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疏附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二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甲、乙、丙分别是目的基因、质粒载体、重组DNA(重组质粒)的三个示意图,限制酶有BglⅡ、EcoRⅠ和Sau3AⅠ。要获得理想的可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最佳的限制酶组合方式是( )A.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B.用BglⅡ和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C.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D.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2.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家兔血相比,洋葱更适合用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B.DNA不溶于酒精,但可溶于2mol/L的NaCl溶液C.向经酒精处理得到的白色丝状物中加入蛋白酶,可提高DNA相对含量D.研磨材料得到的滤液应在4℃冰箱中静置或离心,取沉淀进行后续操作3.在稻蟹共作的稻田中,除水稻和河蟹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田螺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当河蟹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种群数量不会发生变化C.决定该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群落的垂直结构D.因水稻和杂草生态位存在重叠,故种间竞争非常激烈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B.调查东北虎种群密度可借助红外相机,不适合采用样方法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使调查的结果偏大D.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该相等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开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段对应乙图中的d——e段B.甲图中的b——c段酵母菌种群开始出现种内斗争C.乙图中d——g的变化说明,酵母菌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计数室内有气泡,容易使计数的酵母菌数值偏高6.“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内展示了“太空菜园”的植物生长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同种植物种子在萌发时的含水量和休眠时的相同C.“太空菜园”中光照、温度等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D.“太空菜园”中的一棵蔬菜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层次7.在由“草→鼠→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A.通过鼠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去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便流入分解者体内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8.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该狼就获得了这只兔子能量的10%-20%C.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9.若牛的摄入量是100%,其中粪便量是38%,呼吸量52%,则牛的同化量是( )A.18% B.48% C.62% D.82%10.单一的马尾松林易发生松毛虫害,针阔混交林则不易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马尾松→松毛虫”可形成数量倒金字塔B.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较马尾松林更丰富C.常引入具食物竞争关系的昆虫用于松毛虫防治D.松毛虫的种群密度是决定防治与不防治的依据1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是最常见的物质循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生物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作用不大B.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进行单向转移C.固氮菌和蓝藻都是自养生物,均在氮循环的固氮过程中发挥作用D.物质的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具有全球性12.“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类型之一是把人畜粪便、枯枝落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转变为有机肥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堆肥和沤肥更有利于农作物吸收有机肥中的能量B.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达到了生态平衡C.农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堆肥和沤肥过程中,微生物将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13.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根据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从而产生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该设计所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主要是( )A.自生 B.循环 C.协调 D.整体14.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15.消毒和灭菌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效果方面差异显著,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常用的消毒方法B.消毒和灭菌均可消灭芽孢和孢子C.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是常用的灭菌方法D.培养皿和金属器械的灭菌常采用干热灭菌16.下列关于胚胎工程及相关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冲卵是指用物理方法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早期胚胎冲洗出来B.胚胎分割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桑椹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D.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子宫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17.下列关于植物愈伤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果胶酶和胶原蛋白酶去除愈伤组织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B.融合的原生质体需再生出细胞壁后才能形成愈伤组织C.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细胞中具有来自亲本的2个细胞核D.通过愈伤组织再生出多个完整植株的过程属于有性繁殖18.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 )A.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数量达到K值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C.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19.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最晚在明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四大家鱼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四大家鱼在池塘中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性的不同C.四大家鱼混养原理是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的生态位完全不同D.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20.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B.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会影响群落的演替D.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都必须加入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及特殊营养物质B.无菌技术包括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pH、氧气、渗透压的影响D.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能量22.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成功转录出mRNA,应通过何种分子杂交方法实现?( )A.DNA分子杂交 B.DNA和mRNA之间分子杂交C.mRNA和蛋白质之间分子杂交 D.抗原-抗体分子杂交23.以下没有使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是( )A.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子西瓜 B.利用白菜和甘蓝体细胞培育白菜-甘蓝C.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软化番茄 D.培养红豆杉细胞,提取紫杉醇24.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转化实验中可使用Ca2+处理以提高转化效率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必须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便稳定存在C.将DNA溶液滴加在授粉后的花柱切面上,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胚囊D.农杆菌转化法中需要进行两次体外拼接和两次导入25.高压蒸汽灭菌是避免杂菌污染的重要方法。下列常采用该法进行灭菌的是( )A.家庭葡萄酒发酵所用的葡萄 B.添加血清的动物细胞培养液C.含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 D.用于获得原生质体的酶解液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20年3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6头野生亚洲象远距离北迁。2020年9月,象群中出生了一头小象。后来有两头大象在途中掉队,重返象群后又再度掉队,这两头大象在人们帮助下先回到原栖息地。2021年8月,剩余15头大象也平安回到原栖息地。回答下列问题。(1)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亚洲象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指的是 。(2)大象摄入食物中能量的去向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能量分别为 。(3)北迁途中掉队的大象能通过象群残留的尿液、吼叫声重新回到象群,该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分别为 。(4)大象北迁过程中,我国政府“一路追踪、一路呵护”,用实际行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西双版纳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27.阅读下列有关草原的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科尔沁草原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像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铺满大地。生活在草原的小老鼠快速的从一个洞口跑到另一个洞口,偷偷啃食着植物的根茎和种子,时不时警惕的打量一下草丛和远处的天空。一条蛇快速游走在草丛中,捕捉到一只粗心的老鼠。雄鹰翱翔在天空,偶尔俯冲下地面,再次飞起时,总能看到在利爪下挣扎的老鼠或蛇。(1)请画出上述材料中涉及的食物网 ,鹰在该食物网中处于第 营养级。若鹰的捕食对象为其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1kJ的能量最多需要植物同化 kJ的能量。(2)下表所示为该草原生态系统某年中流经鼠种群的能量分配情况:项目 摄入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能量(×103kJ) 43 15 11这一年中鼠种群的同化量为 kJ,其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和下一营养级,也可以是 。(3)随着退耕还草的逐步实行,某草场荒漠化逐渐得到遏制,草场覆盖面积逐渐增大,牧草的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荒漠化的草场逐渐返绿的过程属于群落的 演替,这一变化使草原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升高。28.研究小组为了调查某水域的水质状况,需测定该水域的细菌含量,并进行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水样中的细菌含量,既可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也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需制备添加 作为凝固剂的固体培养基。(2)培养基灭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高压高温条件下能杀死培养基中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 。(3)对水样中的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时,常用到 培养基,根据培养基中 的数目,计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29.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的问题:(1)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量严格配制。通常在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适量 等一些天然成分。细胞培养应在含5% 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 。另外,还应该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 的环境。(2)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用 酶将从动物体内取出的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在适宜环境中培养,细胞悬液中的细胞很快贴附在瓶壁上,称为 。(3)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需要满足营养物质的供应,适宜的培养环境以及气体环境。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 。(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 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30.用DNA重组技术可以赋于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酶,其中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常用的DNA连接酶有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上图中 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E.coli DNA连接酶连接。DM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 。(3)DNA重组技术中所用的质粒载体具有一些特征,如质粒DNA分子上有复制原点,可以保证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自我复制;质粒DNA分子上有 ,便于外源DNA插入;质粒DNA分子上有标记基因(如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启动子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D A D B B B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A C B B B A C B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A D C26.(1)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野生亚洲象)种群最大数量(2分)(2)大象的同化量和大象粪便中的能量(2分)(3)化学信息、物理信息(2分,写对一个给一分)(4)就地保护(2分)27.(1) (2分,写对一个食物链给一分,少画不给分)三、四(2分) 550(2分)(2) 2.6×104 (2分) 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 (1分)(3) 次生 (1分) 抵抗力(1分)28.(1) 血细胞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 )(2分) 琼脂(2分)(2)芽孢和孢子(写出一个给一分)(2分)(3) 伊红美蓝(或伊红亚甲蓝) (2分) 黑色菌落(2分)29.(1) 血清 维持培养液的pH 无菌、无毒(2分,写出一个给一分)(2)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 细胞贴壁(3) 氧气和二氧化碳(2分,写出一个给一分)(4) 相互接触 接触抑制30.(1) EcoRⅠ、PstⅠ(2分,写出一个给一分)(2) 磷酸二酯键(2分)(3) 限制酶切割位点(2分) 用于重组DNA的筛选和鉴定(2分)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转录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片段(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