涤,神情以之怡悦。
15.【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给题。
【材料一】
①2025年新春伊始,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呈刷屏之势:深度求索(DeepSeek)火爆全球,登顶多国APP下载榜,宇树科技机器人扭秧歌、转手绢,惊艳春晚舞台,中国“人造太阳”创新“亿度千秒”世界纪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顺利完钻、“祥云”AS700D电动型载人飞艇完成科研首飞,全球最快高铁CR4S0开展科学试验和性能验证……拉长时间轴,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后的“水到果成”。
②“人造太阳”剧新纪录,背后是15万次逐日追光才终有突破、是50余年,几代人的接续研发;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吸引全球目光、背后是一个个“白手起家”的创业团队的筚路蓝缕;“祥云”电动型飞艇成功首飞,依托的是中航工业多年积累的民用航空技术基础,是投资深耕新兴产业的坚持与魄力。
③一个个案例告诉我们,虽然“从0到1”的创新激动人心,但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前,往往要走过漫长、艰苦、寂寞的历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3月12日)
【材料二】
①2024年末,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简称DeepSeek)推出DeepSeek—V3模型,该国产大模型迅速成为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DeepSeek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其技术和创新能力也引起了国际关注,尤其是在AI大模型领域,DeepSeek通过其开源策略和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动了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②DeepSeek的横空出世是人工智能(AI)发展史上新的标志性事件。7天之内DeepSeek的用户增长超过1亿,创造了用户增长速度新的世界纪录。与此同时,芯片巨头公司英伟达(NVIDIA)的股价单日暴跌17%,市值缩水5890亿美元,创下美国上市公司单日最大损失纪录。DeepSeek的崛起,打破了“高算力和高投入是发展人工智能唯一途径”和“集成电路制程优势=人工智能技术霸权”的迷信,引领人工智能行业进入以算法和模型架构优化为主,同时高度重视数据质量与规模、理性提高算力的新时期。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科技公司从“追赶者”变为“规则改写者”,在全球最关注的人工智能领域,以颠覆性的创新开始挑战西方在AI领域的霸权。
(摘编自《科技导报》2025年2月25日)
【材料三】
①2022年10月,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出口管制,严格限制中国AI公司获取英伟达H100等顶级芯片。这对DeepSeck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困境,DeepSeek选择了另辟蹊径。他们通过优化模型架构,创新性地使用混合专家模型等方法,显著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据研究机构EpochAI统计,DeepSeek最新模型的训练仅需要MetacomparableLlama3.1模型十分之一的计算资源。
②DeepSeek的胜利其实是开源对闭源的胜利。DeepSeek的成功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保持AI模型开源的重要性。DeepSeek选择将这些创新与公众分享,在全球AI研究社区赢得了广泛好评。对许多中国AI公司来说,开发开源模型是追赶西方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因为这能吸引更多用户和贡献者,从而推动模型的成长。
③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张玛丽娜指出:“与许多依赖先进硬件的中国AI公司不同,DeepSeek专注于最大化软件驱动的资源优化。他们embracing开源方法,集中集体专长并促进协作创新。这种方法不仅缓解了资源限制,还加速了尖端技术的发展。”
(摘编自《凤凰网科技》2025年1月26日)
【材料四】
①DeepSeek并非传统意义上的AI公司,它不看短期直接收益、聘用年轻的名校高材生,公司的价值观重视好奇心和创造欲。在DeepSeek大模型背后,有一支年轻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几乎全是国内顶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或博士实习生,团队里每位成员都保持着好奇心。可以说,DeepSeek的成功故事对世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采访中,他提到,创新不完全是商业驱动的,还需要好奇心和创造欲,DeepSeek重用极致热情、富有好奇心的年轻人,而不是习惯用经验找答案的人。这种用人理念为公司带来了令人惊奇的创新动力,也对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和人才聘用模式提出了警示。
②DeepSeek的成功说明,实现人工智能自立自强,不仅要靠国家的顶层规划和充分的资金支持,更要做好人才的使用培养和产业生态的构建。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算法优化和系统级工程优化不可或缺,优秀工程师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良好的工程教育体系,庞大的工程师队伍是中国的一大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③克服重重困难的前提是要有自信心。DeepSeek成功的前提是其创始人梁文锋的自信。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AI不能永远做跟随者,必须有人走在前沿。0penAI并非神一般的存在,他们不可能永远领先。”80后、90后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开始平视西方国家,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自信,他们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希望。
(摘编自《中国教育网》2025年3月1日,《科技导报》2025年2月25日)
16.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完全超越西方,成为“规则改写者”。
B.面对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DeepSeek通过优化模型架构,使用混合专家模型等方法,显著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C.对中国AI公司来说,开发开源模型,能吸引更多用户和贡献者,推动模型成长,是追赶西方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
D.以上四则材料都围绕Deepseek展开,全面展示了其发展历程、创新成果、成功原因及启示。
1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太阳”刷新纪录、宇树科技机器人亮相春晚等成果,体现了科技创新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
B.DeepSeek—V3模型推出后,7天内用户增长超1亿,导致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C.DeepSeek通过开源策略吸引全球AI研究社区的关注,其成功证明了开源模式优于闭源模式。
D.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在于国家顶层规划、资金支持,以及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工程教育体系。
18.材料四画线句提到,Deepseek的用人理念对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和人才聘用模式提出了警示,请结合你对Deepseek用人理念解读,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警示?
19.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未来中国科技创新要取得更大的突破,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邂逅石榴花
王永波
①家乡淮安的盐河之畔,碧波轻淡。静谧的午后,我与故友坐于盐河边斑驳石凳之上,电吹管吹奏的旋律悠扬,仿佛能穿透时空的帷幕,唤醒沉睡的记忆。就在这时,我不经意间抬头,视线所及之处,尽是那热烈效放的石榴花,它们似乎如同古代诗人笔下的佳人,穿越千年的风尘,静静地在此等候着我们与她的邂逅。
②我细细端详着每一株石榴花,她以一种不加掩饰的做骨之姿展现在我们面前。形若灯笼,又似佳人轻解罗裳,每一般都蕴含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花瓣层层叠叠,宛如古代仕7女细致折叠的扇面,既精致又不失大气。又似是古代仕女手中半遮面的团扇,既含蓄又奔放。每一朵花都真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红得热烈,却又不失温婉,恰似一树珊瑚映日红,繁星点点绣罗衣。
③石榴花的色彩,应该说是夏日里最炽烈的诗篇。那红,不是轻描淡写的桃红,亦非深沉内敛的酒红,而是如火如荼、直击人心的石榴红。这红,犹如“五月榴花照眼明,技间时见子初成”、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生机勃勃,仿佛是大自然中最绚丽的一抹,宣告着盛夏的到来,让人不禁想起杜甫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④石榴花的味道,虽不及果实的酸甜诱人,却自有一番清雅的芬芳,不似玫瑰那般浓烈,也不像茉莉那样清淡,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如同老友重逢时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温馨而又熟悉。微风吹过,隐约间仿佛能捕捉到一丝丝青涩与芬芳,那是大自然对春日告别的呢喃,也是对夏日来临的预告,这香气,似乎在诉说着“花香不在多,一缕足矣”的人生哲理,提醒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淡然。
⑤石榴花不仅美在形、色、味,更贵在其生长与用途之中蕴含的生命哲学。你看她不择地而生,无论是贫瘠的山野还是繁华的市井,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在盐河水的滋养下的石榴花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与适应性,正如古人云:“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英琐。”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⑥石榴花凋谢后,结出的果实更是甘甜多汁,象征着历经风雨后的甜美收获。就连现代,石榴花的形象也频繁出现在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中,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勇敢追求生活的热烈与多彩。
⑦此刻,与故友对坐,电吹管的旋律与石榴花的绚烂交织,望着这一树繁花我不禁思考,石榴花何尝不是人生的缩影?她教会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韧不拔,绽放自我,即便是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要努力盛开,因为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岁月事负。正如石榴花终会结果,人生中的每一次坚持与付出,也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季节。正如古诗所言:“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琉篱趣未穷。”
⑧榴花照水疑是火,岁月如歌共徜徉。在盐河之畔的这场偶遇,不仅仅是与石榴花的邂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自省。电吹管的乐音将渐渐远去,但石榴花的美丽与她所启示我们的人生哲理,却如同盐河之水,悠悠流淌在心间,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
(选自《作家驿站》2024.6.6,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描写石榴花的形、色、味,展现了其外在之美。
B.文中将石榴花的香气与玫瑰、茉莉对比,突出其浓烈的特点。
C.“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一句,体现了石榴花的适应性与坚韧。
D.作者由石榴花联想到人生,强调了坚持与付出终会有收获的哲理。
2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石榴花的特点 如何由物及志? → 人的情志
形 ① 含蓄又奔放
色 绚丽的石榴红 如火如荼,热烈
味 清雅的芬芳 内心纯净与淡然
生长环境 ② 坚韧不拔,适应环境
果实 甘甜多汁 ③
22.小语将这篇文章与所学课文进行比较,请你一起梳理探究。
课文 所托之物 所言之志
《陋室铭》 陋室 借陋室寄寓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 ①
《邂逅石榴花》 石榴花 ②
总结:根据以上梳理,我发现“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共性是:通过对特定事物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态度或哲理思考。
23.根据上述探究过程,请你另选一种植物,创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
【要求】找到物与志的关联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绘植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志;不少于60字。备选植物:梅、竹、菊、草、松及其他。
示例:在淮安盐河畔,石榴花如火般炽烈,映照着岁月的流转。“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她傲然挺立,不似玫瑰般妖艳,不如茉莉般单薄,却以独特的石榴红,宣告盛夏的到来。石榴花终会结果,象征着历经风雨后的甜美收获,提醒我们即使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要努力盛开,因为每一份坚持与付出,都将在人生的秋季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石榴花,不仅是夏日的热烈诗篇,更是坚韧与希望的象征。
八、作文
24.写作
旅行,不仅是一次游历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旅行中,我们会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会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所触动,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这些经历不仅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奇的感受和人生体验。我们在旅行中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成长。
本次研学旅行,你有哪些难忘的游览经历?收获了哪些宝贵的体验和感悟?请以《研学路上的温暖微光》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A 2.D 3.B
4. 散入春风满洛城 百般红紫斗芳菲 落红不是无情物 闲敲棋子落灯花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5.示例:我觉得很好。这幅海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将鄄城著名的濮水公园、人民广场、孙膑纪念馆作为地标元素,展示了鄄城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
6.小语,你好。我想把研学活动的相关内容转达给你。咱们需要在6月29日上午8时,带好所需物品,按时到学校西门口集合。在研学活动中,首先我们要注意安全,无论是在路途中还是在景点都必须紧跟带队老师;其次是要注意保护环境和水源,不乱扔垃圾;最后,我们还需要在研学中积极观察与思考,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研学的目的。你都记住了吗?
7. 示例一:晨辉里跃动着广场舞的韵律 要写长椅上沉淀着生活的温度 要写霓虹下交织着行人的剪影;
示例二:旗杆上飘扬着岁月的风云,要写喷泉里折射着发展的光影,要写台阶上刻写着城市的年轮。
8.示例一:选A
理由: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虽遭庞涓陷害致残,却凭借智慧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展现了坚韧不屈的意志与卓越的谋略。祥子是北平的人力车夫,虽历经被军阀抢车、被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去世等多重打击,仍曾多次挣扎着试图改变命运(如三次买车的经历)。二者虽时代、身份不同,但都在困境中展现了人类对抗命运的顽强精神,可将祥子“在苦难中努力生存”的形象介绍给孙膑,让其感受不同时代普通人的坚韧力量。
示例二:选B
理由: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虽遭膑刑致残,却以“围魏救赵”等经典战例名垂青史,其“身残志坚、以智取胜”的人生轨迹彰显了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保尔 柯察金是苏联革命时期的钢铁战士,他在战场上被弹片击穿颅骨、筑路时身患重疾、最终双目失明瘫痪在床,却始终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为信念,通过文学创作重燃生命价值。二者虽相隔千年、分属不同文明背景,但都以惊人的意志超越了身体的极限与命运的桎梏——孙膑用军事智慧改写战局,保尔用革命热情重塑人生。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与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介绍给孙膑,既能让其感受不同时代“抗争者”的精神共鸣,也能展现人类在苦难中淬炼灵魂的永恒主题。
9.B 10.《江楼月》
(1)双向思念与遗憾:通过“相忆”“怀我”“望君”等词,直接抒发诗人与友人元稹相隔两地、彼此思念的深情,尾联“共语方同悔”更体现两人因未能早寄诗表达思念而共同懊悔的遗憾,情感细腻且充满互动性。
(2)复杂的时空牵挂:从“一宵光景”到“两地阴晴”,诗人由己及人,既担忧友人处境(“远不知”),又想象对方望月怀己的场景,情感层层递进,蕴含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峨眉山月歌》
(1)单向的离别愁绪:全诗围绕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视角,借月表达对故乡和友人的不舍,如“思君不见下渝州”直接点出对友人的思念,情感基调单一却真挚。
(2)明快的漂泊意趣:虽写离别,但“峨眉山月”“平羌江水”等意象清新明丽,诗人将思念融入山水流动的画面中,离愁中透着青年的豪迈与对前路的憧憬,情感更显开阔。
11.D 12.D 13.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扫石上之阴/听林间之折 14.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②耳目因此得以开阔洁净,神情因此变得和悦愉快。 15.【甲】文借莲批判“世人甚爱牡丹”的世俗,强调不慕名利;
【乙】文通过竹的清幽环境(如“来清飙于远岑,娱佳人于空谷”),表达对宁静雅致生活的向往。
16.B 17.C 18.①重视好奇心与创新力培养;②打破“论资排辈”的聘用惯性;③构建鼓励试错的文化。 19.①长期积累与坚持:如“人造太阳”团队50余年的接续研发,说明突破需耐得住寂寞的长期投入。
②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如DeepSeek通过优化算法、开源策略打破对高算力的依赖,实现“换道超车”。
③人才培养与使用:重用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年轻人,发挥工程师队伍优势,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
④文化自信与勇气:如梁文锋团队的“敢为天下先”精神,摆脱“跟随者”心态,勇于挑战前沿领域。
⑤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国家顶层规划、资金支持与开源协作的产业生态,为创新提供保障。
20.B 21. 形若灯笼,又似佳人轻解罗裳,每一瓣都蕴含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似团扇,既精致又不失大气,含蓄又奔放自信大方,展现自我); 不择地而生,有极强的生命力与适应性(坚韧不拔,适应环境); 历经风雨,终有收获。 22. 借紫藤萝花由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借石榴花赞美坚韧不拔、适应环境、努力绽放、终有收获的品质,激励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展现自我、追求美好。 23.示例:在那片清幽的山谷中,竹子静静地挺立着。它修长的身躯,宛如一位儒雅的君子,谦逊而挺直。一节一节的竹身,好似铭刻着岁月的痕迹,又似在诉说着成长的故事。竹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无论经历多少风雨的洗礼,依旧傲然屹立。它不与百花争艳,却以自己的坚韧和高洁,成为山谷中独特的风景。竹子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坚守内心的正直和坚定,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就像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生长节奏,向着天空,努力伸展。
24.范文
研学路上的温暖微光
晨光熹微,我背着书包踏上研学之旅。原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行,却不想一路上,那些不经意间的温暖,如点点微光,照亮了我的心。
大巴车上,我有些晕车,脸色苍白,胃里翻江倒海。邻座的陌生姐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适,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柔地问:“是不是不舒服?”我点点头。不一会儿,她从包里拿出一颗薄荷糖递给我,“含着这个会好受些,我以前也晕车,这个很管用的。”那一刻,陌生姐姐的关心如同一缕清风,驱散了我身体的不适,也让我感受到陌生人之间的善意。
到达博物馆后,我被琳琅满目的展品吸引,却又对很多文物的历史一知半解。正迷茫时,一位志愿者爷爷走到我身边,微笑着问:“小朋友,想了解这些文物吗?”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他耐心地为我讲解青铜器上的纹饰、陶器背后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爷爷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故事,而他传递知识时的认真模样,成了我记忆中温暖的光。返程途中,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我望着窗外,有些担心下车后会被淋湿。这时,带队老师走到车厢中间,说:“大家别担心,我多带了几把伞,等会儿分给没带伞的同学。”老师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因雨天而略显沉闷的车厢,也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研学之旅结束了,但那些温暖的微光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陌生姐姐的薄荷糖、志愿者爷爷的讲解、老师的雨伞,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蕴含着无尽的温暖与善意。它们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往往藏在不经意的细节里,而这些温暖的微光,会一直指引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传递爱与善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