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课时2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共10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课时2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共102张PPT)

资源简介

(共102张PPT)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3讲
课时22
高中地理大一轮
人教版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气候的成因、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和相关图文材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2.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典型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目标一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目标二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答题指导4 气候特征描述
课时精练
目标三 气候类型的判读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目标一
世界气候分布
世界气候分布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南北纬10°之间
气候成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分布:南北纬10°~20°之间
气候成因: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分布: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特征: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易混淆气候类型
相似点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 ℃)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 ①年降水量较多(>1 500 mm);②7月降水量可突破600 mm;③雨季较短,多为6~9月
热带草原气候 ①年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 000 mm);②湿季较长,多为5~10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特征: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分布: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分布: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特征: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分布:南北纬30°~40°至60°~65°的大陆内部与大陆东岸
气候成因:终年受大陆(极地)气团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特征: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气候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易混淆气候
相似点 不同点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雨热同期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长;③年降水量较多(800~1 5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短;③年降水量较少(500~8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总量有时 相当 最冷月均温>0 ℃,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0 ℃,降水集中在夏季
易混淆气候类型
相似点 不同点
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少;
②有明显的雨季;
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多;
②单月降水量一般不超过100 mm;
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特征:全年严寒
分布: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气候成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苔原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特征:全年酷寒
分布: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气候成因: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冰原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特征:气温和降水随高度而变化
分布: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候成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高原山地气候
关键能力
提升
非洲国家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马拉维湖常年气温基本维持在24~29 ℃,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0 ℃左右。右面左图为马拉维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气候特征。
答案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说明7~8月马拉维湖南端水温下降的原因。
答案 7~8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东南信风控制湖区,湖泊南端在离岸风的吹拂下,表层湖水被吹离湖岸,底层冷水上泛补充,使水温下降;7~8月,为南半球冬季,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对较小,气温降低。
3.根据A、B两地的位置差异,推测B地与A地年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 降水差异:B地年降水量较多。
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经山地抬升,多地形雨。
(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高频考点
精练
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A错。
③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C错。
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景观丰富,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D错。
读图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合该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特征,B对。
(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读图可知,通天井直通地下住宅,其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不可能是为了收集雨水,A错、D对。
通信与通天井没有关系,B错。
由图可知,通天井的深度较大,采光作用不大,C错。
(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该地下住宅位于厚厚的土体和岩石之下,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因此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但是达不到室温不变,①错、②对;
这与我国传统民居——黄土高原的窑洞相类似,窑洞是在厚厚的黄土层之下的住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③对;
而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则是适应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风大的特点,同时利于搬迁,适于草原地区的游牧生活,是当地居民适应气候条件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结果,利于当地的生产生活,④错。故选B。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目标二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海地岛北部
中美地峡东北部
思考:指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形成原因。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特殊表现
不在赤道附近,并非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形成
形成原因
低纬+信风的迎风坡+沿岸受暖流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暖流
东南信风
15°
25°
思考:说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形成原因。
赤道附近的
东非高原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高原内陆地区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特殊表现
位于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减弱,降水减少,缺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热带草原气候
思考:说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形成原因。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南美太平洋沿岸5°S~20°S之间
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特殊表现
不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之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
南美太平洋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加上东南信风越过
安第斯山脉后,气流下沉,降水十分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南美洲主要气候区
东南信风
秘鲁寒流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特殊表现
不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之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
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来,降水少;夏季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东北信风
思考:说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形成原因。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巴塔哥尼亚高原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特殊表现
位于西风带内,且东靠海洋,沿岸有暖流经过,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
该地位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东侧,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地带,盛行西风越过安第斯山脉后,气流下沉,降水稀少而形成
温带大陆性气候
盛行西风
巴西暖流
思考:说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形成原因。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纬度60°N~66°34′N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特殊表现
纬度非常高,没有形成极地气候,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
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
(2025·云南昆明期末)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2题。
1.巴塔哥尼亚地区气候十分干燥的原因有
A.西部南北纵列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
水汽
B.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稀少
C.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
D.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气流下沉
高频考点
精练

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西风带,西部南北纵列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B。
(2025·云南昆明期末)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2题。
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注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和外力沉积有关,与安第斯山脉无关,A错误;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侧,南美大陆总体西高东低,地表径流主要注入大西洋,B正确;
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与上升流有关,与安第斯山脉无关,C错误;
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和东南信风、暖流、巴西高原地形有关,与安第斯山脉无关,D错误。
气候类型的判读
目标三
气候类型的判读
根据气温和降水统计数据判断气候类型
定半球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气候类型的判读
以温定半球: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处的半球。
1 4 7 10
月份
气温
1 4 7 10
月份
气温
气候类型的判读
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的热量带。
寒带
热带
最冷月均温
15℃以上
最热月均温
低于10℃以下

寒带
最冷月均温
-10℃以下

热带
最冷月均温
0-15℃之间
温带
最冷月均温低于0℃,最热月均温大于18℃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的判读
以水定型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 000 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 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 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1 500 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 mm;
温带季风气候500~800 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 000 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00 mm
温带 温带沙漠气候<200 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 mm
以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下图1为“某区域图”,图2为图1中“P、M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2题。
1.导致P、M两地6月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

高频考点
精练
根据区域图中的经纬网和海陆位置可知,P、M两地位于33°S南美洲大陆西岸地区,6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西北风(盛行西风)影响。结合图2可知,P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
迎风坡,降水量大;M地位于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D正确;
两地纬度相差不大,大气环流一致,A错误;
P地西侧分布有秘鲁寒流,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会导致P地降水量小于M地,与图示不符,B错误;
两地距海距离虽有差异,但差异不大,故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
下图1为“某区域图”,图2为图1中“P、M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2题。
2.P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由图可知,P地7月(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 ℃,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均高于0 ℃,排除A、B、C选项;
P地不同月份降水量、气温差异较大,气候条件复杂,符合高原山地气候特征,且根据P地所处的位置可知,P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受山地影响形成高原山地气候,D正确。
课时精练
对一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A C A B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C C  B
(1)东北高、西南低。 (冷锋朝西南方向或偏南方向,石家庄冷锋过境时)。
(2)冷湿。成因:“回流”气流来自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东北地区;经渤海、黄海,吸收并携带大量水汽,形成冷湿气流。
(3)低空暖湿气流带来充足的水汽;势力较强的“回流”冷气流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冷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受太行山脉的阻挡,地形抬升,加剧气流上升,形成强降水。
15.
(2025·山西大同期中)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a中所示大气环流形势
A.甲日时,b被大陆上热低压切断
B.高空大气受冷下沉形成b气压带
C.乙日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c气压带7月断裂为块状

甲日时,a(赤道低压带)北移,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陆地为低压,b(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切断,A正确;
b气压带位于30°左右,是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动力作用形成的,来自赤道的高空气流流动到南北纬30°附近时,在高空不断堆积,受重力作用下沉形成,B错误;
乙日时,赤道低压带南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错误;
c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半球海域面积广大,7月为南半球冬季,c气压带仍呈带状分布,D错。
(2025·山西大同期中)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3题。
2.a、c两气压带之间的风带盛行风一般
A.性质湿润
B.风向偏南
C.与③气候形成相关
D.位置限于赤道以南

a为赤道低压带,c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两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东南信风带,风向偏南,向气温高的地带吹送,没有水汽凝结条件,通常性质干燥,A错误,B正确;
据图b可知,③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东南信风无关,C错误;
北半球夏半年时,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季风,D错误。
(2025·山西大同期中)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3题。
3.若O地位于大陆东岸,则图b中与之相
同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① B.②
C.③ D.④

O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若位于大陆东岸,可能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季风气候;图b中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北半球
温带季风气候,②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③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①地可能和O地气候类型相同,选A。
(202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统考)地中海地区一年中约有半年天气晴朗、风浪小、雾少,有利于航海活动,另外半年降水丰富,多风暴和大雾,对航行不利。地中海南北两岸气候类型相同,但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较大。下图示意地中海南北部局部区域。完成4~6题。
4.适合在地中海航行的季节,地中海沿岸
A.空气湿度大 B.能见度较低
C.大气压偏高 D.西南风较强

地中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根据材料“地中海地区一年中约有半年天气晴朗、风浪小、雾少,有利于航海活动”可知,适合在地中海航行的季节为当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大气压偏高,C正确;
夏季该地区炎热干燥,空气湿度小,A错误;
雾少,能见度高,B错误;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风力小,D错误。
(202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统考)地中海地区一年中约有半年天气晴朗、风浪小、雾少,有利于航海活动,另外半年降水丰富,多风暴和大雾,对航行不利。地中海南北两岸气候类型相同,但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较大。下图示意地中海南北部局部区域。完成4~6题。
5.甲、乙两地相比
A.甲地冬季气温低于乙地
B.甲地冬季降水少于乙地
C.甲地年降水量少于乙地
D.甲地夏季湿度小于乙地

甲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乙地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A正确;
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甲地纬度更高,冬季西风影响的时间更长,甲地冬季降水及年降水量均多于乙地,B、C错误;
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甲地纬度高,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小,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大,夏季湿度大于乙地,D错误。
(202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统考)地中海地区一年中约有半年天气晴朗、风浪小、雾少,有利于航海活动,另外半年降水丰富,多风暴和大雾,对航行不利。地中海南北两岸气候类型相同,但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较大。下图示意地中海南北部局部区域。完成4~6题。
6.造成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海陆位置差异 B.受西风影响程度
C.纬度位置差异 D.地势高低的不同

甲、乙两地的降水主要是由于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乙地纬度偏低,在35°N附近,甲地纬度偏高,在40°N附近,甲地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年降水量大,乙地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小,年降
水量小,直接原因是受西风影响程度不同,B正确;
海陆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异不明显,A、D错误;
纬度位置差异是根本原因,C错误。
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7~8题。
7.下列气候类型成因和②相似的是
A.③ B.④
C.⑤ D.⑥

结合图中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②为地中海气候、④为热带草原气候,均受到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B正确;
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⑤是热带雨林气候,是受到单一风带、气压带影响形成,A、C错误;
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受到地形因素影响形成,D错误。
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7~8题。
8.①气候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所在陆地南北跨度大
B.受东部高大山脉阻挡
C.副热带高压带强盛
D.受沿岸洋流影响较强

结合图中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南美洲,①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秘鲁寒流减湿的影响导致其向低纬方向延伸,故选D。
(2024·云南昆明模拟)水热积指数k=T×SD/100,其中T表示某时期的平均气温(℃);SD为某时期降水量与同期潜在蒸散量的差值,表征水分盈亏。k>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好,k<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差。下图反映1931~2019年中亚地区水热积指数距平。据此完成9~11题。
9.中亚地区水热匹配状况
A.1950年最好
B.1969~1983年波动向好
C.1995年最差
D.2000~2019年持续变差

水热积指数>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好,水热积指数<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差。1950年水热积指数不是最大,区域水热匹配不是最好,A错误;
1969~1983年水热积指数波动下降,水热匹配状况波动变差,B错误;1995年水热积指数最小,水热匹配状况最差,C正确;
2000~2019年水热积指数波动下降,区域水热匹配状况波动变差,D错误。
(2024·云南昆明模拟)水热积指数k=T×SD/100,其中T表示某时期的平均气温(℃);SD为某时期降水量与同期潜在蒸散量的差值,表征水分盈亏。k>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好,k<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差。下图反映1931~2019年中亚地区水热积指数距平。据此完成9~11题。
10.中亚高山高原区冬季水热积指数小于零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低 ②气温高 ③降水量大于潜
在蒸散量 ④降水量小于潜在蒸散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中亚高山高原区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冬季部分区域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潜在蒸散量,但气温极低,导致水热匹配较差,故选A。
(2024·云南昆明模拟)水热积指数k=T×SD/100,其中T表示某时期的平均气温(℃);SD为某时期降水量与同期潜在蒸散量的差值,表征水分盈亏。k>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好,k<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差。下图反映1931~2019年中亚地区水热积指数距平。据此完成9~11题。
11.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中亚棉花种
植区水热匹配最差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春秋季节中亚水热匹配状况较好,冬季次之,夏季最差。其主要原因为中亚夏季热量资源丰富,蒸发旺盛,但降水不足导致夏季水热积指数较低,
且夏季是中亚地区棉花生长季,水资源缺乏不利于棉花生长,故区域水热匹配状况最差;冬季部分区域降水较多,但气温极低,导致水热匹配状况较差;春季和秋季降水较多,季节蒸散能力、热量资源均不属于季节极值,因而区域水热积指数较高,水热匹配状况较好。故选B。
2023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洪都拉斯属于热带气候,北部沿海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右图)。部分地区会在5月到7月间下“鱼雨”。在咖啡园里,人们用手收集咖
啡豆,加工制作咖啡,洪都拉斯每年采收300万袋的咖啡,提供世人完美的咖啡与独特的咖啡香,量多质精,现已成为中美洲第二大、世界第十大咖啡出口国。据此完成12~14题。
12.洪都拉斯北部沿海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受到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
流,多对流雨
B.西南风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
形雨
C.东北信风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多
地形雨
D.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近,海洋水汽充足

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夏季会受到赤道低压带控制,A错;
北部夏季位于西南风背风坡,B错;
纬度在14°N~16°N,受东北信风带
控制,北部沿海为东北信风迎风坡,
地形抬升水汽,形成地形雨,C对;
北部海岸线相对平直, D错。
13.部分地区会在5月到7月间下“鱼雨”的主要原因是
A.向岸风带来降水 B.飓风过境
C.龙卷风过境 D.反气旋过境

依据材料可知,“鱼雨”发生时间为5月至7月,为北半球夏季,“鱼雨”由风把海里的鱼卷到天空,又把它们卷到部分地区扔下形成,可知发生的是龙卷风过境,故选C。
14.在咖啡园里,人们用手收集咖啡豆,加工制作咖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科技落后,加工能力弱
B.保障咖啡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C.廉价劳动力充足
D.产量低,机器需求少

由材料可知,洪都拉斯咖啡收集制作方法是为了提供世人完美的咖啡与独特的咖啡香,,即保障咖啡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故选B。
15.(2025·河南开封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造成华北地区冬半年降水的主要大气环流形势之一是“回流”型(图1)。回流是指高压东移后,从其西部又回流侵入华北平原的近地面气流。1月5日,受低空暖湿气流、地形和“回流”气流的影响,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图2)发生高强度降水天气。
(1)指出此时华北地区的气压分布状况。在图2虚线框中画出锋线,并标出锋面符号。
答案 东北高、西南低。 (冷锋朝西南方向或偏南方向,石家庄冷锋过境时)。
(2)判断“回流”气流的性质,并说明成因。
答案 冷湿。成因:“回流”气流来自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东北地区;经渤海、黄海,吸收并携带大量水汽,形成冷湿气流。
(3)分析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发生高强度降水的有利条件。
答案 低空暖湿气流带来充足的水汽;势力较强的“回流”冷气流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冷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受太行山脉的阻挡,地形抬升,加剧气流上升,形成强降水。
气候特征描述
>
<
答题指导4
气候特征描述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
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
温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气温日较差大(小)
降水特征 降水总量 降水总量多(少)
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
气候特征描述
光照特征 光照时数长(短);光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
注:高温—最热月均温>20 ℃;温和—最热月均温0~20 ℃;寒冷—最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 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降水丰富—月降水量>100 mm 1.(2025·河南洛阳期末)图1为“察尔汗及周边地区略图”,图2为“察尔汗多年月平均气象要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频考点
精练
(1)描述察尔汗主要气候特征。
答案 蒸发强烈;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大(或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相对湿度小(干燥)。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蕴藏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其中氯化钾储量达到1.45亿吨,占全国的97%。1958年,我国在察尔汗建立钾肥生产厂,现成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供应全国大多数农业主产区。
(2)列举察尔汗发展成为我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的优势。
答案 钾储量丰富,靠近原料产地,生产钾肥原料充足;钾盐开发生产时间早,工业基础较好;国家重视钾肥的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大;工业用地面积大,土地价格低;有铁路经过,交通相对便利;农业生产市场需求量大。
我国钾盐储量仅占世界的2.5%,被列入国家急缺矿产资源之一。世界上钾盐储量、生产量的65%以上集中在俄罗斯、加拿大、白俄罗斯三国。目前我国的钾盐进口总量的80%来自上述三国。
(3)指出我国钾盐资源供应安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案 国内钾盐储量少,自给率低;世界钾盐资源分布和生产集中在少数国家;进口国单一,集中度过高;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关系影响大。
2.(2024·四川成都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
材料二 题示两图分别为智利位置图(图1)及S市气温、
降水年变化图(图2)。
材料三 乌斯怀亚(位置见图1)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
(1)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的原因。
答案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以安第斯山脉与阿根廷相邻;北有阿塔卡马沙漠与秘鲁和玻利维亚相隔。
(2)结合图2,描述S市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3)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答案 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差,用时长,目标客源有限;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旅游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