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

资源简介

(


线




题,




0



理。
考号
姓名
学校
班级
)2025年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下列美丽的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本题3分)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在整理频率分布时,将所有频率相加,其和是( )
A.50 B.0.02 C.0.1 D.1
3.(本题3分)对于一次函数, 使x1、x2对应的函数值不具有关系的条件是( )
A.,且为任意两实数 B.,且为任意两实数
C. D.
4.(本题3分)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四边形具有稳定性 B.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C.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是 D.矩形的对角线一定互相垂直
5.(本题3分)一个n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其相邻内角的,则n的值为( )
A.6 B.7 C.8 D.9
6.(本题3分)分别为△ABC三边的中点,△DEF为面积为6,则△ABC的面积为( )
A.3 B.9 C.12 D.24
7.(本题3分)如图,在△ABC中,,是△ABC内一点,过点作于点,于点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8.(本题3分)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某校创建了“科技创新”社团.小红将“科”“技”“创”“新”写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创”“新”的坐标分别为,,则“技”坐标是( )
A. B. C. D.
9.(本题3分)如图,一架长的梯子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的底端到墙根的距离为,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至处,那么梯子底端将滑动( )
A. B. C. D.
10.(本题3分)甲、乙两人在笔直的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0分钟;③乙用12分钟追上甲;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8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24分)
11.(本题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再将点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则点的坐标为 .
12.(本题3分)如图,王大爷开辟了一块直角三角形的菜地种蔬菜,用栅栏将三角形菜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则栅栏的长为 m.
13.(本题3分)研究人员为了预估某试验田中玉米的长势情况,随机测量了40株玉米的株高(单位:),玉米株高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如果取组距为,那么可以将这40个数据分成 组.
14.(本题3分)如图,经过点B(﹣2,0)的直线y=kx+b与直线y=4x+2相交于点A
(
y

k
x
+b
) (
y

4
x
+2
)(﹣1,﹣2),则不等式4x+2<kx+b的解集为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本题3分)如图是一台雷达探测相关目标得到的结果,若记图中目标A的位置为,目标B的位置为 .
16.(本题3分)如图,在矩形中,,.将该矩形沿对角线折叠,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
17.(本题3分)若一次函数(是常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一、四象限,则的值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18.(本题3分)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BCE是等边三角形,连接, .
三、解答题(共66分)
19.(本题6分)已知点、在线段上,且,,.求证:.
20.(本题6分)为积极响应市领导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某校八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一分钟跳绳比赛.八年级共有600名同学(其中女同学320名),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成绩,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1)共抽取了______名同学的成绩;
(2)若规定男同学的成绩在130次以上(含130次)为合格,女同学的成绩在120次以上(含120次)为合格.
①在被抽取的成绩中,男、女同学分别有______名、______名成绩合格;
②估计该校八年级约有多少名同学成绩合格?
21.(本题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1)①画出△ABC;
②判定△ABC的形状是______三角形;
(2)①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
②已知点P是y轴上一点,若,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
22.(本题8分)如图,在△ABC中,,是的中点,过点作,且,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若,,求四边形的面积.
23.(本题9分)如图,△ABC中,,,平分,,延长交于点,是的中点,求的长.
斤 0 1 2 3 4
2 5 8 11 14
24.(本题9分)我国古代人民利用物理学的杠杆平衡原理制作出了杆秤(如图),它是中华民族衡重的基本量具之一.称重时,可以用秤杆上秤锤到绳纽的水平距离,即秤锤绳所对应的秤杆上刻度线来读出秤钩上所挂物体的质量.若秤钩所挂物重为斤,秤杆上秤锤到绳纽的水平距离为,且秤杆上末端刻度线到绳纽的水平距离为,下表中为若干次称重时所记录的一些数据.
(1)求出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秤钩所挂物重为8斤时,求秤杆上秤锤到绳纽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5.(本题10分)“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求的最小值.
解题思路:如图,作线段,分别构造直角边为1,和,2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当点,,在一条直线上时,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所以求得的最小值为5.
根据以上解题思路,解决以下问题:
(1)求的最小值.
(2)求(,,为正数,)的最小值.
(3)如图,在矩形花园中,米,米,计划要铺设,两条小路,点在上.要使最小,设米.求最小值是多少?
26.(本题10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点A坐标为,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C,点C的横坐标为1.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如图2,点D是x轴上一动点,过点D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于点M,N,当时,求点D的坐标;
(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解:从左数第一、四个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二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三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B.
2.D
【详解】所有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所有频率相加等于1.
3.A
解:∵直线, ,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若,则,符合条件的有B、C、D,不符合条件的有A;
故选:A.
4.C
解:A、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故选项错误;
B、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C、正确;
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但不一定互相垂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C
解:因为n边形的每个外角和它相邻内角的和为180°,
又因为每个外角都等于它相邻内角的,
所以外角度数为180°×=45°,
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所以n=360÷45=8.
故选C.
6.D
解:分别为三边的中点,
,,,
,相似比为,

即,
故选:D.
7.D
解:∵点作于点,于点于点,,
∴分别平分,
∴,
∵,
∴,
∴,
∴;
故选D.
8.B
解:由“创”“新”的坐标分别为,,可得如下图的坐标系,
则“技”的坐标为,
故选:B.
9.B
解:∵,
∴,
在中,,,
∴(米),
∵梯子的顶端下滑至处,
∴,则,,
∴在中,,
∴(米),
故选:.
10.C
由题意可得:甲步行速度米/分,故①符合题意;
设乙的速度为:x米/分,
由题意可得:,
解得:
∴乙的速度为米/分;
∴乙走完全程的时间为:分,故②符合题意;
由图可得:乙追上甲的时间为:分;故③符合题意;
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米,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的结论为:①②③,
故选:C.
11.
解:∵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点,
∴点,
∵将点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
∴点的坐标为,即.
故答案为:.
12./
解:,,,

栅栏将三角形菜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为的中线,
故答案为:.
13.5
解:,
∴可以将这40个数据分成组,
故答案为:5.
14.x<﹣1.
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1时,直线y=kx+b在直线y=4x+2的上方,
∴不等式4x+2<kx+b的解集为x<﹣1.
故答案为x<﹣1.
15.
解:根据圆的圈数为横坐标,线所在度数为纵坐标,
得目标B的位置为,
故答案为:.
16.10
解:根据折叠得:,
∵四边形是矩形,
∴,
∴,
∴,
∴,
设,则,
在中,,
∴,
解得:,
即,则,
故答案为:10.
17.(答案为不唯一,只要满足即可)
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一、四象限,
∴,
∴可以取,
∴故答案为:(答案为不唯一,只要满足即可).
18./135度
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故答案为:.
19.见解析
证明:∵,

即,

在与中,

∴,
∴.
20.(1)60
(2)①21,27;②484名
(1)解:由图可知,抽取的人数为:;
故答案为:.
(2)①男同学成绩合格的人数为;女同学成绩合格的人数为:;
故答案为:;
②∵(名),
∴估计该校八年级约有484名同学成绩合格.
21.(1)①见解析;②等腰
(2)①见解析;②或
(1)①如图所示;
②,,,


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
(2)①如图所示;
② ,
点与点P到的距离相等,
点P是y轴上一点,
或.
故答案为:或.
22.(1)见解析
(2)
(1)证明:,为的中点,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矩形.
(2)解:,是的中点,




四边形是矩形,

23.
解:,

又平分,

在和中,


,,

又是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24.(1)();
(2)26厘米.
(1)解:由表格数据的变化规律可知:当时,,以后每增加1斤,增加
∴是的一次函数,设,则,
∴函数的解析式为:
∵秤杆上末端刻度线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即
由代入,解得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时,代入
解得
∴当秤钩所挂物重为8斤时,求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是26厘米.
25.(1)
(2)
(3)米
(1)解:如图:作线段,分别构造直角边为2,x和,3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
当点A,D,E在一条直线上时,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即,
∴的最小值为13.
(2)解:如图,同法(1)可得:

∴的最小值为:;
(3)解:∵矩形,
∴,
∵,
∴,
由勾股定理,得:,

由(2)中结论可得:的最小值为:米;
26.(1)直线的解析式为
(2)点D的坐标为或
(3)存在,点E的坐标为或或或
(1)解:∵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C,点C的横坐标为1,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代入,得:

解得:,
∴直线l1的解析式为;
(2)解:设,则,,
∴,
∵,
∴,
解得或,
∴点D的坐标为或;
(3)解:存在.理由如下:
如图1,过点作轴于点,则,
,,
在中,,
设,则,
当时,,
解得:或,
或;
当时,
轴,即,
,即,

当时,
解得: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