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3 压强(第2课时)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压强计,为保证它可正常测量,提出以下检查流程:上面流程图中①、②、③的内容分别是( )A.①左高右低 ②左低右高 ③相平B.①左低右高②相平③相平C.①相平②左低右高③相平D.①相平②左低右高③左低右高【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手按橡皮膜时,当液面稳定后,如果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几乎没有变化,那么压强计漏气,如果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升高,那么压强计正常;如果压强计漏气,那么可以拆下橡皮管,此时液面相平,那么压强计正常,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虹吸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为了研究虹吸现象的形成条件,小嘉同学将一根弯管注满水,将B端(入水口)放入水箱中,当A端(出水口)处于某高度时,水会自动从A端流出,如图(a)所示。之后多次改变A、B以及水面的高度(水箱中的虚线),实验现象如(b)(c)(d)和(e)所示。下列关于虹吸现象形成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水口的离地高度要小于水面的离地高度B.出水口的离地高度要大于水面的离地高度C.出水口的离地高度要小于入水口的离地高度D.出水口的离地高度要大于入水口的离地高度【答案】A【详解】A.观察图(a)(b)(c)发现,出水口的离地高度都小于水面的离地高度,水会自动从A端流出,故A正确;B.观察图(d)(e)发现,出水口的离地高度都大于水面的离地高度,水不会自动从A端流出,故B错误;C.观察图(a)发现,出水口的离地高度大于入水口的离地高度,水会自动从A端流出,故C错误;D.观察图(c)发现,出水口的离地高度小于入水口的离地高度,水会自动从A端流出,故D错误。故选A。3.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具有防止臭气上升的作用,其实物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有足够的水进入存水杯中,那么当水不再流动时,水面最高能达到位置( )A.1 B.2 C.3 D.4【答案】B【详解】地漏在结构上属于连通器,若有足够的水进入存水杯中,那么当水不再流动时,隔离板两侧水位相同,即水面最高能达到位置是2,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往柱状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可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起,要使橡皮膜凸起程度更加明显,以下方法可行的是(已知:)( )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 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C.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 D.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答案】B【详解】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则液面的深度相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变,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小,橡皮膜凸起程度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增加,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大,橡皮膜凸起程度变大,故B符合题意;C.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液面深度会减小,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小,橡皮膜凸起程度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D.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不变,则压强不变,橡皮膜凸起程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如图所示,往杯中匀速注水。该过程中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B【详解】据图可知,量杯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量杯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体积的水,但水在量杯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量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体均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C.丙最大 D.一样大【答案】C【详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因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由p=ρ液gh可知,三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酒精由F=pS可知,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关系为F酒精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最大的是丙,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关于下图液体中、、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盐水的密度为,纯水密度为)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两点的压强相等C.点压强比点压强小 D.、两点的压强相等【答案】C【详解】图中b、c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已知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根据可知,c点压强大于b点压强;a点所处的深度小于b点的深度,、两点在同种液体中,根据可知,b点的压强大于a点的压强,因此、、三点压强的关系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操作中会使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A.转动金属盒使橡皮膜朝前 B.向上移动金属盒C.转动金属盒使橡皮膜朝后 D.向下移动金属盒【答案】D【详解】AC.转动金属盒使橡皮膜朝前或朝后,深度和密度不变,压强不变,由p=ρgh得,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变,故AC不符合题意;B.向上移动金属盒,深度减小,压强减小,两管液面高度差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D.向下移动金属盒,深度增加,压强增大,液面高度差增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9.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水渠由公路下面的倾斜涵洞相连,当两渠中水面相平时,下列关于涵洞中水的流向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两渠的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B.由于“水往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C.由于甲侧涵洞口深,压强大,所以涵洞中的水由甲流向乙D.不论路面哪侧积水过高,涵洞中的水流方向均不变【答案】A【详解】ABC.由图可知,涵洞的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属于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可知,甲、乙两渠的水面相平,涵洞内的水不会流动,故A正确,BC错误;D.涵洞属于连通器,所以涵洞中的水流就从积水过高的一侧流向积水过高的一侧,故D错误。故选A。10.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A.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B.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点,水对A点只有向下的压强C.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D.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答案】C【详解】A.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内部向名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水对A点不只有向下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上下两端的橡皮膜都受到水的压强而向内凹,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故C符合题意;D.水对侧壁有压强,玻璃管侧壁之所以没有明显凹陷,是因为水对玻璃管侧壁产生的压强较小,压力较小,而玻璃管相对比较坚硬,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标记这是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答案】 连通器 同一水平面上【详解】[1]由题意可知,透明塑料软管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2]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自由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因此,标记下此时两液面的高度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12.在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区,要对手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比如电梯间的按钮,这是很多人会触碰的地方,还有公共场所的门把手,小区单元门的把手等,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交叉感染。如图为某种喷洒酒精的薄壁喷雾器,它的底面积100cm2,空喷雾器重为2N;内装有酒精的深度为20cm,体积为1500mL,则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N,喷雾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为 N()。【答案】 16 14【详解】[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可得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为[2]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酒精的质量为则酒精的重力为喷雾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13.如图所示,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2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答案】 2×105【详解】[1]水对坝底的压强为14.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圆柱形容器乙平放在同水平桌面上,乙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测量甲、乙对桌面的压强。改变x的值重复上述操作,得到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甲的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则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 帕,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 克/厘米3。【答案】 1500 0.5【详解】[1][2]根据题意,设截取前圆柱体甲的高度为h,则由图丙有 4p0 = ρ甲gh ①若圆柱体甲截取x=10cm,结合图丙有②由①②式,解得h=20cm=0.2m则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则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结合图丙可知,液体对 容器底的压强为p0= ρ乙gh乙,若圆柱体甲截取x=10cm,圆柱体甲截取的体积为 V= S甲x液体乙上升的高度为结合图丙有 2p0= ρ乙g(h乙+Δh)解得h乙=7.5cm=0.075m则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15.如图所示,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 ,便于注射:小明用吸管模拟注射器吸水过程,如图形状的杯子中装有一些水,小明用吸管吸水时,如果每一口吸入水的质量相同,则每吸一口,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量将 ;每吸一口,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将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答案】 压强 变大 不变【详解】[1]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2]如果每一口吸入水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可得每次吸入水的体积相同,则杯中水减小的体积相同;由于杯子的形状是上宽下窄,则杯中水每次下降的高度逐渐增大,而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量则将变大。[3]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因每次吸入水的质量相同,则每次杯中减少水的质量相同,受力面积不变,所以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保持不变。16.小科在参观三峡大坝时,观察到发电时水从出口急速喷射,如图甲所示,喷射的水流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科进行了以下模拟探究。(1)小科在矿泉水a、b、c处各钻一个等大的小孔,在瓶中装入水,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小科想研究的是 会影响喷水的速度。(2)图乙实验中,小科认为上方孔中喷水速度大于下方孔中喷水速度。对此,小江同学提出了质疑:距离越大不一定就代表速度大,因为水从孔中喷出到落入盘中,下落的高度不同,导致下落的 不同,因此不能根据喷水距离来比较速度。(3)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确保每个孔中水流下落的高度相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受此启发,小江认为对图乙的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处理,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写出一种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 (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表达)。(4)根据图丙实验的结果,请解释水电站的水轮机和出水口要建造在靠近大坝底部的原因: 。【答案】(1)深度(或压强)(2)时间(3)(4)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喷射的水流速度越大,水轮机获得的动能越多,能够转化出更多的电能【详解】(1)图乙中a、b、c处深度不同,则液体压强不同,所以小科想研究的是深度(或压强)会影响喷水的速度。(2)水从孔中喷出到落入盘中,下落的高度不同,导致下落的时间不同,因此不能根据喷水距离来比较速度。(3)可以比较水下降相同高度时,水喷出的距离来比较速度,如图所示:(4)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喷射的水流速度越大,水轮机获得的动能越多,能够转化出更多的电能,所以水电站的水轮机和出水口要建造在靠近大坝底部。17.小科利用透明塑料管、三通管、六通管和胶圈、橡皮膜等器材制作了如图甲装置,进行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①用烧杯往图甲装置中的塑料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水,发现各管口橡皮膜均有膨胀变形;②继续往图甲装置中加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③后将该装置浸入盛有盐水的大烧杯中,至侧面橡皮膜变平,观察并记录容器内外液面高度。(1)将橡皮膜捆绑在六通管剩余的5个管口,其目的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2)小科分析操作②得到的现象后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请判断该步实验中小科观察到的现象是: ;(3)操作③中,当侧面橡皮膜变平时,容器内液面比塑料管中液面要 ;(4)阿晶认为小科根据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严谨,于是对该实验进行如图乙的改进:在容器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后,通过自制角度调节器的调节来改变液面高度,观察并记录橡皮膜的膨胀程度,此操作是为了排除 的影响。【答案】(1)方向(2)随着水的不断注入,水的深度不断增大,橡皮膜的形变程度越来越大(3)小(4)液体的重力【详解】(1)六通管的不同管口在不同方向,则将橡皮膜捆绑在六通管剩余的5个管口,其目的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的关系;(2)小科分析操作②得到的现象后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则小科观察到的现象为:随着水的不断注入,水的深度不断增大,橡皮膜的形变程度越来越大。(3)操作③中,当侧面橡皮膜变平时,则盐水和水的压强相等。盐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则盐水的深度小于清水的深度,即容器内液面比塑料管中液面要小。(4)由于容器的形状不规则,在容器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后,通过自制角度调节器的调节来改变液面高度,观察并记录橡皮膜的膨胀程度,此操作是为了排除液体的重力的影响。18.如图甲为探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实验中用到的压强计,某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多次改变橡皮膜浸入水中的深度H,记录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H/ cm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h/ cm 4.6 5.2 6.0 6.6 7.4 8.2 9.0 9.6 10.4 11.2 12.0请回答:(1)将探头放入液体内部,U形管两侧水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图甲中探头 (填“A”或“B”)面所受压强大小。(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关于液体压强的规律是 。(3)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发现,虽然U形管和水槽中装入的是相同的水,但是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与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H不相等。你认为数据变化呈现这种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4)该同学用一根与U形管内径相等的直玻璃管替代探头,并在玻璃管上标注刻度,下端管口标为“0”刻度线。将玻璃管竖直放入水中,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对应的h1= cm。【答案】(1)A(2)在相同液体内部,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3)橡皮膜对水产生了一定的压强(4)6.0【详解】(1)在压强计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会将压强传递给U形管中的液体,使U形管两侧水面产生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压强越大。而橡皮膜位于探头的A面,所以高度差的大小反映图甲中探头A面所受压强大小。(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增加,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也在增加。因为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反映了探头A面所受压强大小,所以可以得出:在相同液体内部,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3)从表中发现数据变化规律是随着H的增大,h与H的差值越来越大,数据变化呈这种规律的原因是由于橡皮膜的弹力对水产生了一定的压强(4)橡皮管内密封气体的左右侧的压强相等,深度是某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则此时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12.0cm-6.0cm=6.0cm19.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对桌面的压强为。(杯壁的厚度可忽略、),求:(1)玻璃杯的重力。(2)若在玻璃杯中装入水后,测出此时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请通过计算推测该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甲、乙、丙中的哪一种?【答案】(1)2N;(2)图甲【详解】解:(1)由 知道,玻璃杯的重力(2)由知道,水的深度假设杯壁是竖直的,装入1kg水后杯中水的深度应为因为h′>h,所以玻璃杯是底小、口大,大致形状是图甲。答:(1)玻璃杯的重力是2N;(2)玻璃杯的形状如图甲所示。20.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往桶里倒入3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的水平台面上。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答案】(1)1500Pa;(2)15N;(3)5×103Pa【详解】解:(1)桶内水的深度水对桶底的压强(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3)台面受到的压力台面受到最小的压强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1500Pa;(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15N;(3)台面受到桶最小的压强为5×103P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3 压强(第2课时)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压强计,为保证它可正常测量,提出以下检查流程:上面流程图中①、②、③的内容分别是( )A.①左高右低 ②左低右高 ③相平B.①左低右高②相平③相平C.①相平②左低右高③相平D.①相平②左低右高③左低右高2.虹吸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为了研究虹吸现象的形成条件,小嘉同学将一根弯管注满水,将B端(入水口)放入水箱中,当A端(出水口)处于某高度时,水会自动从A端流出,如图(a)所示。之后多次改变A、B以及水面的高度(水箱中的虚线),实验现象如(b)(c)(d)和(e)所示。下列关于虹吸现象形成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水口的离地高度要小于水面的离地高度B.出水口的离地高度要大于水面的离地高度C.出水口的离地高度要小于入水口的离地高度D.出水口的离地高度要大于入水口的离地高度3.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具有防止臭气上升的作用,其实物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有足够的水进入存水杯中,那么当水不再流动时,水面最高能达到位置( )A.1 B.2 C.3 D.44.如图,往柱状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可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起,要使橡皮膜凸起程度更加明显,以下方法可行的是(已知:)( )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 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C.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 D.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5.如图所示,往杯中匀速注水。该过程中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合理的是( )A. B.C. D.6.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体均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C.丙最大 D.一样大7.关于下图液体中、、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盐水的密度为,纯水密度为)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两点的压强相等C.点压强比点压强小 D.、两点的压强相等8.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操作中会使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A.转动金属盒使橡皮膜朝前 B.向上移动金属盒C.转动金属盒使橡皮膜朝后 D.向下移动金属盒9.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水渠由公路下面的倾斜涵洞相连,当两渠中水面相平时,下列关于涵洞中水的流向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两渠的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B.由于“水往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C.由于甲侧涵洞口深,压强大,所以涵洞中的水由甲流向乙D.不论路面哪侧积水过高,涵洞中的水流方向均不变10.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A.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B.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点,水对A点只有向下的压强C.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D.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标记这是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12.在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区,要对手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比如电梯间的按钮,这是很多人会触碰的地方,还有公共场所的门把手,小区单元门的把手等,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交叉感染。如图为某种喷洒酒精的薄壁喷雾器,它的底面积100cm2,空喷雾器重为2N;内装有酒精的深度为20cm,体积为1500mL,则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N,喷雾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为 N()。13.如图所示,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2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14.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圆柱形容器乙平放在同水平桌面上,乙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测量甲、乙对桌面的压强。改变x的值重复上述操作,得到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甲的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则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 帕,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 克/厘米3。15.如图所示,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 ,便于注射:小明用吸管模拟注射器吸水过程,如图形状的杯子中装有一些水,小明用吸管吸水时,如果每一口吸入水的质量相同,则每吸一口,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量将 ;每吸一口,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将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6.小科在参观三峡大坝时,观察到发电时水从出口急速喷射,如图甲所示,喷射的水流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科进行了以下模拟探究。(1)小科在矿泉水a、b、c处各钻一个等大的小孔,在瓶中装入水,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小科想研究的是 会影响喷水的速度。(2)图乙实验中,小科认为上方孔中喷水速度大于下方孔中喷水速度。对此,小江同学提出了质疑:距离越大不一定就代表速度大,因为水从孔中喷出到落入盘中,下落的高度不同,导致下落的 不同,因此不能根据喷水距离来比较速度。(3)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确保每个孔中水流下落的高度相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受此启发,小江认为对图乙的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处理,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写出一种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 (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表达)。(4)根据图丙实验的结果,请解释水电站的水轮机和出水口要建造在靠近大坝底部的原因: 。17.小科利用透明塑料管、三通管、六通管和胶圈、橡皮膜等器材制作了如图甲装置,进行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①用烧杯往图甲装置中的塑料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水,发现各管口橡皮膜均有膨胀变形;②继续往图甲装置中加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③后将该装置浸入盛有盐水的大烧杯中,至侧面橡皮膜变平,观察并记录容器内外液面高度。(1)将橡皮膜捆绑在六通管剩余的5个管口,其目的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2)小科分析操作②得到的现象后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请判断该步实验中小科观察到的现象是: ;(3)操作③中,当侧面橡皮膜变平时,容器内液面比塑料管中液面要 ;(4)阿晶认为小科根据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严谨,于是对该实验进行如图乙的改进:在容器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后,通过自制角度调节器的调节来改变液面高度,观察并记录橡皮膜的膨胀程度,此操作是为了排除 的影响。18.如图甲为探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实验中用到的压强计,某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多次改变橡皮膜浸入水中的深度H,记录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H/ cm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h/ cm 4.6 5.2 6.0 6.6 7.4 8.2 9.0 9.6 10.4 11.2 12.0请回答:(1)将探头放入液体内部,U形管两侧水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图甲中探头 (填“A”或“B”)面所受压强大小。(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关于液体压强的规律是 。(3)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发现,虽然U形管和水槽中装入的是相同的水,但是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与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H不相等。你认为数据变化呈现这种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4)该同学用一根与U形管内径相等的直玻璃管替代探头,并在玻璃管上标注刻度,下端管口标为“0”刻度线。将玻璃管竖直放入水中,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对应的h1= cm。19.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对桌面的压强为。(杯壁的厚度可忽略、),求:(1)玻璃杯的重力。(2)若在玻璃杯中装入水后,测出此时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请通过计算推测该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甲、乙、丙中的哪一种?20.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往桶里倒入3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的水平台面上。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压强(第2课时)能力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 2.3压强(第2课时)能力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