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课时26 海水的运动(共9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课时26 海水的运动(共98张PPT)

资源简介

(共98张PPT)
海水的运动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课时26
高中地理大一轮
人教版
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说出海浪、潮汐的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洋流分布图,说明洋流的分布规律,掌握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一 海浪与潮汐
目标二 洋流
地理实践4 潮汐规律的利用
课时精练
海浪与潮汐
目标一
海浪
风浪
海啸
风暴潮
由风力形成的海水波动
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浪
海浪通常指海洋中由外力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海面波动现象
海洋表面平均温图
海浪
海浪的影响
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海浪
防御措施
红树林
海堤
工程措施—修建海堤
生物措施—种植海岸防护林
1.对比分析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归纳
影响 利用与防御
有利影响 海浪是重要的海洋能源 利用波浪能发电
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不利影响 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如对船只航行、海上勘探等活动不利,毁坏沿海建筑等 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回归教材
读必修第一册教材第57页图3.20“波浪要素示意”,写出波浪形态的基本要素。
答案 波峰、波谷、波高、波长。
潮汐
概念: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潮汐
潮汐的形成
大潮
大潮
地球
月球
农历
初一
农历
十五
太阳
当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
潮汐
潮汐的形成
地球
农历
初七
农历
廿二
小潮
小潮
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
潮汐
思考:"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结合下面图片,分析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
潮汐
思考:"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结合下面图片,分析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
答案:
①天时:农历八月十五,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②地利:跟钱塘江口似喇叭形状有关。
③风势:沿海一带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核心归纳
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
潮汐
潮间带采集养殖
盐场建设
潮汐能源发电
港口建设和航运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填图
把高潮、低潮、潮差填写在图中合适的位置,并写出潮间带的概念。
潮间带是指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
答案
潮汐发电
(1)涨潮和落潮均可发电,一天中白天和夜晚海水各有一次涨落潮,故连续状态下一天可以进行4次发电。
(2)潮汐发电的优点: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利用成本低;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潮汐发电对环境污染小;利用潮汐能发电的水库都是利用河口或海湾建成的,基本不占用耕地;潮汐能是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小。
特别提醒
(2025·宁夏银川期末)喀麦隆乌里河河口红树林广布,红树林通过拦截降水和地表径流蓄积淡水,对潮汐过程中的水盐运移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19年7月一次潮汐过程中监测记录的红树林内外两个观测站盐度与潮高的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两站的位置及图中P、Q两点的水位变化趋势分别是
A.甲位于红树林外,Q点水位上升
B.甲位于红树林内,Q点水位下降
C.乙位于红树林内,P点水位上升
D.乙位于红树林外,P点水位下降

高频考点
精练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红树林蓄积的淡水能够降低盐度。甲站总体上盐度高于乙站,推测甲站位于红树林外,乙站位于红树林内。落潮过程中,蓄积的淡水释放,盐度
降低,即相同水位对应的盐度落潮时更低,所以P点属于涨潮阶段,Q点属于落潮阶段。综上,甲位于红树林外,Q点属于落潮过程,水位下降;乙位于红树林内,P点属于涨潮过程,水位上升。故正确选项为C。
(2025·宁夏银川期末)喀麦隆乌里河河口红树林广布,红树林通过拦截降水和地表径流蓄积淡水,对潮汐过程中的水盐运移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19年7月一次潮汐过程中监测记录的红树林内外两个观测站盐度与潮高的关系。据此完成1~2题。
2.若该地红树林遭到破坏,海水
①涨潮影响范围扩大 ②涨潮盐度降低
③落潮水流更加集中 ④落潮水位降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果红树林遭到破坏,涨潮阻力减轻,涨潮流上溯距离延长,①正确。
红树林遭到破坏,涨潮时淡水稀释减弱,盐度可能升高,②错误。
落潮时,潮间带不再有红树林阻隔,水
流更加分散,而不是被红树林约束到相对固定的深槽里,③错误。
由于缺乏红树林阻隔,落潮流更加顺畅,水位降低,④正确。故正确选项为B。
洋流
目标二
洋流
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按海水温度分类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盛行风
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概念解读——洋流的种类(按成因分类)
概念解读——洋流的种类(按成因分类)
密度流:不同海区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的密度不同,表层海水由低密度区流向高密度区,底层海水由高密度区流向低密度区。
概念解读——洋流的种类(按成因分类)
补偿流:由风力或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流出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
盛行风
上升流
下降流
洋流
大洋环流模式
90°N
90°S
30°S
60°S

30°N
60°N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90°S
30°S
60°S

30°N
60°N
90°N
洋流
思考:
1.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看看两个海区洋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
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南半球呢?
3.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有什么特点?
分布规律
洋流
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除外)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大洋东侧(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侧(大陆东岸)为暖流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南北纬5°~45°之间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大洋东侧(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侧(大陆东岸)为寒流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无) 西风漂流
北纬45°~70°之间
洋流
南极外围洋流
西风漂流(顺时针)南极环流(逆时针)
洋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印度洋
I 冬季
东北季风
盛行风:东北季风
流向:向西流
组成: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索马里暖流
洋流

印度洋
I 夏季
西南
季风
索马里寒流
盛行风:西南季风
流向:向东流
组成: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洋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思考
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试推测其成因。
答案 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
影响其周围海区的水温;漂浮的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热量;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
加剧海水的降温。
90°S
30°S
60°S

30°N
60°N
90°N
洋流
影响全球热量平衡
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
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大陆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日本
暖流
千岛
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秘鲁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北冰洋南下的海水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考:在寒暖流交汇处、上升流处(如秘鲁沿海),常形成大渔场。请说出这两类渔场的形成过程。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鱼类聚集,形成大渔场。
秘鲁沿海:在东南信风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营养物质上涌,形成渔场。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渔业资源
水温高,鱼类生长快
水温低,适合冷水性鱼类生长
水温
生存空间
河道、河面宽广
湖面、湖区宽广
大陆架宽广
天敌少
淡水、冷水鱼类喜欢低盐水域
咸水鱼类喜高盐水域
盐度
营养物质上涌
海水扰动
海水上涌
寒暖流交汇
上升流
饵料丰富
浮游生物生长
带来营养盐类
河流入海口
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浅海大陆架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挟带冰山威胁船舶航行安全
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洋流附近容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37天
20天
影响海洋航行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
海雾
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形成逆温结构,进而形成雾。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低纬度寒流流经海区
海雾
中低纬度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海区,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易凝结形成雾。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
海雾
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而湿的空气中高纬度特别是降温凝结形成雾。
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关键能力
提升
(2023·海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下面图1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图2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1.说明图1所示环流的形成原因。
答案 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密度增大,受重力作用水体下沉;底层海水盐度更低,密度较小,被下沉的高盐度海水顶托抬升,从而形成图示环流。
2.分析图2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
答案 盛行风减弱,导致上升流减弱,海底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饵料减少,该海区生物资源减产。
(2024·山东地理)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高频考点
精练

图示M区域7月受西南季风控制,斯里兰卡岛东侧盛行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向东北方向海域,M处海水形成上升补偿流,从海底带来营养盐类,浮游植物繁盛,密度最高,选C。
(2024·山东地理)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1~2题。
2.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洋流

图示N区域地处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小,A、
B错误。
N区域附近的岛屿面积较小,陆地径流较少,且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C错误。
孟加拉湾北部入海径流量大,受径流稀释作用影响,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北半球夏半年来自孟加拉湾的洋流顺时针南下进入N区域,N区域海水盐度低;12月~次年1月,洋流为逆时针北上,N区域受北部稀释海水影响小,海水盐度高,选D。
课时精练
对一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C D B B A A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D D B  C
(1)在极地东风作用下,形成南极沿岸流;受南极半岛阻挡,向北运动;西风作用形成的向东的西风漂流阻挡其北上,又回到威德尔海。
(2)作图如图:
13.
理由:西风漂流与威德尔海环流交汇处。
(3)来自斯科舍海南部南极大陆:冰期时,气温低,南极大陆冰川广布,从大陆冰架脱离的冰川,其携带的碎屑物随威德尔海环流带至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受海洋锋影响,流速减慢在该海区沉积。
来自南美洲的风尘物质:冰期时,西风带北移,南美洲南部干旱的荒漠地区成为重要的风尘源地,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带至该海域沉积,或带至南极大陆后,由冰筏 (海上漂浮冰山)带至该海区。
(4)冰消期气温较高,水温较高,生物生长速度快;气温高,该海域浮冰覆盖面积较少,海面光照更充足;西风漂流南部分支增强,从南极半岛带到该海区的营养物质较多。
13.
(2024·河北雄安新区模拟)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涌浪池是指大洋风浪遇陆地阻碍而形成的涌浪汇聚,池内表层海水朝一定方向流动。研究表明,南太平洋始终存在着涌浪指标的高值区(即涌浪池),如下图所示(正值表示速度加快,负值表示速度减慢)。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
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自东向西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向东 D.自西北向东南

据材料分析可知,高值区位于南太平洋东南部,东部海域涌浪流动速率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因此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流动的方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B正确。
2.若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池内表层海水的流动速度加快,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赤道东太平洋城市出现洪涝
B.拉尼娜现象减弱
C.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南涝北旱
D.厄尔尼诺现象衰退

由材料可知,若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池内表层海水的流动速度加快,则高纬较低温度的海水流向低纬海域,利于厄尔尼诺现象衰退,D正确;
赤道东太平洋海区海水温度降低,蒸
发减少,沿岸城市降水减少,拉尼娜现象增强,A、B错误;
厄尔尼诺现象衰退,拉尼娜现象增强,西太平洋海域水温升高,低压增强,加快副高北移,我国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C错误。
(2024·云南昆明模拟)海域波浪能资源丰富程度通常用波能流密度表示,波能流密度数值越大,波浪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几内亚湾及邻近海域1979~2020年的平均波能流密度等值线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月份中,图示北半球海区波浪能资源
最丰富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波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是盛行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几内亚湾7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海洋下垫面摩擦力小,所以经过当地海域的夏季风风力较大,风浪较大,波浪能资源最丰富,故选C。
(2024·云南昆明模拟)海域波浪能资源丰富程度通常用波能流密度表示,波能流密度数值越大,波浪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几内亚湾及邻近海域1979~2020年的平均波能流密度等值线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4.导致图中虚线框内等值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
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海湾形态
C.陆地径流 D.岛屿分布 

根据等值线判断规律“凸高为低”可知,虚线框内等值线数值相对较小,说明当地海域波浪相对较小,风力较小。据图示信息可知,虚线框内有岛屿分布,岛屿会对海面上的风产生一定的阻力,加大摩擦力、减小风力,D正确;
大气环流与周边海域没有差别,A错误;
海湾形态和陆地径流对海面上的风力影响很小,B、C错误。
(2024·广东湛江模拟)新英湾位于海南省北部,是一个半封闭内湾,有春江、徐浦河和北门江等三条较大河流注入。该湾内热带植被茂盛,滩涂、湿地星罗棋布,其西侧有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场——千年古盐田遗址,是人们赶海的好去处。下图示意2023年12月8日新英湾水域潮汐变化。完成5~7题。
5.该日赶海的最佳时间为
A.10:00 B.14:00
C.18:00 D.22:00

赶海是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时到海岸滩涂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行为,故应选择潮落时进行赶海。该日为2023年12月8日,正处于冬季,
14:00左右正值潮落且气温适宜,B正确;
10:00、22:00潮水水位较高,18:00即将涨潮,赶海时间不足,存在安全隐患,A、C、D错误。
(2024·广东湛江模拟)新英湾位于海南省北部,是一个半封闭内湾,有春江、徐浦河和北门江等三条较大河流注入。该湾内热带植被茂盛,滩涂、湿地星罗棋布,其西侧有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场——千年古盐田遗址,是人们赶海的好去处。下图示意2023年12月8日新英湾水域潮汐变化。完成5~7题。
6.古盐田晒盐产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
主要是因为春季
A.海湾封闭 B.降水较少
C.河流水量大 D.海水盐度低

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少,晴天多,蒸发旺盛,B正确,C错误;
此时新英湾河流注入淡水少,海水盐度较高,晒盐产量大,D错误;
新英湾海湾封闭与季节变换无关,A错误。
(2024·广东湛江模拟)新英湾位于海南省北部,是一个半封闭内湾,有春江、徐浦河和北门江等三条较大河流注入。该湾内热带植被茂盛,滩涂、湿地星罗棋布,其西侧有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场——千年古盐田遗址,是人们赶海的好去处。下图示意2023年12月8日新英湾水域潮汐变化。完成5~7题。
7.古盐田千百年来未被风浪毁坏,主要是因为
①海湾内地形避风 ②红树林削减海浪 
③河流泥沙堆积多 ④海盐堆积腐蚀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千年古盐田位于半封闭内湾——新英湾西侧,避风,①正确;
同时湾内热带植被繁茂,可以有效削减海浪的侵蚀,②正确;
河流泥沙堆积多,会使盐田面积减少,③错误;
海盐堆积于此,盐度升高,腐蚀作用较强,④错误。故选A。
(2025·江苏扬州期末)咸潮是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的现象。切萨皮克湾位于美国东部,由河谷沉降形成。注入切萨皮克湾的河流众多,受咸潮影响较为明显。研究表明,离岸风能驱动表层水流运动,并加剧咸潮。如图示意切萨皮克湾水系分布。据此
完成8~10题。
8.切萨皮克湾咸潮显著,主要取决于
A.海陆轮廓 B.大气环流
C.沿岸洋流 D.河流流向

切萨皮克湾海岸线曲折,多内湾,潮水水位高,从而易倒灌进入河流,选A。
(2025·江苏扬州期末)咸潮是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的现象。切萨皮克湾位于美国东部,由河谷沉降形成。注入切萨皮克湾的河流众多,受咸潮影响较为明显。研究表明,离岸风能驱动表层水流运动,并加剧咸潮。下图示意切萨皮克湾水系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9.推测注入切萨皮克湾的河流受咸潮影响程度
①西侧大于东侧 ②东侧大于西侧 ③北侧大
于南侧 ④南侧大于北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西侧汇入河流多,海水盐度低,受咸潮影响较弱,东侧海水盐度高,咸潮影响强。南部靠近外海,盐度高,选D。
(2025·江苏扬州期末)咸潮是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的现象。切萨皮克湾位于美国东部,由河谷沉降形成。注入切萨皮克湾的河流众多,受咸潮影响较为明显。研究表明,离岸风能驱动表层水流运动,并加剧咸潮。下图示意切萨皮克湾水系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10.离岸风会导致咸潮加剧,主要是因为
A.河流水位下降
B.上层水体向下补偿
C.近海水位上升
D.下层水体向上补偿

离岸风能驱动表层海水运动,促进下层咸水向内补偿,形成明显的水体分层。增强的水体分层导致下方的咸水向河流上游伸得更远并向上补偿,导致咸潮加剧,选D。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南极环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抱于南极洲外围,对南极地区气候的形成影响极大。下图为“南极环流(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形成南极环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南信风 B.极地东风
C.盛行西风 D.密度差异

结合南极地区的气压带、风带可知,在南极洲外侧盛行风带为极地东风,洋流受极地东风影响,围绕南极洲向西流动,B正确。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南极环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抱于南极洲外围,对南极地区气候的形成影响极大。下图为“南极环流(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2.南极环流对极地干冷气候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持续增温减湿 B.持续增温增湿
C.阻断水热交换 D.季节性降温增湿

南极环流水温较低,且围绕南极洲运动,阻断低纬度来的暖海水与其内部冷海水交换,阻断水热交换,使得南极洲气温低,C正确;
南极环流为寒流,对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A、B、D错误。
13.(2024·福建泉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候快速回暖,西风带与海洋锋南移,南美风尘输入迅速减弱,西风漂流南部分支增强,导致南极半岛的冰山及沉积物向东搬运至斯科舍海东南部。南极大洋海洋生物生产力受营养盐、海水性质、海水运动等环境条件制约,冰消期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海洋生物生产力较强。
中国南极科考队调查发现,距今3.4万年以来,南极斯科舍海的东南部(如图)沉积物的来源主要受海洋锋(性质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西风带、海冰的迁移及南极冰盖的消长的影响。冰期时,西风带与海洋锋北移,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威德尔海南部南极大陆地区,该时期沉积物中也有较多风尘物质来自南美洲;冰消期气
(1)说明大气环流和海陆轮廓对威德尔海环流形成的影响。
答案 在极地东风作用下,形成南极沿岸流;受南极半岛阻挡,向北运动;西风作用形成的向东的西风漂流阻挡其北上,又回到威德尔海。
(2)请用“ ”在图中画出海洋锋位置,并说明海洋锋位置绘制在该区域的理由。
答案 作图如下:
理由:西风漂流与威德尔海环流交汇处。
(3)冰期时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沉积物主要有来自斯科舍海南部南极大陆和南美洲的风尘物质,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说明其理由。
答案 来自斯科舍海南部南极大陆:冰期时,气温低,南极大陆冰川广布,从大陆冰架脱离的冰川,其携带的碎屑物随威德尔海环流带至斯科舍海东南
部海域;受海洋锋影响,流速减慢在该海区沉积。
来自南美洲的风尘物质:冰期时,西风带北移,南美洲南部干旱的荒漠地区成为重要的风尘源地,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带至该海域沉积,或带至南极大陆后,由冰筏 (海上漂浮冰山)带至该海区。
(4)分析冰消期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海洋生物生产力较强的原因。
答案 冰消期气温较高,水温较高,生物生长速度快;气温高,该海域浮冰覆盖面积较少,海面光照更充足;西风漂流南部分支增强,从南极半岛带到该海区的营养物质较多。
潮汐规律的利用
>
<
地理实践4
潮汐规律的利用
人类活动 潮汐规律的利用
观潮 选择大潮时段,此时潮差大,高潮迭起、景象壮观
冲浪 避免落潮时段,因为落潮期间浪高较小
赶海 即潮间带采集,需在落潮期间进行
海产品养殖 可利用潮间带养殖,如紫菜
盐场建设 涨潮时带来高盐度的外海海水,便于提取高盐度海水晒盐
发电 可以利用潮汐发电,提供清洁能源
大船进出港口 利用涨潮时海阔水深的时机
(2024·河北雄安新区模拟)下图甲、乙、丙、丁分别示意秦皇岛鸽子窝海滨2023年夏季某月四个日期的潮汐。完成1~2题。
高频考点
精练
1.最接近农历十五的日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农历十五前后潮差最大,读图可知,四个图中乙的潮差较其余三幅图大,选B。
2.最适宜赶海的是
A.甲日14:00~15:00
B.乙日6:00~7:00
C.丙日8:00~9:00
D.丁日18:00~19:00

海水退却幅度大时,海滩上遗留的海产多,赶海应该在大潮低潮时去。读图可知,乙日6:00~7:00潮高最低,最适合赶海,选B。
(2024·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模拟)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开幕式上的“数字烟花”呈现了钱塘江涌潮的精美图案。涌潮是指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其成因与潮汐、径流、河床等密切相关。如图是“杭州湾及嵊泗列岛位
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钱塘江涌潮表述正确的是
A.观赏涌潮最佳时间是每月十五
B.枯水年或枯水期涌潮规模增大
C.治江缩窄工程将使涌潮更壮观
D.上游修建水库后涌潮频率降低

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处在一条直线上,此时月球与太阳共同作用,对地球的引力形成最大,海水受到的引潮力就最大,且正值夏季,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河流径流量较大,对潮水的顶托作用强等因素共同作用,加剧了潮差,因此钱塘江涌潮最大,观赏涌潮最佳时间一般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日,A错误;
枯水年份或枯水期,钱塘江径流减少,水位降低,河水对潮水顶托作用弱,涌潮规模小,B错误;
在治江缩窄工程的影响下,杭州湾逐渐变窄,涨潮期间两岸地形对潮水的约束更加显著,涌潮更加壮观,C正确;
修建水库后,下游水位降低,海洋的潮水容易进入河口,涌潮频率升高,D错误。
(2024·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模拟)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开幕式上的“数字烟花”呈现了钱塘江涌潮的精美图案。涌潮是指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其成因与潮汐、径流、河床等密切相关。如图是“杭州湾及嵊泗列岛位
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4.嵊泗列岛区域是渔民海水养殖的理想基地,其
优势条件有
①江河入海带来丰富有机物 ②寒暖流交汇
③海水密度流带来营养盐类 ④岛屿礁石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嵊泗列岛位于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入海口处,河流带来大量有机物,利于浮游生物生长,①正确;
该地位于大陆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②正确;
该地没有海水密度流,③错误;
岛屿礁石多不是其海水养殖的优点,④错误。选A。
(2025·甘肃天水期末)《天下郡国利病书》称:“(苏南沿海)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江海之潮,日两涨落。……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不入,则泥沙不淤于闸内……水有泄而无入,闸内之地尽获稼穑之利。”文中“浦”指小河进入大河的河口,“开浦”指治理河口。据此完成5~7题。
5.与修建水坝相比,当地选择设置水闸有利于
A.引水灌溉 B.船只进出
C.预防咸潮 D.提高水位

水闸打开,船只可以航行,而水坝无法打开,船只无法通航,B正确。
(2025·甘肃天水期末)《天下郡国利病书》称:“(苏南沿海)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江海之潮,日两涨落。……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不入,则泥沙不淤于闸内……水有泄而无入,闸内之地尽获稼穑之利。”文中“浦”指小河进入大河的河口,“开浦”指治理河口。据此完成5~7题。
6.该区域河道沉积泥沙主要来自
A.两岸农田 B.上游山区 C.洋流挟沙 D.潮汐挟沙

根据材料信息“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不入,则泥沙不淤于闸内……”可知,要使泥沙不淤积在闸内河道,闸外的潮水不能进入闸内,所以闸内的泥沙淤积主要来自潮汐,D正确。
(2025·甘肃天水期末)《天下郡国利病书》称:“(苏南沿海)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江海之潮,日两涨落。……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不入,则泥沙不淤于闸内……水有泄而无入,闸内之地尽获稼穑之利。”文中“浦”指小河进入大河的河口,“开浦”指治理河口。据此完成5~7题。
7.与水闸启闭时间相关性最大的是
A.月相变化 B.月亮升落 C.昼夜交替 D.季节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水闸是在潮升闭,潮落开,目的是预防潮水,而潮水的涨落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形成,尤其是月亮的位置影响最大,所以与月升月落相关性最大,B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