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运动的描述重点知识 :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不能选取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注意:参照物的选取原则(1)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2)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3)通常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默认选地面为参照物。3.参照物的选取:知识点二:运动的相对性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必须选取参照物才能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一: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知识点二: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我们将某些运动,如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运动的汽车,在平直轨道上以某一速度行驶的列车等,都可以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三:速度的计算1.公式: v=S/ts——表示路程,单位m(km);t——表示时间,单位s(h);v——表示速度,单位m/s(km/h).2.单位换算:1 m/s=3.6km/h.3.常考速度估测:(1)成年人步行的正常速度约为1.1 m/s(2)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7.5 m/s(3)高速公路上小轿车的速度约为120 km/h.知识点四:运动的图像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即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其s-t图像与v-t图像如图甲、乙所示.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即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考点四 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学会简单的实验报告;4.会用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υ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υ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υ2。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S1= t1= υ1=S2= t2= υ2=实验结论:物体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每个时刻的速度并不相同。A组基础题训练11、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他是 ___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 ___与__ ____ .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4.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6.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C.站台;另一列火车;D.另一列火车;站台B组基础题训练2一、单选题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始终“静静地”从左到右依次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已知列车的运动方向向右,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硬币2不可能是运动的 B.硬币3相对窗台是静止的C.硬币1的运动速度比硬币4小 D.硬币2和硬币3之间的距离将越来越大2.2021年10月16日凌晨,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奔向了太空,6个多小时后飞船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随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了核心舱,将在轨驻留6个月,2022年春节他们是在空间站里度过的。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最新里程碑”。“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后,若说飞船是静止的,可以选取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核心舱3.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图甲)。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没有运动的小孩编号是( )A.1号 B.2号 C.3号 D.4号4.如图所示,棋盘上摆放有三个棋子,旁边图像是移动棋子后的样子,以棋子3为参照物,棋子运动的是( )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2和3 D.只有1和2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它们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有以下说法:①甲上升;②乙下降,但比甲快;③乙下降,但比甲慢;④丙下降,但比甲快;⑤丙上升,但比甲慢;⑥甲在匀速下降。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6.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B.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C.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D.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二、填空题7.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若以餐桌为参照物,则托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8.小亮早上坐公交车上学时,观察到路旁的树木飞快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小亮是 的,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9.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1)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 (选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运动和静止具有 ;(2)“刻舟求剑”中的那个人在物理学上犯的错误是以行船上的记号为参照物,宝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0.太空电梯是人类构想的一种通往太空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将乘客和物资送入距地球约万公里的一座空间站,从而实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更便捷的物资交换。如图,若两电梯同时向上运动且速度相同,甲电梯的乘客看到乙电梯是 的,若以空间站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11.在一个有风的日子里,小明在公园里玩。他发现以5m/s向东快速行驶的小蒸汽火车冒出的水蒸气是笔直向上的,则当日的风向是向 ,风速是 。三、实验题12.如图为学校运动会中的两个场景,请说明他们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a ;b 。C组能力提升题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课间,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C.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D.晚上,探照灯光射向天空2.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而两艘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A.A船肯定是静止的 B.B船可能是静止的C.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D.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3.广西“三月三”民族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三人板鞋”竞速项目深受大家喜爱。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正在进行的“三人板鞋”竞速活动,如果说甲运动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观众 B.乙运动员 C.地面 D.旁边的树木4.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机,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一定上升B.乙一定下降C.丙一定上升D.甲、乙、丙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二、填空题5.我国高铁列车能以350km/h的速度平稳运行。图中硬币能稳定竖立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很长时间。硬币相对于 (硬币/车窗/窗外景物)是静止的,为了说明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需选择 (硬币/车窗/窗外景物)为参照物,来分析硬币的运动情况。6.请对下列机械运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A.苹果从树上自由下落B.乘客乘坐自动扶梯匀速上行C.大客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D.小球被水平抛出(1)可以将 归为一类; 归为一类(前两格选填字母),依据是 ;(2)可以将 归为一类; 归为一类(前两格选填字母),依据是 。7.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 叫做机械运动。除了机械运动,宇宙中还有很多种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如微观世界里的电磁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机械运动。8.用彩笔在一张窄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作背景,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上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 (1)在宽卡片上部两侧可开一条狭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再向左快速拉动窄纸片。(2)按照上面方法,再快速向右拉动窄纸片。实验现象:向左快速拉动窄纸片,看到的现象是 ;向右快速拉动窄纸片,看到的现象是 。实验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而言的。(3)看电视转播的NBA比赛,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会感觉他们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是因为我们在观看时是以 为参照物的缘故。(4)在4×100m接力赛交接棒时,接棒的同学和交棒的同学是站着不动接棒,还是在跑动中接棒更好? 为什么?三、实验题9.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器材:墨水瓶、教科书、橡皮步骤:(1)将书水平放在课桌桌面上,墨水瓶和橡皮放在教科书上;(2)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 ,相对于课桌是 ;(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 ,若以 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运动的;(4)在电视上看CBA比赛时。小明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A组基础题1答案静止 2.地面 车 3.D 4.A 5. D 6.C B组基础题2答案1.B 2.D 3.D 4.D 5.B 6.C7. 机器人 运动 8. 运动 静止 9. 右 相对性 运动 10. 静止 运动 11. 东 5m/s12.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 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C组能力提升题训练答案:1.C【详解】A.桃树上结出桃子是植物的生长变化,但是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课间,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是声音的传播,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苹果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变化,因此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探照灯光射向天空,探照灯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AC.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A船上旗帜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A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右;二是A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右,把旗帜刮向右;三是A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右,故AC不符合题意;BD.B船旗帜向左飘动,如果B船静止不动,旗帜会向右飘动,所以B船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大,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左飘动的情况,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甲、乙、丙三位同学正在进行的“三人板鞋”竞速活动时,甲和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如果说甲运动员是静止的,他选的参照物是乙运动员。故选B。4.B【详解】A.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那以建筑物为参照物甲是下降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是下降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甲以建筑物为参照物是下降的,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说明乙以建筑物为参照物,也在下降而且比甲下降的速度快,那乙以地面为参照物一定在下降,故B符合题意;C.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综合上面分析,丙相对建筑物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是上升的,也有可能是下降的但下降速度比甲还慢,那相对地面也是这种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D.依据上面分析,可看出,D不符合题意。故选B。5. 车窗 窗外景物【解析】【小题1】[1]硬币相对于车窗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所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车窗。[2]以窗外景物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所以为了说明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需选择窗外景物为参照物,来分析硬币的运动情况。6.(1) AB CD 运动路线为直线还是曲线(2) AD BC 运动速度是否保持不变【详解】(1)[1][2][3]A.苹果从树上自由下落,是变速直线运动;B.乘客乘坐自动扶梯匀速上行,是匀速直线运动;C.大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是匀速曲线运动;D.小球被水平抛出,是变速曲线运动。根据所走路径的曲直区分:AB一类、CD一类。(2)[1][2][3]A.苹果从树上自由下落,是变速直线运动;B.乘客乘坐自动扶梯匀速上行,是匀速直线运动;C.大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是匀速曲线运动;D.小球被水平抛出,是变速曲线运动。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区分:AD一类、BC一类。7. 变化 不属于【详解】[1][2]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宏观上的运动,微观世界里的电磁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8. 车向右运动 车向左运动 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 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 跑动中接棒好 见解析【详解】(1)[1]向左迅速拉动窄纸条时,看到汽车在公路上向右运动,形成这种效果的原因是选择了背景作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背景的相对位置在不断的发生改变。[2]向右拉动窄纸条时,看到汽车在公路上向左运动,因为以背景作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背景的相对位置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由此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2)[3]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会感觉他们在跑,是因为我们是以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4)[4][5]跑动中接棒好,因为在参加4×100m接力赛中,参与交接棒的两位同学交接棒时只有保持速度相同,两同学才能相对静止,才能顺利的完成交接棒;如果一个站着不动,等交棒的同学跑过来,两个相对运动,不易顺利交接棒,同时还影响跑的速度。9. 静止 运动 静止 课桌 见解析【详解】(2)[1]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的。[2]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课桌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橡皮相对于课桌是运动的。(3)[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墨水瓶相对于教科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教科书是静止的。[4]若以课桌为参照物,缓慢拉动教科书,则教科书相对于课桌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教科书是运动的。(4)[5]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会感觉他们在跑,是因为我们是以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