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0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分类突破(模块导航)(模块一反应进程类图像)1.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t0~t1 B.t1~t2C.t2~t3 D.t3~t4E.t4~t5 F.t5~t6(2)判断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t1时刻__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A.t0~t1 B.t2~t3C.t3~t4 D.t5~t6(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答案 (1)ACDF (2)C E B (3)A(4)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t0~t1、t2~t3、t3~t4、t5~t6时间段内,v正、v逆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2)t1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v逆增大的更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1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t3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平衡不移动,所以t3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t4时,v正、v逆同时减小,且v正减小的更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4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3)根据图示知,t1~t2、t4~t5时间段内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NH3的含量均比t0~t1时间段内的低,所以t0~t1时间段内NH3的百分含量最高。(4)t6时刻分离出部分NH3,v逆立刻减小,而v正逐渐减小,在t7时刻二者相等,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据此可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2.已知:反应为mA(g)+nB(g)pC(g)+qD(g)。(1)T1(2)p1(3)图中a使用催化剂;或者增大压强,此时m+n=p+q。3.现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为T1 ℃[N2O4(g)2NO2(g) ΔH>0],c(N2O4)随t(时间)变化曲线如图,画出0~t2时段,c(NO2)随t变化曲线。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反应温度为T2(T2>T1),再次画出0~t2时段,c(NO2)随t变化趋势的曲线。答案解析 根据反应N2O4(g)??2NO2(g),NO2的改变量是N2O4的两倍,从N2O4的曲线可知其达到平衡时减少了0.03 mol·L-1,则NO2从0升高到平衡时的0.06 mol·L-1,即可画出曲线;该反应ΔH>0,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正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即可画出曲线。4.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1)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保留2位小数)。(2)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3)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____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的=________(保留1位小数)。答案 (1)22 0.02 (2)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 (3)大于 1.3解析 (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则a点所在曲线代表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变化,b点所在曲线代表323 K时SiHCl3的转化率变化。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22%。设起始时SiHCl3(g)的浓度为1 mol·L-1,则有 2SiHCl3(g)===SiH2Cl2(g)+SiCl4(g)起始/(mol·L-1) 1 0 0转化/(mol·L-1) 0.22 0.11 0.11平衡/(mol·L-1) 0.78 0.11 0.11则343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43 K==≈0.02。(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a点温度为343 K,b点温度为323 K,故反应速率:va>vb。反应速率v=v正-v逆=-,则有v正=,v逆=,343 K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即=,经计算可得SiHCl3、SiH2Cl2、SiCl4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78、0.11、0.11,则有k正×0.782=k逆×0.112,=≈0.02。a处SiHCl3的平衡转化率α=20%,此时SiHCl3、SiH2Cl2、SiCl4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8、0.1、0.1,则有==≈1.3。(模块二恒温(恒压)线)5.反应:aA(g)+bB(g)cC(g)+dD(g) ΔH图像结论 a+b>c+d,ΔH>0 a+b>c+d,ΔH>06.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1 CO2、0.1 mol·L-1 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ΔH<0B.压强:p4>p3>p2>p1C.压强为p4、温度为1 1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1.64D.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v逆答案 A解析 由图像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H4的平衡转化率越高,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增加的反应,压强越大,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压强:p4>p3>p2>p1,B项正确;压强为p4、温度为1 100 ℃时,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00%,故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H4)=0.02 mol·L-1,c(CO2)=0.02 mol·L-1,c(CO)=0.16 mol·L-1,c(H2)=0.16 mol·L-1,平衡常数K=≈1.64,C项正确;压强为p4时,y点未达到平衡,此时v正>v逆,D项正确。(模块三投料比—转化率相关图像)7.一定条件下,反应:6H2(g)+2CO2(g)C2H5OH(g)+3H2O(g)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达平衡时,v正(H2)=v逆(CO2)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D.a点对应的H2的平衡转化率为90%答案 D解析 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A项错误;达平衡时,v正(H2)=3v逆(CO2),B项错误;升温,平衡左移,b点温度高,其平衡常数小,C项错误。8.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DME)。主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副反应:CO(g)+H2O(g)??CO2(g)+H2(g)CO(g)+2H2(g)??CH3OH(g)测得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产率或转化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催化剂中约为_______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答案 2.0解析 由图可知当催化剂中约为2.0时,CO的转化率最大,生成的二甲醚最多。(模块四平衡常数K(lg K)与T(1/T)关系曲线)9.[2023·湖北,19(5)(6)](5)40H19(g)C40H18(g)+H·(g)及40H11(g)??C40H10(g)+H·(g)反应的ln 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本实验条件下,ln K=-+c(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6)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生成C40H10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答案 (5)在反应过程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相同 (6)a解析 (5)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说明斜率几乎相等,根据ln K=-+c(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可知,斜率相等,则说明焓变相等,因为在反应过程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相同。(6)由反应历程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了平衡转化率,反应速率也加快,a符合题意;该反应为正向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反应逆向进行,降低了平衡转化率,b不符合题意;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c不符合题意。10.[2021·全国乙卷,28(3)]McMorris测定和计算了在136~180 ℃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2NO(g)+2ICl(g)2NOCl(g)+I2(g) Kp12NOCl(g)2NO(g)+Cl2(g) Kp2得到lg Kp1~和lg Kp2~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①由图可知,NOCl分解为NO和Cl2,反应的ΔH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②反应2ICl(g)===Cl2(g)+I2(g)的K=____________(用Kp1、Kp2表示);该反应的ΔH____0(填“大于”或“小于”),写出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大于 ②Kp1·Kp2 大于 设T′>T,即<,由图可知:lg Kp2(T′)-lg Kp2(T)>|lg Kp1(T′)-lg Kp1(T)|=lg Kp1(T)-lg Kp1(T′),则:lg[Kp2(T′)·Kp1(T′)]>lg[Kp2(T)·Kp1(T)],即K(T′)>K(T),因此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ΔH大于0解析 ①结合图可知,温度越高,越小,lg Kp2越大,即Kp2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2NOCl(g)??2NO(g)+Cl2(g)正向移动,则NOCl分解为NO和Cl2反应的ΔH大于0。(模块五多重平衡的复杂图像)11.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有机化工产品和洁净燃料。CO2加氢制二甲醚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Ⅰ:CO2(g)+H2(g)CO(g)+H2O(g) ΔH=+41.2 kJ·mol-1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49.5 kJ·mol-1反应Ⅲ:2CH3OH(g)CH3OCH3(g)+H2O(g) ΔH=-23.5 kJ·mol-1在2 MPa,起始投料=3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及CO、CH3OCH3、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的ΔH=-73.0 kJ·mol-1B.图中X表示COC.为提高二甲醚的产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的高效催化剂D.温度从553 K上升至573 K时,反应Ⅰ消耗的CO2少于反应Ⅱ生成的CO2答案 C解析 由盖斯定律知:反应Ⅱ×2+Ⅲ得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2×(-49.5 kJ·mol-1)+(-23.5 kJ·mol-1)=-122.5 kJ·mol-1,A错误;升高温度,反应Ⅰ正向进行,则CO的平衡体积分数应增大,故Y表示CO,B错误;由图可知,温度从553 K上升至573 K时,反应Ⅰ消耗的CO2大于反应Ⅱ生成的CO2,D错误。(模块六分层训练)1.(2022·广东,13)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 C解析 从图示可以看出,平衡时升高温度,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则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故A错误;由A项分析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而a曲线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容器体积固定,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没有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BaSO4是固体,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不能改变其浓度,因此平衡不移动,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2.(2022·浙江1月选考,19)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s)+2B(g)3X(g),c(B)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从b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B)=3v(X)D.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答案 C3.将4 mol H2和2 mol CO通入1 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ΔH,其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B.p1C.X点和Y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X)D.在p2和316 ℃时,若将6 mol H2和2 mol CO通入容器中,则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50%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O的平衡转化率越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故A错误;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压强:p1>p2,故B错误;X点和Y点对应的温度相同,则化学平衡常数K(X)=K(Y),故C错误;在p2和316 ℃时,若将6 mol H2和2 mol CO通入容器中,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CO的平衡转化率应大于50%,故D正确。4.还原CoO制备Co可通过下列两个反应实现:Ⅰ.CoO(s)+H2(g)Co(s)+H2O(g)Ⅱ.CoO(s)+CO(g)Co(s)+CO2(g)723 K下,在初始压强相同(均为12.0 kPa)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Ⅰ、反应Ⅱ,得到部分气体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容器中,10~40 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15 kPa·min-1B.增大起始时容器的压强,Co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此条件下,选择CO还原CoO的效率更高D.723 K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119答案 B解析 甲容器中,10~40 min内,氢气分压变化为(7.5-3.0) kPa=4.5 kPa,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kPa·min-1,故A正确;根据题给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增大起始时压强,平衡不移动,CoO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根据两个图像可知,CO还原CoO的速率更快,达到平衡时间更短,CO还原CoO达到平衡时,CO2分压为11.9 kPa,起始压强为12.0 kPa,说明CO还原CoO转化更彻底,因此选择CO还原CoO的效率更高,故C正确;达到平衡时,CO2分压为11.9 kPa,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总压强不变,即CO的分压为0.1 kPa,Kp===119,故D正确。5.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刚性固定容器中加入1 mol环戊烯()和1 mol I2发生可逆反应(g)+I2(g)(g)+2HI(g) ΔH>0,实验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2 min内,环戊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0 mol·L-1· min-1B.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为50%C.高温低压有利于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答案 D解析 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根据图中信息及方程式可知,压强增大0.20倍,消耗0.4 mol环戊烯,所以0~2 min内,环戊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0 mol·L-1· min-1,A正确;平衡时,压强增大0.25倍,消耗0.5 mol环戊烯,其平衡转化率为50%,B正确;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生成物中气体的系数之和大于反应物中气体系数之和,升高温度、减小压强有利于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C正确;平衡时n(I2)=n(环戊烯)=n()=0.5 mol、n(HI)=1 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D错误。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增大的倍数B.若密闭容器体积为1 L,在p1压强下,b点=160C.NO的物质的量:b点>a点D.逆反应速率:a点>c点答案 B7.(2024·合肥模拟)25 ℃时,向恒容容器中加入A发生反应:①2N2O5(g)===4NO2(g)+O2(g);②2NO2(g)N2O4(g)。反应体系中N2O5、NO2、O2的分压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NO2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25 ℃时,反应②的压强平衡常数Kp= kPa-1C.当O2、N2O4的分压相等时,反应②中的NO2转化率为12.5%D.t1 min后,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再充入NO2(g),则O2(g)的分压增大答案 B解析 起始时刻N2O5分压为40 kPa,发生反应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氮和氧气,氧气分压为20 kPa,二氧化氮发生反应②部分转化为四氧化二氮,平衡时二氧化氮分压为16 kPa,A、B、C分别为N2O5、NO2、O2的分压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A错误; 2NO2(g)??N2O4(g)起始分压/kPa 80 0变化分压/kPa 64 32平衡分压/kPa 16 32Kp=== kPa-1,B正确;某时刻O2、N2O4的分压相等为20 kPa时: 2NO2(g)??N2O4(g)起始分压/kPa 80 0变化分压/kPa 40 20平衡分压/kPa 40 20二氧化氮的转化率为50%,C错误;t1 min后,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再充入NO2(g)引起②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由勒夏特列原理知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依然增大,O2(g)的物质的量不变,氧气分压减小,D错误。8.含氮化合物在生活、生产、研究领域至关重要。我国学者在容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1发生反应2H2(g)+2NO(g)N2(g)+2H2O(g) ΔH=-664.1 kJ·mol-1,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N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且研究表明该反应v=kcm(H2)·c2(NO),其中k为速率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使用催化剂乙时,温度高于350 ℃ NO转化率下降是由于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甲比使用催化剂乙正反应的活化能更低C.对于反应2H2(g)+2NO(g)N2(g)+2H2O(g),其他条件不变,加压使平衡正向移动D.T1 ℃的初始速率为v0,当H2转化率为60%时,反应速率为0.064v0,由此可知m=1答案 A解析 当使用催化剂乙时,温度低于350 ℃时,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强,反应速率加快,NO转化率也增大,温度高于350 ℃时,催化剂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反应速率下降,导致NO转化率下降,A错误;单位时间内,使用催化剂甲比使用催化剂乙反应速率快,NO转化率高,则使用催化剂甲比使用催化剂乙正反应的活化能更低,B正确;设初始一氧化氮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容器体积为1 L,则初始一氧化氮和氢气的浓度均为1 mol·L-1,v0=k×1m×12=k,当H2转化率为60%时,c(H2)=0.4 mol·L-1,c(NO)=0.4 mol·L-1,此时的反应速率为0.064v0,则有0.064v0=k×0.4m×0.42=v0×0.4m×0.42,解得m=1,D正确。9.(2023·湖南校联考模拟)向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和2 mol Y,发生反应:X(g)+2Y(g)2Z(g),X的转化率α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是第5 min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0 ℃时,0~5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Z)=0.3 mol·L-1· min-1B.b、c点对应的v逆(Y)大小关系:b>cC.c点时,反应消耗p mol X(p<1),同时消耗2p mol ZD.若将容器体积缩小为0.5 L,则c点温度下的α(X)减小答案 C解析 a点时,X的转化率为30%,此时生成的Z为0.6 mol,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min-1,A错误;c点达平衡,反应消耗p mol X,同时消耗2p mol Z,C正确;c点温度下,压缩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α(X)增大,D错误。10.(2023·江苏盐城统考模拟)焦炉煤气(主要成分:CH4、CO2、H2、CO)在炭催化下,使CH4与CO2重整生成H2和CO。其主要反应为反应Ⅰ:CH4(g)+CO2(g)===2CO(g)+2H2(g) ΔH1=+247.1 kJ·mol-1反应Ⅱ:H2(g)+CO2(g)===CO(g)+H2O(g) ΔH2=+41.2 kJ·mol-1反应Ⅲ:C(s)+CO2(g)===2CO(g) ΔH3=+172 kJ·mol-1反应Ⅳ:C(s)+H2O(g)===CO(g)+H2(g) ΔH4=+131.29 kJ·mol-1在1×105Pa下、将焦炉煤气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炭催化剂的反应管,CH4、CO、H2的相对体积和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相对体积V(CH4)=、相对体积V(CO或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900 ℃时,反应Ⅰ基本不发生B.850~900 ℃时,主要发生反应ⅣC.增大焦炉煤气流速一定能提高CO的相对体积D.工业生产上需要研发低温下CH4转化率高的催化剂答案 C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低于900 ℃时,CH4的相对体积基本上是100%,所以反应Ⅰ基本不发生,所以工业生产上需要研发低温下CH4转化率高的催化剂,A、D正确;850~900 ℃时,H2、CO的相对体积都增大,且增大的幅度相近,而CH4的相对体积变化不大,所以主要发生反应Ⅳ,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4个反应均为生成CO的反应,且都为吸热反应,所以若想提高CO的相对体积,应选择升高温度,与增大焦炉煤气的流速无关,C不正确。11.(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主要反应为2CO2+6H2C2H4+4H2O,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CO2催化加氢合成C2H4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2)根据图中点A(440,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MPa)-3(列出计算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答案 (1)d c 小于(2)×解析 (1)由平衡图像结合反应方程式和原始投料n(CO2)∶n(H2)=1∶3可得,390 K时物质的量分数之比满足1∶3的是c曲线和a曲线,物质的量分数之比满足1∶4的是d曲线和b曲线,则曲线c表示CO2,曲线a表示H2,曲线d表示C2H4,曲线b表示H2O;由图像的变化趋势可知,升高温度,曲线a、c增大,曲线b、d减小,说明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放热,ΔH<0。(2)起始投料比n(CO2)∶n(H2)=1∶3,平衡时总压为0.1 MPa,结合反应方程式可知p(CO2)∶p(H2)=1∶3,p(C2H4)∶p(H2O)=1∶4,由图像可知平衡时p(H2)=p(H2O)=0.1 ×0.39 MPa,所以p(CO2)=×0.39 MPa,p(C2H4)=×0.39 MPa,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MPa)-3=×(MPa)-3。12.在T1 ℃和T2 ℃时(T1答案 1 000 1 000 解析 反应HN==C==O(g)+NH3(g)??CO(NH2)2(g)为放热反应,因为T113.[2023·湖南,16(1)(3)(4)(5)(6)]聚苯乙烯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可通过苯乙烯聚合制得。Ⅰ.苯乙烯的制备(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C6H5C2H5(g)+O2(g)===8CO2(g)+5H2O(g) ΔH1=-4 386.9 kJ·mol-1②C6H5CH===CH2(g)+10O2(g)===8CO2(g)+4H2O(g) ΔH2=-4 263.1 kJ·mol-1③H2(g)+O2(g)===H2O(g) ΔH3=-241.8 kJ·mol-1计算反应④C6H5C2H5(g)??C6H5CH==CH2(g)+H2(g)的ΔH4=____________kJ·mol-1。(3)在913 K、100 kPa下,以水蒸气作稀释气、Fe2O3作催化剂,乙苯除脱氢生成苯乙烯外,还会发生如下两个副反应:⑤C6H5C2H5(g)C6H6(g)+CH2==CH2(g)⑥C6H5C2H5(g)+H2(g)C6H5CH3(g)+CH4(g)以上反应体系中,芳香烃产物苯乙烯、苯和甲苯的选择性S(S=×100%)随乙苯转化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曲线b代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本反应体系中催化剂Fe2O3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A.X射线衍射技术可测定Fe2O3晶体结构B.Fe2O3可改变乙苯平衡转化率C.Fe2O3降低了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D.改变Fe2O3颗粒大小不影响反应速率Ⅱ.苯乙烯的聚合苯乙烯聚合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某Cu(Ⅰ)的配合物促进C6H5CH2X(引发剂,X表示卤素)生成自由基C6H5H2,实现苯乙烯可控聚合。(5)引发剂C6H5CH2Cl、C6H5CH2Br、C6H5CH2I中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室温下,①Cu+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形成[Cu(L)2]+,其反应平衡常数为K;②CuBr在水中的溶度积常数为Ksp。由此可知,CuBr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所有方程式中计量系数关系均为最简整数比)。答案 (1)+118 (3)甲苯 主反应生成的H2能使副反应⑥的平衡正向移动,甲苯的选择性大于苯的选择性 (4)BD (5)C6H5CH2I (6)K·Ksp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③可得C6H5C2H5(g)??C6H5CH==CH2(g)+H2(g) ΔH4=-4 386.9 kJ·mol-1-(-4 263.1 kJ·mol-1)-(-241.8 kJ·mol-1)=+118 kJ·mol-1。(3)生成苯乙烯的反应为主反应,则苯乙烯的选择性最高,主反应生成的氢气能使副反应⑥的平衡正向移动,则甲苯的选择性大于苯的选择性,故b代表的产物为甲苯。(4)测定晶体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X射线衍射仪,A项正确;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改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B项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项正确;催化剂颗粒大小会影响接触面积,会影响反应速率,D项错误。(6)Cu+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形成[Cu(L)2]+,则Cu++2L??[Cu(L)2]+的平衡常数K=;CuBr在水溶液中的溶度积常数Ksp=c(Cu+)·c(Br-);CuBr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应为CuBr+2L??[Cu(L)2]++Br-,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Ksp。14.(2023·辽宁,18)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我国古籍记载了硫酸的制备方法——“炼石胆(CuSO4·5H2O)取精华法”。借助现代仪器分析,该制备过程中CuSO4·5H2O分解的TG曲线(热重)及DSC曲线(反映体系热量变化情况,数值已省略)如图1所示。700 ℃左右有两个吸热峰,则此时分解生成的氧化物有SO2、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2)铅室法使用了大容积铅室制备硫酸(76%以下),副产物为亚硝基硫酸,主要反应如下:NO2+SO2+H2O===NO+H2SO42NO+O2===2NO2ⅰ.上述过程中NO2的作用为__________。ⅱ.为了适应化工生产的需求,铅室法最终被接触法所代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接触法制硫酸的关键反应为SO2的催化氧化:SO2(g)+O2(g)SO3(g) ΔH=-98.9 kJ·mol-1ⅰ.为寻求固定投料比下不同反应阶段的最佳生产温度,绘制相应转化率(α)下反应速率(数值已略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b.α=0.88的曲线代表平衡转化率c.α越大,反应速率最大值对应温度越低d.可根据不同α下的最大速率,选择最佳生产温度ⅱ.为提高钒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我国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不同催化剂下,温度和转化率关系如图3所示,催化性能最佳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ⅲ.设O2的平衡分压为p,SO2的平衡转化率为αe,用含p和αe的代数式表示上述催化氧化反应的Kp=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答案 (1)CuO SO3 (2)ⅰ.催化剂 ⅱ.铅室法制得的产品中存在亚硝基硫酸杂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有毒的氮氧化物 (3)ⅰ.cd ⅱ.d ⅲ.解析 (1)由图可知,起始时有2.5 mg CuSO4·5H2O,其物质的量是0.01 mmol,所含结晶水的质量为0.9 mg,则固体质量剩余1.6 mg时所得固体为CuSO4,加热过程中Cu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固体质量剩余0.8 mg时所得的固体是CuO,结合题图DSC曲线有两个吸热峰可知,700 ℃发生的反应为CuSO4―→CuO+SO3、SO3―→SO2+O2,则生成的氧化物除SO2外,还有CuO、SO3。(3)ⅰ.根据不同转化率下的反应速率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先加快后减慢,a错误;随着转化率的增大,最大反应速率不断减小,最大反应速率出现的温度也逐渐降低,c正确。ⅲ.利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反应的平衡常数Kp===;设SO2初始量为m,则平衡时n(SO2)=m-m·αe=m(1-αe),n(SO3)=m·αe,Kp==。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0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分类突破(模块导航)(模块一反应进程类图像)1.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t0~t1 B.t1~t2C.t2~t3 D.t3~t4E.t4~t5 F.t5~t6(2)判断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t1时刻__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A.t0~t1 B.t2~t3C.t3~t4 D.t5~t6(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立刻减小,而v正逐渐减小,在t7时刻二者相等,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据此可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2.已知:反应为mA(g)+nB(g)pC(g)+qD(g)。(1)T1 T2,正反应为 反应。(2)p1 p2,正反应为气体体积 的反应。(3)图中 使用催化剂;或者增大压强,此时m+n p+q。3.现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为T1 ℃[N2O4(g)2NO2(g) ΔH>0],c(N2O4)随t(时间)变化曲线如图,画出0~t2时段,c(NO2)随t变化曲线。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反应温度为T2(T2>T1),再次画出0~t2时段,c(NO2)随t变化趋势的曲线。.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1)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保留2位小数)。(2)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3)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____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的=________(保留1位小数)。(模块二恒温(恒压)线)5.反应:aA(g)+bB(g)cC(g)+dD(g) ΔH图像结论 a+b>c+d,ΔH>0 a+b>c+d,ΔH>06.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1 CO2、0.1 mol·L-1 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ΔH<0B.压强:p4>p3>p2>p1C.压强为p4、温度为1 1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1.64D.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v逆(模块三投料比—转化率相关图像)7.一定条件下,反应:6H2(g)+2CO2(g)C2H5OH(g)+3H2O(g)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达平衡时,v正(H2)=v逆(CO2)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D.a点对应的H2的平衡转化率为90%8.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DME)。主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副反应:CO(g)+H2O(g)??CO2(g)+H2(g)CO(g)+2H2(g)??CH3OH(g)测得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产率或转化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催化剂中约为_______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模块四平衡常数K(lg K)与T(1/T)关系曲线)9.[2023·湖北,19(5)(6)](5)40H19(g)C40H18(g)+H·(g)及40H11(g)??C40H10(g)+H·(g)反应的ln 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本实验条件下,ln K=-+c(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6)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生成C40H10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10.[2021·全国乙卷,28(3)]McMorris测定和计算了在136~180 ℃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2NO(g)+2ICl(g)2NOCl(g)+I2(g) Kp12NOCl(g)2NO(g)+Cl2(g) Kp2得到lg Kp1~和lg Kp2~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①由图可知,NOCl分解为NO和Cl2,反应的ΔH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②反应2ICl(g)===Cl2(g)+I2(g)的K=____________(用Kp1、Kp2表示);该反应的ΔH____0(填“大于”或“小于”),写出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块五多重平衡的复杂图像)11.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有机化工产品和洁净燃料。CO2加氢制二甲醚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Ⅰ:CO2(g)+H2(g)CO(g)+H2O(g) ΔH=+41.2 kJ·mol-1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49.5 kJ·mol-1反应Ⅲ:2CH3OH(g)CH3OCH3(g)+H2O(g) ΔH=-23.5 kJ·mol-1在2 MPa,起始投料=3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及CO、CH3OCH3、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的ΔH=-73.0 kJ·mol-1B.图中X表示COC.为提高二甲醚的产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的高效催化剂D.温度从553 K上升至573 K时,反应Ⅰ消耗的CO2少于反应Ⅱ生成的CO2(模块六分层训练)1.(2022·广东,13)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2.(2022·浙江1月选考,19)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s)+2B(g)3X(g),c(B)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从b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B)=3v(X)D.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3.将4 mol H2和2 mol CO通入1 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ΔH,其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B.p1C.X点和Y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X)D.在p2和316 ℃时,若将6 mol H2和2 mol CO通入容器中,则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50%4.还原CoO制备Co可通过下列两个反应实现:Ⅰ.CoO(s)+H2(g)Co(s)+H2O(g)Ⅱ.CoO(s)+CO(g)Co(s)+CO2(g)723 K下,在初始压强相同(均为12.0 kPa)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Ⅰ、反应Ⅱ,得到部分气体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容器中,10~40 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15 kPa·min-1B.增大起始时容器的压强,Co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此条件下,选择CO还原CoO的效率更高D.723 K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1195.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刚性固定容器中加入1 mol环戊烯()和1 mol I2发生可逆反应(g)+I2(g)(g)+2HI(g) ΔH>0,实验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2 min内,环戊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0 mol·L-1· min-1B.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为50%C.高温低压有利于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增大的倍数B.若密闭容器体积为1 L,在p1压强下,b点=160C.NO的物质的量:b点>a点D.逆反应速率:a点>c点7.(2024·合肥模拟)25 ℃时,向恒容容器中加入A发生反应:①2N2O5(g)===4NO2(g)+O2(g);②2NO2(g)N2O4(g)。反应体系中N2O5、NO2、O2的分压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NO2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25 ℃时,反应②的压强平衡常数Kp= kPa-1C.当O2、N2O4的分压相等时,反应②中的NO2转化率为12.5%D.t1 min后,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再充入NO2(g),则O2(g)的分压增大8.含氮化合物在生活、生产、研究领域至关重要。我国学者在容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1发生反应2H2(g)+2NO(g)N2(g)+2H2O(g) ΔH=-664.1 kJ·mol-1,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N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且研究表明该反应v=kcm(H2)·c2(NO),其中k为速率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使用催化剂乙时,温度高于350 ℃ NO转化率下降是由于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甲比使用催化剂乙正反应的活化能更低C.对于反应2H2(g)+2NO(g)N2(g)+2H2O(g),其他条件不变,加压使平衡正向移动D.T1 ℃的初始速率为v0,当H2转化率为60%时,反应速率为0.064v0,由此可知m=19.(2023·湖南校联考模拟)向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和2 mol Y,发生反应:X(g)+2Y(g)2Z(g),X的转化率α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是第5 min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0 ℃时,0~5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Z)=0.3 mol·L-1· min-1B.b、c点对应的v逆(Y)大小关系:b>cC.c点时,反应消耗p mol X(p<1),同时消耗2p mol ZD.若将容器体积缩小为0.5 L,则c点温度下的α(X)减小10.(2023·江苏盐城统考模拟)焦炉煤气(主要成分:CH4、CO2、H2、CO)在炭催化下,使CH4与CO2重整生成H2和CO。其主要反应为反应Ⅰ:CH4(g)+CO2(g)===2CO(g)+2H2(g) ΔH1=+247.1 kJ·mol-1反应Ⅱ:H2(g)+CO2(g)===CO(g)+H2O(g) ΔH2=+41.2 kJ·mol-1反应Ⅲ:C(s)+CO2(g)===2CO(g) ΔH3=+172 kJ·mol-1反应Ⅳ:C(s)+H2O(g)===CO(g)+H2(g) ΔH4=+131.29 kJ·mol-1在1×105Pa下、将焦炉煤气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炭催化剂的反应管,CH4、CO、H2的相对体积和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相对体积V(CH4)=、相对体积V(CO或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900 ℃时,反应Ⅰ基本不发生B.850~900 ℃时,主要发生反应ⅣC.增大焦炉煤气流速一定能提高CO的相对体积D.工业生产上需要研发低温下CH4转化率高的催化剂11.(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主要反应为2CO2+6H2C2H4+4H2O,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CO2催化加氢合成C2H4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2)根据图中点A(440,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MPa)-3(列出计算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2.在T1 ℃和T2 ℃时(T113.[2023·湖南,16(1)(3)(4)(5)(6)]聚苯乙烯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可通过苯乙烯聚合制得。Ⅰ.苯乙烯的制备(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C6H5C2H5(g)+O2(g)===8CO2(g)+5H2O(g) ΔH1=-4 386.9 kJ·mol-1②C6H5CH===CH2(g)+10O2(g)===8CO2(g)+4H2O(g) ΔH2=-4 263.1 kJ·mol-1③H2(g)+O2(g)===H2O(g) ΔH3=-241.8 kJ·mol-1计算反应④C6H5C2H5(g)??C6H5CH==CH2(g)+H2(g)的ΔH4=____________kJ·mol-1。(3)在913 K、100 kPa下,以水蒸气作稀释气、Fe2O3作催化剂,乙苯除脱氢生成苯乙烯外,还会发生如下两个副反应:⑤C6H5C2H5(g)C6H6(g)+CH2==CH2(g)⑥C6H5C2H5(g)+H2(g)C6H5CH3(g)+CH4(g)以上反应体系中,芳香烃产物苯乙烯、苯和甲苯的选择性S(S=×100%)随乙苯转化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曲线b代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本反应体系中催化剂Fe2O3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A.X射线衍射技术可测定Fe2O3晶体结构B.Fe2O3可改变乙苯平衡转化率C.Fe2O3降低了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D.改变Fe2O3颗粒大小不影响反应速率Ⅱ.苯乙烯的聚合苯乙烯聚合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某Cu(Ⅰ)的配合物促进C6H5CH2X(引发剂,X表示卤素)生成自由基C6H5H2,实现苯乙烯可控聚合。(5)引发剂C6H5CH2Cl、C6H5CH2Br、C6H5CH2I中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室温下,①Cu+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形成[Cu(L)2]+,其反应平衡常数为K;②CuBr在水中的溶度积常数为Ksp。由此可知,CuBr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所有方程式中计量系数关系均为最简整数比)。14.(2023·辽宁,18)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我国古籍记载了硫酸的制备方法——“炼石胆(CuSO4·5H2O)取精华法”。借助现代仪器分析,该制备过程中CuSO4·5H2O分解的TG曲线(热重)及DSC曲线(反映体系热量变化情况,数值已省略)如图1所示。700 ℃左右有两个吸热峰,则此时分解生成的氧化物有SO2、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2)铅室法使用了大容积铅室制备硫酸(76%以下),副产物为亚硝基硫酸,主要反应如下:NO2+SO2+H2O===NO+H2SO42NO+O2===2NO2ⅰ.上述过程中NO2的作用为__________。ⅱ.为了适应化工生产的需求,铅室法最终被接触法所代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接触法制硫酸的关键反应为SO2的催化氧化:SO2(g)+O2(g)SO3(g) ΔH=-98.9 kJ·mol-1ⅰ.为寻求固定投料比下不同反应阶段的最佳生产温度,绘制相应转化率(α)下反应速率(数值已略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b.α=0.88的曲线代表平衡转化率c.α越大,反应速率最大值对应温度越低d.可根据不同α下的最大速率,选择最佳生产温度ⅱ.为提高钒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我国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不同催化剂下,温度和转化率关系如图3所示,催化性能最佳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ⅲ.设O2的平衡分压为p,SO2的平衡转化率为αe,用含p和αe的代数式表示上述催化氧化反应的Kp=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高二化学 第10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分类突破(学生版).docx 新高二化学 第10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分类突破(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