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光的色散(含解析)2025--2026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光的色散(含解析)2025--2026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简介

4.5 光的色散
重点知识:
知识点一: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知识点二: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
(2)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反射 的色光决定,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知识点三:看不见的光
1.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2.红外线:
①概念:太阳光普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②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③红外线穿透本领强;
④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辐射作用强。
3.紫外线:
①概念: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不可见的;
②紫外线的化学作用(消毒、杀菌);
③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④荧光作用作用;(验钞);
⑤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宇宙射线,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高温物体也能发出紫外线。
重点解读:
1.本节内容主要知道光的色散定义,白光分解哪些色光。
2.了解光的三原色。
3.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
知识点一:色散
【例题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答案】C。
【解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
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知识点二:色光的混合
【例题2】雨后彩虹、泼向空中的水变得五颜六色,这种现象属于 ,这也说明白光是复色光,包含有 七种颜色。
【答案】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
【解析】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单一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介质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偏折由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彩虹、泼向空中的水变得五颜六色,都是色散的实例。其原因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形成的。
正确答案是:“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
【例题3】太阳光经过三校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红、  、蓝光叫色光的三原色;按电视机遥控器按键时,遥控器发射出来的是  。
【答案】色散;绿;红外线。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红光、绿光、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基础训练题
一、单选题
1.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  )
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2.图是游客在湖边观鱼时看到的景象,水底“鱼影”的形成是由于(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单色光
B.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C.透过红玻璃看蓝天,看到的应是蓝色的
D.紫外线可以消毒,所以要多照射紫外线
4.下列现象中,可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筷子“折断”
C. 树下光斑 D. 雨后彩虹
5.如图为某学校为纪念一二 九运动开展文艺展演活动的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们利用话筒和音响进行朗诵,主要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
B.同学们所戴军帽上的五角星呈红色,这是因为它吸收了红色光
C.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舞台上的同学,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演播厅的墙面做成蜂窝状,凹凸不平,主要是为增强声音反射
二、填空题
6.新冠疫情期间所用的“测温抢”,应用了 ,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显示那个物体的温度。
7.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人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时,会感到鱼在水中的深度变浅了,这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发生了 。
8.自然界中 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常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 ”。
9.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对进入校园的人员测量体温,如图甲所示,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勤洗手是降低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如图乙所示的“热风干机”下吹热风,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提高水的 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水的 (填物态变化)。
三、实验题
10.没有三棱镜,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太阳光的色散实验。
(1)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纸上,则_______(填字母);
A.在白纸上看到的不是彩色的光带,而是一片白色
B.在白纸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
(2)此现象说明白光是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也表明不同色光斜射入同一透明介质时, 是不同的。
1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组光学实验活动。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透过硬纸板的圆孔,将红色透明塑料薄膜蒙在硬纸板的圆孔上,在下方白纸上看到光斑的颜色是 ;
(2)如图乙所示,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3)如图丙所示,小明想通过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
(4)如图丁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人的眼睛应对着 (选填“塑料薄膜”或“小孔”)进行观察,可以看到烛焰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能力提升训练题
一、单选题
1.在各种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绿光 B.黄光 C.紫光 D.靛光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A.夜视仪 B.杀菌灯
C.电视机遥控器 D.自动感应门
3.雨后的校园清新洁净,景色分外美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密的树荫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娇艳的花朵是光源,可以发出光线
C.洁白的云朵在积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温暖的阳光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4.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人们看到鲜艳的红色桃花是因为(  )
A.红桃花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桃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桃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红桃花能透过红色的光
5.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
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6.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是无色透明、内层是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无色透明气球先爆破 B.绿色透明气球先爆破
C.两层气球同时爆破 D.两层气球都不可能爆破
二、填空题
7.“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花 (吸收/反射)红色光;“鱼戏莲叶间”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
8.在歌舞晚会上,正常灯光下上身穿白色衬衫,下身穿红色裙子的演员,在关闭其他灯光后,仅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舞台下的观众看到这位演员的服装:上身是 色的衬衫,下身是 色的裙子。
9.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 、靛、紫的色带;把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的外侧,发现其示数变大,表明该处存在人眼看不见的 。

10.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 现象;其中白色光屏上最上面一条光带的颜色是 色。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
11.雨后的天空经常会出现彩虹,最早研究这类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同学们在探究该现象过程中,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红、橙、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且通过三棱镜时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红光要 (选填“大”或“小”)。
12.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若将红光改为紫光,则光屏水平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紫色光斑可位于a点处;若改用白色的太阳光照射,光屏上会出现一条七彩光带,其中的红、 、蓝三基色可以混合出其他色光。
三、实验题
13.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每层衣服布料的厚度相同。
实验序号 衣服面料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24%
2 2 6%
3 化纤 1 37%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2 5%
6 全棉T恤(黑色) 1 5%
(1)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对比实验 可知衣服的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
(3)比较1、2(或3、4)两组实验可以得到结论:衣服材质一定时,衣服布料的厚度越 (选填“厚”或“薄”),衣服的防晒效果越好.你认为衣服的防晒效果还可能与 (写出一条即可)有关。
(4)使用黑色的遮阳伞也可以阻挡紫外线,其本质是增加了对紫外线的 (选填“反射”“吸收”或“折射”)。
(5)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四、综合题
14.厨房中有很多物理知识。
(1)比如对于较名贵的补品,一般会使用“隔水炖”的做法,以有效锁住营养成分。其原理如图甲,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不会沸腾,原因是 ;如果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
①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但不盖试管;
②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试管,但不盖烧杯;
③用火力更大酒精灯加热;
④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并往外抽气;
(2)图乙是一种家用消毒柜的结构图。紫外线灯可发出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图丙为紫外线的三个波段示意图,其中UVC对人体伤害最大。UVC能通过石英玻璃,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UVC的传播。
①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属于 波段(选填“UVC”“UVB”“UVA”)。
②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从紫外线灯的密封透明灯管内透出,对柜内的物品进行杀菌消毒,柜门透明部分的材料应选 ,透明灯管的材料应选 (选填“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基础训练题答案
1.B
【知识点】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详解】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能杀死微生物,制成消毒灯来消毒,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知识点】光的折射的概念和现象、用光的反射解释倒影、影子的形成原理
【详解】水底“鱼影”是鱼在水底留下的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知识点】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透明物体的颜色
【详解】A.白光是复色光,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显著,可以用来加热食品,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故B正确,符合题意;
C.红玻璃是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色光,其他色光几乎都被吸收,所以看到的是黑色的,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紫外线可以消毒,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知识点】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筷子在水中的弯折、用光的反射解释倒影、小孔成像
【详解】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折断”,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树下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呈现在地面上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知识点】在传播途中减弱、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漫反射
【详解】A.同学们利用话筒和音响进行朗诵,使朗诵的声音更大,主要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
B.五角星呈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色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故B错误;
C.反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舞台上的同学,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故C错误;
D.演播厅的墙面做成蜂窝状,凹凸不平,主要是为减少声音的反射,可以有效避免杂音干扰,故D错误。
故选A。
6.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详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用“测温枪”测人体温度,利用的是红外线,因为人体能向外发出红外线,而且人体的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线越强。
7. 色散 折射
【知识点】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光的折射的概念和现象
【详解】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鱼反射的光线由水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眼睛,而眼睛是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
8. 红、绿、蓝 三原色
【知识点】色光的三原色
【详解】把自然界的三种色光:红、绿、蓝,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这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9. 红外线 温度 汽化
【知识点】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
【详解】常用的测温枪是通过感应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洗完手后,将手放在热风干手器下吹热风,水的温度升高了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了,从而加快水的蒸发,所以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
10.(1)B
(2) 复色光 偏折程度
【知识点】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
【详解】(1)题图所示的装置相当于三棱镜,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因此在白纸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是复色光;该现象表明不同色光斜射入同一透明介质时,偏折程度不同。
11. 红色 蓝 同一直线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塑料薄膜 倒立
【知识点】透明物体的颜色、色光的三原色、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详解】(1)透明物体可以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红色透明塑料薄膜能透过红光;不透明物体可以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他色光,白色能反射所以的色光,当红光照射到白纸上时,我们会看到红色。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当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3)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小明想通过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
(4)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人的眼睛应对着塑料薄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烛焰的倒立的像。
能力提升训练题答案:
1.A
【知识点】色光的三原色
【详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知识点】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详解】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杀菌灯是利用紫外线的化学作用,故B符合题意;
C.电视机遥控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自动感应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知识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现象、光源的概念及分类、用光的反射解释倒影、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
【详解】A.浓密的树荫是树挡住太阳光后形成的暗影区,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娇艳的花朵不能发光,不是光源,但花朵可以反射光线,故B错误;
C.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洁白的云朵在积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温暖的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是复色光,故D错误。
故选C。
4.C
【知识点】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详解】人们看到鲜艳的红色桃花是因为红桃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吸收其他的色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C
【知识点】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筷子在水中的弯折、用光的反射解释倒影
【详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因为灯里有稀有气体,不是光的色散,故B错误;
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由于白塔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使得人看到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6.B
【知识点】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详解】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是无色透明内层是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无色透明气球会透过红光,不会吸收红光;而绿色透明气球只能透过绿光,会吸收红光,使得绿色气球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所以绿色透明气球会爆破,而无色透明气球不会爆破。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 反射 折射
【知识点】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从水面看向水中
【详解】荷花是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光照射下,吸收其它颜色的色光,反射红色色光,所以看上去是红色的。
鱼反射的光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8. 绿 黑
【知识点】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详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其它颜色的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白色衬衫能反射所以色光,当舞台灯光为绿色时,观众看演员上身呈现绿色。
红色裙子只能反射红光,绿光照射时会被吸收,没有光在裙子上反射,没有光进入观众的眼睛,则演员下身裙子为黑色。
9. 色散 蓝 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光色散时颜色的分布规律、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
【详解】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白色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红光的外侧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叫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因此把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其示数会变大。
10. 色散 红 只有红色
【知识点】透明物体的颜色、光色散时颜色的分布规律、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
【详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所以白色光屏上最上面一条光带的颜色是红色。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即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11. 牛顿 色散 靛 大
【知识点】光色散时颜色的分布规律、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
【详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牛顿最早研究了该类现象。
太阳光经过棱镜时,在光屏上看到七种色光的色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光的偏折程度要小于紫光的偏折程度。
12. 左 绿
【知识点】色光的三原色、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
【详解】因为紫光经过三棱镜时的折射程度比红光大,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若将红光改为紫光,则光屏水平向左移动,紫色光斑可位于a点处。
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基色,不能再分解成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其他色光。
13.(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2)1、3(或2、4)
(3) 厚 衣服的颜色
(4)吸收
(5)穿黑色全棉长袖T恤
【知识点】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详解】(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探究衣服的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是否有关,需要控制衣服布料层数相同,比较不同材质来得出实验结论,即实验1、3(2、4)。
(3)比较实验1、2或3、4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故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4)黑色的物体会吸收所有色光,使用黑色的遮阳伞也可以阻挡紫外线,其本质是增加了对紫外线的吸收。
(5)分析实验1、3或2、4数据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棉料的衣服比化纤防晒效果好;分析实验5、6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颜色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衣服的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根据以上分析,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
14. 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① UVC 普通玻璃 石英玻璃
【知识点】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沸腾的条件、沸点
【详解】(1)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相同,但是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①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但不盖试管,当烧杯内水沸腾时,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烧杯内水沸腾时温度高于试管内水的沸点,试管内水能继续吸热,所以能沸腾,故①符合题意;
②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试管,但不盖烧杯,烧杯内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用火力更大酒精灯加热,不能使气压增大,不能提高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并往外抽气,烧杯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低于试管内水的沸点,烧杯中的水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但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2)①由图可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属于UVC波段。
②我们需要通过柜门透明部分观察柜内食物加热情况,不能让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通过柜门透明部分,而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UVC的传播,所以柜门透明部分需要选用普通玻璃;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需要通过透明灯管传到食物,而UVC能通过石英玻璃,所以透明灯管需要选用石英玻璃。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