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猎人海力布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酬、誓”等生字,会写“酬、珍”等字,会写“猎物、酬谢”等词语。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32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4品读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特点,感受海力布的美好品质。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吧?故事里有美妙的风景,有感人的真情。这些故事丰富了我们的童年时光。《猎人海力布》就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据说在一个小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他的结局是怎样的?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文学知识介绍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大闹天宫民间故事:由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其特点是:(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而经久不衰。(2)口头传播。(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4)多采用想象手法,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报酬 发誓 谎话 牺牲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誓谎折言+讠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谎话:不真实的、骗人的话;假话。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认一认酬叮珍塌焦誓延谎悔嘱扶识字方法:可以根据类型归类识字,如“悔”是表示心理活动的,所以应该是“忄”旁;“叮”“嘱”都与嘴有关,所以应该是“口”字旁。需要注意的字音:“叮”的韵母是后鼻音“inɡ”,不是前鼻音“in”;“塌”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谎”读三声,不要读成一声。需要注意的字形:“酬”是左右结构,不能将“酉”写成“西”;“誓”是上下结构,不能将“折”写成“拆”;“延”的“廴”不能写成“辶”。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1)读文章的时候,边读边画,你能准确地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词语或句子吗?(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吗?(3)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思考: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经过——海力布得到龙王的宝石并利用宝石救了乡亲,自己变成石头。结果——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起 因 经 过 结 果猎人海力布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变成了石头。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有一天,他从鸟儿那里听到村子要有灾难的消息,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看谁概括得既简洁又全面。4.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梳理故事情节,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课文写了有关海力布的两件事。(1)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于是将龙王的能听懂动物的话的宝石赠送给了海力布,并再三告诉海力布不能将动物说的话告诉别人,否则他就会变成石头。(2)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到村子将要遭受山崩水淹大灾难的消息,并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海力布却变成了一块石头。四、复述故事1.回顾方法。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内容按一定顺序复述抓住重要情节遇到人物对话,复述时改为转述句四、复述故事2.抓住重要情节。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救白蛇得到宝石——使用宝石的禁忌——海力布听到灾难将临的消息——劝乡亲们搬家——变成石头救白蛇得到宝石救乡亲变成石头 哪些关键信息不能漏?四、复述故事怎样转述呢?3.人物对话改为转述。原文 改为转述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她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海力布。海力布要什么珍宝都可以,如果不喜欢珍宝,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方法:不是简单地改变人称,应该整合对话内容,提取核心信息。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小结:本文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本节课我们梳理概括了海力布的故事情节。那么,海力布的故事为什么感人呢?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课文是怎样刻画海力布这一形象的?我们能从海力布的故事中学到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认真品读,好好体会。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作业:(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谈话,梳理文章内容(1)课文主要写了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故事。(2)仿照示例,梳理故事情节。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2.猎人海力布打猎回来,总要把大部分猎物分给乡亲们;他听懂了鸟儿说的话,在灾难来临时明明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但他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海力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热心助人的海力布1.朗读第1自然段,在重点词语下面做上记号。(1)思考: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哪个词是全文的文眼?(2)汇报交流。第1自然段起总领全文、设下悬念的作用。“动人”是全文的文眼,全文就是围绕“动人”来写的。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思考:这一自然段表明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汇报交流。2.朗读第2自然段,圈画出重点词语。小结:课文开头的概括叙述让我们对猎人海力布有了总体的印象。他总是热心助人,总是为乡亲们着想,乡亲们尊敬他,我们敬佩他。文章在开头用“动人”一词总领全文,然后通过几件事具体展示了故事的“动人”之处。随着故事的发展,海力布的高贵品质将被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具体。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二)见义勇为的海力布1.救白蛇(1)朗读第3自然段,分析描写海力布救白蛇的句子,可重点关注动作描写。(2)思考:你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什么?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方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我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海力布是一个同情弱者、见义勇为、富有爱心的人。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常言道“好人有好报”,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后,他得到了什么样的报答呢?(1)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2)思考该怎样朗读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2.受感激明确: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要读出海力布对小白蛇的怜爱和关心之情,还要读出小白蛇对海力布的真诚感激之情。(3)探究描写人物的方法。①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②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并交流感受。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从海力布说的第一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小白蛇的怜爱和关心,海力布是一个同情弱小的人。“珍宝我倒不在乎”,说明海力布不想要珠宝,他热心助人并不求回报,他胸怀坦荡不贪婪,一心替他人着想。“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说明了他想要龙王的那颗宝石的目的,因为有了那颗宝石,他就能打更多的猎物分给乡亲们。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 同情弱小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热心助人并不求回报,他胸怀坦荡不贪婪,一心替他人着想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3.得宝石(1)朗读第5、6自然段,回答问题。思考:①海力布是怎样得到宝石的?②小白蛇几次叮嘱海力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自由朗读,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3)朗读相关句子,交流感受。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龙王要重谢海力布,海力布不选珍宝,他要龙王嘴里含着的宝石,龙王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问题一:海力布是怎样得到宝石的?问题二:小白蛇几次叮嘱海力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①在文中找出小白蛇叮嘱海力布的句子。两次。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②分组朗读小白蛇的话,交流读后感受,然后派代表在班级汇报交流成果。从小白蛇的话中我感受到了向别人说出动物的话的严重后果和小白蛇对海力布的爱护、担心。4.总结小结:两个心地善良的人相遇了,他们一个遭遇危险,一个出手相救;一个知恩图报,一个得到称心的宝石。如果故事这样结束该多么美满啊!可是结局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究。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三)舍己救人的海力布1.分角色朗读第7~9自然段。2.在朗读的时候将描写海力布的句子做上记号,并思考:这部分内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海力布的?3.采用学习前面内容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说一说①海力布从一群鸟儿那里听到了什么消息?今天晚上,乡亲们住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②听到这个消息后,海力布做了什么?想了什么?说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做:“急忙跑回家”“焦急地催促大家”“急得掉下了眼泪”“镇定地对大家说”“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想:“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感受:在危急时刻,海力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拯救乡亲们,他这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真让人感动。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③海力布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大吃一惊→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镇定。(2)议一议①为什么海力布一开始没有把秘密告诉乡亲们?一方面他记住了小白蛇的叮嘱,他不想变成石头,又想救乡亲们,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另一方面他为了节省时间,如果把原因讲出来要花很多时间,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乡亲们早点搬家就多一分生的希望。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②文章为什么对海力布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详细描写?海力布此时面临两难的选择,不说出实情,乡亲们就不会搬家,乡亲们不搬家就会死亡;说出实情,自己就会变成石头。这种内心的思想斗争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文章这样写使得人物形象更真实动人。这里详细描写海力布的心理活动,使海力布的形象更鲜明,也更合乎生活的真实情况,更能突出地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③海力布向乡亲们原原本本照实说了些什么?说的内容与前文是什么关系?海力布向乡亲们原原本本照实说了自己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儿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这些内容前面已经交代过,所以这里略写了,照应了前文。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4.变换角色,尝试创造性复述故事: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分别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这部分内容。(1)海力布劝说乡亲共有哪几个过程?两个过程——从“劝搬家”到“说实情”。(2)分别站在海力布和乡亲们的角度展开想象,体会面对洪水即将侵袭,海力布和乡亲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分小组自选一个角度练习。(3)集中展示。5.小结:在描写海力布说出秘密救乡亲们这件事时,作者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了海力布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挽救乡亲们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四)变成石头后的海力布1.自由朗读第10~11自然段。(1)找出描写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后的表现的相关语句。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思考并讨论:①写乡亲们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这是侧面描写,人们的“后悔”和“悲痛”从侧面表现出海力布的牺牲之大以及海力布牺牲的价值,进一步表现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②当乡亲们逃离灾难后,他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提示:海力布牺牲自己换取了乡亲们的生命,当乡亲们逃离灾难后心中充满了后悔与悲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后悔当初没有听信海力布的话,让海力布变成了石头,他们的心里也一定很难过,很悲痛,但更多的是对海力布的感激之情。所以乡亲们之间的对话也应该从这几方面展开。(2)找出文中描写灾难的词语。思考并讨论:这样描写的用意何在?描写灾难的词语:乌云密布、狂风怒号、倾盆大雨、震天动地、大山崩塌、洪水涌了出来、淹没。这样描写的用意:①写出了灾难来得快,破坏力大。②照应了前文,说明鸟儿议论的事情是真的,也说明海力布没有说假话。③说明了如果没有海力布的自我牺牲,乡亲们将全都遭殃,进一步凸显了海力布的高尚品质。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从“世世代代”一词可以看出人们对海力布的怀念、尊敬、爱戴。作者在结尾写出人们对海力布的纪念,表现了人们对海力布的感激之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同时也起到了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3)人们是怎么纪念海力布的?结尾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小结:为了救乡亲们,勇敢、善良、能干、质朴的海力布永远变成了石头,被救的乡亲们后悔、悲痛,我们何尝不感到惋惜、悲痛呢?海力布是一个英雄,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精神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1.小练笔: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示例: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猎人。一次,他在打猎时救了一条被老鹰抓着的小白蛇。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她要报答海力布。她告诉海力布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这样就可以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但不能将这些话告诉别人,否则他就会变成石头。海力布最终从龙王那里得到了这颗宝石。几年后,海力布在打猎时从鸟儿那里知道即将发生大灾难。他很着急,赶紧告诉乡亲们。可是乡亲们不相信,不愿意搬家。海力布没有办法,只得把关于宝石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刚说完,海力布就变成了一块石头。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小结:这节课上,我们走近了海力布,通过海力布的言行和心理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高贵的品质。面对变成石头的悲惨结局,海力布毫不畏惧,为了救乡亲们,他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海力布的故事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被人们世代传颂,这是因为故事中的真善美值得人们永远称赞,它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种美德,我们要用它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1.总结2.布置作业尝试以海力布或龙女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救白蛇得到宝石的部分。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