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课时30 板块运动与地貌(共6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课时30 板块运动与地貌(共69张PPT)

资源简介

(共69张PPT)
板块运动与地貌
第一部分 第五章 第1讲
课时30
高中地理大一轮
人教版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及实例,解释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山地对交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一 板块运动与地貌
目标二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课时精练
板块运动与地貌
目标一
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
(2)板块覆盖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与地貌
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板块运动与地貌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板块运动与地貌
喜马拉雅山
板块运动与地貌
青藏高原
板块运动与地貌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在大洋板块上形成海沟
在大陆板块上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岛弧链
海沟
海岸山脉
日本
太平洋板块
日本海沟
亚欧板块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海沟
阿留申海沟
中亚美利加海沟
秘鲁-智利海沟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板块运动与地貌
生长边界
大陆板块内部张裂形成裂谷
大洋板块内部张裂形成海岭
板块内部张裂
东非大裂谷
板块运动与地貌
消亡边界
海岭
大洋中脊
回归教材
读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29页图2.20“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回答(1)~(3)题。
(1)写出上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2)指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位于
哪个板块。
(3)利用板块构造学说分别解释落基
山脉、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回归教材
读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29页图2.20“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回答(1)~(3)题。
答案 (1)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3)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板块构造学说科普宣传片
Popular science video of plate tectonics
关键能力
提升
巴塔哥尼亚地区距离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滋润”,草原、沙漠广布(图甲)。大约在1.4亿年前,安第斯山脉还没隆起,现在巴塔哥尼亚是干旱大草原,但在当时却非常潮湿,常年薄雾笼罩,巨大的树木直插云霄,高达100余米。安第斯山脉隆起后,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淹没了这片森林,整片森林都演变为化石,当这些化石出露地表,形成壮观的石化森林景观(图乙)。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安第斯山脉的具体形成过程。
答案 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美洲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高大山脉。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出露地表并形成现在景观的原因。
答案 板块运动使该地区地壳隆起;再经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2023·全国文综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高频考点
精练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东侧的太平洋板块向西侧的印度洋板块方向挤压,地壳隆起形成南阿尔卑斯山脉,故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选A。
(2023·全国文综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由材料可知,该山脉位于西风带,西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河流发育,在溯源侵蚀作用下,源头即山脊线东移,选A。
(2023·全国文综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说明目前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随山体升高,外力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达到平衡,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选C。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目标二
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1)与平原相比,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高,难度比较大。
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2)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
①山地修建铁路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③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思考:分析山区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的原因?
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
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
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影响线路走向
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试分析原因。
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
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影响路网密度
原因: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考虑生态:
①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
②保护生态环境,防范自然灾害。
山地对现代交通的影响
(1)方式:桥(梁)隧(道)相结合。
(2)影响
不利:桥隧比例增加,会大幅度增加建设费用
有利: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有效避免自然灾害威胁
(2025·江苏苏州期末)独库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横穿天山,又称天山公路,沿途自然风光独特,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每年大约10月中旬到次年6月上旬封路。如图为“独库公路线路图”。完成1~2题。
1.独库公路弯道众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地形状况
C.河流走向 D.景点分布
高频考点
精练

据材料可知,独库公路翻越天山,从图中可以看出独库公路海拔较高,坡度大,为了降低坡度,修建盘山弯道,保障行车安全,B正确。
2.独库公路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6月上旬封路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弯道众多,行驶不安全
B.气温低,大雾天气多,能见度低
C.气温低,公路路面积雪严重
D.山区多滑坡、崩塌,道路常堵塞

根据图中信息,独库公路所经地区纬度较高,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漫长,降雪早,10月开始出现降雪。独库公路从独山子到库车,纵贯天山山脉南北,天山北坡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雪多、路面积雪严重,易结冰,影响道路通行安全,C正确。
课时精练
对一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C C C A B C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C
(1)山地为主;地势中部、东部高,西部低(或中间
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海岸线平直。
(2)绘图如右。成因:台湾岛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
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菲律宾海板块向西运动,俯
冲到亚欧板块以下,亚欧板块东部边缘抬升,形
成台湾山脉。
(3)台湾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河流向东西两侧分流;山脊(或分水岭)位于台湾岛的中东部,西侧河流流程较长,东侧河流流程短。
13.
(2025·河北沧州期中)下图为“沿赤道绘制的一段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乙处的地貌与岩石类型为
A.海沟 变质岩 B.海岭 玄武岩
C.岛弧 花岗岩 D.海沟 玄武岩

据图可知,乙处板块呈相离运动,为生长边界,且分布于海洋中,推知乙处为海岭,软流层岩浆喷出形成玄武岩,故选B。
(2025·河北沧州期中)下图为“沿赤道绘制的一段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2.图中甲地貌所在板块最有可能为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据图可知,甲地貌为西侧地势最高、东侧地势较高、中部地势最低,陆地西侧边缘为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东侧大洋中部为生长边界,推知甲地貌所在的板块最有可能是美洲板块,故选D。
(2025·河北沧州期中)下图为“沿赤道绘制的一段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3.下列山脉中与图中甲处地貌的成因类似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海岸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结合上题可知,甲处为安第斯山脉,该山脉为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海岸山脉成因与之相同,C正确;
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都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A、B错误;
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内部,D错误。故选C。
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由两部分组成:没入海中的皇帝海山链和出露海面的夏威夷岛链(图1所示)。这些海底火山的年龄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年轻”,“身高”也在增长。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地球热点理论:随着板块运动,板块漂移过地幔柱时,地幔柱的“羽流”冲破岩石圈造成火山喷发(图2所示)。据此完成4~5题。
4.图1所示区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
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

根据材料可知,这些海底火山的年龄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年轻”,说明越向西北岩浆岩越老,形成时间越早,说明太平洋板块自东南向西北运动,故选C。
5.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
海面以下,是因为
A.海洋地壳下沉
B.火山喷发规模小
C.受外力侵蚀
D.海平面上升

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以下,是因为受外力侵蚀,如海浪侵蚀等;海洋地壳下沉、火山喷发规模小、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故选C。
(2024·河北保定六校联考)破火山口是指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由于后期受自然或人工的破坏而成为不完整的火山口,多数破火山口都是火山喷发之后火山锥下方空虚陷落而形成的。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部分破火山口区面积。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火山带的直接成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火山带位于阿留申群岛,位于北美洲和北太平洋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处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
边界附近,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活动频繁,形成火山带,故选A。
(2024·河北保定六校联考)破火山口是指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由于后期受自然或人工的破坏而成为不完整的火山口,多数破火山口都是火山喷发之后火山锥下方空虚陷落而形成的。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部分破火山口区面积。据此完成6~7题。
7.与通常的火山口相比,破火山口
A.形状规则 B.面积更大
C.锥体更高 D.坡度更陡

多数破火山口都是火山喷发之后火山锥下方空虚陷落而形成的,因此破火山口的海拔较低,锥体应该更低,C错误;
火山口陷落坍塌破坏,使火山口面积更大,B正确;
由于是受重力空虚陷落而形成的,具有突发性,形状不规则,A错误;
一般而言,海拔越低,其坡度越缓,D错误。故选B。
(2024·四川凉山模拟)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若铁路于2022年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环线实现闭环。铁路沿线建设了大量高架桥(如下图),桥梁的建设采用预制装配式桥墩技术(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墩柱,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专业机械装配安装)。为更好地防沙固沙,和若铁路采用“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即在铁路两侧不同距离设置高立式沙障(1.5米高)、芦苇草方格以及拦沙植被等保护线路。据此完成8~10题。
8.和若铁路大量建设高架桥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洪水危害 B.缩短线路里程
C.预留风沙通道 D.减少占用耕地

由材料可知,和若铁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缘,气候干旱,因此该地发生洪水灾害的概率比较小;塔里木盆地的南缘沙漠广布,不适合农耕;铁路沿线
建设大量的高架桥对其线路里程影响不大,塔里木盆地地区多风沙,为减少风沙对铁轨的侵蚀破坏,以桥代路预留风沙通道,故选C。
9.与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方式相比,和若铁路采用预制装配式桥墩技术可以
①减少生态破坏 ②降低技术要求 ③缩短工程工期 
④大幅降低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采用预制装配式桥墩技术,减少在塔里木盆地现场施工的时间,减少对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破坏,同时在工厂里加工制作可以不受天气、风沙等环境的影响,大大缩短工期,①③正确。
采用预制装配式桥墩技术需要使用专业机械装配安装,其技术要求比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更高,成本更高,②④错误。故选B。
10.为达到更好的防沙固沙效果,推测目前和若铁路沿线两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
A.高立式沙障、拦沙植被、芦苇草方格
B.高立式沙障、芦苇草方格、拦沙植被
C.芦苇草方格、高立式沙障、拦沙植被
D.芦苇草方格、拦沙植被、高立式沙障

和若铁路采用“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三种防沙模式的高度由高到低分别为高立式沙障、拦沙植被、芦苇草方格,因此铁路沿线两侧由内到外依次为芦苇草方格、拦沙植被、高立式沙障,故选D。
(2024·福建泉州模拟)展线的实质是通过修建盘山线路降低线路坡度。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随着2014年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会逐渐被取代。下图是“关角展线群及新关角隧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促使铁路建设采用展线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地形 B.经济
C.社会 D.技术

从“展线的实质是通过修建盘山线路降低线路坡度”可知,促使铁路建设采用展线技术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展线可以降低线路坡度,故选A。
(2024·福建泉州模拟)展线的实质是通过修建盘山线路降低线路坡度。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随着2014年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会逐渐被取代。下图是“关角展线群及新关角隧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2.有专家认为,关角展线是即将消失的景观,其原因是
A.减轻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B.缩短距离和列车的运营时间
C.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D.保护野生动物迁徙

“随着2014年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会逐渐被取代”说明关角展线消失是被隧道取代,新关角隧道修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C正确。
13.(2025·陕西商洛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东濒太平洋。岛形狭长,地形复杂,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海拔3 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河流多险滩瀑布,富水力资源,不宜通航。如图示意台湾岛地形、河流及周边板块分布。
(1)描述台湾岛的地形特征。
答案 山地为主;地势中部、东部高,西部低(或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海岸线平直。
(2)在图中黑色线段上绘制箭头表示菲律宾海板块的移动方向,并从板块运动角度解释台湾山脉的成因。
答案 绘图如图。成因:台湾岛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菲律宾海板块向西运动,俯冲到亚欧板块以下,亚欧板块东部边缘抬升,形成台湾山脉。
(3)说明台湾山脉对其东西两侧河流流向和流程的影响。
答案 台湾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河流向东西两侧分流;山脊(或分水岭)位于台湾岛的中东部,西侧河流流程较长,东侧河流流程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