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重点知识: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3cm3;lcm3=103mm3;1L=1dm3;1mL=1cm3。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4.测量体积的方法: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要认清量筒分度值和量程,②读数时,视线要和凹形液面底部或者凸形液面顶部平行。知识点二:密度的测量1.测固体密度方法:(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2;(4)得出固体的密度.2.测液体密度方法:(1)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2)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记下液体体积V;(3)测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4)得出液体的密度重点解读:一、测量固体的密度的方法以及实验误差分析(一)测量规则固体的密度原理:ρ=m/V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刻度尺、圆柱体铝块。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圆柱体铝块的质量m;2.根据固体的形状测出相关长度,由相应公式计算出体积V。3.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铝块密度。误差分析: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天平和刻度尺的选取不够精确;(2)实验方法不完善;(3)环境温度和湿度因素的影响;(4)测量长度时估读和测量方法环节;(5)计算时常数“π”的取值等。2.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和刻度尺进行测量;(2)如果可以选择其他测量工具,则在测量体积时可以选择量筒来测量体积。(3)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热 胀冷缩”对不同材料的体积影响。(4)对于同一长度的测量,要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读数 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且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二)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原理:ρ=m/V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小石块、水、细线。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内V1;3.用细线系住小石块,使小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测出总体积V2;4.根据公式计算出固体密度。ρ=m/V=m/(V2-V1)误差分析: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的选取不够精确;(2)实验方法、步骤不完善;(3)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2.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和刻度尺进行测量;(2)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的顺序不能颠倒;(3)选择较细的细线;(4)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水的蒸发”等因素对的体积影响。(5)测量质量和体积时,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误差分析: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天平的选取不够精确;(2)实验方法、步骤不完善;(3)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2.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进行测量;(2)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的顺序不颠倒;(3)选择较细的细线;(4)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水 的蒸发”等因素对的体积影响、“水质(选用纯净水)”因素对水的密度的影响等。(5)测量质量时,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二、测量液体的密度的方法以及实验误差分析原理:ρ=m/V方法一: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水、盐。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制出待测量的盐水,用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导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4.根据公式ρ=m/V=(m2-m1)/V计算出固体密度。误差分析:1.产生原因: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的选取不够精确;(2)实验方法、步骤不完善;(3)环境温度和湿度因素的影响;2.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2)尽量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3)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水的蒸发”等因素对的体积影响。(4)测量质量和体积时,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说明:该试验方法中因为无法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在烧杯内壁上或多或少会残留一些水,还有不好控制水的多少,所以实验误差较大,建议一般不选择此方法测量液体密度。方法二: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水、盐。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制出待测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2.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剩余的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4.根据公式ρ=m/V=(m2-m1)/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误差分析:1.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的选取不够精确;(2)环境温度和湿度因素的影响;2.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2)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水的蒸发”等因素对的体积影响;(3)测量质量和体积时,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基础训练题:一、单选题1.在进行测量之前,首先要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合适的器材,小明想测量的水,则下列量筒(量筒的局部图)中最合适的是( )A. B. C. D.2.下列关于量筒读数时的视线正确的是( )A. B. C. D.3.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4.实验室有如下四种规格的量筒,应用密度知识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酒精(ρ酒精=0.8×103kg/m3),可以选用的量筒是( )A.量程50mL,分度值2mL B.量程100mL,分度值1mLC.量程500mL,分度值10mL D.量程250mL,分度值5mL5.实验室有如下四种规格的量筒,想要一次性较准确地量出100g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A.量程为50mL,分度值为1mL的量筒 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C.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 D.量程为500mL,分度值为10mL的量筒二、填空题6.测量密度原理是 。方法是测出物体 和物体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得到ρ。7.将一个小石块缓缓浸没入放在水平桌面的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之后,水面所对的刻度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8.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同学想知道橡皮擦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橡皮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筒测出橡皮擦的体积为10,则该橡皮擦的密度为 。若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调节好天平后,测出矿石的质量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为 g,接着测出矿石的体积20cm3,则矿石的密度为 kg/m3。三、计算题10.某地有制作冻豆腐的习惯,小天妈妈买来0.4kg鲜豆腐,其密度为1.25g/cm3。将鲜豆腐冰冻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留下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体积占总体积的50%。求:(ρ冰=0.9×103kg/m3)(1)鲜豆腐的体积;(2)冰冻的鲜豆腐中冰的质量;(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基础训练题答案1.B【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选定合适的量筒,量筒上的刻度值从下往上是逐渐变大的,量筒的量程越大,容量越大,其精确度越小。在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要根据所测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小明想测量的水,因此选择200mL的量筒最合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C【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用量筒测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凹面相平,俯视或仰视都会读不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B【知识点】直接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详解】经分析得,测量矿石密度的步骤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故选B.【点睛】测量固体密度的步骤为:首先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量水的体积;把固体浸没在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的密度.4.D【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酒精的密度为根据可得酒精的体积为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50mL、100mL的量筒不符合要求,0~250mL和0~50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0~25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较合适。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C【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详解】酒精的质量密度由可知,100g酒精的体积AB.一次量取酒精,量筒的量程较小,故AB不符合题意;CD.量程为250mL和50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较合适,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6. 质量 体积。【知识点】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详解】[1][2][3]测量密度原理是密度公式:。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和用量筒测出物体体积,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得到ρ。7.15【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由题知,量筒中原来装有30mL=30cm3的水,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后,示数为45mL=45cm3,所以小石块的体积:V=45cm3 30cm3=15cm3.【点睛】量筒的读数先要明确它的分度值,测固体体积时物体体积等于两次量筒的示数差.8. 2.16 不变【知识点】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直接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固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详解】[1]由图可知,游码1g之间有5个小格,1小格代表0.2g,游码的示数为1.6g,橡皮擦的质量橡皮擦的密度[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若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橡皮擦的质量、体积均变为原来的一半,由可知,密度不变。9. 水平 52 2.6×103【知识点】直接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固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详解】[1][2][3]天平应当放在水平桌面上,矿石的质量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左侧对应质量m=50g+2g=52g矿石的密度【点睛】测量密度10.(1)320cm3;(2)144g;(3)1.6g/cm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空心物质的密度计算【详解】解:(1)由题干可知,鲜豆腐的质量m1=0.4kg=400g,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鲜豆腐的体积为(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体积为V2=50%V1=50%×320cm3=160cm3根据密度公式可得豆腐含冰的质量为m冰=ρ冰V2=0.9×103kg/m3×1.6×10﹣4m3=0.144kg=144g(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质量为m实=m1-m水=400g-144g=256g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答:(1)鲜豆腐的体积为320cm3;(2)冰冻的鲜豆腐中冰的质量为144g;(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1.6g/cm3。能力提升训练题一、单选题1.在进行测量之前,首先要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合适的器材,小明想测量的水,则下列量筒(量筒的局部图)中最合适的是( )A. B. C. D.2.现有100mL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15cm3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的是( )A.5mL B.50mL C.95mL D.以上答案均正确3.关于量筒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量筒上端刻度示数比下端刻度示数大B.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C.少量液体间的化学反应可以在量筒内进行D.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粽子、鸡蛋等是节日的美食,如图所示。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粽叶的长度约为36cmB.一个粽子的质量约为2kgC.一个鸡蛋的体积约为0.5dm3D.端午节辽宁省的平均气温约为2℃6.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测液体的密度:用天平、烧杯测适量液体的质量,再用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B.测正方体小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C.测小砖块的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测比赛用铅球的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晓理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情景,读数时,他应沿 (选填“甲”“乙”或“丙”)方向观察液面,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8.文文想要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记为92g,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后,如图所示用天平继续称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为 g,则食用油的密度为 。9.小明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 g,石块的体积是 ,石块的密度是 。10.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三者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b物质的密度是 。11.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 g。然后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为,根据测量结果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12.在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测得物块质量是 g;把物块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物块的体积是 cm3;则测物体的密度约是 kg/m3。13.用量筒测小块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该小块矿石体积为 cm3。三、实验题14.小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看见大蒜,他想知道大蒜的密度,就把一些蒜瓣带到学校跟同学们一起测量。(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左侧,此时他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小明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3)然后,他将蒜瓣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蒜瓣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kg/m3;(4)小明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得的体积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他又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A.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B.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C.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5)小明在帮另一组同学整理器材时发现,该组同学使用的砝码有磨损,则测得的密度值会 (填“偏大”或“偏小”)。15.小华的实验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蜂蜜的密度。(1)小华应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时,小华的操作如图甲所示,他的错误之处是 ;(2)改正错误后,小华先用托盘天平称得空烧杯的质量为40.2g。接着他将适量的蜂蜜倒入烧杯中,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称得烧杯和蜂蜜的总质量;(3)接下来,将烧杯中的蜂蜜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可以测得该蜂蜜的密度为 g/cm3;(4)小华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后认为,实验中蜂蜜的密度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四、计算题16.今年夏季我国爆发了罕见的大洪水,小雨所在学校附近地区还爆发了山洪。学校环保兴趣小组准备测定山洪中的含沙量。他们采集了一份山洪水样,测出其体积和质量后,将这些山洪水样过滤得到湿泥沙,再将这些湿泥沙干燥得到干泥沙。测量数据如下表。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山洪水样体积/mL 山洪水样质量/g 山洪水样含湿泥沙/g 山洪水样含干泥沙/g40 40.8 1.8 1.2(1)山洪水样的密度;(2)山洪水样的含沙量X(即每立方米体积山洪水中含干泥沙的质量。单位:kg/m3);(3)山洪水样中湿泥沙体积。17.一容器的容积为500cm3,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是多少?(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一质量为100g的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600g,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能力提升训练题参考答案1.B【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选定合适的量筒,量筒上的刻度值从下往上是逐渐变大的,量筒的量程越大,容量越大,其精确度越小。在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要根据所测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小明想测量的水,因此选择200mL的量筒最合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A.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由于形状不知道,用5mL的水不一定将石块浸没,所以5mL的不合适,故A不符合题意;B.50毫升的水能浸没体积为15厘米3小石块,且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小于量筒的量程100毫升,故“适量的水”为50毫升,故B符合题意;CD.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本题中体积为15厘米3小石块体积,95毫升的水放入石块后会超过量筒的量程(V总=95毫升+15厘米3=95毫升+15毫升=110毫升>100毫升),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C【知识点】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A.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均匀增大,因此上端刻度示数比下端刻度示数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少量液体间的化学反应不可以在量筒内进行,量筒不可以做反应容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到刻度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A【知识点】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详解】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根据密度公式应分别测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操作步骤为:取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倒出的液体的质量为m=m1-m2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故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A【知识点】常见的长度及估测、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常见物体的温度、常见物体的质量及质量估算【详解】A.勺子的长度约为20cm,由图可知,粽叶长度约为勺子长度的2倍,所以粽叶的长度约为36cm,故A符合题意;B.一个粽子的质量相当于2个鸡蛋的质量,所以一个粽子质量约为100g,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鸡蛋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为1g/cm3,根据可知,一个鸡蛋的体积约为故C不符合题意;D.端午节辽宁省的平均气温在20℃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知识点】直接测量固体的密度、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固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详解】A.用天平分别测出空烧杯质量和装入适量液体后总质量,再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此过程中,液体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中,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B.正方体小木块的形状规则,故用刻度尺测量边长再计算出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小木块的密度,故B符合题意;C.先用天平测其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由于小砖块会吸水,使得测量的体积较不准确,密度结果不准确,故C不符合题意;D.比赛用的铅球体积和质量比较大,用量筒和天平无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和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 乙 30【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1]甲、乙、丙中只有乙视线和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应沿乙方向观察液面。[2]量筒的分度值是2mL,凹液面的最低处在30mL处,故液体的体积是30mL。8. 47.0【知识点】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详解】[1][2]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所对应的质量为2.0g,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为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如图甲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食用油的密度为9. 17.4 5 3.48【知识点】测量固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直接测量固体的密度【详解】[1]由左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所对应的质量为2.4g,石块的质量为[2]如右图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水的体积V1=30mL,然后测量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35mL,则石块的体积为[3]根据密度公式可得,石块的密度为10. ρc>ρb>ρa 1×103kg/m3【知识点】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详解】[1]由图像可知,当三种物质的体积都为2×10-3m3时,c物质的质量最大,a物质的质量最小,所以c物质的密度最大,a物质的密度最小,故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c>ρb>ρa。[2]由图像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1×10-3m3时,b物质的质量是1kg,则11. 47.4 7.9【知识点】直接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固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详解】[1]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4g,所以金属块质量m=20g+20g+5g+2.4g=47.4g[2]金属块的体积为6cm3,因此金属块的密度12. 82.4 10 8.24×103【知识点】测量固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详解】[1]甲图中天平的读数为[2]当物块浸没在量筒中,量筒的读数为40mL,则物块的体积为[3]物体的密度为13.10【知识点】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详解】量筒中液体体积由左图可知,示数为30mL;放入小块矿石后,量筒中液体和小块矿石的体积由右图可知,示数为40mL,则小块矿石的体积V=V2-V1=40mL-30mL=10mL=10cm314. 零刻线 右 5.4 5 1.08×103 B 偏大【知识点】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直接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测量固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详解】(1)[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首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才能对天平进行调节平衡,否则游码不在零刻度线,相当于往右盘中添加砝码,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2]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盘较重,此时他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3]由图甲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一个蒜瓣的质量为m=5g+0.4g=5.4g(3)[4]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和蒜瓣的总体积为30mL,则一个蒜瓣的体积为V=30mL-25mL=5mL=5cm3[5]蒜瓣的密度为(4)[6]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可以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可以减小误差;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还与原来一样,不能使测得的体积更精确;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会导致误差更大,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5)[7]使用的砝码有磨损,需要加更多的砝码才能平衡,会使测量的质量偏大,根据可知测量的密度偏大。15. 游码没有调至零刻度处 1.41 偏大【知识点】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测量液体密度的常见错误【详解】(1)[1]观察图中天平发现,天平平衡时游码不在零刻度处,所以操作错误为没有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就调节平衡螺母。(3)[2]图中天平标尺分度值为0.2g,天平称得烧杯和蜂蜜的总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刻度之和m=50g+20g+10g+2.4g=82.4g则蜂蜜的质量m蜜=m-m杯=82.4g-40.2g=42.2g量筒中蜂蜜的体积V=30mL=30cm3则蜂蜜的密度(4)[3]由于烧杯中的蜂蜜往量筒中倒时,烧杯内壁上有残留,所以称得蜂蜜的体积偏小,由可得,测得的蜂蜜的密度偏大。16.(1)1.02g/cm3;(2)30kg/m3;(3)1cm3【知识点】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详解】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山洪水样的体积为40mL,即40cm3;由可知,山洪水样的密度(2)由表格数据可知,山洪水样的含沙量为(3)由表格数据可知,山洪水样中水的质量由可知,山洪水样中水的体积则山洪水样中湿泥沙体积答:(1)山洪水样的密度为1.02g/cm3;(2)山洪水样的含沙量X为30kg/m3;(3)山洪水样中湿泥沙体积为1cm3。17.(1)1g/cm3;(2)550g;(3)2g/cm3【知识点】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特殊方法测密度、通过推导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详解】解:(1)由图可知,容器的质量m容器=50g液体体积V液=200cm3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1=250g则液体的质量m液=m总1-m容器=250g-50g=200g液体的密度(2)液体的总质量m总2=ρ液V=1g/cm3×500cm3=500g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总2+m容器=500g+50g=550g(3)根据题意可知,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m溢=m容器+m总2+m球-m总3=50g+500g+100g-600g=50g则小球的体积则小球的密度答:(1)液体的密度是1g/cm3;(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是550g;(3)小球的密度为2g/cm3。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