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 曹冲称象的故事 课件(共33张PPT) 2025-2026学年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 曹冲称象的故事 课件(共33张PPT) 2025-2026学年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综合实践
曹冲称象的故事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吨”,通过掂一掂、称一
称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克”“吨”的质量概念。(重点)
2. 结合实际问题,了解用秤称物体的质量的方法。知道1千克=
1000克,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
3. 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
能力和推理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还记得《曹冲称象》
的故事吗?和同学
说一说。
情境导入
赶大象上船,
记录吃水线
为什么曹冲这样做就能称出大象的体重?
大象下船,装石
头至吃水线相同
称石头重量得
大象重量
当船体下沉到相同水位时,排开水的体积完全相同。
由于两次船体重量不变,大象的重量便等于石头的总重
量,实现了重量的等效转换 。
情境导入
曹冲称象的过程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加法运算 :石头分批称量后加总求和,得出大象总重量,涉及基础算术运算 。
等效替代法 :将不可直接测量的大象重量转化为可分批测量的石头重量,属于数学建模中的间接测量方法 。
等量代换原理 :通过石头替代大象,在船体下沉深度相同的条件下,重量相等,体现了数学中的等价关系。
探索新知
用一袋大米或一袋沙子代表一头大象,你能仿照“曹冲称象”的方法,通过实验称出“大象”的体重吗?
我们也来称“大象”
实验提示: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2)怎样开展实验?怎样得到“大象”的体重?
探索新知
准备一些替代大象的石块(或砖块),一台
能称出这些石块质量的秤。
准备一个较大的盆表示“小河”,一个较小的盆盛放“大象”,先把“大象”放进小盆,等小盆平稳后用记号笔做上记号,拿出“大象”,往小盆里装入石块,使小船平稳后水面与记号处持平,停止装石块。
探索新知
实验目的:称出“大象”有多重。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得到的结果: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实验过程记录:
探索新知
小组讨论:
(1)为什么石块质量的和等于“大象”的质量?
(2)在实验中称了多少次石块的质量?是怎样求出“大象”质量的?
(3)称出的结果准确吗?要使得到的结果更准确,需要注意什么?
探索新知
把“大象”和石块分别放在小盆里,让小盆下沉到相同位置。
将每次称出的石块质量相加,和就是“大象”的质量。
保持小盆的平衡,可以使结果更准确。
在古代为什么很难称出大象的体重?要想知道大象的体重,现在可以怎样做?
探索新知
可以用合适的秤来称。
大象的体重很大,要用“吨”作单位。
称量物体的轻重需要使用秤。根据物体质量的大小,可以使用 不同的质量单位。
探索新知
你了解哪些不同的秤?它们的使用特点各是什么?
常见的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
有些地方还在使用杆秤。
实验室里用天平称物体的轻重。
商店和菜场大多使用电子秤。
我家有一个体重秤,主要用来称人的体重。
探索新知
你了解哪些不同的秤?它们的使用特点各是什么?
常见的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
杆秤
电子台秤
天平
智能体重秤
精度高(±0.1g)
移动方便,可连接显示器或系统
结构简单,无需电源,但精度较低
实验室精密测量
电极片材质影响精度
APP同步数据,分析趋势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不同质量单位分别适合称量哪些物体的质量?
探索新知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不同质量单位分别适合称量哪些物体的质量?
探索新知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不同质量单位分别适合称量哪些物体的质量?
探索新知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不同质量单位分别适合称量哪些物体的质量?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克(g)和吨(t)。
探索新知
找一些身边的物体,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并记录得到的结果。
根据实际填写。
探索新知
在用秤称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探索新知
应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表示称出的结果。
有时得到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可以说成大约是多重。
要根据物体特点和轻重,选择合适的秤。
不同质量单位表示的实际轻重各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索新知
小组合作,围绕上述问题开展研究,记录研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不同质量单位表示的实际轻重各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索新知
1.克(g) :最小单位,用于极轻物体,如硬币、饰品等
20粒绿豆≈1克,8粒黄豆≈1克,1粒蚕豆≈3克
2.千克(kg) :日常生活最常用,如人体体重、水果包装
1千克相当于2瓶500ml矿泉水的重量
3.吨(t) :大型物体计量单位,如汽车、货运集装箱
1吨=1000千克,约40名小学生的总重量
探索新知
不同质量单位的含义和关系
通过研究,你对千克、克和吨又有了哪些认识?
称一般物体的轻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叫公斤。
称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克作单位。
探索新知
不同质量单位的含义和关系
通过研究,你对千克、克和吨又有了哪些认识?
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体,常用吨作单位。
1 千克 = 1000 克
1 吨 = 1000 千克
探索新知
从下面选择一项活动,按要求操作,并记录得到的结果。
(1) 分别称出 1 千克苹果、1 千克橘子、1 千克小番茄,先掂一掂,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填写下表。
5
9
50
探索新知
从下面选择一项活动,按要求操作,并记录得到的结果。
(2) 先称出 10 克黄豆,数一数有多少粒,再想一想:1 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掂一掂 1 克黄豆的轻重,
和同学说说你的感觉。
我数的10克黄豆有40粒,那么1克黄豆大约有4粒。
探索新知
从下面选择一项活动,按要求操作,并记录得到的结果。
(3) 分别称出小组每个同学的体重,再把得到的结果相加,估一估:多少个三年级同学的体重大约一共是 1 吨?
考虑到实际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偏重或偏轻),我们取平均体重为25千克作为合理估算值
4名同学的体重和约为100千克。1吨里面有10个100千克,4×10=40, 40名同学体重的和约为1吨。
探索新知
大家都来称一称
找一些身边的物体,先估计大约有多重,再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称一称。比较估计与实际称出的结果,互相评一评。
称重工具
估计
物体名称
实际
1袋大米
1个苹果
1个小学生
台秤
盘秤
体重秤
约5千克
约200千克
30千克
5千克
210克
35千克
探索新知
根据称出的物体质量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这样的物体质量是1千克或1吨。
1袋大米
1个苹果
1个小学生
200袋大米约是1吨
5千克
210克
35千克
5个苹果约是1千克
30个小学生约是1吨
探索新知
以已经称出质量的物体作标准,估一估、称一称其他物体的轻重,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即使经过训练,徒手估重仍难以替代电子秤等工具。测试中发现,超过1千克的物品,人工估重误差会显著增大。
实际操作中发现,目测估算与称重结果往往存在偏差。如预估300克的橙子实际称得350克,这种差异让我们更理解精确测量的必要性。
探索新知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物体称重的有趣知识,做成数学小报,和同学分享。
请同学们在组内分享。
随堂小练
回顾活动过程,你有哪些收获?
应用“曹冲称象”
的方法,可以解
决很多问题。
我感受到 1 克、1 千克和 1 吨的轻重,能估计一些常用物体的轻重。
要根据物体特点和质量选择合适的秤和质量单位。
反思与评价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