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薪火相传的
传统美德
议学情境
图片一:不孝敬父母
图片二:乱丢垃圾
图片三:泄露国家机密
以上图片中的行为是正确的吗?从道德层面说说理由。
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辩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认为上卿蔺相如功劳不如自己,官位却在自己之上,为此他非常不满,便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退让,表示将相不和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廉颇听闻后,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品读经典美德故事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上述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国家。有一天,他们在半夜听到鸡鸣,心情振奋,于是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礼义廉耻
精忠报国
孝悌忠信
品读经典美德故事
这些美德故事为何至今仍要传承呢?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地位和作用①②③p66④p68
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古诗鉴赏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用一个字总结这些古诗的主旨




相关链接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
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
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
信,指讲诚信;
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
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
廉,指廉洁奉公;
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
名句鉴赏
以下诗句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力则不宁。
①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
②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三年为刺史,
饮冰复食檗。
唯向天竺山,
取得两片石。
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
无耻矣。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梨没有主人管,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探究与分享
许衡所说的内心的主人是指什么?
你怎样理解“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原则
体现了他坚守内心的道德标准,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的原则,做到自我约束。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体现: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作用: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阅读感悟
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这一故事流传到后世,形成了“墨悲丝染”的典故,人们常用它说明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
读完“墨悲丝染”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环境可以塑造人,环境与交往对个人品性、国家命运的深刻影响。
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视频分享
视频中的哪个瞬间或者举动使你感动不已?说说打动你的理由。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
感动中国人物
徐梦桃的体育生涯,是一部充满挑战与坚持的奋斗史。她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历经无数次伤病的折磨,但始终没有放弃。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滑雪事业的热爱,一次次从挫折中站起来,不断挑战人类极限,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她是体育精神的最佳诠释者,激励着无数人在各自的领域中勇往直前。
钱七虎院士以六十余载的坚守,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他如同地下的钢铁长城,默默守护着国家的安全。在艰苦的科研岁月里,他不畏困难,自学编程,争分夺秒地进行运算,为国防工程防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他对教育的无私奉献,更是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防护工程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
为什么每年都会评选感动中国人物?
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原因: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
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思考:说到爱国,请你分享你知道的名言警句或榜样人物
“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张桂梅:身而高山,心拥江河
华春莹:巾帼外交,中国声音
内涵: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作用: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内涵: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作用: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尽责、担当意识的体现
家庭责任
社会责任
国家责任
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要求: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作用: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体现)P66-68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1.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是因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我们有着独特的文化精髓。在新时代的前行道路上,中华儿女必将践行这一精髓,做自信的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精髓指的是( )
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中华传统美德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2.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播出,春华秋实,感动依然,十多位年度人物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他们是老科学家俞鸿儒、特教老师刘玲琍、社区干部孟二梅、泳坛名将张雨霏、水稻专家杨华德等十人,这些闪亮的名字令人动容、催人奋进!下列对国家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点评正确的是( )
①能使我们接受榜样的熏陶,变得完美
②有利于营造向榜样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
③有利于我们体味积极情感,促进精神发展
④体现了国家重视发挥榜样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
3.在巴黎奥运会、残奥会赛场上,我国的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倍感荣光。这说明( )
①只有体育健儿才能为国争光
②爱国情怀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③情感会使我们作出不理智的行为
④中华儿女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4.延安干旱少雨,宝塔区的革命旧址九成以上都是砖木结构。宝塔消防救援站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卫红色旧址”的口号,指战员们踏遍了辖区内的山峁沟梁,对辖区每一处革命旧址实地寻访、登记造册,并探索建立“一址一策一演练”精准化响应机制。50年来,宝塔消防救援站指战员防火巡查累计步行里程达10万公里,确保所有革命旧址的消防安全。这些消防救援站指战员( )
A.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
B.认真履行职责,对自己负责
C.社会责任意识强,勇于担当
D.弘扬了诚信的优良品质
C
5.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此倍感自豪和骄傲。以下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③中华传统美德只体现在古代人身上,与当代人关系不大
④中华传统美德是宝贵的物质财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6.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下列行为与上述故事体现的道理相符的有( )
①在深夜无人的街头仍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②小明迟到了,在门卫处登记了其他同学的名字
③捡到他人遗失的财物,将其据为己有
④考试时即便没有老师监考也绝不作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下列古语蕴含的道理与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相一致的是( )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8.“全国十佳农民”刘天民带领村民,从果蔬种植、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他的做法( )
①传承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处事准则
②表现出待人以礼、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③彰显了敢于追梦、振兴乡村的爱国情怀
④展现了奉献社会、为他人谋幸福的担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