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一)

资源简介

期末检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 343.88万,而户籍人口只有494.78万,人口严重倒挂(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的现象)。从2017年开始,我国各地市的“抢人大战”十分激烈,深圳市把落户政策调整为有大专学历即可落户,但是户籍人口仍然增长缓慢。据此完成1~2题。
1.深圳市“人口倒挂”现象是由于(  )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 ②户籍人口增长快 ③落户门槛高 ④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深圳市调整落户政策后,户籍人口仍然增长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环境质量 B.家庭因素
C.生活成本 D.生活习惯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的现象。一方面,深圳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更多,收入较高,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其落户门槛较高(注意2017年深圳市才将落户政策调整为有大专学历即可落户),导致户籍人口增长较慢,从而使得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①③正确,②错误。深圳市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迁入量大,本地人口迁出较少,④错误。故选B。第2题,深圳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房价较高,日常开支较大,生活成本高,所以虽然调整了落户政策,但户籍人口增长仍然较为缓慢,C项正确;环境质量、家庭因素、生活习惯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
(2023·福建宁德期末)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是典型的河谷城市。下图为“兰州市人口容量统计图”(单位:万人)。据此完成3~4题。
3.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
A.311 345 B.207 344
C.227 338 D.207 338
4.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容积率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区域,开发新的城市用地
D.发展科技,利用“一带一路”机遇发展经济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因此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207、338。选D。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限制兰州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是“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基于国内生产总值”,这些指标和用地规模及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目前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限制因素中土地限制更加突出,但兰州市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主城区土地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区域,开发新的城市用地是兰州市未来发展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A错误、C正确。治理污染不能扩大人口容量,发展科技见效较慢,B、D错误。故选C。
(2023·重庆市万州区期末)厦门主岛以外的集美学村分布着大量别具一格的“嘉庚建筑”,被形象地描述为“穿西装,戴斗笠”。下图为当地“嘉庚建筑”景观照片。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该建筑屋顶形态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植被
6.“嘉庚建筑”体现的地域文化特点是(  )
A.御外凝内 B.顺应自然
C.中西合璧 D.长幼有序
答案 5.A 6.C
解析 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建筑物的屋顶形态是房脊较高,具有较大角度的房檐,说明当地降水较多,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A正确。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建筑被描述为“穿西装,戴斗笠”,说明该地的地域文化受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C正确。
(2023·浙江湖州中学检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镇化率是指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面图1为“甲国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变化过程图”,图2为“乙国三次产业构成图(图中M点所示)”。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目前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特点,正确的是(双选)(  )
A.工业化是两国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B.甲国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乙国
C.乙国城镇化速度较甲国快
D.乙国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甲国
8.促进甲、乙两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双选)(  )
A.甲国应降低城镇化速度
B.乙国应发展高科技工业
C.甲国应发展现代服务业
D.乙国应控制工业的发展
答案 7.CD 8.BC
解析 第7题,从图1可看出,目前甲国的城镇化率很高(大于80%),工业化率逐渐降低,说明甲国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属于发达国家,城乡差别较小;从图2可看出,乙国第一产业占20%、第二产业占45%,第三产业占35%,乙国的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应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乙国城镇化的主要动力,A错误;甲国的城镇化水平高于乙国,B错误;乙国处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速度快,甲国处在城镇化成熟阶段,城镇化速度慢,C正确;乙国第三产业占比较小,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甲国,D正确。故选CD。第8题,从图1可看出甲国城镇化率增长速度较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且降低城镇化速度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A错误;甲国工业化率较低,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促进经济的增长,C正确;从上题分析可知,乙国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需要发展高科技工业,而非控制工业的发展,B正确,D错误。故选BC。
(2023·广西桂林月考)西瓜喜温喜光喜干、不耐寒,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4~30 ℃。西瓜需要大量养分,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最佳。云南东川小江地区山高谷深,产于谷底冲积扇滩地的“小江西瓜”是当地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近万亩。每到冬春季节,当地沿江农民修整滩地、开沟、薄铺浮泥,种植西瓜,形成一种独特的种植方式。下图为“东川小江流域谷地、滩地景观图”。完成9~10题。
9.“小江西瓜”选择在冬春季节种植的根本原因是(  )
A.处于枯水期 B.市场需求量大
C.此时气候最佳 D.处于农闲时期
10.“小江西瓜”冬春季节种植的最大益处是(  )
A.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B.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
C.上市时间早,经济效益高
D.充分利用耕地
答案 9.A 10.C
解析 第9题,由材料可知,“小江西瓜”产于谷底冲积扇滩地,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多雨,冲积扇滩地被淹没,冬春季为枯水期,冲积扇滩地裸露,为“小江西瓜”提供种植的空间,因此A正确。第10题,据图文材料分析,小江地区纬度较低,山高谷深,冬春季气温适宜种植,与其他地区相比,西瓜能提前上市,抢占市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C正确。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纯手工染色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制品所呈现出的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家住云南大理某镇的杨妈妈家世代以扎染为业,但由于收入甚微,杨妈妈不得不常年外出打工。2017年初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杨妈妈回乡重操祖业,并带动当地众多妇女组成了“妈妈制造合作社”。随着扎染产业的振兴,目前云南大理的扎染制品已远销欧美地区。据此完成11~12题。
11.云南大理的扎染制品销往欧美地区,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独特的艺术魅力 D.重要的实用价值
12.当地扎染业世世代代坚持纯手工制作的主要目的是(  )
①继承传统文化 ②实现产品多样化 ③减少废弃物排放 ④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1.C 12.A
解析 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大理与欧美地区的距离较远,且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A错误;云南大理地处云贵高原,地形条件复杂,在交通运输方面没有明显优势,B错误;扎染为纯手工染色,制作工艺独一无二,产品色彩丰富,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云南大理扎染制品能够销往欧美地区的主要原因,C正确;扎染制品虽然具有实用价值,但其实用价值可被普通织物替代,这并不是其能够销往欧美地区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12题,坚持纯手工制作,可保持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①正确。“纯手工制作”的产品复制品较少,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可实现产品的多样化,②正确。“纯手工制作”无机器噪声的干扰和污染物质的排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但该地环境质量较好,因而减少废弃物排放不是当地扎染业世世代代坚持纯手工制作的主要目的,③错误。纯手工制作对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并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
(2023·重庆期末)避险车道(下图)是为了使速度失控的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在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专用车道。雅康高速雅安—康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段,该高速公路桥隧比高达82%,是全国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据此完成13~14题。
13.雅康高速沿途设有多个避险车道,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
A.阴雨天气多 B.地势起伏大
C.滑坡落石多发 D.桥梁隧道多
14.雅康高速的建设将有利于(  )
①保护生态环境 ②加强民族团结 ③促进经济发展 ④完善西南地区的交通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3.B 14.D
解析 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避险车道是为了使速度失控的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雅康高速沿途地势起伏大,车辆下陡坡时,速度易失控,需要设置避险车道,B正确。第14题,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破坏植被、占用土地,不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①错误;高速公路建设后会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完善交通网络,利于当地人们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增收致富,促进经济发展,利于加强民族团结,②③④正确。故选D。
(2023·浙江山河联盟联考)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科技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大。下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①位置可能勘探到的海洋矿产资源是(双选)(  )
A.石油和天然气 B.可燃冰
C.滨海砂矿 D.锰结核矿
16.下列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是(双选)(  )
A.渔场 B.海洋军事基地
C.盐场 D.海底通信
答案 15.AC 16.BD
解析 第15题,由图可知,①处属于大陆架,此处含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滨海砂矿,A、C正确;可燃冰和锰结核矿由于其形成特点,主要位于深海区域,B、D错误,故选AC。第16题,海洋军事基地和海底通信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故选BD。
近年来,大气污染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下表示意我国空气质量级别划分,下图为“某时段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图”。完成17~18题。
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17.下列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  )
A.北京 B.大连
C.武汉 D.兰州
18.该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
A.燃煤量大 B.降水较多
C.空气干燥 D.全球变暖
答案 17.D 18.A
解析 第17题,对照表格可知,空气质量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读图可知,兰州的空气质量指数为250~300,属于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最差,D正确。北京和武汉属于轻度污染,大连空气质量优。故选D。第18题,注意题干要求的是人为原因,降水属于自然原因,且降水较多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沉降,不会导致空气质量较差,B错。空气干燥以及全球变暖等均不属于人为原因,C、D错。由于燃煤量大,排放大量粉尘以及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导致该城市空气质量较差,A正确。
(2023·山东青岛开学考试)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危险废弃物日益增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图为“2011~2019年我国危险废弃物产生及利用处理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2011~2019年,我国危险废弃物储存量一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产生量增长较慢 B.利用和处置量增加
C.企业环保意识增强 D.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20.我国对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量的变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权利性原则
答案 19.D 20.A
解析 第19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危险废弃物产生量增长较快,A错误;材料未体现企业环保意识增强,C错误;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在2016年及其以后增加较快,这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能力增强,B错误、D正确。第20题,我国对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增加较快,体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2023·河南郑州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集中在欧洲部分,为了吸引民众到人烟稀少的远东地区投资和居住,俄罗斯政府推出了“远东一公顷”的土地政策,该计划预计到2035年,使东部人口由620万增至1 120万。远东地区有庞大的淡水、森林、金属和矿产等资源。估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俄罗斯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下图为俄罗斯地理位置示意。
(1)试从纬度、气候、基础设施和开发历史等条件方面分析远东地区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4分)
(2)说明俄罗斯政府推出“远东一公顷”土地政策的主要目的。(6分)
(3)有人认为“远东地区人口从620万增至1 120万”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较大,请列举支持该观点的理由。(4分)
答案 (1)纬度高,气温低,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远离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差,与外界交流困难;开发历史晚,居住和生存条件差等。
(2)调整国家人口分布;开发远东地区的资源;保障国防安全;缓解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等。
(3)“远东一公顷”土地政策会吸引较多希望拥有更多土地的俄罗斯人定居;远东地区开发程度低,环境质量优于西部人口稠密区;远东地区资源丰富;中国对远东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球气候变暖,远东地区的气候条件得到改善,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等。
22.(2023·1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墨西哥是拉美地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缺乏,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大量吸引外资,现已发展成为拉美地区重要的外国投资目的地和贸易大国。汽车产业是墨西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装配后出口,其中80%的汽车出口到美国,形成特色显著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墨西哥拟利用本国丰富的锂矿资源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材料二 下图为墨西哥略图。
(1)说出制约该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地形条件。(3分)
(2)简述该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劣势。(3分)
(3)分析该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6分)
答案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崎岖不平;沿海狭窄平原上多河谷。
(2)依赖美国市场,出口市场单一;产业链短,吸纳就业少;附加值低。
(3)吸引外资;开采锂矿,提炼锂;研发技术,制造零部件,装配整车;出口市场多元化。
解析 (1)分析设问,确定答题方向是地形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首先通过墨西哥略图中的海拔图例可以得出地形特点是: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不平;平原面积狭小、沿海岸线分布,被河流切割,较为破碎。然后进一步分析这样的地形特点对高速公路建设的不利影响。(2)通过材料一可知,墨西哥汽车产业主要发展组装环节,所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吸纳就业少;80%的汽车出口到美国,市场单一,严重依赖美国市场。(3)墨西哥锂矿资源丰富,是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优势,应该发展锂矿的开采、加工产业;结合第(2)题,墨西哥现有汽车产业的劣势进行优化,向组装汽车的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开拓国际市场,向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存在资金和技术短板,需要吸引外资并加强技术研发。
23.(2023·贵州贵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大型购物中心,往往集聚大量相同或不同的零售、餐饮、娱乐、会展、酒店等商家。上海是我国最早引进购物中心的城市,也是购物中心数量最多的城市。截至2018年底,上海拥有2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258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市购物中心呈现出全域分散化与局域集聚化并存的空间布局特征。下图示意上海市2004~2018年购物中心的空间分布。
(1)简述上海市2004~2018年购物中心的数量及分布变化特点。(2分)
(2)分析上海市购物中心全域分散化的地理条件。(4分)
(3)评价上海市购物中心局域集聚化对商家的影响。(6分)
答案 (1)上海市2004~2018年购物中心数量快速增长,空间分布呈扩散趋势;中心城区占比下降,分布趋于均衡。
(2)城镇化发展,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带动购物中心向郊区扩散;郊区地租成本较低,交通、基础设施等日益完善;郊区购物中心密度小,各购物中心距离远,竞争压力小等。
(3)有利影响:购物中心的集聚可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共用基础设施,减少建设投资;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使地理上邻近的购物中心易于建立协调与信息沟通机制,有利于改进管理、业务及市场观念等。不利影响:购物中心的集聚易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购物中心良性发展。
2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些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面积约占全国的21%,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的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甲、乙圆圈范围内为长江经济带中的两个城市群。
(1)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其最主要的标志是__________;与乙相比,甲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较__________(填“高”或“低”)。(2分)
(2)与重庆相比,上海水运的主要优势在于地处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交通运输方式)便利。(2分)
(3)简述湖南省发展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4)简述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4分)
答案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高
(2)入海口 海运
(3)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土地廉价;水运便利;市场广阔。
(4)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工业(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完善;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