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专题分类(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专题分类(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专题分类---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一、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本大题共1小题)
1.小星在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采用了如下几个步骤:
①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②等待几分钟;
③操作如图甲中的
④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⑤按正确方法读数并记录.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只写序号).
温度计读数如图乙,此时此液体温度为 .
二、熔化和凝固(本大题共10小题)
2.图甲中,试管装有适量碎冰,用酒精灯对烧杯中足量的水进行加热,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刻温度值,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甲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___ ℃;
(2)根据图乙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3)de阶段试管中水______________(填“正在”或“没有”)沸腾。
3.小明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时,先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先调节 (选填“a”或“b”)的高度;
(2)正确组装好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小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的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①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min时,试管中的“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②冰熔化的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
(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发现冰熔化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时间,请你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
4.小明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组装器材的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放置温度计时,考虑到固体熔化前、后体积的变化,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 (选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
(4)实验过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5 min时试管内开始出现液体,第10 min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体,熔化经历了 min,第8min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将图像补充完整;
(5)由图乙中图像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是晶体,依据是 ;
(6)小明发现,在固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固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
(7)小刚也用该固体和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他根据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5.[偏难]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在很冷的冬天,用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在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主要有 。
(2)关于冰熔化的原因,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冰块的厚度越小,冰的熔点越低。
猜想2:金属丝的温度低于冰的熔点。
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2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解题关键】
本题探究了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在实验时注意利用控制变量法。
6.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 (用字母表示)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
7.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时,要按照 的顺序;没有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而是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称为 加热法;
(2)如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段(选填“AB”或“BC”);根据熔化过程中的图像可以知道,海波是种 体,其熔点为 ;
(3)用质量为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丙中的a;若用质量为()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 (选填“b”“c”或“d”)。
8.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则实验装置应该选择 (选填“甲”或“乙”)装置;在安装装置调整高度的时候,我们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如图丙所示,此刻温度计的示数为 ℃,此时小明观察到试管中的物质所处状态是 态;
(3)由图丁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4)我们在逛超市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冰鲜区的食品下面都垫着厚厚的一层冰,这一操作是利用了冰熔化时需要 的特点;
(5)如果小明同学想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则小明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试管中的水沸腾。
9.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
①温度计 ②石棉网 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
(2)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深度适当的标准是什么? 。
(3)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0 0 0 0 2 4 6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请在图乙中画出该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通过图像可以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
(5)上述实验中收集了11组数据,与收集6组数据相比,其好处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只有11组数据才能得出结论
B.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C.减小实验误差
D.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更接近实际
10.[中]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

(1)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 开始凝固,第时该物质处于 态。
(2)若小明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标准大气压下),则试管内的冰将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3)冬天,在东北地区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较低的 。
1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 ℃;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像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 ;
(3)22min时B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 。
三、汽化和液化(本大题共18小题)
1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1中的 (选填“A”或“B”),在固定B的位置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实验室提供了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3中的甲、乙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选填“甲”或“乙”),理由是 ;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水的沸点为 ℃;为了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13.(1)如图甲所示,两名同学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分析图象信息可知:实验时,大气压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②通过实验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不断_______;
③不计热量损失,从开始加热到t0时刻,a、b两杯水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和Qb,则Qa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Qb。
(2)某兴趣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请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则像的大小_______;
③在实验过程中,将物理课本放在像与薄玻璃板之间,还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像;
④完成实验后,该小组同学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__。
14.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1)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秒表外,主要器材还缺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如图右a、b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如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想缩短实验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有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4)(a)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右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
(b)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2点即可)
① ;
② .
(5)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 ,水蒸气较多,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 ,大量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6)小文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
15.如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 实验室提供了两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小明和小华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剪裁合适的是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过程中,应根据____判断水是否已经发生了沸腾。
A. 温度计的示数 B. 观察到的现象
(4) 为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小亮开始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状态,此过程中 热量,温度 ;
(3)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
(4)仔细观察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前,水中的气泡从下到上是逐渐 的,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从下到上是逐渐 的。(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特点”实验。当水温上升到图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得到如下表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6 99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通过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为 ℃;
(2)实验时观察气泡如图a、b所示,图 (选填“a”或“b”)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水中气泡体积变化情况;气泡内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水沸腾的知识,以煮饺子为例,在煮饺子过程中,当水沸腾后继续大火加热 (选填“会”或“不会”)使饺子更快煮熟,这是因为 。
18.同学们“探究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该装置中有A、B两点,应先调节 点的位置;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观察到杯内有大量气泡上升变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表明烧杯中的水 (选填“沸腾”或“未沸腾”);
(3)图乙是两组用同样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 ;使水温到达沸点,a组用时明显更长,其原因可能是 。
19.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 (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固定各个仪器,固定承载石棉网的铁圈位置,这时 (选择“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则图 是沸腾前的情况;
(3)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为 ,说明当时的液面上方气压 (选择“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实验中关于器材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盖上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B.盖上硬纸板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成小水珠,影响读数
C.若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升高
D.为了节约燃料缩短实验时间,还可以适当减少酒精的质量
(5)被水蒸气烫伤往往要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
(6)课后,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a、b盛等量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丁所示,a杯为隔水加热,b杯为隔油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a杯外的水温100℃、b杯外的油温为300℃,a、b两杯中的水能沸腾的是 ,最终a、b两杯水的温度ta tb(选填“>”“=”或“<”)。
20.如图1,是一个探究酒精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示意图,具体实验步骤略。
  
图1
图2
(1)小华对图1(b)的实验设计提出质疑: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于500 ℃,酒精沸点约为78 ℃,实验时,玻璃片上的酒精在蒸发的同时,还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现象,影响对实验的观测。
(2)小华做出如图2的改进,用热水改变酒精的温度。在保温杯内加满70 ℃的热水,用薄片盖在保温杯上且与水面充分接触,将0.1 mL酒精滴在薄片上,记录酒精完全蒸发所用的时间。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换用70 ℃以下不同温度的热水多次实验。为了让酒精温度快速达到相对应的水温,他可选择___________(填“塑料”或“铝”)薄片进行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1.如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水温升到时开始计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水开始沸腾,部分数据记录如表,图乙是第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9 99 99 99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
(3)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
(4)实验的第,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填“水蒸气”“空气”或“二氧化碳”)。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室此时的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 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其他条件不变,倒出部分水,再重复(1)的实验步骤。请在图丙中大致画出“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
(6)水沸腾时,撤去酒精灯发现烧杯里的水还能再沸腾一小会儿,原因是 。
(7)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丁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填“”或“”),理由是 。关于硬纸板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热损失
B.更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D.减小杯内气压,使水沸腾得更快
22.小军用图甲中的装置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纸板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减少热损失 B.减小杯内气压,水沸腾更快
C.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D.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的温度较高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将记录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由图像可以推断出,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从第9分钟开始继续对水加热1分钟,则水的温度是 ℃。
23.小康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图甲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确保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实验时,当烧杯中出现图丙中的 (选填“a”或“b”)所示现象,说明水沸腾了,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 ;
(4)小康同学用相同热源对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纯水、盐水1、盐水2(盐水1的浓度大)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丁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液体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 (选填“先”或“后”)放盐。
24.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盛水的烧杯和测水温的温度计,应先调整______________(填“烧杯”或“温度计”)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水沸腾后的实验现象:①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②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上升且逐渐_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到达水面破裂。
(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5)由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请给实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C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
(2)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3)试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
(4)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5)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
26.如图甲是小明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
(1)如图甲,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 (选填“A”或“B”)的高度,此时酒精灯 (选填“需要”或 “不需要”)点燃;
(2)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的错误是 ,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改正错误后,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7 97 97
请在图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分析数据和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当时气压可能比标准大气压 (选填“高”或“低”);
(5)图丙中的图 (选填“a”或“b”)表示水沸腾时的情况,气泡里的物质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6)实验结束后,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过程中,小明发现他测得的沸点偏低,他可能是按图丁中的 (选填“A”“B”或“C”)方法进行读数的;
(7)在加热过程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图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7.小明和小红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安装器材时,应最后安装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4)小红还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杯口附近 (选填“A”或“B”)处的“白气”更浓。
(5)小红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沸腾一会儿就会停止沸腾,由此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那撤去酒精灯水还会沸腾一会儿的原因是 。
28.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胡和小邪想知道茶叶水沸腾时有何特点,于是他们使用如下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要完成这个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应按照 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3)给水加热过程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时,是在水 (选填“沸腾时”或“沸腾前”)
(4)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5)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两个小组得到图丁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29.实验中学一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弄清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用同一酒精灯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丙图中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图中的 (选填“”、“”、“”或“”)。
(4)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丁①、②,其中图 (选填“①”或“②”)示水沸腾时的情况。
四、跨学科:厨房中的物态变化(本大题共1小题)
30.小明在家利用冰箱来进行“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的跨学科实践。
(1)如图甲,将冰箱中冷冻的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此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会发现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产生的,同时发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这是因为撒盐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冰的熔点。
(2)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里也充满了霜,它会使冷冻室的制冷功能降低,所以要除霜。图乙中要加快电吹风除霜的速度,需要吹 (选填“冷”或“热”)风。
(3)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冷冻后豆腐的形状由图丙中的①变为②,同时发现豆腐上会有很多孔(如图丁),这是因为豆腐里面的水结成冰后占据一定的空间,等到豆腐冻好以后,拿出冰箱,冰又化变成了水,但是冰所占的空间却没变,因此豆腐上会有很多孔。图中跟冻豆腐制作过程相似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知识点】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
1.【答案】D;④①③②⑤;-22
【详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顺序为: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选取适当的温度计-将玻璃泡完全没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到容器底和侧壁-等待几分钟让示数稳定-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刻度面垂直.所以正确操作是D图,操作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图乙中温度计分度值为0.1℃,并由“20、30”数值顺序可知,该示数为零下,则此液体温度为-22℃.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2.【答案】(1)-4 (2)晶体 (3)没有
【详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液面位置在0 ℃以下,示数为-4 ℃;(2)根据图乙可知,冰在0 ℃时熔化,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属于晶体;(3)根据图乙和液体沸腾的特点,de阶段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水没有沸腾。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3.【答案】(1)点燃;b (2)晶体;固液共存态;吸收;不变 (3)适当减小冰的质量
【详解】(1)为保证实验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器材时应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后点燃,根据酒精灯的外焰高度固定铁圈b。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而温度不变,说明冰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第4min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中,属于固液共存态。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
(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即减少冰吸收的热量,可以适当减小冰的质量。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4.【答案】(1)从下至上 (2)停表 (3)靠下 (4)5;固液共存态;见详解 (5)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6)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晶体的熔点,两者存在温度差,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7)物质的质量较小,熔化过程过短
【详解】(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中需要测量固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因此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停表。
(3)固体熔化后,分子间距变大,体积会变大,放置温度计时考虑到固体熔化前后体积的变化,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靠下的位置。
(4)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5min时试管内开始出现液体,第10min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体,熔化经历了10min-5min=5min,在第8min时,试管内固体未全部变成液体,则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将乙图中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5)由图乙得,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固体是晶体。
(6)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晶体的熔点,两者存在温度差,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7)由图丙得,小刚得到的图像是非晶体得熔化图像,可能是由于小刚选用的物质质量较小,导致熔化过程过短。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5.【答案】(1) 熔化、凝固
(2) 若金属丝的温度低于冰的熔点,则无法使冰吸热熔化(合理即可)
【解析】
(1) 由题意可知,冰块先发生熔化现象,后发生凝固现象。
(2) 因为熔化需要吸热,若金属丝的温度低于冰块的熔点,冰块不能从中吸热熔化,故猜想2是错误的。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6.【答案】(1)受热均匀 (2)B;41 (3)BC
【详解】(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水浴加热的优点可以使蜂蜡、海波受热均匀。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B正确;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1℃。
(3)由图丙可知,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图丙BC段表示海波熔化过程。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7.【答案】(1)自下而上;水浴 (2)BC;晶;48 (3)c
【详解】(1)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于待测物质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故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确保一次调试器材到位;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可以使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这种方法叫做水浴法。
(2)如乙图,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8℃;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海波有固定的熔点,因此海波是晶体。
(3)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不变,但所需加热时间变长,故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c。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8.【答案】(1)乙;需要 (2)-6;固 (3)4;晶体;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4)吸热 (5)不能
【详解】(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则实验装置应该选择采用水浴加热的乙装置。为了确保酒精灯用外焰加热,调整高度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燃酒精灯。
(2)由图丙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液柱在0℃下方,示数为-6℃。由图丁可知,试管中的物质的熔点为0℃,则-6℃的物质处于固态。
(3)由图丁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为;图中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晶体。
(4)我们在逛超市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冰鲜区的食品下面都垫着厚厚的一层冰,这一操作是利用了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可以使物体保持在较低温度。
(5)水沸腾的条件为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后不能再吸收热量,则小明同学不能看到试管中的水沸腾。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9.【答案】(1) ④②③①
(2) 试管中固体要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试管不碰烧杯底
(3) 如图所示
(4) 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合理即可)
(5) D
【解析】
(1) 固体的熔化实验中,器材应该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安装。
(2) 水的深度要满足能完成实验即可,也就是试管中固体要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同时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
(3) 使用描点法作图,如图所示。
(4) 根据实验数据及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变,是晶体。
(5) 本实验记录的数据越多,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越接近实际,故正确。
【刷有所得】
(1)本实验的器材安装顺序应该是自下而上。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先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再连线。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熔点和凝固点
10.【答案】(1) 10 固
(2) 变多
(3) 凝固点
【解析】
(1) 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该物质从第开始凝固,凝固点(或熔点)为,到第凝固结束,所以第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2)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而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试管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试管中的冰会变多。
(3) 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远低于水的凝固点,所以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的凝固点也低于水的凝固点,冷却液的凝固点降低了,能防止环境温度过低时冷却液凝固膨胀损坏发动机,因此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11.【答案】(1)﹣4
(2)温度保持不变
(3)不能;见解析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刻示数在0℃以下,且最小分度值是1℃,故读数是-4℃。
(2)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3)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烧杯的水处于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在98℃不变,22min时B试管中的水温达到到98℃时候不能从烧杯的水处吸收热量,所以试管内的水无法沸腾。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2.【答案】(1)B;需要 (2)甲;避免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侧壁 (3)97;减少水的质量
【详解】(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烧杯的位置,因为烧杯的位置需要根据外焰的高度来确定,所以应先固定B的位置,在固定B的位置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2)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液泡要完全进入被测物质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侧壁,甲能够更好地避免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侧壁,所以合适的是甲。
(3)由图2可知,当水的温度上升到97℃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再变化,由此可知水的沸点为97℃。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即减少水吸收的热,因此可采用的方法是减少水的质量。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3.【答案】
(1)①小于 ②吸收热量(或吸热) ③等于
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不变 ③能 ④对称
【详解】
(1)①由图象可知,当温度达到98 ℃时便不再变化,因此水的沸点是98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也会降低,而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所以此时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②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③从开始加热到t0时刻,加热的时间相同,装置完全相同,所以a、b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等。(2)①薄玻璃板不但能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使人能看到薄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等大。实验中把点燃的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③薄玻璃板是通过光的反射成像,而将物理课本放在像与薄玻璃板之间不影响薄玻璃板反射成像,所以还能观察到像。④如果将白纸沿平面镜(薄玻璃板)的位置对折,会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知识归纳】
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4.【答案】温度计;自下而上;a;99;小于;减少水的质量;;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低;液化;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可以继续吸热
【详解】
(1)实验中要测量记录水的温度,所以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秒表外,主要器材还缺温度计;
实验需要酒精灯加热,所以应先安装酒精灯,即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沸腾时,水温上下一致,气泡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汽化为水蒸气补充到气泡中,所以气泡上升变大,故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根据温度记录知,水温达到99℃时,吸热不再升高,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99℃,因为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在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时,沸点低于100℃,所以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如想缩短实验时间,则水吸热的热量应减小,或加快水吸收的速度,所以可采用的方法有:
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用更大的火焰加热等;
(4)(a)根据数据描点、连接得,水的沸腾图像为;
(b)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点是99 ℃;升温时先快,后慢等;
(5)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这是因为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高,水蒸气较多,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
停止加热后,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因为这时水面上方的温度低,大量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6)小文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是因为:石棉网有余温,即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可以继续吸热一段时间.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5.【答案】(1) A;避免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壁
(2) 98;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 B
(4) 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详解】
(1) 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侧壁,从而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故剪裁合适的是。
(2) 由图像可知,水温达到后保持不变,即水的沸点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 水沸腾时温度较高,会不断有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这些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水面破裂开来,由此现象可判断水是否已经发生了沸腾,故选。
(4) 为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应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16.【答案】(1)晶体 (2)固液共存;吸收;不变 (3)95;小于 (4)变小;变大
【详解】(1)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
(2)冰是晶体,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冰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3)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图丙知,水的沸点为95℃。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因此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4)沸腾前,上方水温低,气泡上升时,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因而体积变小,气泡变小;沸腾时,水大量汽化,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且上升过程中水压变小,所以气泡变大。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7.【答案】(1)92;102 (2)a;水蒸气 (3)不会;见解析
【详解】(1)图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面在90℃向上2小格,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9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在第4min开始沸腾,温度一直保持在102℃,说明水的沸点为102℃。
(2)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内是水蒸气,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大,故图a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
(3)由于液体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水沸腾后用大火加热不会使饺子更快煮熟。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8.【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B (2)大;沸腾 (3)不变;见解析
【详解】(1)温度计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由图甲可知,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为了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实验仪器时,需要采用从下至上的安装顺序,故先调节B点装置。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观察到杯内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表明烧杯中的水沸腾,因为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
(3)由图乙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这是水沸腾的特点。由图乙可知,a、b两组实验用水的初温相同,但使水温到达沸点,a组用时明显更长,其原因可能是a组水的质量比b组大,因为相同条件下,水的质量越大,升温到沸点所需的热量越多,加热时间就越长。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9.【答案】(1)自下而上;需要 (2)② (3)98℃;小于 (4)D (5)水蒸气液化放热 (6)b;=
【详解】(1)实验中为了确保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自下而上组装,且固定承载石棉网的铁圈位置时需要点燃酒精灯,利用外焰确定铁圈的位置。
(2)沸腾前烧杯内上下两部分水的温度不同,下方温度高于上方,水蒸气上升过程中由于遇冷,会液化,导致气泡变小,因此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小,因此②是沸腾前的情况。
(3)丙图中温度为98℃保持不变,说明水在沸腾,则水的沸点是98℃;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前水的沸点是98℃,小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说明当时的液面上方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4)A.盖上硬纸板,可以减少水蒸气散失在空气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可以缩短实验时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盖上硬纸板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成小水珠,而通过小水珠读数会影响读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烧杯内的气压升高,导致液体的沸点升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为了节约燃料缩短实验时间,还可以适当减少水的质量,减少酒精的质量不能缩短时间,故D错误,符合题意。
(5)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液化会放出热量,因此被水蒸气烫伤往往要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6)b杯的水会沸腾,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b杯外油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因此杯内的水会沸腾,且沸腾时温度保持100℃不变;a杯中采用水浴加热,当a杯外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a杯内水的温度会达到沸点,即达到100℃,但不满足沸腾的条件,因此a杯中水不会沸腾。可知,最终a、b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知识点】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0.【答案】
(1)沸腾 (2)铝 铝的导热性好
【详解】
(1)由题意知,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于500 ℃,酒精沸点约为78 ℃,因此,实验时,玻璃片上的酒精在蒸发的同时,还可能发生沸腾现象,影响对实验的观测。(2)根据实验要求,为了让酒精温度快速达到相对应的水温,应选择铝薄片进行实验,因为铝的导热性好。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1.【答案】(1) 98
(2) 如图中Ⅰ图线
(3) 缩短加热到沸腾的时间
(4) 变大 水蒸气 低于 吸 不变
(5) 如图中Ⅱ图线
(6) 石棉网和烧杯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仍能吸热
(7) 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壁(合理即可) D
【解析】
(1) 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温度计的示数是。
(2)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图中Ⅰ图线。
(3) 向烧杯中倒入热水,可以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4) 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升至水面破裂;由数据可知,此时的沸点是,根据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可知,此时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倒出部分水,则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变短,但沸点不变,“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Ⅱ图线所示。
(6) 实验发现,撤去酒精后,烧杯中的水继续沸腾了一小会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烧杯和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仍能吸热。
(7) 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壁,从而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故剪裁合适的是;加盖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正确;温度计从纸板上的小孔穿过,位置更加稳固,正确;加盖后减少了高温水蒸气与温度计的接触,不易在温度计表面发生液化现象,避免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妨碍读数,正确;加盖后可使烧杯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错误。故选。
【实验突破】
(1)安装实验装置时,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装置由下到上安装)。
(2)烧杯中的水要适量,水太多,加热时间会过长;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全部浸入水中。
(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用温水加热以提高水的初始温度,或在烧杯上加盖,以减少热量损失。
(4)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2.【答案】(1)B (2)99;低于 (3)99
【详解】(1)A.实验中,纸板能减小热量向空气中散发,减小热损失,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加上纸板后,水上方空气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随之升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纸板能固定温度计的位置,避免碰到烧杯底或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加热时,水蒸发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往上升时,遇到较冷的温度计的玻璃管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表面形成水雾,影响读数,加上纸板,可避免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由图乙知,第5min起,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已沸腾,水的沸点为99℃。在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为100℃,此时沸点低于100℃,说明实验室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第9min时,水在沸腾,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仍为99℃。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3.【答案】(1)A (2)97 (3)a;水蒸气 (4)保持不变;先
【详解】(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根据酒精灯的位置确定铁圈的位置,所以先固定A,后固定B。
(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摄氏度,液柱在零上,示数为97摄氏度。
(3)图丙的a中,气泡上升时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因为沸腾时,整杯水的温度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不断有汽化的水蒸气加入,体积变大,所以a是沸腾时的现象,则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图丙b的气泡上升过程变小,是沸腾前的情况。
(4)由图丁知,三种液体在沸腾时,温度都保持不变,但需要持续吸热。由图丁可知,用相同热源对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盐水1、盐水2和纯水加热时,当盐水浓度越大时,盐水达到沸点所需时间越短。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煮食物时,最好选择先放盐,其目的是让汤汁尽快沸腾。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4.【答案】
(1)烧杯 (2)94 (3)变大 (4)错误  
(5)适当减少水的质量(合理即可)
【详解】
(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但不能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所以应先调整烧杯的位置,再固定温度计。(2)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示数是94 ℃。(3)观察到水沸腾后的实验现象:①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②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上升且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水面破裂。(4)当水沸腾时,撤去酒精灯后,水还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原因是撤去酒精灯后,石棉网上有余热,水仍能从石棉网上吸热,所以判断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是错误的。(5)由图丙可知,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较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适当减少水的质量(合理即可)。
【实验突破】(1)沸腾前水中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未到水面就消失了。(2)沸腾时,水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处破裂。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5.【答案】(1)热胀冷缩 (2)见详解 (3)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甲 (5)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量,给烧杯加盖。
【详解】(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3)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4)甲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5)为了减少加热时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量,给烧杯加盖。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6.【答案】(1)A;需要 (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秒表 (3)见详解 (4)保持不变;97;低 (5)b;水蒸气 (6)C (7)A
【详解】(1)为确保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即先固定B的高度,此时酒精灯需要点燃。
(2)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会导致测温不准。
实验中还需要秒表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
(4)分析数据和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97℃不变,则水的沸点为97℃;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所以当时气压可能比标准大气压低。
(5)沸腾前,上方水温低,气泡上升时,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因而体积变小,气泡变小;沸腾时,水大量汽化,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且上升过程中水压变小,所以气泡变大。所以图丙中的图b表示水沸腾时的情况,气泡里的物质是水蒸气。
(6)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俯视读数结果会偏大,仰视读数结果会偏小。所以小明发现他测得的沸点偏低,他可能是按图丁中的C方法进行读数的。
(7)在加热过程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继续加热,则水温会先猛地下降一段,再继续上升直到沸腾,由于水量减少,所以继续升温时比一开始要更快,最后水达到沸点,故选A。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7.【答案】(1)温度计 (2)94 (3)水蒸气 (4)液化;B (5)达到沸点,持续吸热;石棉网上有余温水还能继续吸热
【详解】(1)安装器材时,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需用外焰加热,应先安装酒精灯,根据外焰的高度固定铁夹和石棉网,根据烧杯中液体的高度固定温度计,所以应最后安装温度计。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94℃,此时水的温度为94℃。
(3)水沸腾时,水不断汽化,形成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被水膜包裹形成气泡,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4)水沸腾时烧杯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杯口附近A处温度高、B处的温度低,温度低的地方热水蒸气更容易液化,因此B处的“白气”更浓。
(5)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沸腾一会儿就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达到沸点后,仍需要持续吸热;撤去酒精灯后,水还会沸腾一会儿是由于石棉网上有余温,水还能继续吸热。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8.【答案】(1)自下而上 (2)相平 (3)沸腾前 (4)98 (5)质量
【详解】(1)实验中需要使用酒精的外焰加热,则实验器材应按自下而上顺序进行组装。
(2)温度计读数时要求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水沸腾前,在烧杯底部产生的气泡中的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液化了,所以气泡变小,所 以,丙图是沸腾前的现象。
(4)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水沸腾的温度是98℃。
(5)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两个小组得到图丁a、b两种不同图像,这两种图像的水的初始温度、沸点相同,加热时间不同,所以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9.【答案】(1)见详解
(2)99;撤去酒精灯
(3)c
(4)①
【详解】(1)在坐标系中依次描出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在99℃时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99℃。
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此时水的沸腾停止;为了弄清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用同一酒精灯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水温度升高的速度减慢,水沸腾需要时间边长,但沸点不变,所以应为c。
(4)水沸腾前,由于水上下温度不同,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气泡不断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水的上下温度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进入气泡,气泡不断增大,所以②图是沸腾前,①指沸腾过程中。
【知识点】跨学科:厨房中的物态变化
30.【答案】(1)凝华;降低
(2)热
(3)B
【详解】(1)白霜是白色小冰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环境及冰的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易拉罐有些冰块已经熔化,是因为撒盐后降低了冰的熔点,冰更易熔化。
(2)除霜过程实际上是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所以要加快电吹风除霜速度,需要吹热风。
(3)由于冰是晶体,豆腐放入冰箱后水放热凝固,温度降低到凝固点后保持不变,完全凝固后温度下降;拿出来后,冰吸热升温,温度升高到熔点后保持不变,完全熔化后温度再上升。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