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三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三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一) (二)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校团委组织开展“‘豫’你一起,看中原春色”的游学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
一、积累与运用 (共22分)
)
1.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份太行山游学宣传册,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共6分)
上太行,揽云探春光 济源王屋山 焦作云台山 太行大峡谷 新乡南太行 林州红旗渠
登上王屋山的 ①(巅颠)峰, 仿佛置身于云海之 上。脚下茫茫的云 雾翻腾涌动,恰似 仙岛飘浮,如梦如 幻,给人一种身处 仙境的错觉。 在春日的暖阳 下,云台山山峰体 现出深浅不一的绿 意,而主峰茱萸峰 海拔1297.6米,恰 似一条巨大的翠色 长龙盘器在大地之 上。 春天的太行大峡 谷,嫩绿的柳芽冒出 了枝头,粉嫩的桃花 妖 ②(饶娆)盛 放在田间,黄色的连 翘花成群盛开在山 崖,蓝天下的鸟儿自 由地在春天里飞翔。 春日的南 太行,是被春 天偏爱的梦幻 之境。山桃花 不再羞怯,肆 意盛放,将秋 沟变成粉白交 织的花海。 青年洞前的 虎口崖,形如猛 兽啸天,当年突 击队腰系绳索凌 空作业的凿痕, 仍清晰可见。红 色精神,代代相 传。
(1)宣传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是: 、 。(2分)
(2)宣传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 请工整书写。(2分)

(3)宣传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搭配不当的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小组成员为同学们分发了春茶——信阳毛尖,并提供冲泡方法。请你根据文字材料和冲泡流程的对应关系,将文字材料和冲泡流程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4分)
喝毛尖,采茶赏春意
信阳毛尖的冲泡过程十分讲究,在冲泡之前需选择透明玻璃杯或白瓷盖碗为佳,以便观察茶叶的舞动和茶汤的变化。用水以山泉水为首选,其次是纯净水,避免使用自来水,因其含有的杂质和氯气会影响茶的口感。随后,需用沸水浇烫茶具,以洁净茶具,同时提高茶具温度,有利于激发茶香。信阳毛尖茶质细嫩,故冲泡水温以80℃左右为宜,若水温达到100℃,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烫伤茶芽。置茶时,根据个人口味,一般每杯置茶量在3~5克。随后,沿着杯壁缓缓注入热水至杯子的三分之一处,待茶叶初步展开后,再继续注水至七分满。冲泡后,可观赏茶汤,静候芽叶成朵至完全舒展开后即可品饮。品饮信阳毛尖茶,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其香气清新持久,茶汤鲜爽回甘,入口后唇齿留香。
【信阳毛尖冲泡流程】 准备茶具与用水→②______________→晾水→置茶→注水→③______________→品饮
3.活动中,校团委想组织同学们到河南博物院参观游览,小组成员负责设计“逛豫博,鉴宝寻春色”的宣传海报,下面是小组成员设计的两个方案,你建议选择哪一个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逛豫博,鉴宝寻春色
导语:春日的河南,繁花似锦。河南博物院里的文物,亦悄然绽放着跨越千年的“春色”。从彩陶纹样到瓷器釉色,从古人的诗意情怀到今人的活化传承,中原大地的文物珍宝与盎然春意交相辉映,诉说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方案一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 1927年,是我国成立较 早的博物馆之一。在以 河南登封元代古观星台 为原型设计的主展馆内, 出土于中原大地的珍贵 文物以“史”为线、以 “中”为魂、以“都”为 珠,尽展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实 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方案二 北宋汝窑天蓝釉刻 花鹅颈瓶,以一抹雨霁 初晴的天青色,将春色 凝入永恒。这件“中国 陶瓷皇冠上的明珠”藏 于河南博物院,让观者 见釉如见汴梁城外烟雨, 以宋人“道法自然”的哲思将瓷的静谧与春 的悸动,渲染成跨越千年的诗意相逢。
4.在寻春色过程中,小组成员制作了一份题为“读诗文,品味古今春意”的手抄报。请你根据提示,将空缺内容补充完整。(8分)
读诗文,品味古今春意
在这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当我们满目皆春色时,不禁会吟诵古诗文,用文人墨客笔下的春意,来表达自己的春情。但人生际遇不同,每个人眼中的春色也会不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花草盎然】
① , ② 。 (《钱塘湖春行》)
【花落伤感】
③ , ④ 。 (《浣溪沙》)
⑤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色意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⑥ 。 (《醉翁亭记》)
⑦ ,良多趣味。 (《三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⑧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
二、现代文阅读 (共27分)
得分 评卷人
界 碑 (
(一) 阅读下文, 完成5~8题。(共16分)
)
①“嘿,新兵蛋子!”班长突然停下脚步,猛地拍了一下新兵小李的肩膀,操着一口山东话说,“你不是问俺守着这荒得没人的地有啥意义吗 ”
②小李被班长拍得一激灵,立马挺直身子,一脸紧张又认真地看着班长,眼里除了迷茫,这会儿更多了些敬畏。
③此时,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带着刺骨的冰冷,吹起地上的积雪,形成一片片雪雾。天空湛蓝如宝石,但那深邃的颜色中却透着寒冷的气息,让人无法忽视这美丽背后的严酷。
④“俺刚到这儿时,也是各种不适应。那时,俺还是个毛头小子,觉得这地方简直就是人间地狱。”班长陷入了回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当年的青涩与懵懂。
⑤“第一次巡逻,背着装备走在雪地里,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班长的语气里带着一顾子硬邦邦的坚毅和饱经风霜的厉害劲。
⑥“有一回巡逻,俺们正走着呢,突然就赶上暴风雪。那狂风刮起来,天地都变色了,啥也看不见,暴风雪一下子就把俺们给捂里头了。”好像要印证班长的话,狂风呼啸声开始在耳边回响,雪片如飞刀般在空气中肆虐,让人能感受到当时的绝望与危险。
⑦小李紧紧跟在班长身后,小心翼翼地问:“班长,那后来呢 ”
⑧“俺们就那么在暴风雪里死扛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俺们都觉得要完了时,你猜咋着 ”班长的眼神突然一亮,兴奋地抬起手指着远方,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希望又在那一刻重新点燃。
⑨“咋了,班长 ”小李紧张得都岔气了。
⑩“班长突然指着远处一个模模糊糊的影,扯着嗓子喊:‘快看,那是不是界碑!’兄弟们一听,就跟抓住救命稻草般都使劲朝着他指的方向,一步一步地拼命往前走。那时,俺们心里就一个念头,就是一定得走到界碑那儿!那是俺们的方向!”班长一边说着,一边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了几步,仿佛在重现当时向着界碑前进的场景。
“终于,俺们走到了界碑跟前。界碑上的‘中国’两个字红得像火,看着就暖和。俺们围着界碑,每个人都喜滋滋的。班长当时激动得又哭又喊,俺看着界碑,眼里也忍不住闪泪花,俺知道,只要界碑在,就永远迷不了路!”
班长的声音微微颤抖,那一刻,一股热流潮水般涌上小李的心头,他紧紧跟在班长身后。
此时,暴风雪越来越大,四周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见,他们只能在雪地里四处摸索。小李拖着哭腔问班长:“班长,俺们是不是也遇上暴风雪了 ”
班长狠狠地瞪了小李一眼,说:“别害怕,抱紧我!同忠们,互相抱腰,跟我走!”
小李紧紧地抱住班长的后腰,后面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形成了一条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队伍。
班长低着头,眯着眼,努力地在狂风中辨别着方向。他的身体前倾,脚步沉重而坚定,每一步都陷入深深的积雪中,又费力地拔出来。狂风不断地抽打在他的脸上,他的脸颊被冻得通红,嘴唇发紫,但他的眼睛始终坚定地望着前方,那是界碑的方向。他的头发被风吹得凌乱不
堪,军大衣的衣角在风中狂舞,但他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班长在风中大声呼喊着口号,为大家打气:“一二一,一二一……”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充满了力量,激励着每一个战友勇往直前。
终于,他们在暴风雪中艰难地靠近了界碑,上面的“中国”两个字,果真红得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混沌的天地间,界碑似乎成了锚点———火红的在肆虐的暴风雪中唯一锚定生命的点。
班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紧紧抱住了界碑。战士们也纷纷围上去,紧紧拥抱着班长,大家在暴风雪中相互依偎,用浑如一体的力量抵御着狂风暴雪的侵袭……
也不知过了多久,部队派出的巡逻队终于找到了他们。
小李缓缓睁开眼睛,却发现班长抱着界碑一直不松手。班长的身体已经冰冷僵硬,仿佛与界碑融为了一体。
界碑在冰雪中闪耀着神圣的光芒,它静静地、稳稳当当地矗立在那里,寒风依旧吹着。班长军帽上的红五星和界碑上的“中国”两个字,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5年第3期,有删改。作者:孔鸣)
5.小说中的“班长”是贯串文章的关键性人物。请从班长的角度,按“回忆”与“现实”两个维度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4分)
6.环境描写是小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说多次描写了暴风雪天的自然环境,请以第③段为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7.小说第 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现班长在暴风雪中行进的艰难的 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8.小说结尾画线句中的“界碑”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4分)
得分 评卷人
【文本一】 故宫古建筑“勾心斗角”的智慧 (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共11分)
)
①故宫古建筑中,有种“勾心斗角”(又称“钩心斗角”)的建筑结构。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出现了“钩心斗角”一词:“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指屋檐与屋顶中心紧密勾连,相邻的屋角错综交错。“勾心斗角”里藏着古建筑安全牢固的智慧。
②古建筑“勾心”,即构件之间搭扣牢固,以确保建筑整体重心(或中心)稳固不偏。其中,构件之间的榫卯连接,是“勾心”的方式。
③所谓“榫”,即榫头,为两个相连接的木构件中,一个构件端部的伸出部分;而“卵”,即卵口,为另一个构件端部开的口子。榫头与卵口连接后形成的整体,可称为榫卯节点。
④以故宫太和殿立柱与枋连接为例,立柱顶部一般做成卵口形式,枋的端部做成榫头形式,两者搭扣,榫头与卯口之间形成牢固的结构,保证太和殿的立面框架稳固不动。
⑤特别是太和殿所用的榫卯连接,榫头前端大、后尾小,犹如燕尾,因而只能上下方向插入卵口中。一旦插入,榫头很难在水平方向拔出来,从而保证太和殿安全稳固。
⑥当然,保证古建筑稳固,除了“勾心”工艺的功劳,也离不开榫卯节点优秀的力学性能。
⑦以抗震为例,地震前,木构架处于静止状态。地震时,柱身产生倾斜,与额枋产生相对变形,榫头与卵口之间产生相对挤紧运动,并随着柱身倾斜幅度增大而表现明显;当柱身复位时,榫头与卯口之间产生相对拔出运动,并逐渐恢复到初始位置附近。地震后,随着柱身复位,榫卯节点亦基本恢复原状,构架仍保持稳定状态。
⑧“斗角”是指上下或左右相邻屋檐交相辉映,犹如牛羊等动物抵角一般。故宫建筑中“斗角”造型,源于屋檐位置的反宇做法,可凸显建筑的雄伟与峻美。
⑨以故宫乾清宫屋顶为例,反宇做法,使屋顶两头上翘、中间里收。而乾清宫上下檐的反宇,层叠交错,在视觉上产生了“斗角”之势。
⑩从建筑安全角度而言,运用“斗角”工艺的古建筑整体呈“凹”字形,屋顶部位的重心被降低,有利于减小建筑整体在外力下的摇晃幅度,提高其稳定性,使建筑更加稳定。此外,“斗角”的翘起做法,使得柱与梁之间的榫头与卯口彼此挤紧,加强了屋架构件之间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故宫古建筑“勾心斗角”的结构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
(选自《科普时报》2025-03-28, 有删改。作者: 周乾)
)
【文本二】
①故宫古建筑台基、斗拱、屋顶等构造,造型美观,互为协调,透射出建筑整体造型的和谐之美。
②以屋顶为例,故宫古建筑屋顶由上至下坡度由陡变缓,形成柔和优雅的曲面,各坡面相交的脊则形成优美光滑的曲线,在实用上有利于防风和排水。各脊的端部,都排放着形态各异、秩序井然的小兽,丰富了屋顶的造型,增添了屋顶的活力。故宫古建筑屋顶整体较高,有利于阳光照射到屋檐下的室内空间。而屋檐在中间平直,向两端则逐渐起翘,向天空延伸,犹如反宇之势,形成与天宇的和谐之美。屋顶琉璃瓦多为黄色,在阳光下金光闪耀,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出极其华丽而又庄严之美。 (选自《光明日报》2024-08-29, 有删改。作者: 周乾)
9.同学们在梳理文本一的结构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简要分析。(4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下面的材料,能作为文本一第⑥段的佐证材料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材料】自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建成至今的600余年里,故宫遭受地震至少222次,鲜有建筑因地震遭受严重破坏的记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榫卯节点有优秀的抗震性能。
11.两个文本都介绍了故宫古建筑的屋顶,但二者介绍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得分 评卷人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班级举行“亘古不变家国情”主题诵读活动,请你参与。 (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 (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6题。(共12分)
)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张春,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延议①急边才擢②山东佥事。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就理而民不病。累转副吏、参政,仍故官。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③,劾④春嗜杀。春具言⑥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⑥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①春永平兵备参议。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实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 (节选自《明史·张春传》,有删改)
【注释】①廷议: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②擢:选拔,提拔。③浮言:无根据的话。④劾:检举揭发。⑤言:这里指写奏章。⑥法司:古代掌司法刑狱的官署,此处指司法官吏。⑦起:举用,起用。
12.小河初读甲、乙两个文段后,针对两个文段中加点字列出如下问题,请你帮忙完成。(共2分)
(1)下列成语中的“临”和“把酒临风”中的“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双喜临门 B.身临其境 C.居高临下 D.如临大敌
(2)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具”的义项有:①备办;②完备;③详细;④都。在“春具言辩”中“具”的意思应选第 (填序号)个义项。(1分)
13.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
B.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
C.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
D.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5.诵读活动中,小文把握不准甲文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情感,请你给出建议并做简要分析。(3分)
16.张春拥有甲文中的“古仁人之心”吗 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 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小贴士
儒家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仁者爱人,仁故爱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7.有人说,杜诗最大的意义在于,杜甫把儒家精神用诗歌的语言进行生动而深切的表达。请结合这首诗的节选内容及右侧的小贴士,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
(
四、名著阅读(5分)
)
18.当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时,习近平总书记以一句“力量源于团结”鼓舞人心。在阅读名著时,我们同样能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请从下面两个团队中推选出一个你心中的“最佳团结合作团队”,并结合名著中的相关情节陈述推荐理由。150字左右。(5分)
①梁山团队 (《水浒传》) ②西游团队 (《西游记》)
得分 评卷人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感虚篇》中写道:“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这句话告诉我们,时间不会辜负每一分努力,事物的变化需要持续积累。持续不断地努力,我们将收获满满,迎来春暖花开。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在AI浪潮中锚定价值,没有跟风挣快钱,而是在8年的“蛰伏”里深度求索。电影导演饺子从医学跨界到动画,以十年磨一剑的执着,让电影《哪吒2》“圈粉无数”。 (
19.阅读下面材料,
任选一题
作文。(50分)
) (
五、作文 (50分)
)
(1)请以“ 让我收获满满”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 目 :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了班长在暴风雪中行进的艰难。②通
1.(1)qièi(每空1分,共2分)
过描写狂风不断抽打班长的脸、他的
(2)①巅②娆(每空1分,共2分)
头发被吹乱和衣角在风中狂舞等细节
(3)将“体现”改为“呈现”,(2分。
若有其他
写出了当时暴风雪的猛烈,用环境的恶劣从侧面
答案,合理亦可)
衬托出班长在暴风雪中行进的艰难。③通过“脸
2.①需要将水晾到合适温度(2分)
颊被冻得通红,嘴唇发紫”这一细节描写,直接
②温杯洁具(1分)③赏色静候(1分)(意思
表现极端天气对人体的伤害和危险性,突出了班
对即可。共4分)
长在暴风雪中行进的艰难。④通过“努力、沉重
3.示例一:选方案一,因为方案一从整体上介绍
而坚定、费力、凌乱不堪”等词形象地写出了班
了河南博物院的特色,并且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
长在暴风雪天气中行进的艰难。(任选两点作答
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古朴且充满文化底蕴的建筑外
即可。每点2分,共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
观,同时图片中还有“为一座馆赴一座城”字
成理亦可)
样,图文结合充满了吸引力,且方案中的文字
8.“界碑”既指上面有鲜红的“中国”二字的地
“尽展万年文化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
标界碑,也是戍边战士巡逻途中指引方向的信念
不绝”与“导语”中“诉说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灯塔;它暗指班长勇于担当、不怕栖牲、无私奉
的生命力”这一部分照应,让人们对河南博物院
献的精神碑,象征着全体戍边战士保家卫国、坚
充满了景仰和好奇,能达到宣传效果。
守岗位、守卫疆土的信仰,是一代一代戍边战士
示例二:选方案二。因为方案二以充满诗意的文
传承爱国精神的见证,也蕴含作者对守边将士群
字介绍了河南博物院馆藏的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
体如界碑般扎根边疆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鹅颈瓶,突出了其与春色的关系;图片部分展示
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的情给分)
了该文物,且有“博物馆里寻春色”字样,与宣
(二)(共11分)
传海报的主题、导语照应,能更直观地展示“从
9.B项更合理。因为第①段以《阿房宫赋》引出
彩陶纹样到瓷器釉色…与盎然春意交相辉映”
了说明对象一故宫古建筑的“勾心斗角”里藏
等内容。图文结合,既能增强人们对文物的认
着古建筑安全牢固的智慧;第②四段从“勾心”
知,同时又让人们对博物院内的文物充满好奇,
和“斗角”两个角度进行阐发,其中第②~⑦段
激发人们的游览兴趣,能起到宣传效果。(任选
主要从“勾心”的定义、实例及力学性能等角度
一个方案,言之成理即可。4分)
进行说明,第⑧①段则主要从“斗角”的定义、
4.①乱花渐欲迷人眼②浅草才能没马蹄
实例及安全优势的角度进行说明;第①段总结全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文,呼应全篇。B项正体现了这一写作思路。(选
⑤杨花落尽子规啼
⑥在乎山水之间也
B项1分,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如果
⑦清荣峻茂
⑧苔痕上阶绿
选择A项,能合理解说,最高可给2分)
(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共8分)
10.能。理由:材料提到故宫榫卯节点的优秀抗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震性能,是故宫历经多次地震仍保存完好的主要
(一)(共16分)
原因之一,材料既突出了古建筑的优势,又突出
5.①开导初到边疆不明白守边意义的新兵小
了榫卯节点的抗震优势,与文本一第⑥段强调的
李。
②巡逻途中遭遇了暴风雪,陷入绝望和危
“榫卯节点优秀的力学性能”直接呼应,与其观
险。
③带领战士们巡逻遇暴风雪,鼓舞士
点相符,所以材料可以为文本一第⑥段提供实证

④被巡逻队发现时已经牺牲,仿佛与界碑
依据,增强说服力。(观点,1分;理由,2分,
融为一体,(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共3分)
6.①通过描写寒风呼啸、积雪飞卷等,突出巡逻
11.文本一重在说明故宫古建筑“勾心斗角”里
时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渲染了严酷的自然环
藏着古建筑安全牢固的智慧,所以介绍故宫古建
境,为故事展开奠定艰苦的基调。②以凛冽刺骨
筑的屋顶时,侧重于说明“勾心斗角”结构中运
的寒风、雪雾弥漫的险境,反衬边防战士巡逻时
用“斗角”工艺的屋檐在安全稳固方面的科学原
坚守岗位的顶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物
理,突出其稳定性和抗震能力;文本二侧重于说
活动创设背景,烘托人物形象。③寒冷环境的描
明故宫古建筑各部分(如屋顶)造型的和谐美
写为后文突发暴风雪的情节埋下伏笔,使后续险
观,介绍屋顶时着重介绍了其屋面、脊线、小兽
情更具合理性。(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
装饰、屋檐外观等外在形象特点,突出其和谐之
对即可,共4分。若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
美。(每个文本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酌情给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7.①通过低头、身体前倾、拔脚等一系列动作描
(一)(共12分)
写,写出了班长对抗暴风雪的吃力,形象地表现12.(1)D(1分)
(2)③(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