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1.文物承载中华文明。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是
选项
A
B
D
帝吴级说:者
上正行小肃金合
格人之数
文物
日曾
商代后母戊鼎
汉代石雕
唐三彩
东晋《兰亭集序》
2.古籍中记载着大量有机物。下列记载的有机物分类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蜜”(果糖)
二糖
B.《本草纲目》“酒”(乙醇)
醇类
C.《齐民要术》一一“醋”(乙酸)一
醛类
D.《神农本草经》—“脂”(硬脂酸甘油酯)
酸类
3.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是可再生能源,燃烧不会污染环境
B.氢能燃烧产物无污染,但现阶段制取成本高
C.核能属于二次能源,不会产生污染物
D.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高,稳定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先加稀盐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含C】
B.向含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人NOH溶液,分液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C.用稀盐酸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因为稀盐酸能溶解单质银,生成可溶性银盐
D.除去FeSO溶液中的Fe2(S))3,可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高一化学第1页(共6页)】
5.豆腐是利用盐卤(含氯化镁、硫酸钙)或葡萄糖酸-8-内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等物质将豆浆
中的蛋白质聚沉而制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
葡萄糖酸-8-内酯
A.CaSO4固体不导电,但CaSO,为电解质
B.葡萄糖酸-0内酯可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将金属钠投人氣化镁溶液中,可获得金属镁
D.葡萄糖酸-6内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键能比生成物的总键能大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7.材料是社会进步的阶梯。下列关于高分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服使用的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B.聚乙烯是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常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
C.棉花、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均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其中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聚氯乙烯(PVC)的单体是CH2一CHCl,因其无毒且化学性质稳定,可制作保鲜膜
8.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
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与报告内容相符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快速处理废弃物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方便生活
C.工厂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节省处理成本
D.用自行车或公共交通代替私家车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9.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先在烧瓶中盛装适量SOCl,
滴管
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氨水溶解的热效应很小,可忽略不计),根据
浓氨水
现象预测的结论错误的是
A.品红试纸褪色,产生了SO2
湿润的
气球
品红试纸
B.烧瓶外壁明显变热,发生了放热反应
湿润的
C.石蕊试纸变红色,逸出了NH
SOCI
石蕊试纸
D.烧瓶内产生“白烟”,生成了NHC
10.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Fe2+、H、SO、NOs
B.Na+、Mg2+、HCO、SO
C.Fe3+、Al3+、SCN、NO
D.NH、Ba2+、HSOs、OH
【高一化学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